|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滇南本草(第二捲) |
| 作者 | 硃兆雲,王京昆 |
| 定價 | 280.00元 |
| 齣版社 | 雲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41634413 |
| 齣版日期 | 2009-10-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1.54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為《滇南本草》第二捲,收載161種,對每種藥物在保留《滇南本草》各曆史版本(範本、務本、於本、從本、琴本)的內容和格式的基礎上,根據曆史版本的藥物名稱、繪圖和文字描述等內容,將所指藥物,科學的鑒定齣該藥物的科、屬、種,並加以拉丁學名、形態描述、生境、分布地區、藥用部位及附注等內容,對所描述的藥物附有墨綫形態圖。因此整理版本的問世,使《滇南本草》這一雲南醫藥曆史名著走嚮瞭科學化的道路。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石椒草 香櫞葉香櫞 佛手柑 橘子皮橘子葉 橙子理皮 苦楝子 龍眼 荔枝 皮哨子 五加皮 馬蹄草 白芷 杏葉防風 竹葉防風 白花防風 串枝防風 土韆年健 柿花 羊耳朵 白龍須 梔子花 紫參 金銀花 續斷鼓槌草 大薊 大一支箭 小一支箭 鏇覆花水朝陽草 威靈仙 臭靈丹 苦馬菜 九裏光 蛤螞草車前子 大楓草 沙參 薺苊 蘭花參 花 地骨皮 酸漿草 刺天茄 天天茄 土瓜 金鍾茵陳 烏藥 夏枯草(白花夏枯) 夏枯草(益母夏枯) 接骨草 綉球防風 麥穗夏枯草 黃芩 馬尿花 良薑 草果藥 金針菜 漏蘆 鹿竹 葳參 重樓 白芨 山稗子 香附 必提珠 甘蔗 鳳尾草 過山龍穿山藤 過江龍 蕨菜 山鬍椒 虎掌草 升麻 木通風藤草 苤藍 白菜 青菜 黃芽白菜 薺菜 蘿蔔萊菔子白(紅)蘿蔔稈葉 小九牯牛 鵝腸菜 中文筆畫索引 漢語拼音索引 拉丁學名索引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覺得,中醫藥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於其背後蘊含的哲學思想和人文關懷。除瞭藥材的性味、功效、主治等技術層麵的信息,我更希望能在這本《滇南本草(第二捲)》中感受到編著者對生命、自然以及人類健康的深刻思考。也許,在一些藥材的介紹中,會穿插一些關於它們來源地的風土人情,或者在民間流傳的故事,又或者是使用這些藥材治愈疾病的醫案片段。這些看似“非核心”的內容,恰恰能讓一部醫學著作變得更加生動、有溫度,也更能體現中醫“天人閤一”的整體觀。如果書中還能在方劑的組方原理、配伍禁忌方麵有所闡述,那就更能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瞭,讓人不僅學會“是什麼”,更能懂得“為什麼”。
評分這本《滇南本草(第二捲)》的封麵設計就透露著一種沉靜而古樸的氣息,裝幀精美,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捧在手裏感覺分量十足,這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中醫藥,尤其是雲南地區特有的草藥知識很感興趣,總覺得那裏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的民族醫藥傳統孕育齣瞭許多獨一無二的寶藏。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種熟悉的、略帶泛黃的紙張,散發著淡淡的墨香,仿佛穿越瞭時空,迴到瞭那個潛心研究草藥的年代。字裏行間透露齣的嚴謹與細緻,讓我感受到編著者硃兆雲先生和王京昆先生在整理和編寫這部巨著時付齣的心血。從書的體例上看,它似乎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圖譜,更像是一部係統性的草藥學著作,涵蓋瞭相當廣泛的知識領域,令人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藥炮製技藝抱有濃厚興趣的學習者,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滇南本草(第二捲)》中能夠找到更多關於藥材炮製的深度解析。我知道,炮製是中藥發揮其藥效的關鍵環節,許多藥材的毒性、療效,甚至性味都會因為炮製的差異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雲南地區有著獨特的炮製習俗和技術,或許會涉及到一些其他地區不常見的技法,比如利用當地特有的香料、酒類,或者采用特定的火候和時間來處理藥材。我希望書中不僅能給齣藥材的基本炮製方法,更能深入淺齣地講解每一種炮製方法的原理,以及它們對藥材藥理作用的影響。如果還能提供一些經驗性的提示,比如如何判斷炮製是否到位,或者不同炮製方式的優缺點,那就更難能可貴瞭。
評分我一直覺得,地域性的本草著作,像是《滇南本草》這樣的,往往蘊含著最鮮活、最接地氣的民間智慧。相較於一些更宏觀的藥學典籍,地方性的本草更注重那些生長在我們身邊、或許不為人知的植物的藥用價值。我尤其好奇,第二捲在第一捲的基礎上,是否拓展瞭更多更細緻的草藥介紹,例如在采集中藥材的時節、部位選擇,甚至是炮製方法上,會不會有更具地方特色的傳承和創新?雲南那樣的復雜地形,必然孕育齣形態各異、功效也可能截然不同的草藥,我很想知道書中是如何梳理這些差異的,比如同一味藥在不同地域的俗名、炮製手法上的細微變化,或者它們各自所適用的病癥。這種細緻的地域性區分,對於理解中藥的精髓至關重要,也更能體現編著者在實地考察和經驗總結上的功力。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圖文結閤方式非常關注。藥材的識彆,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往往是最大的挑戰之一。一本優秀的本草著作,必須要有清晰、準確、富有代錶性的插圖,能夠直觀地展現藥材的形態特徵。我希望《滇南本草(第二捲)》在這一點上能做得非常齣色,不僅要圖文並茂,更要圖片精美,細節豐富,能夠讓讀者即使身處異地,也能通過圖譜準確辨認齣目標藥材。當然,光有圖還不夠,文字的描述也至關重要,需要精準地概括齣藥材的關鍵識彆特徵,比如葉子的形狀、邊緣、脈絡,莖的顔色、質地,花的顔色、形狀,果實的形態等等,甚至可以包含一些容易混淆的近緣種的鑒彆要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