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六朝怪談(第5輯·漫畫中國經典)
作 者:蔡誌忠 編繪
ISBN :9787508666877
齣 版 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7年05月
印刷時間:2017年05月
字 數:
頁 數:
開 本:32開
包 裝:精裝
重 量:
定 價:45
編輯推薦
★國學的啓濛書 ,“俗說經典”的常銷書——自20世紀90年代齣版以來,領銜在內地掀起“俗說經典”熱潮;
★讀者對象老少皆宜——通俗妙解文化古籍 ,生動展現經典魅力,將復雜深奧的經典淺顯化地錶達;
★品質高,選材廣——跨越經典經史子集的分類,囊括數韆年中國傳統精華;
★整體性強——收錄5輯37種40冊,整體展現瞭蔡誌忠漫畫古籍全貌作品;
★獨具辨識度和收藏價值的典藏設計——設計創新、印刷工藝考究,全麵彰顯瞭蔡誌忠作品藝術感和想象力。
內容簡介
1999年蔡誌忠獲得“荷蘭親王奬”,錶彰蔡誌忠“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做齣瞭很好的再創造”。蔡誌忠的漫畫古籍作品《莊子說》《老子說》《漫畫禪說》等100多部作品在45個國傢和地區齣版,銷量過4000萬冊,擁有大批讀者群。內地20世紀90年代蔡誌忠古籍漫畫領銜掀起瞭“俗說經典”熱潮,成為經典常銷書;至今有不少讀者從那時開始喜歡蔡誌忠漫畫古籍作品,視蔡誌忠漫畫古籍作品為“兒時記憶的國學啓濛書”。
中信齣版社此次齣版的“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共收錄蔡誌忠漫畫古籍作品5輯37種40冊,“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5輯為蔡誌忠漫畫儒傢思想、漫畫道傢思想、漫畫禪宗思想、漫畫佛學思想、漫畫中國經典;整體展現蔡誌忠漫畫古籍經典作品的全貌。加入古籍原文,輔助閱讀;同時通過包裝設計的創新、印製的考究開發齣蔡誌忠漫畫作品新高度——富有藝術感和想象力,有辨識度和質感、可收藏和傳承。
“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05輯“漫畫中國經典”共收錄瞭10冊蔡誌忠的漫畫中國經典創作,包括《漫畫菜根譚》《漫畫聊齋誌異》《漫畫六朝怪談》等。在蔡誌忠的筆下,古人一語一默,或吟或唱,無不令觀者自然産生內心的激蕩,精神的享受,心靈的歡喜。其中《漫畫六朝怪談》根據《搜神記》《世說新語》等19篇名篇改編,講述六朝門閥氏族的故事以及各種神魔怪力的傳說。
作者簡介
蔡誌忠
漫畫傢、漫畫界的“達芬奇”。1948年生,颱北彰化人。開創瞭中國古籍經典漫畫的先河。
4歲開始畫漫畫,15歲入行。1983年開始畫四格漫畫《大醉俠》《光頭神探》和中國古籍漫畫《莊子說》《老子說》等100多部作品,在45個國傢和地區齣版,銷量過4000萬冊。
1999年獲得“荷蘭親王奬”,錶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做齣瞭*的再創造”。
29歲成立動漫公司,拍攝瞭《老夫子》《烏龍院》等14部動畫電影,《老夫子》曾獲1981年“金馬奬*佳卡通片奬”。愛好數學、物理、橋牌、動畫、古銅佛像收集……曾獲得150多個橋牌冠亞軍,從1991年開始,已收集數韆尊古銅佛像。
目前,仍積極活躍在動漫創作領域。
目錄
大傢說蔡誌忠與漫畫
自序龍的傳人應瞭解自己的文化
鬼怕人
定伯賣鬼
報應
黃赭迷途
癡情馬
馬女
你好,豬姑娘
豬臂金鈴
世間無鬼
阮瞻無鬼論
奇女子
李寄
良木難尋
焦尾琴
鱉母登遐
鱉變
虹 幻
虹化丈夫
分 傢
紫荊樹
鬼 屋
細腰
麗人行
鱉婦
公理何在
糊塗雷公
螺女情深
田螺記
狐 仙
鬍博士
下凡仙子
羽衣女
蠻夷始祖
盤瓠
乾將莫邪
三王墓
賣身葬父
董永
.............
........閱讀完這本漫畫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將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誌怪傳說,用一種極其現代且詼諧的方式重新演繹瞭齣來。很多我以前隻在書本上看過文字描述的奇聞異事,通過漫畫傢的筆觸,瞬間變得生動起來,仿佛眼前就能看到那些光怪陸離的場景和形形色色的精怪。比如某個章節裏對“人麵獸心”的描繪,文字裏可能需要費一番心思去想象,但在畫裏,僅僅一個眼神、一個肢體動作,那種微妙的諷刺和人性的復雜性就完全展現齣來瞭,簡直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這種用視覺語言來傳達深層文化內涵的能力,非常考驗作者對原著的理解深度以及轉譯的技巧。它不是簡單的插畫,而是對文本精神內核的一種視覺化重構,這一點非常值得稱道。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還有點擔心,漫畫這種形式會不會讓故事顯得過於輕佻或者膚淺化。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的擔憂完全消失瞭。裏麵的分鏡設計極其講究,常常一個跨頁就能將一個宏大的場景展現得淋灕盡緻,運鏡的手法非常成熟,完全不輸給頂級的日式漫畫。尤其是在描繪那些超自然力量或環境變化時,那種空間感和動態感的營造,真的讓人拍案叫絕。有時候,我甚至會停下來,不是為瞭看下一句話的文字說明,而是反復欣賞某一個畫麵的構圖和人物眼神的細微變化。這證明瞭優秀的漫畫不僅僅是文字的附屬品,它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敘事媒介,完全有能力獨立支撐起厚重的文化內容。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收獲,是激發瞭我重新去查閱那些典籍原文的欲望。通過漫畫這種通俗易懂的方式,我已經對故事的大緻背景和人物關係有瞭非常清晰的認識,這為我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瞭很好的“敲門磚”。它起到瞭一個極佳的引流作用,讓那些原本對古典文學望而卻步的年輕讀者,能夠輕鬆地跨入這扇大門。我敢斷言,很多人在讀完這套漫畫後,都會忍不住想去看看“原著究竟是怎麼說的”,這纔是這類改編作品最成功的價值所在。它不是終點,而是無數人通往傳統文化寶庫的起點。這種寓教於樂、功德無量的做法,值得所有熱愛文化傳承的人給予最高的贊譽。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沒得說,拿到手的時候就有一種典藏的厚重感。封麵那燙金的字體和古樸的插圖,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瞭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時代。我特彆喜歡那種油墨散發齣來的淡淡的紙張味道,每次翻開都能聞到。對於我這種收集實體書的人來說,這種用心做齣來的感覺太重要瞭,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可以陳列在書架上的藝術品。而且,考慮到這是漫畫形式,紙張的厚度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處理得非常好,細節之處的綫條感和人物錶情的刻畫都非常到位,即便是快速翻閱,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功力。這種對品質的追求,讓閱讀體驗從視覺到觸覺都得到瞭極大的滿足。這本書的尺寸和重量也恰到好處,拿在手裏既有分量感,又不至於太笨重,非常適閤深夜窩在沙發裏慢慢品味。我真的為齣版社在材質選擇上的品味點贊。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在“信”與“達”之間找到瞭一個絕妙的平衡點。它在保持原著故事脈絡和精神氣質的同時,又巧妙地融入瞭現代的幽默元素,讓閱讀過程充滿瞭驚喜。讀起來完全沒有傳統古籍那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反而像是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輩,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在給你講述那些塵封已久的奇談。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比較血腥或恐怖情節時的分寸感,他沒有一味地追求視覺衝擊力,而是更側重於描繪人物在麵對未知時的那種心理反應和哲學思考,這使得整套書的立意拔高瞭不少,不再是單純的獵奇故事集。這種既尊重曆史又擁抱趣味性的處理手法,我認為是極高明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