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精粹文白对照纳兰词集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文白对照纳兰词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学
  • 古典诗词
  • 纳兰性德
  • 清朝诗词
  • 文白对照
  • 词集
  • 中华文化
  • 传统文化
  • 诗歌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图传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7938
商品编码:26695680872
包装:平装
开本:3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透过纳兰隽秀清婉的小令长调,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绝世才华、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浪漫凄苦、遗世独立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孤独至极。这位名满京国的贵公子,始终在浮华的尘世中守望着一段纯净的人生,一方精神的自由,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纳兰词集》收录纳兰性德平生的全部词作,进行注释、点评。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刺激人们对生命产生X本真情怀的深切关注。梁启超曾评纳兰词:“容若小词,直追后主。”王国维更是对之大为欣赏称道,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为避太子保成讳改为性德,后太子更名胤礽,纳兰又恢复本名成德。清代词人,著有《侧帽词》《饮水词》等。



目录

卷一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
少年游
  (算来好景只如斯)
茶瓶儿
  (杨花糁径樱桃落)
忆王孙
  (暗怜双绁郁金香)
忆王孙
  (刺桐花底是儿家)
忆王孙
  (西风一夜剪芭蕉)
调笑令
  (明月)
河传
  (春浅)
蝶恋花
  (城上清笳城下杵)
虞美人
  (绿阴帘外梧桐影)
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见)
虞美人
  (峰高独石当头起)
采桑子
  (彤云霞绝飞琼字)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
采桑子
  (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
采桑子
  (严霜拥絮频惊起)
采桑子
  (冷香萦遍红桥梦)
采桑子
  (嫩烟分染鹅儿柳)
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
采桑子
  (拨灯书尽红笺也)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
采桑子
  (谢家庭院残更立)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
谒金门
  (风丝袅)
菩萨蛮
  (知君此际情萧索)
忆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忆江南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忆江南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
忆江南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
忆江南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忆江南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忆江南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忆江南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忆江南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忆江南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
忆江南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
忆江南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赤枣子
  (惊晓漏)
玉连环影
  (何处)
遐方怨
  (欹角枕)
浪淘沙
  (蜃阙半模糊)
浪淘沙
  (双燕又飞还)
诉衷情
  (冷落绣衾谁与伴)
浣溪沙
  (藕荡桥边理钓筒)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
如梦令
  (木叶纷纷归路)
浣溪沙
  (十里湖光载酒游)
浣溪沙
  (脂粉塘空遍绿苔)
浣溪沙
  (燕垒空梁画壁寒)
浣溪沙
  (抛却无端恨转长)
浣溪沙
  (桦屋鱼衣柳作城)
浣溪沙
  (海色残阳影断霓)
天仙子
  (梦里蘼芜青一剪)
天仙子
  (好在软绡红泪积)
天仙子
  (水浴凉蟾风入袂)
好事近
  (帘外五更风)
好事近
  (马首望青山)
好事近
  (何路向家园)
江城子
  (湿云全压数峰低)
长相思
  (山一程)
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
清平乐
  (烟轻雨小)
清平乐
  (青陵蝶梦)
清平乐
  (将愁不去)
清平乐
  (凄凄切切)
清平乐
  (才听夜雨)
清平乐
  (塞鸿去矣)
清平乐
  (风鬟雨鬓)
清平乐
  (孤花片叶)
清平乐
  (泠泠彻夜)
清平乐
  (瑶华映阙)
东风齐著力
  (电急流光)
满江红
  (问我何心)
满江红
  (代北燕南)
满江红
  (为问封姨)
满庭芳
  (堠雪翻鸦)
满庭芳
  (似有猿啼) 
卷二
水调歌头
  (空山梵呗静)
水调歌头
  (落日与湖水)
凤凰台上忆吹箫
  (荔粉初装)
凤凰台上忆吹箫
  (锦瑟何年)
金菊对芙蓉
  (金鸭消香)
琵琶仙
  (碧海年年)
御带花
  (晚秋却胜春天好)
酒泉子
  (谢却荼蘼)
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
生查子
  (鞭影落春堤)
生查子
  (散帙坐凝尘)
生查子
  (短焰剔残花)
生查子
  (惆怅彩云飞)
忆秦娥
  (山重叠)
忆秦娥
  (春深浅)
忆秦娥
  (长漂泊)
阮郎归
  (斜风细雨正霏霏)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点绛唇
  (别样幽芬)
点绛唇
  (一种蛾眉)
点绛唇
  (五夜光寒)
点绛唇
  (小院新凉)
浣溪沙
  (泪浥红笺第几行)
浣溪沙
  (伏雨朝寒愁不胜)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
  (莲漏三声烛半条)
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
浣溪沙
  (雨歇梧桐泪乍收)
浣溪沙
  (谁道飘零不可怜)
浣溪沙
  (酒醒香销愁不胜)
浣溪沙
  (欲问江梅瘦几分)
眼儿媚
  (独倚春寒掩夕扉)
眼儿媚
  (重见星娥碧海槎)
眼儿媚
  (莫把琼花比澹妆)
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关情)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
山花子
  (风絮飘残已化萍)
山花子
  (欲话心情梦已阑)
山花子
  (小立红桥柳半垂)
山花子
  (昨夜浓香分外宜)
霜天晓角
  (重来对酒)
减字木兰花
  (晚妆欲罢)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
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
减字木兰花
  (断魂无据)
减字木兰花
  (花丛冷眼)
一络索
  (野火拂云微绿)
一络索
  (过尽遥山如画)
一络索
  (密洒征鞍无数)
卜算子
  (娇软不胜垂)
卜算子
  (塞草晚才青)
卜算子
  (村静午鸡啼)
雨中花
  (天外孤帆云外树)
鹧鸪天
  (独背残阳上小楼)
鹧鸪天
  (雁贴寒云次第飞)
鹧鸪天
  (别绪如丝睡不成)
鹧鸪天
  (冷露无声夜欲阑)
鹧鸪天
  (握手西风泪不干)
鹧鸪天
  (马上吟成促渡江)
鹧鸪天
  (尘满疏帘素带飘)
卷三
青衫湿
  (近来无限伤心事)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
锦堂春
  (帘外澹烟一缕)
海棠春
  (落红片片浑如雾)
河渎神
  (风紧雁行高)
太常引
  (西风乍起峭寒生)
太常引
  (晚来风起撼花铃)
四犯令
  (麦浪翻晴风飐柳)
添字采桑子
  (闲愁似与斜阳约)
荷叶杯
  (帘卷落花如雪)
荷叶杯
  (知己一人谁是)
寻芳草
  (客夜怎生过)
菊花新
  (愁绝行人天易暮)
南歌子
  (翠袖凝寒薄)
南歌子
  (暖护樱桃蕊)
南歌子古戍
  (古戍饥乌集)
秋千索
  (药阑携手销魂侣)
秋千索
  (游丝断续东风弱)
秋千索
  (垆边换酒双鬟亚)
忆江南
  (心灰尽)
忆江南
  (挑灯坐)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
浪淘沙
  (眉谱待全删)
浪淘沙
  (紫玉拨寒灰)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
浪淘沙
  (野宿近荒城)
浪淘沙
  (闷自剔残灯)
浪淘沙
  (清镜上朝云)
菩萨蛮
  (梦回酒醒三通鼓)
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
菩萨蛮
  (新寒中酒敲窗雨)
菩萨蛮
  (澹花瘦玉轻妆束)
菩萨蛮
  (催花未歇花奴鼓)
菩萨蛮
  (晓寒瘦著西南月)
菩萨蛮
  (窗前桃蕊娇如倦)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
虞美人
  (黄昏又听城头角)
虞美人
  (彩云易向秋空散)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
虞美人
  (凭君料理花间课)
虞美人
  (残灯风灭炉烟冷)
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
浣溪沙
  (一半残阳下小楼)
浣溪沙
  (睡起惺忪强自支)
浣溪沙
  (五月江南麦已稀)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
浣溪沙
  (微晕娇花湿欲流)
浣溪沙
  (五字诗中目乍成)
浣溪沙
  (记绾长条欲别难)
浣溪沙
  (杨柳千条送马蹄)
鹊桥仙
  (倦收缃帙)
鹊桥仙
  (梦来双倚)
鹊桥仙
  (乞巧楼空)
南乡子
  (柳絮晚悠飏)
南乡子
  (鸳瓦已新霜)
南乡子
  (灯影伴鸣梭)
南乡子
  (烟暖雨初收)
南乡子
  (泪咽却无声)
卷四
一斛珠
  (星球映彻)
临江仙
  (丝雨如尘云著水)
临江仙
  (长记碧纱窗外语)
临江仙
  (六曲阑干三夜雨)
临江仙
  (雨打风吹都似此)
临江仙
  (独客单衾谁念我)
临江仙
  (绿叶成阴春尽也)
临江仙
  (飞絮飞花何处是)
临江仙
  (夜来带得些儿雪)
临江仙
  (别后闲情何所寄)
临江仙孤雁
  (霜冷离鸿惊失伴)
红窗月
  (燕归花谢)
踏莎行
  (春水鸭头)
踏莎行
  (倚柳题笺)
蝶恋花
  (辛苦X怜天上月)
蝶恋花
  (眼底风光留不住)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
蝶恋花
  (萧瑟兰成看老去)
蝶恋花
  (露下庭柯蝉响歇)
蝶恋花
  (今古河山无定拒)
蝶恋花
  (尽日惊风吹木叶)
蝶恋花
  (准拟春来消寂寞)
唐多令
  (丝雨织红茵)
唐多令
  (金液镇心惊)
唐多令
  (古木向人秋)
踏莎美人
  (拾翠归迟)
苏幕遮
  (枕函香)
苏幕遮
  (鬓云松)
淡黄柳
  (三眠未歇)
青玉案
  (东风七日蚕芽软)
青玉案
  (东风卷地飘榆荚)
月上海棠
  (原头野火烧残碣)
月上海棠
  (重檐澹月浑如水)
一丛花
  (阑珊玉佩罢霓裳)
金人捧露盘
  (藕风轻)
洞仙歌
  (铅华不御)
翦湘云
  (险韵慵拈)
念奴娇
  (人生能几)
念奴娇
  (绿杨飞絮)
念奴娇
  (片红飞减)
念奴娇
  (无情野火)
东风第X枝
  (薄劣东风)
秋水
  (谁道破愁须仗酒)
木兰花慢
  (盼银河迢递)
水龙吟
  (须知名士倾城)
水龙吟
  (人生南北真如梦)
齐天乐
  (阑珊火树鱼龙舞)
齐天乐
  (六宫佳丽谁曾见)
齐天乐
  (白狼河北秋偏早)
瑞鹤仙
  (马齿加长矣)
雨霖铃
  (横塘如练)
疏影
  (湘帘卷处)
潇湘雨
  (长安一夜雨)
风流子
  (平原草枯矣)
卷五
金缕曲
  (德也狂生耳)
金缕曲
  (酒涴青衫卷)
金缕曲
  (生怕芳樽满)
金缕曲
  (洒尽无端泪)
金缕曲
  (何事添凄咽)
金缕曲
  (木落吴江矣)
金缕曲
  (此恨何时已)
金缕曲
  (未得长无谓)
金缕曲再
  (疏影临书卷)
河渎神
  (凉月转雕阑)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
浣溪沙
  (万里阴山万里沙)
浣溪沙
  (收取闲心冷处浓)
浣溪沙
  (无恙年年汴水流)
浣溪沙
  (凤髻抛残秋草生)
浣溪沙
  (肠断斑骓去未还)
浣溪沙
  (旋拂轻容写洛神)
浣溪沙
  (十二红帘窣地深)
浣溪沙
  (容易浓香近画屏)
浣溪沙
  (十八年来堕世间)
浣溪沙
  (欲寄愁心朔雁边)
浣溪沙
  (败叶填溪水已冰)
沁园春
  (试望阴山)
沁园春
  (瞬息浮生)
沁园春
  (梦冷蘅芜)
摸鱼儿
  (涨痕添)
摸鱼儿
  (问人生)
青衫湿遍
  (青衫湿遍)
忆桃源慢
  (斜倚熏笼)
湘灵鼓瑟
  (新睡觉)
大酺
  (只一炉烟)
菩萨蛮
  (问君何事轻离别)
菩萨蛮
  (乌丝曲倩红儿谱)
菩萨蛮
  (玉绳斜转疑清晓)
菩萨蛮
  (荒鸡再咽天难晓)
菩萨蛮
  (白日惊飙冬已半)
菩萨蛮
  (榛荆满眼山城路)
菩萨蛮
  (黄云紫塞三千里)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
菩萨蛮
  (为春憔悴留春住)
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
菩萨蛮
  (乌丝画作回文纸)
菩萨蛮
  (春云吹散湘帘雨)
点绛唇
  (一帽征尘)
菩萨蛮
  (客中愁损催寒夕)
菩萨蛮
  (砑笺银粉残煤画)
菩萨蛮
  (飘蓬只逐惊飙转)
采桑子
  (那能寂寞芳菲节)
采桑子
  (深秋绝塞谁相忆)
采桑子
  (海天谁放冰轮满)
采桑子
  (白衣裳凭朱阑立)
清平乐
  (麝烟深漾)
眼儿媚
  (林下闺房世罕俦)
眼儿媚
  (骚屑西风弄晚寒)
眼儿媚
  (手写香台金字经)
满宫花
  (盼天涯)
鹧鸪天
  (谁道阴山行路难)
鹧鸪天
  (小构园林寂不哗)
南乡子
  (何处淬吴钩)
鹊桥仙
  (月华如水)
补遗卷一
望江南
  (初八月)
鹧鸪天
  (背立盈盈故作羞)
明月棹孤舟
  (一片亭亭空凝伫)
临江仙
  (昨夜个人曾有约)
望海潮
  (汉陵风雨)
忆江南
  (江南忆,鸾辂此经过)
忆江南
  (春去也,人在画楼东)
赤枣子
  (风淅淅)
玉连环影
  (才睡)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
天仙子
  (月落城乌啼未了)
浣溪沙
  (锦样年华水样流)
浣溪沙
  (肯把离情容易看)
浣溪沙
  (已惯天涯莫浪愁)
采桑子
  (雟周声里严关峙)
清平乐
  (参横月落)
清平乐
  (角声哀咽)
清平乐
  (画屏无睡)
秋千索
  (锦帷初卷蝉云绕)
浪淘沙
  (霜讯下银塘)
虞美人
  (愁痕满地无人省)
补遗卷二
渔父
  (收却纶竿落照红)
菩萨蛮
  (车尘马迹纷如织)
南乡子
  (红叶满寒溪)
雨中花
  (楼上疏烟楼下路)
满江红
  (籍甚平阳)
浣溪沙
  (出郭寻春春已阑)



在线试读

蝶恋花 散花楼送客(城上清笳城下杵)
城上清笳①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②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③路,夕阳村社④迎神鼓。
【注释】
①清笳:谓凄清的胡笳声。唐杜甫《洛阳》诗:“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②蒹葭:蒹和葭都是水草,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③黄茅山店:指荒村野店。黄茅,茅草名。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④村社: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会。
【点评】
词由景起,写秋天将尽,清笳声叠和着砧杵声传来,一片凄凉的氛围。正此时,“客”将上路远行,置酒送别,自是悲凉伤感,故云“心偏苦”。上片结句又以景收束,进一步烘托了惜别恋友、悲苦无奈的凄清之感。下片由眼前饯别之情景设想“客”在旅途上的景况,此系虚拟之景,更突出了眷恋之情和伤离之意。
——张秉戍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①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②,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③。
【注释】
①翻:演唱,演奏。
②怀抱:心胸。
③谢桥:谢娘桥,古时称所爱的女子为“谢娘”,称其所居处为“谢桥”。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①,争教②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③易乞,药成碧海难奔④。若容相访饮牛津⑤,相对忘贫。
【注释】
①一生一代一双人:语出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相怜相念倍相,一生一代一双人。”
②争教:怎教。
③蓝桥:在陕西蓝田东南蓝溪上。传说此处有仙窟,唐代秀才裴航与仙女云英曾相会于此,求得玉杵臼捣药,终结为夫妇。专指情人相遇之处。
④药成碧海难奔:《淮南子·览冥训》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⑤饮牛津:指天河边。“传说海边居民曾乘槎至天河,见一丈夫牵牛饮之”。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三。这里指与恋人相会的地方。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西郊冯氏园①看海棠,因忆《香严词》②有感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③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④。
一片晕红⑤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注释】
①西郊冯氏园:明万历时大珰冯保之园,旧址位于今北京广安门外小屯。园主人冯氏园艺精湛,使得此园曾名极一时。龚鼎孳在京师时曾多次到该处看海棠。
②《香严词》:清初诗人龚鼎孳的词集。龚鼎孳,安徽合肥人,官至礼部尚书,与钱谦益、吴伟业并称“江左三大家”。
③旧游:昔日的游览。
④经年:一年或一年以上。
⑤晕红: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这里指晕红的花朵。
【点评】
柔情一缕,能令九转肠回。虽“山抹微云”君,不能道也。
——王鸿绪


品味清词绝韵,领略词坛风华——《纳兰词集》精粹文白对照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古典文学宝库中,纳兰性德以其独特的才情和真挚的情感,书写了中国词史上一段无法磨灭的传奇。他的词,如同一汪清泉,涤荡心灵;又似一阙清歌,回荡千古。为让更多读者能够深入领略这位“清代第一词人”的艺术魅力,我们精心编撰了这本《纳兰词集》精粹文白对照。本书不仅收录了纳兰性德最具代表性、最受推崇的词作,更以严谨的态度,提供了原文、白话译文及精要赏析,力求呈现一个立体、生动的纳兰词世界。 为何选择纳兰词? 纳兰性德,名容若,字性德,号楞伽山人。他出身显赫,是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的儿子,一生仕途顺遂,曾官至一等侍卫。然而,这位身居高位的贵公子,却有着一颗异常细腻敏感的心。他的词,不同于一般词人或抒发家国情怀,或描摹风花雪月,而是将笔触深深地扎根于人生的悲欢离合、情感的起伏跌宕之中。他用最朴素、最真挚的语言,表达了最深沉、最动人的情感。 在纳兰词中,我们听不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也看不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旷达。他的词,更多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含蓄的哀愁,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慨叹。他描绘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海枯石烂,而是细水长流、刻骨铭心;他抒发的友情,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畅快,而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依恋与珍重。 纳兰词的价值,在于其“真”。他敢于将内心的真实情感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笔下,无论是对逝去爱情的追忆,对人生理想的幻灭,还是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都饱含着浓郁的个人色彩。这种“真”,使得他的词具有了强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本书的独到之处——文白对照与精要赏析 我们深知,古文的阅读对许多现代读者而言存在一定的门槛。为了降低阅读难度,使更多人能够轻松欣赏纳兰词的精妙之处,本书采用了原文与白话译文对照的形式。 原文呈现: 我们精选了纳兰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力求呈现最权威、最准确的文本。在排版上,我们注重清晰易读,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词作的原本风貌。 白话译文: 译文并非简单的逐字翻译,而是力求在忠实于原文意境和情感的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进行流畅、生动的再现。译文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词作的字面意思,进而体会其深层含义,而非取代原文的艺术价值。我们力求译文贴切、传神,避免过度白话化或失却古韵。 精要赏析: 除了文白对照,本书还为每首词附带了精要的赏析。赏析部分旨在点拨词作的艺术特色、情感内涵、创作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们聘请了资深文学研究者,结合学术考证与文学鉴赏,对词作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赏析部分不求包罗万象,但求直指核心,帮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审美体验。我们将侧重解析词作的意象运用、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的独特性,以及在整体风格上的体现。 为何选择“精粹”? 纳兰性德的词作虽不算巨量,但其风格独特,精品迭出。我们本次编选的“精粹”,是经过反复斟酌,挑选出纳兰词中最具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最能体现其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的篇章。这些词作,或如《饮水词》中的《长相思》、《采桑子》系列,或如《侧帽词》中的《如梦令》、《蝶恋花》等,都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我们不以数量取胜,而是以质量为重,确保每一篇入选之作,都能让读者感受到纳兰词的独特韵味。 本书的阅读价值 1. 深入了解纳兰性德的内心世界: 纳兰性德的词,是他真挚情感的流露。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走进这位才子的人生,感受他年少时的纯真,中年时的忧郁,以及他对爱情、友情、人生、时光的深刻体悟。他词中的“悼亡”之作,是中华文学史上罕见的、感人至深的情感表达;他词中的“相思”之语,细腻入微,直抵人心。 2. 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纳兰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其语言清丽自然,意境幽深含蓄,风格婉约缠绵,又不失真挚的情感力量。本书通过文白对照和赏析,将帮助读者理解并欣赏词作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提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丰富个人文化素养: 阅读经典是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纳兰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能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本书不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与伟大灵魂对话的机会。 4. 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初学者: 白话译文能够帮助初学者快速理解词作的含义,克服语言障碍,从而建立对纳兰词的初步认识。 有一定基础的读者: 原文与译文对照,可以帮助读者对照理解,加深对古文的感悟,同时赏析部分能提供更深层次的解读,满足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文学爱好者: 精要的赏析能够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解读视角,帮助他们更深入地分析词作的艺术技巧和文化内涵。 本书内容概览(部分举例,非详尽目录) 本书将根据纳兰词的风格和主题,进行合理的编排。以下为可能包含的部分内容举例,以展现本书的丰富性: 深情追忆,悼亡之恸: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在旅人,心在天涯。山一程,水一程,身在旅人,心在天涯。欲寻芳草去,惜别离。欲寻芳草去,惜别离。”(原文与译文对照,并深入解析其表达的深沉哀思) 《蝶恋花》:“泪湿阑干花满盖,一半是相思,一半是离恨。”(探讨词中“相思”与“离恨”的交织,以及作者在情感表达上的独到之处) 羁旅愁思,人生感慨: 《如梦令》:“不是HttpSession,不是HttpSession。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解析词中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微妙体察) 《采桑子》:“当时只道是寻常。”(深入剖析这句看似平淡却意味深长的名句,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情意绵绵,相思之苦: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梧桐雨。”(品味词中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以及“西风”、“黄叶”、“梧桐雨”所营造的凄冷意境) 《天仙子》:“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解读这句传世名句,探讨其在对爱情、人生关系的理解上的深刻性) 感时伤怀,世事无常: 《虞美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此句常被误认为是纳兰词,实际上是另一位词人所作,此处作为引子,与纳兰词中的相关情感主题进行对比和延伸,或在赏析中加以辨析。) 《临江仙》:“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探讨词中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本书的编排与设计 在编排上,本书将力求简洁、典雅,符合古典文学的审美习惯。每首词都将独立成篇,清晰标注词牌、题目、作者,以及原文、译文和赏析。字体选择将兼顾美观与易读性。整体设计将体现出“精粹”与“经典”的品味,让读者在翻阅过程中就能感受到书本的品质。 结语 《纳兰词集》精粹文白对照,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往纳兰性德心灵世界的窗口,是一次与中国古典诗词深度对话的旅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更多读者感受到纳兰词的独特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挚情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一同走进纳兰的世界,品味那份独属于他的清词绝韵,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词坛风华。 无论您是初次接触纳兰词,还是对其已有深入了解,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让我们一起,在文字的海洋中,寻觅那份洗尽铅华的纯粹,感受那份情深不寿的忧伤,品味那份“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人生况味。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极度挑剔的文化产品消费者,很多声称是“精粹”的书籍,内容要么过于肤浅,要么堆砌辞藻,但这部作品展现出的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学术水准。它的选择标准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每一首词的入选都堪称是纳兰词中的代表作,兼具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最让我赞叹的是,对于一些在古代文化背景下才容易理解的隐喻或典故,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到位,它没有采取生硬的脚注轰炸,而是将解释自然地融入到白话的语境之中,保持了阅读的连贯性。我曾试图在其他地方寻找类似的对照版本,但往往要么白话翻译得过于直译、失了神韵,要么注释过于简略,无法支撑起对复杂词作的理解。这本书,恰恰找到了那个完美的平衡点,既保持了古典的庄重感,又赋予了现代阅读的便捷性。它就像一把精巧的钥匙,打开了原本紧锁的古典文学宝库的大门。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流畅且富有启迪性的。我是一个比较注重阅读节奏的人,很多对照读物在切换原文和译文时总会让人感到跳跃和不适,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考虑到了这一点,使得上下文的衔接非常自然。它的纸张厚度适中,即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反复对照研读的词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细节。更令人称道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翻译,它似乎还捕捉到了一种情感的共鸣。纳兰词那种特有的缠绵悱恻、无可奈何的公子情怀,通过白话的梳理后,反而更具穿透力,直击人心。我甚至会停下来,合上白话部分,重新品味原文的音韵之美,此时,白话的理解已经内化成了对原文意境的加深。这种“先知后感”的阅读路径,让古典文学的接受度大大提高了。对于希望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而不是仅仅作为学术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最佳的桥梁。

评分

从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维度来看,这本书都绝对物超所值。它的印刷质量非常稳定,色彩还原度高,即便是细微的字体笔画也清晰可见,这对于欣赏书法美感也是一种享受。但更重要的是其实用性,我过去总觉得学习古典诗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查阅词典、背景资料,效率低下。有了这本书,所有的“障碍”都被系统地消除了。它构建了一个自给自足的阅读生态系统,读者可以完全沉浸在词的世界里,无需频繁中断思考去“查字典”。这种无缝对接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高了我的阅读兴趣和效率。我甚至开始尝试背诵一些段落,因为理解的深度增加了,记忆也变得更牢固。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是我书架上被翻阅频率最高的书籍之一,它真正做到了将“经典”转化为“可感知的、可亲近的”文化产品,是现代人与古典文学进行有效对话的典范之作。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古籍爱好者的福音!我一直都在寻找那种既能让我沉浸在原汁原味的古典韵味中,又能方便理解的读物,这本书完美地满足了我的需求。首先,装帧设计就非常考究,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好到让人爱不释手,翻开内页,那清晰的排版和细致的校对,无不体现出版方的用心。而且,它不光是简单地并列文言和白话翻译,而是经过精心编排,让你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自然地进行对照,这种学习方式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对文言文有些吃力的读者来说,这种对照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怀。通过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词句,在白话的映衬下立刻鲜活起来,仿佛能听到纳兰性德穿越时空的低语。这种阅读体验,实在是一种享受,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们!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文白对照”的整理类书籍有点保留,总觉得会削弱原著的韵味,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选材和编排非常有独到之处,并非简单的逐字翻译,而是力求在保持原作意境的前提下,用现代人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一些典故和背景知识的补充说明,这些注释虽然不占篇幅,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我对词作的深层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有些词句在不同语境下有细微差别,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精妙,既照顾了初学者,也让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感到满意。我感觉作者在翻译和注释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他们的功力绝非一般可比。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研究的严谨性,它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草草拼凑的,而是真正沉淀下来的精华。每次读完一篇,我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这种知识获取的满足感,是其他同类书籍难以给予的。

评分

很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评分

评分

很好!

评分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小册子书啊!不是一般的小!!慎重!且买且珍惜吧!先收藏了……好吧,那就这样吧!

评分

小册子书啊!不是一般的小!!慎重!且买且珍惜吧!先收藏了……好吧,那就这样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