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是一部成书X早、收录我国古代乐府歌辞X为完备的诗歌总集
本书精心选编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诗篇,既窥乐府诗歌之全貌,又可领略其精华
文中添加注释、诗评赏析,方便读者体会乐府诗辞的不朽魅力
战城南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战城南,死郭①北,野死不葬②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③豪④,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⑤,蒲苇冥冥⑥。枭骑⑦战斗死,驽马⑧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注释】
①郭:外城。
②野死不葬:战死在荒野得不到安葬。
③客:指战死者。
④豪:通“嚎”,号哭。
⑤激激:清澈的样子。
⑥冥冥:深暗的样子。
⑦枭骑:勇健的骑兵。
⑧驽(nú)马:疲惫的马。
【简析】
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而写的,借战士之口描写战争的残酷。战争之后的尸横遍野,让人惊心动魄。战场上的荒凉气氛,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感情,也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反对战争的决心。
有所思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①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②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③,东方须臾高④知之。
【注释】
①问遗:赠送。
②拉杂:折断,砸碎。
③飔(sī):雉鸡发出的悲鸣声。
④高:通“皓”,天亮了。
【简析】
这是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这首诗用第X人称,表现了一位女子在面对爱情挫折时的复杂心情。这首诗以玳瑁簪这一信物为线索,表现了主人公在“赠”“毁”“毁后”三个阶段中的爱与恨,构筑了主人公热恋、失恋以及眷恋的心理过程。
上邪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上邪①,我欲与君相知②,长命③无绝衰④。山无陵⑤,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⑥雪,天地合⑦,乃敢与君绝。
【注释】
①上邪(yé):天啊!
②相知:相爱。
③命:古与“令”字通,使。
④衰(cuī):衰减,断绝。
⑤陵(líng):山峰,山头。
⑥雨(yù)雪:降雪。
⑦天地合:天与地合二为一。
【简析】
这首诗中的前三句笔势不凡,情之炽烈,让人感慨。此诗字数虽然不多,但震撼人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诗歌都受它启发,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薤①露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薤上露,何易晞②。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注释】
①薤(xiè):植物名,叶子丛生,断面为三角形,伞形花序,花为紫色。
②晞:晒干。
【简析】
《薤露》本来是送葬的哀歌。楚汉之际的田横被汉高祖征召,他不愿意去,故而半途自杀。田横的门客为了哀悼他而作了此歌。这首歌用露水会再次出现与人死不能复活做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去世之人的思念。
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北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撰有《乐府诗集》一百卷,不仅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乐府诗,同时也是研究乐府诗的重要著作。
第X卷郊庙歌辞
天地
青阳
日出入
第二卷鼓吹曲辞
朱鹭
战城南
巫山高
上陵
有所思
上邪
雉子斑
将进酒
芳树
第三卷横吹曲辞
木兰诗
折杨柳
紫骝马
梅花落
第四卷相和歌辞
公无渡河
江南
登高丘而望远
东光
饮马长城窟行
薤露
陌上桑
长歌行
薤露
蒿里
短歌行
短歌行
猛虎行
对酒行
燕歌行
燕歌行
从军行
从军行
吁嗟篇
豫章行苦相篇
豫章行
相逢行
相逢行
塘上行
上留田行
妇病行
野田黄雀行
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行
蜀道难
白头吟
白头吟
白头吟
梁甫吟
东武吟
王明君
怨歌行
怨歌行
第五卷清商曲辞
大子夜歌
子夜四时歌
春歌
夏歌
秋歌
冬歌
丁都护歌
春江花月夜
阳春歌
采莲曲
玉树后庭花
大堤曲
第六卷舞曲歌辞
东海有勇妇
碣石篇
第七卷琴曲歌辞
渌水曲
秋思
山人劝酒
幽润泉
雉朝飞操
……
第八卷杂曲歌辞
第九卷近代曲辞
第十卷杂歌谣辞
第十一卷新乐府辞
第十二卷古诗十九首
书中的排版和纸张质量,直接影响了我阅读时的心情。我发现,这本书的墨色深浅处理得非常适中,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丝毫没有疲惫感,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偶尔会沉迷其中、一读就是几个小时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内文的留白也十分讲究,使得诗句仿佛在纸上获得了呼吸的空间,更显疏朗开阔。我甚至能想象到,当年诗人作诗时,或许也是对着这样的景象,才能挥洒出那般豪迈或婉约的篇章。这不仅仅是阅读工具,它更像是一种仪式感,让我对待每一次阅读都充满了敬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的那种略带陈旧感的纸张质感,配上古朴典雅的字体,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那个诗意盎然的年代。翻开内页,那种竹简式的排版风格,更是让人爱不释手。看得出来,设计者在细节上可是下足了功夫,每一个花纹、每一个留白,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古典文学的韵味。而且,这本书的开本大小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无论是放在书架上收藏,还是随身携带阅读,都显得那么适手。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总有一种庄重感和厚重感,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这种用心做出来的实体书,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本选本的编排逻辑,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罗列,而是很有章法地将诗歌进行了主题分类,比如“咏物言志”、“边塞风光”、“闺怨离愁”等等,这种分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沉浸感。初次接触乐府诗的人,很容易就能抓住不同诗歌背后的情感脉络和文化背景。而且,每首诗后面的注释和译文处理得非常精妙,既没有过度阐发,保持了原著的神秘感,又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了精准的阐释,做到了雅俗共赏。尤其是那些生僻的词汇,注释得非常到位,让人在阅读时不至于因为生词而中断思绪,阅读体验流畅而顺滑。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的传承上。它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我们民族的诗歌传统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演变的,乐府诗作为民间歌谣的代表,其质朴和力量是多么震撼人心。它记录了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疾苦、战场的残酷以及对生命的热烈渴望,这些都是教科书里难以详述的生动历史侧面。通过这些文字,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久远的声音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它不仅是文学的精粹,更是历史情感的载体,读完之后,对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同。
评分对于一个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但又苦于没有系统性入门途径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及时的雨露。我原本对先秦两汉的诗歌心存敬畏,觉得那里面蕴含的文化壁垒太高,自己难以企及。但是,这套书通过它清晰的脉络和细致的对照,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通往古典文学殿堂的阶梯。它没有用晦涩的学术语言去吓退读者,而是像一位和蔼的老师,耐心引导我们去体会诗句中蕴含的古人之心。每读完一首,总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之感,这种学习的成就感,是其他任何方式都难以比拟的。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
评分很好
评分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