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安德森的《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的续作,是他宏大的四卷本欧洲史的第二卷。绝对主义国家是欧洲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来临而趋于消亡。作者关注于这段时期欧洲各绝对君主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他以西班牙、法国、英国等西欧国家与普鲁士、波兰、俄罗斯等东欧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来说明绝对主义国家的不同形态。
##东欧部分读不下去了!西欧部分的理解也模糊!果然理解力、意志力都被摧折了,不开森
评分##“绝对主义”这个词初听起来的时候,觉得挺高大上的,如果不看一下安德森教授的论述还真不知道其所云! 绝对主义狭义的理解 私以为可以当做西欧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专制王权的强化,不过这里显然不能这样理解,作者将东欧纳入了这个体系。把绝对主义理解为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的一个政治特点尚可。在西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则要归因于地理大发现后经济的发展对其国家机器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贵族和城市商人的利益倾向于加强王权,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从而为其实现经济利益奠定政治基础。东欧的绝对主义的出现则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俄国的绝对主义,深深的烙上了蒙古和拜占庭的印记。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欧洲之外封建生产方式的一种笼统概括,其形成也是宗教、文化,地理环境和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评分##“绝对主义”这个词初听起来的时候,觉得挺高大上的,如果不看一下安德森教授的论述还真不知道其所云! 绝对主义狭义的理解 私以为可以当做西欧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专制王权的强化,不过这里显然不能这样理解,作者将东欧纳入了这个体系。把绝对主义理解为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的一个政治特点尚可。在西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则要归因于地理大发现后经济的发展对其国家机器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贵族和城市商人的利益倾向于加强王权,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从而为其实现经济利益奠定政治基础。东欧的绝对主义的出现则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俄国的绝对主义,深深的烙上了蒙古和拜占庭的印记。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欧洲之外封建生产方式的一种笼统概括,其形成也是宗教、文化,地理环境和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评分##看来新版本和之前2001版本应该删减了很多编者看来会被枪毙的话语吧,看完居然会容易想起刘阿姨????????
评分##引人思考,不过其中关于日本的叙述不仅不符合历史真实,而且论述也多有违背前文主张之处,想看关于这本书的批判
评分##西欧历史不熟 读这些实在费劲……… 上班一个月靠着通勤时间才终于读完了一本书……
评分##看个热闹…
评分原本大学院就准备以这本书为底写容克贵族对近代普鲁士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论文的…就书内容来说无疑视角还是内容都足够专业优秀 西欧部分只大略翻了翻 主要读了普鲁士和波兰两章 读后很大程度上补强了1701年以前东欧-普鲁士的历史 绝对主义是历史发展时期的必经阶段 其在思想史的系谱根源可以追溯至博丹与霍布斯 而每个国家的社会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她们分别不同的发展轨迹 由此导致彼此不同的历史复杂性 就普鲁士来说1815年获得莱茵地区后形成的东西部封建农业与工业资本的并存局面 能分析到这一步已经超出了作者研究的范畴 至于这方面就可以去读Weber的相关作品了
评分##看来新版本和之前2001版本应该删减了很多编者看来会被枪毙的话语吧,看完居然会容易想起刘阿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