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父母+ 超越原生家庭 共2册

不成熟的父母+ 超越原生家庭 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琳赛·吉布森 编
图书标签:
  • 原生家庭
  • 亲子关系
  • 心理成长
  • 自我疗愈
  • 父母教育
  • 情绪管理
  • 家庭教育
  • 心理学
  • 成长
  • 人际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思睿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
ISBN:9787111563822
商品编码:26861009483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不成熟的父母



  • 出版社:机械工业

  • ISBN:9787111563822

  • 作者:(美)琳赛·吉布森|译者:魏宁//况辉

  • 页数:260

  • 出版日期:2017-05-01

  • 印刷日期:2017-05-01

  • 包装:平装

  • 开本:32开

  • 版次:1

  • 印次:1



  • 如果跟随情感不成熟、忽视你或自私的父母一起长大,你可能经常感觉愤怒、孤独、被背叛或遗弃。当你的情感需求不被满足时,当你的感觉被忽视时,或当你承担起一个成人该承担的责任,努力去补偿父母的行为时,你都可能会想起自己的童年。这些伤痛是可以被治愈的,你可以卸下这些包袱前进。在《不成熟的父母》中,临床心理学家琳赛·吉布森描述了情感不成熟或无法亲近的父母的破坏性本质。你将会看到这些父母如何创造了一种忽视的感受,并发现一些疗愈你童年引起的伤痛和困惑的方法。通过从父母的情感不成熟中解放出来,你能够恢复自己原有的本性,控制自己对父母的反应,并避免他们给你带来的失望。*后,你将会学到如何创造积极的、新的关系,从而建立*好的生活。


  • ?


    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
    渴望与父母亲密,却常常被疏远和拒绝; 有什么优点或成就,都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赞赏 ; 父母只照顾他的基本生活,却不关心他的情感和 想法;
    感到沮丧时寻求父母的安慰,得到的只有冷漠; 经常感觉孤独、空虚、无价值、被背叛或被抛弃 ; …… 那么,这并非孩子的错,而是他的父母有问题。
    这样的父母在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形成了不成熟的 人格和人际交往模式:或情绪极其不稳定,或控制孩 子的生活,或逃避自己的责任,或拒绝和疏远孩子。
    为了取悦不成熟的父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行为 模式会严重扭曲。这种伤害并不会止于童年,而是会 延续到成年之后:他们可能会缺乏自信,处理不好人
    际关系,与和父母类似的人结婚,对下一代的教养也 在无意识重复父母的模式。 《不成熟的父母》中,不成熟父母问题专家琳赛
    ·吉布森博士提供了丰富的真实案例和实用方法,帮 助童年受伤的成年人认清自己生活痛苦的源头,发现 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重建自己的性格、关系和生
    活;也帮助为人父母者审视自己的教养方法,学做更 加成熟的家长,给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 ?


    赞誉
    导读
    引言
    第1章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如何影响他们孩子的生活
    父母的忽视与拒斥会对一个人的自信以及成年后的人际关系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第2章 认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这些父母童年通常生活在不利于心智发展的家庭中,因此很难与自己的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第3章 和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相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毫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只专注于别人是否让他们舒服。
    第4章 四类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这四类分别是情绪型父母、驱动型父母、消极型父母、拒*型父母。
    第5章 不同孩子对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养育会如何表现
    为了在家中有一席之地,孩子会在潜意识里形成治愈型幻想,也会扮演角色型自我。
    第6章 作为自我掌控者是怎样一种感受
    自我掌控者**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所以不成熟的父母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痛苦。
    第7章 崩溃与觉醒
    当处理好童年问题并发现自己的优点时,你会*加自信地按照自己的本心来生活。
    第8章 如何避免被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影响
    如果不想在成年后的关系中重复童年的角色型自我,就必须与这个角色保持距离。
    第9章 没有角色扮演和幻想的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当你不再为了取悦父母而扮演角色,你就可以发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0章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情感成熟
    利用自己的观察力去发现那些情感成熟的人,并与之建立联系。
    后记
    参考文献


  • ?


    情感上的孤独源于没有与他人建立足够的亲密关
    系。这种孤独感可能始于童年,因为孩子们的感受被 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忽视。如果断开了与他人的情感 联系,那么这种感觉也可能会出现在成年时期。如果
    一个人终生都伴有这样的感受,那么可能是因为在孩 童时期,他在感情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和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一起生活会让人感到很孤独
    。这些父母也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他们提供膳 食并且保障他们的安全,言行举止似乎都很正常。然 而,如果这些父母不与他们的孩子建立稳定的情感联
    系,孩子们会感到内心**空虚。
    被别人忽视引起的孤独感与其他身体伤害一样令
    人痛苦,只是前者不易被发现。情感孤独是一种不容 易被看到或描述的模糊而又私人的体验。你可以称之 为空虚感,或是遗世独立之感。有些人把这种感觉称
    为存在主义孤独(existential loneliness),但实 际上并没有存在的事物与这种感觉有关。如果你体会
    到了这种孤独感,那么它一定源于你的家庭。
    孩子们没有办法确定在与父母相处时,他们与父
    母间是否缺乏情感亲密,他们压根没有这个概念,* 不可能去理解父母情感上是否成熟。他们有的只是一 种本能的空虚感,并因此感到孤独。如果孩子们有成
    熟的父母,他们只需要与父母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便 可以摆脱这种空虚的感觉。但是如果你的父母害怕与 他人亲密,你可能会因为需要安慰而产生一种不安的 羞耻感。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孩子长大后,即使他们的成
    人生活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那种空虚感仍然存在 。如果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选择了不能和自己保持足够 情感联系的伴侣,即使在成年后,那种孤独感也会一
    直伴随他们。他们可能会像正常人一样去上学、工作 、结婚和抚养孩子,但他们仍然会一直被这种情感孤 独困扰。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会看到一些人情感孤独
    的经历,以及自我意识如何帮助他们明白自己过去失 去了什么,如何做出改变。
    情感亲密 情感亲密是指有这样一个人,你可以把所有事情
    、所有感受告诉他。你可以**对他敞开心扉,不用 担心受到伤害,你们之间的交流只需要简短的几句话 或是相互对视,或者仅仅是安静地坐在一起。情感亲
    密能够让你感到很满足,让你觉得可以做真实的自己 。当另一个人试图了解你,而不是评判你的时候,你 便会有这种感觉。
    作为孩子,我们的安全感的基础是与我们的照顾
    者间的情感联系。孩子需要与父母进行真实的情感互 动来获得安全感。注重感情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他们 总有人可以依赖。情感成熟的父母几乎一直保持着这
    种与孩子的情感联系。他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自我意 识,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都很包容。
    *重要的是,这样的父母**善解人意,能够注
    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并且乐于倾听他们的感受。有 这样的父母在身边,孩子们无论是寻求安慰或分享自 己的爱好,都会觉得很自然。成熟的父母让孩子觉得
    父母喜欢和自己在一起,偶尔和父母谈论一下情感问 题也是可以的,他们很乐意倾听。这些父母的感情生 活充满生气,很自然,他们自始至终都对孩子保持着
    格外的关注。他们在情感上很值得依赖。
    情感孤独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以至于没
    有注意到孩子的内心感受。此外,他们不重视他人的 感受,而且惧怕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他们对自己的情 感需求感到很不自在,因此也不知道如何在情感层面
    上给孩子提供支持。如果孩子很沮丧,这些父母可能 会变得很生气,他们不会去安慰孩子,相反,他们可 能会惩罚自己的孩子。这些举动阻碍了孩子们渴望倾
    诉的本能,使得孩子们渐渐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情感交 流。
    作为一个孩子,如果你的父母不够成熟,无法在
    情感上给予足够的支持,你会感受到这些给你带来的 影响,但你不一定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你可能会认为 感到空虚、孤独是你**的、奇怪的体会,是这些东
    西使你不同于其他人。作为一个孩子,你无法知道这 种空洞的感觉是因缺乏足够的陪伴而产生的正常、普 遍的反应。“情感孤独”这个术语其实表明了它本身
    的治疗方法:只需有另一个人在意你的感受。这种类 型的孤独不是一种奇怪的或无意识的感觉,它是由在 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同情造成的。
    为了完善对情感孤独这一概念的描述,让我们看
    看两个从童年起就清楚地记得这种感受的人,他们对 这一感受的描述**细致。


************************************************************************************************************************


超越原生家庭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87330

  • 作者:(美)罗纳德·理查森

  • 页数:239

  • 出版日期:2018-01-15

  • 包装:平装

  • 开本:32开



  • 心理生活-心理励志-心灵读物


  • ?


    本书以原生家庭治疗技术为基础,帮助你改进人际关系,提升自尊感。其中有些有启发性的观点,如①很多人成年后在恋爱中遇到问题,是因为原生家庭内没有很好地建立“良好分化”的人格。②两个人通常都在寻找自己合适的亲密程度,这个程度靠两人共同维持,有时一人扮演疏离的角色,另一人则扮演寻求亲密的角色。


  • ?


    暂无


  • ?


    目录
    致谢
    第1章 简介 / 1
    第2章 家庭是奇怪的生物 / 13
    髋骨与股骨的结合:家庭关系运行的原理 / 14
    必须服从:家庭中的各种规则 / 20
    第3章 你从来不跟我说话: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与疏远 / 28
    关系可以*近一些,但不要过分 / 29
    表面现象是迷惑人的 / 34
    全世界的人都想要个妈妈 / 36
    第4章 你不比我*好,只是跟我不同:家庭分歧的处理 / 41
    我说东,你说西:家庭分歧导致的焦虑 / 42
    按照我的方式来做,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夫妻之间对协同一致的追求 / 44
    第5章 如何在保持真我的同时维持亲密关系 / 60
    做真正的自我:保持真我,并且知道自己是谁 / 61
    融合:陷入泥潭之中 / 69
    是你让我做的! —为自己负责 / 77
    还是留给妈妈做吧! —功能过度与功能不足 / 80
    结论 / 85
    第6章 人际关系中的三角模式 / 88
    这里有一群人:“三角关系”到底是什么 / 89
    三角关系是如何运行的 / 97
    你和我一起对付她:三角关系中同盟的意义 / 105
    世界就是个舞台:三角关系中的各类角色 / 114
    第7章 谁是长子或长女:原生家庭中子女出生顺序与性别序列 / 119
    长子或长女 / 127
    幼子或幼女 / 135
    出生顺序居于中间的子女 / 143
    独生子女 / 148
    双胞胎 / 153
    第8章 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 156
    **步 家庭谱系:你的家人都有谁 / 159
    第2步 你好,妈妈,还记得我吗?联系家庭成员 / 164
    第3步 创建一段家庭历史纪事 / 169
    第4步 发现家庭内部运行模式 / 171
    第5步 你可以回家了:探亲与家访 / 179
    第6步 这就是我,无论你是否喜欢:自我分化 / 189
    第7步 重做一遍 / 197
    第9章 我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 200
    我自己的家庭环境 / 203
    工作的开始 / 209
    工作的进展 / 213
    改善原生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 218
    实现自我的分化 / 223
    结论 / 226
    附录A 如何与原生家庭加强联系 / 228
    附录B 如何寻求原生家庭领域专业人士的帮助 /
    234

《成长的印记:理解父母,重塑自我》 第一卷:不成熟的父母——在爱与失落中寻路 家庭,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是承载我们最初的梦想与情感的摇篮。然而,并非每一个摇篮都能提供温暖与坚实的支撑。有时,我们的父母,那些本应是我们最可靠的港湾,却可能因为自身的局限、未愈合的创伤,或是时代背景的烙印,展现出不成熟的一面。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爱我们,而是他们的爱,或许以一种扭曲、失衡,甚至带有伤害性的方式呈现。 本书《不成熟的父母》旨在深入剖析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因父母的不成熟而经历情感困境的个体。我们并非要指责或评判,而是尝试理解。理解父母的成长环境、他们可能面临的社会压力、他们自身未被满足的需求,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塑造了他们成为今天的样子。我们探讨父母可能表现出的典型不成熟模式,例如: 情感忽视: 父母可能因为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或者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可能感到不被看见、不被理解,长期处于孤独和被遗弃感中。这种忽视,可能表现为对孩子的情绪波动无动于应,认为孩子“矫情”;或者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别哭”“坚强”,却未曾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情绪。 控制欲过强: 部分父母可能出于“为你好”的初衷,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限制其自由探索和独立思考。他们可能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从学业到职业,甚至人际关系,不允许孩子犯错,也剥夺了孩子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这种控制,常常源于父母自身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他们试图通过掌控孩子来获得掌控感。 情绪不稳定/爆发: 父母可能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愤怒、沮丧、焦虑)毫无保留地发泄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长期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他们可能因为工作不顺或生活琐事而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使用侮辱性言语,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心理创伤。 投射性认同: 父母可能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未解决的冲突,或是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强迫孩子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扮演自己期望中的角色。例如,父母可能将自己年轻时的遗憾强加给孩子,逼迫孩子学习自己当年未曾有机会学习的乐器或专业,而不顾孩子的真实兴趣。 自恋倾向: 父母可能过度关注自身的需求和感受,将孩子视为自己价值的延伸,或者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可能很少真正倾听孩子的想法,更关注孩子能为自己带来什么,而不是孩子本身需要什么。 边界模糊: 父母可能难以区分自己的情感和孩子的需求,将自己的问题强加给孩子,或者将孩子视为自己的情感寄托,让孩子承担起不属于他们的情感责任。例如,父母可能经常向孩子抱怨自己的婚姻问题,或者将自己的孤独感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到沉重的负担。 本书将深入探讨这些不成熟父母行为背后复杂的心理动因,以及它们对孩子成长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 低自尊和自我怀疑: 长期被忽视或被贬低的经历,可能导致孩子内化父母的负面评价,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 人际关系困难: 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可能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他们可能害怕亲密,难以信任他人,或者在关系中重复父母的模式。 情绪管理障碍: 孩子可能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者以不健康的方式发泄情绪,例如攻击性行为或自我伤害。 不安全依恋模式: 孩子可能发展出回避型、焦虑型或混乱型依恋模式,这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情感连接和亲密关系。 “讨好型”人格: 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孩子可能习惯于过度迎合他人,压抑真实的自我。 然而,《不成熟的父母》绝非一本止步于揭示问题的书。更重要的是,它将引领读者踏上自我疗愈和成长的道路。我们将探讨: 认识与接纳: 学习识别父母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并理解这些行为并非完全针对自己,而是父母自身困境的反映。接纳父母的局限性,并不意味着原谅他们的错误,而是为了释放自己被束缚的情感。 情绪的释放与转化: 通过 journaling、艺术表达、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安全地释放积压的负面情绪,并学习将这些能量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重塑自我认知: 挑战内化父母的负面评价,建立更积极、更真实的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取决于父母的肯定,而是源于自身的存在。 建立健康的界限: 学习如何在人际关系中设置和维护健康的界限,保护自己的情感和能量,避免被他人过度影响。 发展内在的力量: 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向和人生意义。 学习新的互动模式: 即使无法改变父母,我们也可以学习如何以更健康、更有效的方式与他们互动,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伤害。 《不成熟的父母》将以温和而坚定的笔触,陪伴每一位在原生家庭中经历过伤痛的读者,找到通往内心平静与自我赋权的道路。它是一份理解,一份抚慰,更是一张通往更自由、更丰盈人生的地图。 --- 第二卷:超越原生家庭——重塑你的生命蓝图 原生家庭,是我们生命最深刻的烙印,它塑造了我们的性格、价值观,甚至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然而,当原生家庭的模式成为束缚,当过去的伤痕阻碍我们向前,我们就需要拥有超越的力量,重塑属于自己的生命蓝图。《超越原生家庭》正是为所有渴望摆脱原生家庭的限制,活出更加自由、真实和精彩人生的个体而创作。 本书并非否定原生家庭的意义,而是承认它对我们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帮助读者穿越过去的阴影,建立更健康、更自主的内在世界和外在生活。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下几个关键层面: 第一部分:深刻的自我认知——看见你内在的地图 在超越原生家庭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深入了解它如何塑造了我们。本部分将引导读者进行深刻的自我探索: 梳理原生家庭的印记: 详细回顾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沟通模式、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些经历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你对爱、信任、责任、成就等的认知。 识别家族的重复模式: 很多家庭存在代际传递的模式,例如婚姻模式、职业选择、情绪处理方式等。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这些重复出现的“家族剧本”,并理解它们对你当下生活的影响。 挖掘未满足的需求: 识别在原生家庭中你可能被忽视或未被满足的需求,例如安全感、被爱、被认可、被尊重等。理解这些需求的缺失,是理解你当前行为模式的关键。 探寻内在的信念系统: 很多根深蒂固的信念(例如“我不够好”、“付出才会被爱”、“我不配得到幸福”等)往往源于童年经历。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这些限制性信念,并质疑它们的真实性。 处理童年创伤: 对于曾经遭受过的严重创伤,我们将提供温和而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安全地处理和疗愈这些伤痛,使其不再成为前进的阻碍。这可能包括学习身体层面的情绪释放技巧,或者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进行创伤疗愈。 第二部分:重塑内在世界——搭建你的“心灵城堡” 了解了原生家庭的印记后,我们便进入了积极的重塑阶段。本部分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读者建立一个更强大、更健康的内在世界: 建立强大的自我价值感: 学习从内在而非外在(如父母的认可)来肯定自己的价值。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自我关怀、自我肯定和欣赏来提升自信心。 发展健康的边界感: “边界”是你与他人之间清晰的界限,它保护你的能量和情感。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和设定对他人的健康边界,区分“我的”和“你的”,避免被他人侵犯,也避免侵犯他人。 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 掌握管理和表达情绪的健康方式,不压抑,也不失控。我们将学习正念、冥想、情绪识别与表达等技巧,让你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重塑内在的“父母形象”: 即使原生父母不完美,你也可以在内心建立一个积极、支持性的“内在自我照顾者”,它能够给予你无条件的爱、理解和鼓励。 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 摆脱对他人(包括原生家庭成员)观点和评价的过度依赖,发展独立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能力。 第三部分:迈向独立人生——构建你的“生命新篇章” 在内在力量得到增强之后,我们将把这份力量投射到现实生活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立人生。本部分将聚焦于具体的行动和关系: 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学习如何在爱情、友情中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理解依恋模式,并学习如何发展出安全型依恋,从而拥有更稳定、更幸福的亲密关系。 走出“讨好”与“牺牲”的怪圈: 停止为了取悦他人而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学会拒绝,学会为自己发声,让你的爱和付出更有价值。 重新定义“家”的概念: 你的家,不仅仅是那个你出生的地方,更是你现在创造和维护的温馨、安全、充满爱的空间。学习如何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健康美好的家庭氛围。 职场与人生目标: 摆脱原生家庭可能为你设定的职业或人生轨迹,勇敢追求自己的热情和梦想。学习设定可行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付诸行动。 与原生家庭的和解与共存: 这里的“和解”并非要求你遗忘或原谅一切,而是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理解你与父母的界限,学会以更成熟、更健康的方式与他们相处,即使无法改变他们,你也可以选择不被他们的行为所定义。这可能意味着保持适当的距离,或者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们的不足。 《超越原生家庭》是一段充满力量的旅程,它将带领你从过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见自己内在的无限潜力。它是一份勇气,一份智慧,更是一份承诺——承诺活出那个更强大、更自由、更闪耀的你。当你完成这段旅程,你将不仅仅是“不成熟的父母”的孩子,更是自己生命中最伟大的创造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总是觉得,我就是我,跟父母没什么关系,我的人生我自己负责。但读了《不成熟的父母》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之所以在某些方面感到挣扎,真的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滋养。书里描述的“情感忽视”、“控制型父母”等概念,让我对号入座,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我会这么缺乏安全感,为什么我对一些事情总是表现得畏首畏尾。作者用了很多真实的案例,虽然有些情节让人读了心疼,但同时也充满了力量,因为看到那些曾经受伤的孩子,最终都学会了自我疗愈,并且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没有把父母妖魔化,而是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人性化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局限。它让我明白,即便父母有他们的不足,我也能从中学习,并且成长为一个更完整、更成熟的人。它也给了我勇气,去审视自己是否也在无意识地复制着父母的一些不成熟模式,并努力去打破。

评分

这套书真的让我的人生观来了个大洗牌!读《不成熟的父母》的时候,简直是边看边点头,好多小时候的委屈和困惑一下子就有了答案。作者的笔触很细腻,没有丝毫的指责,只是客观地描述了那些因为父母自身的不成熟而造成的种种伤害。我发现,原来那些我曾经觉得是自己性格缺陷或者不够优秀的地方,很多都源于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情感支持。书里那些生动的案例,就像在我身边发生一样,让我感同身受。最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去理解和接纳,而不是沉溺于抱怨。它让我明白,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有时候他们的行为并非出于恶意,而是他们能力所及的范围。这种理解,就像给内心一个柔软的拥抱,让我开始放下对过去的执念。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还给出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教我如何在当下就停止这种负面循环,如何与父母建立更健康的沟通模式,甚至是如何去修复那些早已存在的创伤。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卸下了很多沉重的包袱,内心变得更轻盈、更自由了。

评分

这套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和解。当我看《超越原生家庭》时,我发现我一直被一些我并未意识到的“家庭脚本”所束缚。那些从小被灌输的观念,那些家族中世代相传的信念,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我的婚姻、我的事业,甚至是我的社交。作者的笔触非常专业,但又不像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讲得浅显易懂。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难以建立深度的亲密关系,为什么我在工作中会过度追求完美,这些都与我的原生家庭的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指出问题,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学习如何去识别那些“负面信息”和“限制性信念”,并用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式去取代它们。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不再将自己与过去划等号,而是看到自己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

读完这套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重生”。《不成熟的父母》让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和理解那些曾经让我受伤的经历,它并没有鼓吹“怨恨”,而是提供了一种“接纳”的力量。作者的文字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让我知道,即使在不完美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我也依然拥有爱自己、滋养自己的能力。然后,《超越原生家庭》则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过去的经历并非我人生的全部。我不再被那些固有的模式所困,而是开始主动去构建属于我自己的、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这本书让我明白,改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自我觉察,但它也给了我巨大的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打破循环,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而丰盛的人生。这套书的组合,就像是治疗师和引路人的结合,既能抚平过去的创伤,又能指引未来的方向。

评分

《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简直是我人生的一场“觉醒”。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盏指引迷航者的灯塔。我一直以为,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已经过去,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那些根植于心底的模式和信念,是多么地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现在的行为和选择。作者的分析非常深入,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剖析了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的复杂影响。读到一些关于“习得性无助”和“依恋模式”的部分,我简直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那些在关系中反复出现的模式,那些难以摆脱的负面情绪,终于找到了源头。这本书并没有让我陷入对过去的悲伤,而是以一种非常积极和赋权的方式,鼓励我去识别、去挑战、去重塑。它让我明白,原生家庭的影响并非不可改变,我拥有选择的力量,可以主动去创造我想要的生活和关系。书里提供的方法论非常系统,从自我认知到具体行动,每一步都清晰可见。我开始尝试书中的练习,比如写“家庭图谱”,梳理家庭关系中的权力动态,这些都帮助我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定位,也更勇敢地去设定界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