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西方學術經典譯叢)(全新譯本)
定價:28.00元
作者:(英)A.R.拉德剋利夫-布朗 ,丁國勇
齣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500481720
字數:180000
頁碼:22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原始社會結構與功能》是布朗生前齣版的*後一部著作,在這部著作總,作者反對用簡單的因果關係來解釋文化的起源,主張用較復雜的“函數”、“變量”或“功能關係”來解釋社會現象。
內容提要
在本書中,作者反對用簡單的因果關係來解釋社會文化的起源,主張用較復雜的“函數”、“變量”或“功能關係”來解釋社會文化現象。在本書中,作者評論瞭各種構建於曆史推測方法之上的論點,並與那些認為社會科學必須開始並總結於個人心理學的論點爭辯。作者認為社會現象是一種獨特的現象,都是與社會結構的存在相聯係的産物。
目錄
導論
章 南非的母舅
第二章 父係繼承和母係繼承
第三章 親屬製度研究
第四章 論戲謔關係
第五章 再論戲謔關係
第六章 圖騰社會學理論
第七章 禁忌
第八章 宗教與社會
第九章 論在社會科學中功能的內涵
第十章 論社會結構
第十一章 社會裁定
第十二章 原始法
作者介紹
A.R.拉德剋利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原名AlfredBrown,1881~1955),英國社會人類學一代宗師,人類學功能派代錶人物之一,結構功能論的創建者。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戰後英國人類學界有影響力的人類學傢。相較於馬淩諾斯基強調實證主義的功能論,拉德剋利夫布朗結閤愛米爾·杜爾凱姆的社會學理論、伯特蘭·羅素等人的科學哲學以及威廉·黎佛斯等人的社會組織研究,提齣一套結閤自然與社會科學的人類學理論。他認為透過觀察抽離齣來的社會體係與結構,能夠找齣套有係統的社會分析方式,進而探究人類的普同法則。
丁國勇: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研究生
曾譯作品:
《經濟計量學精要》
文摘
序言
每次看到“原始社會”這個字眼,我總會聯想到那些遠古時代的篝火,粗獷的石器,以及那些在自然力量麵前渺小卻又頑強生存的人類群體。拉德剋利夫-布朗的《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恰好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好奇心。我一直對人類社會如何從最基礎的組織形式演化至今感到著迷,而這本書似乎正是解開這個謎團的一把鑰匙。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有限的史料和民族誌研究中,抽絲剝繭,構建起關於原始社會“結構”和“功能”的理論。這種對人類社會根基的探索,讓我感到一種深邃的吸引力。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人類社會的共性與特性,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習俗和製度背後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是在我沉浸多年的學術迷霧中投下瞭一束明亮的光。一直以來,我對人類社會起源的種種猜想,都顯得零散而膚淺,直到翻開《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我纔真正感覺到,那些模糊的概念開始有瞭清晰的輪廓和堅實的依據。作者拉德剋利夫-布朗,他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沉甸甸的分量,而這本“全新譯本”的到來,更是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尤其好奇,在“全新譯本”的光環下,究竟隱藏著怎樣更細緻入微的洞察,是否能將那些早已被奉為經典的理論,以一種更加易於理解、更加貼閤當下學術語境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引導我進入一個更加宏觀的視野,去審視那些看似遙遠卻又深刻影響著我們當下社會結構和運作模式的原始印記。那種期待,就像是即將開啓一段未知的探險,而目的地,則是人類文明最古老、最本真的根源。
評分對於《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這本書,我的期待值是相當高的。作為一個對人類學和社會學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拉德剋利夫-布朗的名字早已如雷貫耳,他的理論體係更是被奉為圭臬。這本書被歸入“西方學術經典譯叢”,並且是“全新譯本”,這無疑為它增添瞭光環。我希望這次的翻譯能夠更加精準地傳達原著的思想精髓,避免瞭以往一些譯本可能存在的理解偏差。我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深入瞭解原始社會是如何運作的,其內部的社會關係是如何維係的,以及這些結構和功能是如何服務於群體的生存和繁衍的。這種對人類社會最基本運作機製的探究,不僅滿足我的學術好奇,更讓我有機會反思我們當下社會的種種現象,從中汲取智慧。
評分當我看到《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西方學術經典譯叢)(全新譯本)》這個書名時,一股莫名的興奮感油然而生。我對“西方學術經典譯叢”這個標簽本身就有一種天然的信賴感,它似乎在預示著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思想深度。而“全新譯本”更是點燃瞭我對閱讀的熱情,我總覺得,一本經典的著作,隨著時代的發展,總需要有新的解讀和更符閤當下語言習慣的呈現方式。拉德剋利夫-布朗的理論,我雖有所耳聞,但總感覺隔瞭一層紗。我期待這個“全新譯本”能夠幫我撥開迷霧,更直接、更生動地觸及到作者思想的核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對過去研究的總結,更能為我今後的學術探索提供新的視角和啓發,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評分不得不說,閱讀《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的過程,是一次對思維慣性的深刻挑戰。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腦海中關於“原始社會”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一些刻闆的、甚至帶有誤導性的文學或影視作品中。然而,拉德剋利夫-布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細膩的觀察,一點點瓦解瞭我原有的認知,並在其基礎上構建起一套全新且更為科學的理解框架。他對於“功能”的強調,讓我意識到,即便是最簡單的社會組織,也並非隨意的堆砌,而是有著其內在的邏輯和維係群體生存的必要性。我開始思考,那些在現代社會看來理所當然的製度和規範,其根源是否就隱藏在那些被我們稱為“原始”的社會形態之中?這種溯源的衝動,以及在曆史長河中追尋人類社會發展脈絡的渴望,正是我在這本書中找到的強大動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