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温灸法+谢锡亮灸法第4版 全2册

马氏温灸法+谢锡亮灸法第4版 全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志祥 王国辰 编
图书标签:
  • 温灸疗法
  • 中医灸疗
  • 马氏温灸
  • 谢锡亮灸法
  • 传统医学
  • 养生保健
  • 经络穴位
  • 中医临床
  • 医学教材
  • 全彩图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品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34983962
商品编码:27566203166

具体描述

马氏温灸法: 9787530473443

谢锡亮灸法 第4版: 9787534983962



基本信息

书名:马氏温灸法

定价:39.00元

作者:马少群,黄晓春,孙迎红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304734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容简介

  由马少群、黄晓春、孙迎红编著的《马氏温灸法》是天津名医马少群先生五十余年灸疗经验的总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灸法的历史、作用机制及临床中的触诊法、选穴规律、灸治要诀、灸量、施灸的操作和常用穴,下篇为各种疾病的常规灸法及部分病案。马氏温灸法适用疾病非常广泛,不仅是对脑血管病有独特效果,还对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简介

  马少群,天津名老中医(1903~1992),曾在30年代以函授方式从浙江宁波“东方针灸学社”学习日本温灸术,随后在灸疗过程中改进了日本温灸术,自成一体形成了马氏温灸法。

目录

上篇 总论

一、灸史沿革

二、灸疗法应为大众所掌握

三、灸疗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禁灸穴辨

四、触诊法

五、选穴规律

六、灸治要诀

七、灸量掌握

八、马氏温灸筒的优点及灸筒制法

九、灸药配制

十、施灸的操作及有关事项

十一、取穴法

十二、常用穴

(一)头颈部

(二)胸腹部

(三)背、腰骶部

(四)上肢部

(五)下肢部

下篇 各种病证的常规灸法

一、风湿性心脏病

二、冠心病

三、高血压

四、心律失常(病案)

五、心肌炎(病案)

六、感冒

七、咽炎(兼喉炎)

八、扁桃腺炎

九、肺炎

十、支气管炎(兼哮喘)

十一、肺结核

十二、支气管扩张、咯血(病案)

十三、矽肺(病案)

十四、胸膜炎、胸水(病案)

十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十六、肠炎、痢疾

十七、阑尾炎

十八、肠痉挛

十九、病毒性肝炎

二十、肝硬化

二十一、肝脓肿(病案)

二十二、肝气旺盛(病案)

二十三、胆囊炎(病案)

二十四、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二十五、肾病综合征(病案)

二十六、膀胱炎

二十七、遗尿症

二十八、遗精

二十九、前列腺炎

三十、阴茎海绵体炎(病案)

三十一、睾丸炎

三十二、腮腺炎

三十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三十四、糖尿病

三十五、神经衰弱

三十六、失眠(病案)

三十七、盗汗

三十八、癫痫

三十九、头痛

四十、三叉神经痛

四十一、颜面神经麻痹(病案)

四十二、面肌痉挛(病案)

四十三、梅尼埃病(内耳眩晕病)

四十四、脑卒中(半身不遂)

四十五、关节炎

四十六、腰椎后突(病案)

四十七、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十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案)

四十九、不孕症

五十、月经病(病案)

五十一、盆腔炎(病案)

五十二、子宫脱垂

五十三、乳腺炎

五十四、乳汁过少

五十五、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五十六、小儿惊厥

五十七、水痘(病案)

五十八、颈部淋巴结结核(瘰疬)

五十九、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

六十、痈

六十一、蜂窝织炎

六十二、丹毒

六十三、疖与疖病(疔疮)

六十四、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发际疮)

六十五、荨麻疹

六十六、湿疹

六十七、白塞综合征

六十八、神经性皮炎(牛皮癣)

六十九、剥脱性皮炎

七十、腋臭、冻疮、静脉曲张、扭挫伤、疣、灰指甲简易灸、熏法

七十一、痉挛性斜颈

七十二、骨结核

七十三、外伤断指(病案)

七十四、烫伤(病案)

七十五、烧伤(病案)

七十六、牙痛

七十七、近视眼

七十八、散光(病案)

七十九、巩膜炎、白内障(病案)

八十、青光眼(病案)

八十一、麦粒肿(病案)

八十二、泪囊炎

主要参考文献




基本信息

书名:谢锡亮灸法(第4版)

定价:35.00元

作者:谢锡亮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349839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容简介

  《谢锡亮灸法(第4版)》详细介绍了著名老中医谢锡亮从医60余年对灸法的深刻理解、独特经验及举办30余期针灸培训班的讲义精华。

  《谢锡亮灸法(第4版)》共10章,包括灸法概论、灸法基本知识、常用灸法及技巧、经络穴位、保健灸法、常见病灸法治疗、灸法医案、名医灸法及灸法医话等。

  《谢锡亮灸法(第4版)》内容丰富,阐述简明,图文并茂,方法简便实用,疗效确切,是学习和应用灸法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和灸法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谢锡亮,男,汉族,生于1925年9月,河南省原阳县人,早年毕业于日文专科学校,1948年学习中医,1953年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先生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的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60余年。

  曾在山西省襄汾县人民医院工

  作30多年,并于1987年创建襄汾县中医医院。历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中医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教授、山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

  著有《灸法与保健》《灸法》《家庭实用保健灸法》《针术要领》《长寿与三里灸》等。发表过“用直接灸法防治艾滋病”等90余篇文章,还设计了简便易用的“子午流注推算盘”,拍摄了“中国传统灸法”电教片等。

  历年来医治了大量的常见病及一些疑难病。尤其善用针灸之术,惯用深刺风府和灸法。主张“用药贵专而不在多,取穴宜精而不在繁,简、便、廉、验能治大病方为良医”。本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原则,认真研究人体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方法。用灸法治疗乙型肝炎,采用在穴位上直接施灸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近些年来在我国台湾《自然疗法》《明通中医药》上宣传针法灸法。

  热爱中医教育事业,举办过30多期针灸学习班,培养出了近百名成才的中医学徒。非常重视医德教育,把“大医精诚”当作座右铭,让学生背诵,心传言教,努力躬行。现在虽届耄耋之年,但研究中医学的志向不衰,仍在为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努力工作。

  2009年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

目录

di一章 灸法概论

di一节 针灸医学简史

第二节 灸法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历代医家对灸法的论述

一、灸法,不论虚实寒热,无所不宜

二、热病不可灸

三、热病也可以灸

四、针、灸、药要因病而施

第二章 灸法的基本知识

di一节 灸法的概念与分类

一、什么是灸法

二、灸法的分类

第二节 灸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功用、主治

一、灸法的适应证

二、灸法的禁忌证

三、灸法的功用及主治

第三节 施灸壮数及疗程

第四节 灸的原料及制法

一、艾绒的制法

二、艾卷的制法

三、艾炷的制法

第五节 施灸时的感传

一、感传与嗜热点

二、古今医家对施灸感传的发现与研究

第六节 施灸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常用灸法及技巧

di一节 直接灸法

一、化脓灸(重直接灸)

二、非化脓灸(轻直接灸)

第二节 间接灸法

一、隔姜灸法

二、隔蒜灸法

三、隔附子饼灸法

四、隔盐灸法

第三节 温针灸法

第四节 艾卷灸法

一、实按温热灸法

二、悬起温和灸法

三、温灸器灸法

第五节 其他灸法

一、烧灯火灸法

二、天灸

三、电热灸

第四章 保健灸法

di一节 保健灸法概述

第二节 保健灸的实效

第三节 保健灸的方法和主要穴位

一、大椎

二、风门

三、身柱

四、脾俞

五、肾俞

六、中脘(太仓)

……

第五章 经络和穴位

第六章 常见病的治疗配穴法

第七章 灸法医案

第八章 名灸介绍

第九章 灸法医话

第十章 灸法的科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本书自2007年初版、2010年和2013年两次修订再版以来,由于内容实用而受到读者喜爱,先后多次印刷,累计发行49000余册,成为原军医版长销畅销书之一。一些单位已将本书作为举办灸法培训班的教材,很多医务人员和灸法爱好者踊跃购买,在社会上一时出现灸法热的现象,这是各界人士重视养生保健的良好风尚,是十分高兴的事,我也感到欣慰。

  在此期间,全国各地来函来电很多,客观上起到了学术交流的作用;有的不远千里来咨询、求医,也促进我们对灸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还有要来学习和实习的,有要求我们办学习班短期培训的。这都说明爱好和使用灸法的人多了,用灸法治病、养生保健的范围广了,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也增加了。为满足大家需要,在河南科技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在保持前三版特色的基础上,再次对本书进行了修订。

  这次修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根据一些读者的要求,在第五章中增补了十四经脉穴位分寸歌,便于读者学习对照;二是在第七章中增补了若干医案,期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三是在相关章节中增补了作者新的经验体会,并修正了第3版中的错漏,在编排方面亦作了一些改进。修订后,内容更为完整、实用。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同道不吝教益,继续指导。

  这次修订再版,仍承灸法爱好者、受益者盖耀平先生热心协助编写,校对书稿,又有武丽娜、谢延杰、杨占荣、和宏领、薛洪光、王昱骅、谢延科等学生临床实践,积累经验,推广技艺,提供信息,在此一并致谢。


传承经典,薪火相传——浅谈中国传统灸法的发展与创新 针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养生智慧与临床疗效。而在针灸疗法中,灸法以其温热、温和的特性,尤其受到大众的喜爱与推崇。灸法,顾名思义,是以艾绒或其他可燃物点燃后,熏烤身体穴位,达到温通经络、祛寒逐湿、扶正固本等功效。纵观灸法的发展史,涌现出无数名家名方,其中,“马氏温灸法”与“谢锡亮灸法”无疑是近代灸法学领域中两颗璀璨的明珠。这两套体系,分别代表了不同流派的临床经验与理论创新,共同为中国传统灸法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氏温灸法:精微的辨证,精准的施术 “马氏温灸法”的创始人马少宣老中医,将毕生精力倾注于温灸疗法的研究与实践。他深谙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结合长期的临床经验,独创了一套以辨证为主导,以温灸为手段的治疗体系。马氏温灸法并非简单的点燃艾条施灸,而是将复杂的病症细致分解,深入分析其病因病机,并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病情、症状,灵活选择穴位、调整艾炷大小、控制施灸时间与次数。 马氏温灸法的精妙之处,体现在其“精微”二字。 精微的辨证: 马老强调,辨证是施灸的前提与基础。他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症状,更深入探究疾病的根本原因,如寒、湿、痰、瘀等邪气的侵袭,以及脏腑功能的失调。他认为,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阳气亏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辨证中,他会特别关注患者的体温、脉象、舌象,以及寒热喜恶、疼痛部位与性质等细微之处,力求准确把握病邪的性质与传变。例如,同样是腹痛,可能是寒邪凝滞,也可能是湿邪困阻,亦或是气滞血瘀,马氏温灸法会根据这些不同的辨证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施灸方案。 精准的施术: 在辨证精准的基础上,马氏温灸法的施术也极其讲究。它不是“一刀切”式的施灸,而是根据辨证结果,进行“量身定制”。 选穴精当: 马氏温灸法在选穴上,不仅会选择经典的穴位,如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还会根据辨证结果,选取一些特定的配穴,以增强疗效。例如,治疗风湿痹痛,可能会选取阳陵泉、血海等穴位;治疗妇科疾病,则会重点考虑三阴交、血海等穴位。 艾炷适度: 艾炷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灸感的强弱和热力的渗透深度。马老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穴位的敏感程度,以及病情的轻重,选择大小适宜的艾炷。体质虚弱、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选用小艾炷;体质强壮、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选用稍大一些的艾炷。 灸量可调: 灸量的控制,即施灸的时间与次数,是马氏温灸法另一个重要环节。他会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以及疾病的恢复情况,适时调整施灸的时间。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温和地施灸较长时间,有些患者则可能需要相对集中的灸治。他主张“灸之以艾,温和而达病所”,强调灸感的传递,而非单纯的灼痛。 疗程合理: 马氏温灸法注重整体调理,强调循序渐进。治疗过程中,他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疗程,避免急于求成,从而达到长期的疗效。 马氏温灸法的核心思想在于“温养阳气,祛除寒邪”。它特别擅长治疗那些由于阳气不足、寒湿内侵所引起的疾病,如慢性疲劳、畏寒怕冷、腹泻、关节疼痛、腰膝酸软、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通过温和而持久的温热刺激,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体自身的阳气,驱散体内的寒邪,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谢锡亮灸法:创新突破,疗效卓著 与马氏温灸法侧重于辨证施治、精细调控不同,谢锡亮老中医则在灸法的操作方法和理论认识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突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谢锡亮灸法”。谢老在继承传统灸法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对灸法的适应症、操作手法、治疗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升华。 谢锡亮灸法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疗效卓著”,这背后蕴含着其“创新突破”的精神。 创新性的操作手法: 谢老在保留了传统艾灸基本操作的同时,更加注重灸感的传导和对特定穴位的刺激。他深入研究了穴位与经络的联系,以及不同灸法对身体的影响。例如,他会强调特定穴位的手法运用,如“徐而和”的手法,将艾灸的热力、药力与手法有机结合,达到更强的治疗效果。他还会根据病情,灵活运用不同的艾灸工具和材料,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拓展的适应症范围: 谢锡亮灸法不仅仅局限于治疗寒湿类疾病,其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谢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灸法在治疗许多疑难杂症方面,也展现出惊人的疗效。例如,在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甚至某些肿瘤的辅助治疗中,谢氏灸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得益于他对灸法能够调动人体自身修复机制、调节免疫功能等深层机理的认识。 理论体系的构建: 谢老对灸法的研究,并不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他努力构建一套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他试图解释灸法为何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疗效,将传统的经络理论与现代的生理学、病理学相结合,力求用更科学的语言来阐述灸法的奥秘。他强调灸法不仅仅是“温”的作用,更包含“通”和“补”的含义,以及对人体“气血”运行的深刻影响。 重视“得气”: 谢老非常重视灸治过程中“得气”的体验。他认为,只有当患者感受到明确的灸感,并且这种灸感能够沿着经络传导开来,才能真正发挥灸法的治疗作用。他会通过调整艾炷的材质、大小、点燃方式,以及施灸的时间和手法,来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灸感。 谢锡亮灸法的成功,在于它既保留了传统灸法的精髓,又注入了现代科学的研究思维与临床实践的创新。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对人体生命力的激活与调动。 薪火相传,发展与创新并存 “马氏温灸法”与“谢锡亮灸法”这两套体系,如同中国传统灸法发展史上的两座里程碑,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智慧结晶。马氏温灸法,以其精微的辨证和精准的施术,为我们提供了系统而实用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调理慢性病、虚寒性疾病方面,其价值不可估量。谢锡亮灸法,则以其创新性的操作和拓展的适应症,展现了灸法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我们认识和运用灸法打开了新的视角。 这两套体系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灸法宝库。学习和传承这些经典,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的智慧,更能为现代人的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传统灸法以其绿色、无副作用的特点,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无论是钻研马氏温灸法中“辨证施灸”的精髓,还是领会谢锡亮灸法中“创新疗效”的魅力,我们都应当保持一颗谦逊求学的之心。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让古老的灸法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便是对这些伟大先贤最好的纪念与传承。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马氏温灸法》这部著作,我只能用“相见恨晚”来形容。在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各种养生方法之后,终于在这本书中找到了我所期望的答案。书中对于温灸的介绍,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法层面,更是深入到了对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理解。马老先生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艾灸的艺术”的阐述,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身体对话、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艾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这让我觉得非常严谨和负责任,也让我对中医的专业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为自己调理一些季节性的不适,比如换季时的皮肤瘙痒,通过艾灸神阙穴,效果非常明显。这种由内而外的温和调理,让我感觉身体更加健康、充满活力。这本书为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养生视角,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关注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医养生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实践的书籍。《马氏温灸法》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直接切入主题,将复杂的知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对于温灸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从如何选择艾绒,到如何制作艾炷,再到具体的施灸手法,都附有精美的插图,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未病先防”的理念,强调通过温灸来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与我一直以来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不谋而合。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在家中进行艾灸保健,比如在特定的季节艾灸足三里,或是用艾灸来缓解经期不适。每一次艾灸,我都能感受到身体内部一种温和的暖流在涌动,之后便是精神的振奋和身体的舒畅。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具体的艾灸方法,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医“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学智慧。

评分

对于《谢锡亮灸法》第四版,我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仿佛是找到了多年的知音。我一直对传统中医的灸法情有独钟,但市面上很多书籍都过于理论化,或者技巧过于零散,难以形成系统。谢老先生的这部著作,则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将灸法系统化、条理化地呈现出来。从基础的艾灸理论,到各种常见病症的辨证施灸,再到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思路,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我尤其佩服谢老先生对于“取穴精确”、“火力适度”的强调,这正是灸法疗效的关键所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临床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分析得鞭辟入里,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灸法是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作用的。我曾尝试用书中介绍的方法,为家人调理肩颈酸痛的问题,通过辨证后选择了特定的穴位和火力,艾灸一段时间后,家人的疼痛感明显缓解,活动也更加自如。这让我更加坚信,在谢老先生这样的大师指导下,灸法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实用技术。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了一部宝贵的学习资料。

评分

初次接触中医针灸,被《马氏温灸法》这部经典著作所吸引,书中对于温灸的原理、操作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都有非常详尽的阐述。特别是马老先生的亲身实践和临床经验,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术的精益求精。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不同体质、不同病症如何灵活运用温灸的论述,这远比那些千篇一律的“标准方案”要来得实用和深入。例如,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来调整艾炷的大小、艾灸的时间以及选取的穴位,这种“辨证施灸”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为自己调理了一些小毛病,比如受寒引起的咳嗽和疲劳,效果确实比我预期的要好。温热的艾香弥漫在房间里,带来一种安心和舒适感,仿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悄悄地复苏。虽然我只是一个初学者,但《马氏温灸法》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医智慧的大门,让我对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有了初步的认识,也燃起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这本书不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一种对养生之道、治病之理的深刻理解。

评分

《谢锡亮灸法》第四版,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老师。谢老先生在书中分享了他几十年临床的宝贵经验,让我得以窥见中医灸法的精髓。书中的内容层次分明,从基础知识到临床应用,再到高级技巧,循序渐进,非常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辨证论治”在灸法中的具体体现,谢老先生强调,灸法不是简单的“病急乱投医”,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辨证,才能达到最佳的疗效。书中对许多常见病症,如感冒、腹泻、失眠等,都给出了详细的灸法处方和操作要领,并附有大量的病案分析,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为家里的老人调理风湿关节疼痛,通过辨证后选取了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并根据老人的耐受程度调整了火力。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老人的疼痛感有了显著的减轻,行动也变得更加方便。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灸法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