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戴笠那样神秘,留下如此多的不解之谜。他纵横于隐形战场,神出鬼没,每一次行动都在无声无息间改变历史的走向,令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以戴笠的生平为主线,客观而全面地讲述了戴笠起伏跌宕的一生,并从侧面揭示了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相互倾轧与国民党政治的黑暗、国民政府的腐败堕落。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记录了戴笠策划的好多次改变时代命运的行动,他营救蒋介石、暗杀汪精卫、爆破武汉城、贿赂美国人,第一个侦破袭击珍珠港的密电。致力于揭开戴笠的神秘面纱,领略时代背后的惊心动魄。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炮火声中,戴笠与张学良的一番隐秘长谈,最后令蒋介石逃出生天。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戴笠夜入杜公馆,与杜月笙在谈笑间,拉起了一支上万人的抗日武装。
1939年3月20日,汪精卫一天内连遭三次军统暗杀。戴笠在千里之外的布局,却令汪精卫损失惨重,落荒而逃。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军统提前破译了日袭珍珠港的密电。戴笠案前的这份宝贵情报,为何没有改变美军的命运?
戴笠身上每一个隐秘,在后人眼中都是一颗重磅炸弹。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军统提前破译了日袭珍珠港的密电。戴笠案前的这份宝贵情报,为何没有改变美军的命运?
戴笠身上每一个隐秘,在后人眼中都是一颗重磅炸弹。
##这本书看了挺长时间,60万字,主要却不在看戴笠,而是看戴笠的朋友和下属们的那些事~看谍战小说时当背景资料看。
评分##“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评分##由于是传记小说体裁,对话编排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著作的学术严谨性,而且一旦牵涉到中共的问题就刻意回避,不过可读性倒是要比魏斐德那本《间谍王》要好些。随着台湾对戴笠的相关史料的解禁,相信来日必有更好的专著问世,但就算大陆方面能出版也肯定不是完整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且不说戴笠之死疑点重重,跟着他混的有谁能落得个好下场?陈恭澍满手血腥,仇家遍地,也曾因刺杀失败处过罚,晚年在见不得光中死去;箱尸案使王天木曾一度下狱,他叛变投向日伪到底是否戴笠下的一着棋,已不得而知;老蒋要赵理君死他就得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杏佛、史量才、唐绍仪等都死在他的手下,算是恶有恶报;沈醉的战俘生涯也绝不好过,只怪运气太背被人先扣押起来;毛人凤因为隐忍最终继戴笠后成了一把手,其下场又如何,见仁见智。接近却未满四星。
评分##这本书内容丰富是一个优点,延伸的东西比较多,全面地展现了戴笠和他的军统,从侧面 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斗争。如果只写戴笠反而无趣了,毕竟一个人他是存在于一个群体中 ,存在于一段历史中,特别这种高层的人物,指挥千军万马,如果没有拓展没有延伸,没 有时代背景没有周围的人物没有下属执行任务的过程,那就太干巴了。
评分##对话很雷人啊… 并不喜欢作者的叙事风格 民国的人物真的太多太多了 写成也是不容易
评分##作者参阅了很多史料,试图保持客观,所以比起那些天马行空的小说来说靠谱一些,但依然只能作为小说而非传记来读。书名改成《戴老板和他周围人的八卦小故事》更合适。
评分##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算是对戴笠其人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民国最有意思的可能就是离我们太近了,史料很多。军统,戴笠,在我不了解之前一直跟特务暗杀谍战镇压有关,看完之后的感受是没有戴笠也就没有军统,至少不会有这么辉煌的成绩,军统为抗日做了巨大的贡献,当然也因为其反革命而遭人诟病,再就是由于人员良莠不齐而产生的大量黑料。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信仰,特务人员反水是有多么快,侧面反映了我党的伟大哈。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对陈恭树无数次的宽容,让人费解,关键陈恭树真是狗肉上不了大席啊。
评分##“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评分##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