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 |
| 作 者: | 惠宇 杜瑞清 著 |
| 定价: | 299.00 |
| ISBN号: | 9787513574082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
| 出版日期: | 2016-6-1 |
| 印刷日期: | 2016-6-1 |
| 编辑推荐 |
| 适读人群 :学生,教师,职场人士,一般读者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是汉英词典的标杆产品,初版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孔子学院师生,适用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秉承初版“读者至上、注重实用”和“语文为主、兼顾百科”的编纂理念,紧跟时代脉搏,新增条目近万条。增补的条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
| 内容介绍 |
|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初版于2003年面世后广受好评,被誉为第四代汉英词典开山之作。自2010年始,初版主创人员借助现代化词典编纂平台开始了为时五载的词典修订工作。经过全面修订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秉承初版特色,新增条目近万条,收录总条目近15万条,与时俱进,全新奉献。 *规模宏大,收词齐全 *语文为主,兼顾百科 *释义规范,译文精当 *突出实用,注重搭配 *与时俱进,语言鲜活 *标注词类,拼音准确 *编排清晰,查阅方便 |
| 作者介绍 |
| 惠宇教授,1964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1983-1985在美国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进修获硕士学位,1992年评为教授,曾任西安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主任,西外-外研社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任。学术著作包括论文,译著和教材以及由他领衔十二年耕耘编撰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杜瑞清教授、博士,1966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1979-1981年就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1990年就读美国杨百翰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和研究,讲授过英语专业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长期担任过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陕西省翻译协会会长、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
| 目录 |
| 第二版 前言 Introduction to the Second Edition ....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我最大的困扰之一就是如何处理那些含义相近但用法略有不同的近义词。这本词典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堪称“辨析大师”。比如,当我们面对“发现”、“察觉”、“认识到”这类中文词汇时,很容易在英语中混用 "discover", "find out", "realize", "notice" 等词。这本书不会只是简单地把它们并列给出,而是会通过极其精炼的对比性例句,清晰地标示出它们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和“被动接收感”的差异。这种深入到词源和语用学的解析,极大地帮助我建立起了准确的语感。我甚至发现,仅仅通过研读它对这些近义词的解释和对比,我的写作逻辑和口语表达的精确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是什么”,而是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更合适”。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用料也体现出了出版社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我是一个非常爱惜书本的人,尤其对于经常翻阅的工具书,纸张质量和装订的牢固程度至关重要。这本词典的纸张选择非常合理,既保证了在印刷复杂信息时不会透墨,又在手感上保持了轻盈,这对于需要携带和频繁使用的用户来说非常贴心。更不用说它耐用的锁线装订,即使我将它摊平在桌面上查阅半天,合上后也丝毫没有散架的迹象,边角处理得也很圆润,不会刮伤手。这种细节上的考量,反映出编纂者和出版方对“工具”属性的深刻理解——工具必须耐用、可靠。在如今很多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极快的时代,一本能够陪伴我度过数年学习和工作生涯的实体词典,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稳定和信赖的来源。
评分这本工具书的排版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不同于以往那些厚重、让人望而生畏的传统大词典。它在保持内容详实度的同时,通过精心的字体选择和合理的版面布局,极大地提升了查阅的效率和舒适度。特别是那些常用词汇的释义部分,处理得非常人性化,不会让你在密密麻麻的解释中迷失方向。我记得有一次深夜赶一个重要翻译项目,急需确认一个非常细微的语境差异,翻阅其他词典时总觉得不够精确,但在这本词典里,它提供的例句和搭配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短语和固定用法,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每一个条目都像是在向你娓娓道来这个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性格”。我个人非常欣赏它在专业术语处理上的严谨性,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处理学术或技术文献的译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避免了因为选词不当而导致的专业性缺失。可以说,光是翻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享受。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它在收录新词和网络语言方面的与时俱进。虽然它是一本厚重的“大词典”,定位在权威性和稳定性,但它显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积极吸收语言发展的最新动态。我留意到,一些近年来在国际交流和流行文化中频繁出现的新词汇和新表达,在这本词典的最新版本中得到了妥善的收录和解释。这保证了它在处理当代语料时不会显得落伍。很多传统词典在更新上总是慢人一步,导致我们在查阅最新信息时不得不依赖不那么权威的在线资源。但这本词典成功地在“权威性”和“时效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这种前瞻性的编辑策略,确保了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案头必备的“活词典”。
评分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词典,是我的导师在推荐给我的。当时我还在为如何跨越“中式英语”的障碍而苦恼,总觉得自己的表达不够地道。这本词典在“汉译英”的部分,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或两个对应的英文单词,而是提供了一整套的“翻译思维转换路径”。举个例子,面对一些中文里非常形象化的成语或俗语,它不会直接给出僵硬的直译,而是给出了一系列在目标语言中功能相近、语感最贴切的表达方式,并且对每种表达方式的使用场合和语气进行了细致的区分。这种“意译优先”的编纂思路,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语言视野。我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替换机器”,而是真正开始理解两种语言在文化和逻辑上的差异。对于志在成为专业翻译人才的我们来说,这本词典的价值远超一般的参考书,它更像是一位全天候待命的私人外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