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 |
| 作者 | 惠宇、杜瑞清等 |
| 定价 | 299.00元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ISBN | 9787513574082 |
| 出版日期 | 2016-06-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大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初版于2003年面世后广受好评,它率先提出“读者*、注重实用”的编纂原则,被誉为第四代汉英词典开山之作。自2010年始,初版主创人员借助现代化词典编纂平台开始了为时五载的词典修订工作。经过全面修订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秉承初版特色,新增条目近万条,收录总条目近15万条,与时俱进,全新奉献。 *规模宏大,收词齐全 *语文为主,兼顾百科 *释义规范,译文精当 *突出实用,注重搭配 *与时俱进,语言鲜活 *标注词类,拼音准确 *编排清晰,查阅方便 |
| 作者简介 | |
| 惠宇教授于1964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1983-1985在美国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进修获硕士学位,1992年评为教授,曾任西安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主任,西外-外研社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任。学术著作包括论文,译著和教材以及由他领衔十二年耕耘编撰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杜瑞清,教授、博士,1966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1979-1981年就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1990年就读美国杨百翰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和研究,讲授过英语专业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长期担任过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陕西省翻译协会会长、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是汉英词典的标杆产品,初版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孔子学院师生,适用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秉承初版“读者至上、注重实用”和“语文为主、兼顾百科”的编纂理念,紧跟时代脉搏,新增条目近万条。 增补的条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经济发展类,例如:精准定位,精准扶贫,精准农业,精准医疗,精准营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 2)社会活动类,例如:接地气,暴堵,城市病,毛坯房,钓鱼执法,房奴,放鸽子,路怒,秒杀; 3)文化政治类,例如:不作为,大咖,愤青,刷剧,霸凌,山寨,推手,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地图; 4) 日常生活和情感交流类,例如:出糗,暴走,跑酷,点赞,颜值,拼车,N瑟,撞脸,撞衫,自拍,碰瓷; 5)科学技术类,例如:黑障区,磁浮列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6)在既往汉英词典中难觅精准、地道译法的词语,例如:筋道,物有所值; 7)新词新义,例如:粉丝、八卦,包装,路径,下课,晒,雷。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一个资深“词典收藏家”的角度来看,这本词典的价值在于它的“平衡性”和“时代的印记”。许多老牌词典虽然权威,但在收录新词汇方面总是慢半拍,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而一些新兴的网络词典,虽然快,但深度和准确性又难以保证。这本书,显然是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中间点。它在保持了传统大词典应有的严谨性和权威性的同时,也积极吸纳了近二十年来英语世界发生的重要变化。我对比了几个我关心的科技前沿领域的词汇,发现它的更新速度是令人满意的。而且,这种平衡感也体现在词义的取舍上——它不会把所有可能的解释都罗列出来,而是根据使用频率和重要性进行排序,将最核心、最常用的义项放在最前面,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可以说,它为我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语言参照系,是我的书架上不可或缺的重磅级成员。
评分这本工具书简直是我的学习救星!我之前一直对一些比较地道的英语表达感到困惑,市面上的很多词典要么解释过于死板,要么收录的例句年代久远,完全跟不上现在的语境。但是翻开这本,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它清晰的排版和极强的实用性。我尤其欣赏它在词条释义上所下的功夫,不仅仅是给出简单的中文对译,更会针对同一英文单词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进行详尽的阐述。比如对于一些动词,它会明确指出是及物还是不及物,会搭配哪些介词,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写出地道英文文章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再说说它的例句,新颖且贴近生活,我甚至能从中感受到当代英语的使用脉络,而不是停留在陈旧的教科书范本中。特别是那些俚语和网络热词的收录,虽然可能不是最前沿的,但基础常用且具有代表性的表达都非常到位,让我在阅读英文新闻和观看美剧时,理解起来顺畅了不止一个档次。可以说,它已经不仅仅是一本词典,更像是一位耐心的、时刻准备提供帮助的语言导师。我甚至会时不时地翻阅它,不是为了查词,而是为了在那些精准的例句中“学习”如何构建更优雅的句子结构。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中英翻译打交道的研究生,我对词典的挑剔程度可以说是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我追求的是“信、达、雅”,而这本工具书在“达”这个层面上,表现得尤为出色。许多我原本以为只能通过查阅大量语料库才能摸清脉络的复杂短语和习语,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非常精准且富有文化背景的解释。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对专业术语的覆盖面和准确性。在处理一些跨学科的文献时,以往我常常需要切换好几本专业词典才能确保翻译无误,但这本书在很多基础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的核心词汇上,都提供了相当可靠的参考值。它的设计者显然深谙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力求在一个单册中提供最大的信息密度和最高的检索效率。检索方式也很人性化,无论是按音序排列还是词义分类,都做到了直观易懂,极大地节省了我宝贵的研究时间。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更进一步的地方,或许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双向例句对比,但就现有内容而言,它无疑是当前市场上我能找到的最有竞争力的综合性参考书之一。
评分我是一个业余的英语爱好者,最大的乐趣就是沉浸在原版文学作品的世界里。很多时候,一本经典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其文字本身,如果因为一个生僻词汇而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性,那份美感就大打折扣了。这本工具书对我而言,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快速地“修复”阅读中的断点。我并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语言学的人,我需要的是快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它的释义往往能一语中的,直击要害。比如对于一些带有强烈文化色彩的词汇,它提供的解释不会过于学究气,而是用现代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阐释,并辅以简短的语境说明。这使得我在阅读那些需要一定文化背景知识的英文小说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它就像一个可靠的向导,默默地陪着我穿行于不同的文学风景之中,确保我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非常功利——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某项国际考试。一开始我对市面上任何一本厚厚的“大词典”都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内容冗余,重点不突出。但当我实际使用了这本《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一段时间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它给我的感觉是“厚重而不失灵巧”。它没有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堆砌感,反而充满了条理性和逻辑性。我发现它的编纂思路非常注重“功能性”,即这个词在实际交流中是如何被使用的,而不是单纯的词源考据。我特别喜欢它对固定搭配和常用句型的归纳,这比零散地记住单个词汇有效得多。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语言模块”,让我在口语和写作中,能够更自然地组织语言。而且,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也让人心情愉悦,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在海量信息输入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