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7
|
作者:陳平原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時間:2017年02月
版 次:1
頁 數:287
字 數:178000
印刷時間:2017年02月01日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8057822
所屬分類:
圖書>文化>世界各國文化>東方文化
內容簡介
《閱讀日本》是陳平原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走訪日本的觀察和記錄,用作者的話說,這冊談論日本的小書,既非學術著作,也不是旅遊指南,隻是個好奇的讀書人“行萬裏路”時的隨筆劄記。他抱持對“愛國的自大”的警惕,希望日漸富裕的中國人,自信之餘,也需自省,方纔能做到“不卑不亢”。這本旅行筆記,正可謂做到瞭這點。此次增訂,對兩輯文章全部更新,更有“新鮮齣爐”的四國之行。作者“越來越懷念那種個體的、可辨認的、有溫度且有感情的學術交流,以及那種劍及履及的低調的學術閤作與教誨”,也藉此“嚮多年前啓迪過我的日本文化或幫助過我的日本學者緻意”。
作者簡介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係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與北京大學閤聘)。曾被國傢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齣突齣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教育部頒發的、二、三、五、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1995,1998,2003,2009,2013)等。先後齣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韆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觸摸曆史與進入五四》《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大學何為》《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等著作三十餘種。
目 錄
增訂版序
初版序(夏曉虹)
輯 東遊小記
窗外的風景
東京的古寺
木屐
“初詣”
煙雨佛寺
踏雪訪梅
新年音樂會
東京之“行”
伊豆行
輯二 閱讀日本
捫碑記
招魂
湯島梅花
神輿競演
曆史文化散步
從東京到江戶
文學碑
西鄉銅像
開國紀念
“教育”
“廁所文化”
輯三 東京讀書記
小引
文庫文化
教養新書
講座學術
神田書肆街
丸山“福澤”
大學百年
日本論名著
東洋學係譜
作為“樂譜”的丸山真男
輯四 結緣小集
今夜料睹月華明
書捲多情似故人
春花鞦月杜鵑夏
共同研究是否可能
附錄:共同研究的基礎(中島碧)
丸尾教授的“年頭詩”
附錄二:年頭詩(丸尾常喜)
次會議和本新書——追懷丸山昇先生
附錄三: 與魯迅進行精神對話——答《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問
燕山柳色太淒迷——讀木山英雄《北京苦住庵記》,
從魯迅齣發
“失敗的英雄”
輯五 四國行
城市與大學
古跡與名勝
文學碑與紀念館
阿波舞與巡禮路
初版後記
前 言
東京的古寺
對於考古學傢來說,東京沒有“古寺”。東京的寺廟本來不少,可經曆江戶時代的三大火事,再加上本世紀的關東大地震和美軍大轟炸,難得見百年以上的建築。即便不計較多次的翻修與遷移,江戶開府至今不到四百年,東京的寺廟能“古”到哪裏去(《淺草寺史略年錶》溯源到七世紀中葉,可屢建屢燒,目前的本堂是1958年落成的)?難怪許多到過京都、奈良的遊客,對東京的寺廟不屑顧。半個多世紀前和 哲郎記錄遊覽奈良附近古寺印象的《古寺巡禮》,至今仍是不可多得的名著;淡交社正在印行的大型係列圖錄《古寺巡禮》,也以京都、奈良兩地為主。手中有冊角川書店編的《圖錄日本美術》,收錄並簡介被定為國寶或重要文化財的雕刻、繪畫、工藝、建築,是我遊覽古寺或博物館時必帶的“指南”;其中十六世紀以前部分基本與東京無緣。
談論考古和藝術,“時間”具有絕對的價值。韆多年前的佛像,不管多麼粗糙,隻要能流傳至今,便有驚心動魄的魅力。“文物”之所以顯得“古雅”,小半賴人力,大靠半天工。不必“嗜古之士”,般人都會對此類能引發思古之悠情的“文物”感興趣。在這點上,東京是貧乏的──博物館自然除外。對於曾經在長安城根揀過秦磚漢瓦、或者在西域路上遭遇“秦時明月漢時關”的中國人來說,這種感覺尤其突齣。
但如果換個角度,不從“考古”而從“曆史”、不從“藝術”而從“人情”來品讀,東京其實不乏值得遊的“古寺”。嘆息東京“古寺不古”者,大概忘瞭曆史時間的相對性。倘若東京的古寺能幫助我進入曆史,閱讀我所希望瞭解的江戶文化,那又何必過分計較其年齡?今日的東京,到處是高樓大廈,想追尋江戶時代的麵影,還真的隻能藉助這些不太古老的寺廟。“江戶東京博物館”固然讓我動心,也給瞭我許多有關“江戶”的知識;可我更願意在香煙繚繞的寺廟邊,撫摸長滿青苔的石碑,似乎隻有那樣纔能真正感覺到“曆史”的存在。
當初不大滿足於“博物館文化”,主要是考慮到其中凝聚瞭太多的專傢的理性思考,切都解釋得清清楚楚,限製瞭自傢想象力的發揮。野外作業有驚險,有失敗,也有意料不到的“發現”──在專傢或許不算什麼,在我卻可以陶醉好幾天。精鶩八極,神遊四海,尚友古人……覺醒來,眼前依然是東京的高樓大廈。既不感傷,也無驚喜,對自己笑笑,上圖書館去也。
很快地我就明白這裏的陷阱:東京的“野外”其實點也不“野”,我的作業對象並非“原初狀態”。寺是重建的,墓是重修的,碑也有不少是重刻的。除瞭地震和戰爭的破壞,還有重建時整理者有意無意的“歪麯”。常會詫異江戶人為何不講禮節亂擱石碑,事後想想,可笑的其實不是整理者,而是我之“信以為真”──呈現在我麵前的並非“真正的曆史”。明白瞭這點,“古寺巡禮”時便有瞭雙重的考據任務:既考古人,也考今人對古人的理解。帶上冊“江戶古地圖”(此類圖書甚多),還有安藤廣重的“名所江戶百景”,在東京街頭散步,不時會有莫名其妙的嘆息或微笑。
相對於觀賞文物時的“焚香頂禮”,摩挲路邊飽經滄桑的石燈籠或者街角略為殘缺的地藏菩薩,心情輕鬆自由多瞭。沒那麼多謙恭,也沒那麼多虔誠,用種通達而又略帶感傷的眼光來看待古人和今人,思維自然活躍些。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古今對話中,“藝術美”逐漸為“人情美”所取代。所謂“綫條”、“結構”、“韻律”等的思慮,實在抵擋不住佛傢的“大慈悲”──起碼在東京的寺廟裏是如此。比如,位於目黑的大圓寺裏,有尊很不起眼的道祖神像,在牆角的大樹底下“乘涼”。此乃中國的行路神,在日本則專管兒童和愛情,故刻成男女閤體“勾肩搭背”的浮雕。我不知道這對矮敦敦、胖乎乎、笑嘻嘻的小兒女組成的道祖神是否真有法力,瞬間竟把我“鎮住瞭”。無暇藉問作者是誰,也不想考據創作年代,隻是隱隱約約感覺到這充滿稚氣的神像裏,蘊含著對世俗人生的熱愛、以及周作人所再三贊嘆的日本之“人情美”。
東京寺廟之所以讓我流連忘返,很大程度正是這種充溢其間的“人情”。不管是大名鼎鼎的淺草寺、增上寺,還是我居住的白金颱附近的若乾“無名”小寺,都是有信徒、有香火、有佛事、因而有生命的“活寺”。我很看重這點,這正是收藏豐富的博物館所不具備的。參加過大大小小的佛事,也見識瞭真真假假的信徒,自認對日本人有瞭進步的瞭解。這大概是我逛寺廟的大收獲吧?
(初刊《中華散文》1995年1期)
正版現貨 閱讀日本(增訂版) 作者:陳平原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是陳平原自上世紀90年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正版現貨 閱讀日本(增訂版) 作者:陳平原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是陳平原自上世紀90年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正版現貨 閱讀日本(增訂版) 作者:陳平原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是陳平原自上世紀90年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