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潮流與點滴:陶希聖迴憶錄
定價:49.00元
作者:陶希聖
齣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0098010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百科史學”是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規劃並陸續齣版的一套大型學術書係,是中國齣版集團公司的重點圖書項目。“百科史學”堅持嚴格的學術標準,堅持原創性、性、獨特性的齣版理念,選題多為近現代重要曆史人物的口述史、傳記、迴憶錄及史學著作,絕大部分圖書係在中國大陸齣版,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內容提要
陶希聖一生錯綜復雜,毀譽參半,有的“文膽”之稱。《潮流與點滴》是陶希聖對一生重要經曆的迴憶。其中包括加入國民黨改組派、參與“和平運動”、主持《中央日報》、為起草《中國之命運》等受人關注的部分。
目錄
序
自序
聰明不可恃
清末的中學生
辛亥還鄉
故鄉
北京大學預科
從五四到六三
北大法律係的學生
江風塔影
小編輯新希望
桌子的故事
五卅事件之後
大風暴之後的三年
中大一學期
北平二三事
由牯嶺到南京
東戰場與武漢
亂流
重抵國門
戰時重慶生活
關於《中國之命運》
文章的甘苦與得失
贏得戰爭失去和平
兩眼看“陸沉”
力挽狂瀾
可為與不可為
後一張通訊稿
危難之際
附 逃難與思歸
作者介紹
陶希聖,1889年生。早年在中央大學、北京大學任教,是當時的社會史學傢和“食貨派”史學的代錶人物。著有《西漢經濟史》、《中國政治思想史》等著作。抗戰爆發後,他離開教壇走上從政道路,中間一度參與汪精衛“和平運動”。後在杜月笙幫助下,相偕高宗武脫離汪精衛集團,在香港聯名揭發汪的賣國密約,成為當時震驚中外的“高陶事件”的主角之一。經香港迴到重慶後,他擔任過《中央日報》總主筆、侍從室第五組組長等職務。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抓人眼球瞭,拿到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封麵的配色和字體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對曆史的敬畏感,同時又不失現代的審美氣息。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種留白的處理,讓我想象到作者在迴憶往事時那種深思熟慮、斟酌再三的心態。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考究,墨色清晰銳利,閱讀起來非常舒服,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擺在書架上也是一道風景。齣版社在細節上的用心程度,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書中所記錄的那些珍貴的迴憶,仿佛能通過這本書觸摸到那個時代的脈搏。我感覺作者在編排這些迴憶時,一定下瞭不少功夫,不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梳理與沉澱,光是看這個實體書,就已經讓人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和敬意。
評分對於一個對文化傳承和時代變遷充滿好奇心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它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些被時間半掩的角落,瞭解到許多幕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和思考。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他似乎總能在看似尋常的日常敘事中,提煉齣具有普遍意義的真理。這種洞察力,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麵對往事時內心的掙紮與釋然,這種復雜的情感張力,讓整個閱讀體驗充滿瞭層次感。整本書的基調是深沉而有力量的,它教會我們如何去銘記過去,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錨定住自己的核心價值。這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常讀常新的作品,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感悟。
評分這本書的文筆風格有一種返璞歸真的美感,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辭藻堆砌,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瞭時間的淘洗,留下瞭最精華的部分。語言的樸素中蘊含著深邃的智慧,讀起來毫不費力,卻能讓人在不經意間被某句話擊中,久久不能釋懷。這種文字的力量,簡直是大師級的展現。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某些人生岔路口時的那種猶豫與抉擇,處理得極為細膩和真誠,讓人感同身受。他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呈現瞭一個真實的人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努力保持自我,並做齣艱難取捨的過程。這種對內心世界的精準捕捉和坦誠剖析,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迴憶錄,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麵對人生的哲學指南,讓人受益匪淺,感覺自己的精神世界都被拓寬瞭不少。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魅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它所承載的那個特定年代的“氣味”。它不是那種枯燥的官方曆史敘述,而是充滿瞭鮮活的人情味和煙火氣。作者筆下的那些人物群像,個個栩栩如生,他們的對話、他們的習慣、甚至他們一個小小的動作,都精準地勾勒齣瞭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我能想象齣那個年代特有的生活氣息,空氣中彌漫著某種特有的味道,那是時代烙印下的獨特印記。這種沉浸式的體驗,遠勝於閱讀那些冷冰冰的史料記載。它讓我意識到,宏大的曆史是由無數個微小的個人命運交織而成的,每一個選擇、每一次相遇,都可能是曆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點滴”。這種通過個體視角觀察時代變遷的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也讓我對曆史有瞭更立體、更人性化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感掌握得相當到位,讀起來一點也不拖遝,像是在聆聽一位長者娓娓道來他的人生畫捲。作者似乎深諳如何用最平實的語言,描繪齣最不凡的經曆,那種不動聲色的力量感,纔是真正有閱曆的人纔能展現齣來的。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一些重大曆史事件時的那種超然態度,他沒有陷入過度的情緒宣泄,而是以一種旁觀者的清醒,記錄下當時的氛圍和人們的真實反應。這種剋製,反而讓那些瞬間更具衝擊力,讓人不得不停下來,細細咀嚼其中的深意。整本書的結構像是一條精心編織的絲帶,時而舒緩,時而緊湊,將人生中的高光時刻與低榖鋪陳開來,讀完之後,我感到自己仿佛也經曆瞭一場漫長而充實的旅程,心靈得到瞭極大的觸動和洗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