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瞭加強廣大黨員群眾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本書。本書深入淺齣、重點突齣,分30個專題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瞭深入分析和解讀闡釋,有助於廣大黨員、乾部和群眾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
目錄
第1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傢 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 1一、立足時代之基、迴答時代之問的科學理論 / 1二、係統完備的科學體係、特色鮮明的理論品格 / 5三、經過實踐檢驗、富有實踐偉力的強大武器 / 9四、21世紀馬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剋思主義 / 12
第二講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 進步的根本方嚮 / 17一、黨和人民曆盡韆辛萬苦、付齣各種代價取得的 寶貴成果 / 17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 製度自信、文化自信 / 22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 其他什麼主義 / 26四、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 一以貫之 / 28
第三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 *偉大的夢想 / 32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 夙願 / 32二、中國共産黨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曆史使命 / 34三、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傢富強、民族振興、 人民幸福 / 36四、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 / 37五、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 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 39
第四講 黨和國傢事業曆史性、根本性的變革和成就 / 42一、全麵把握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傢事業曆史性 變革和曆史性成就 / 42二、深刻理解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 曆史性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 / 48三、充分認識取得曆史性變革和曆史性成就的 根本原因 / 50
第五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標示我國發展新的 曆史方位 / 52一、對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作齣的重大政治論斷 / 52二、新時代的豐富內涵 / 55三、新時代的重大意義 / 58四、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 / 61
第六講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 曆史性變化 / 65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反映瞭時代和 實踐要求 / 65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主要依據 / 68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實踐要求 / 70四、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對 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曆史階段的判斷 / 71
第七講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 74一、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本質的特徵 / 74二、堅決維護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 全黨的核心地位 / 76三、完善堅持黨的全麵領導的製度 / 79四、提高黨把方嚮、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 能力和定力 / 82
第八講 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根本立場 / 85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 85二、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業 / 88三、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 90四、把黨的群眾路綫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中 / 92
第九講 將全麵深化改革進行到底 / 94一、改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 94二、牢牢把握全麵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嚮 / 96三、推進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98四、全麵深化改革要堅持正確方法論 / 100五、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實 / 102
第十講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 105一、引*我國發展全局深刻變革的科學指引 / 105二、新發展理念的豐富內涵 / 107三、新發展理念豐富發展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政治經濟學 / 110四、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 / 112
第十一講 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115一、我們黨嚮人民、嚮曆史作齣的莊嚴承諾 / 115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 117三、全麵小康是全麵發展的小康 / 119四、奪取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 / 121
第十二講 開啓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新徵程 / 124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我們黨確立的 偉大目標 / 124二、分兩步走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126三、準確把握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安排內涵要求 / 129四、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曆史機遇期 / 131
第十三講 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 135一、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嚮高質量 發展階段 / 135二、堅持適應把握引*經濟發展新常態 / 137三、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 主綫 / 139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 / 142五、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 146
第十四講 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 / 149一、全麵開放是實現國傢繁榮富強的根本齣路 / 149二、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新形勢 / 150三、全麵開放的基本內涵 / 152四、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 155
第十五講 用更加健全的製度體係保證人民當傢作主 / 159一、人民當傢作主是我們黨矢誌不渝的 奮鬥目標 / 159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 161三、發展適閤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民主 政治製度 / 164四、鞏固和發展*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綫 / 167五、充分展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鮮明品格和 巨大優勢 / 170
第十六講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製度化發展 / 172一、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特有形式 / 172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獨特優勢 / 175三、推動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 / 178四、加強和完善黨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 領導 / 181
第十七講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 / 183一、明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 / 183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 185三、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 / 187四、深化依法治國實踐 / 189五、加強黨對全麵依法治國的領導 / 191
第十八講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 194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 力量 / 194二、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 / 196三、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198四、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 影響力、公信力 / 200五、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 / 203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 / 206七、提高國傢文化軟實力 / 208
第十九講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力的社會主義 意識形態 / 212一、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傢 政治安全 / 212二、意識形態領域形勢依然復雜、挑戰 依然嚴峻 / 214三、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 217四、堅決打贏網絡意識形態鬥爭 / 220
第二十講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223一、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根本目的 / 223二、抓住人民*關心*直接*現實的利益問題 / 225三、改善民生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 / 227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229五、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 231
第二十一講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 234一、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 234二、建設社會文明、促進社會和諧 / 236三、創新社會治理體製機製 / 239
第二十二講 建設美麗中國 / 242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242二、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 244三、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247四、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 / 248五、實行*嚴格生態環境保護製度 / 249
第二十三講 堅持總體國傢安全觀 /252一、國傢安全是安邦定國重要基石 / 252二、正確理解和把握總體國傢安全觀 / 254三、維護重點領域國傢安全 / 257
第二十四講 把人民軍隊全麵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 261一、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 邁齣堅定步伐 / 261二、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 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 / 264三、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全麵推進國防和 軍隊現代化 / 271
第二十五講 堅持"一國兩製"和推進祖國統一 / 274一、堅持"一國兩製"和推進祖國統一是實現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要求 / 274二、準確把握堅持"一國兩製"和推進 祖國統一方針原則 / 276三、推進香港、澳門"一國兩製"成功實踐 行穩緻遠 / 279四、按照一個中國原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 282
第二十六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285一、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 / 285二、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 286三、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 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 289四、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 292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係改革和建設 / 295
第二十七講 促進"一帶一路"國際閤作 / 298一、"一帶一路"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重要平颱 / 298二、"一帶一路"倡議的豐富內涵 / 300三、"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綫各國人民 / 302四、拓展"一帶一路"國際閤作新空間 / 305
第二十八講 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 308一、勇於自我革命是黨*鮮明品格 / 308二、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 / 310三、把思想建設作為黨的基礎性建設 / 312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乾部隊伍 / 315五、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 317六、用鐵的紀律管黨治黨 / 319七、不斷紮牢製度籠子 / 321八、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 323
第二十九講 努力掌握馬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 工作方法 / 326一、堅持實事求是 / 326二、堅持戰略定力 / 328三、堅持問題導嚮 / 330四、堅持全麵協調 / 332五、堅持底綫思維 / 334六、堅持調查研究 / 335七、堅持抓鐵有痕 / 338八、堅持曆史擔當 / 339
第三十講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武裝全黨 / 342一、充分認識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武裝全黨重大意義 / 342二、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 精髓 / 345三、切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學深悟透 / 348四、多措並舉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學習教育 / 350五、大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學習教育不斷取得新成效 / 353
《理論的溫度:國傢發展與時代精神的深度解讀》 內容簡介 在波瀾壯闊的時代洪流中,思想的火花總能照亮前行的道路,指引國傢發展的方嚮。本書《理論的溫度:國傢發展與時代精神的深度解讀》正是這樣一部旨在深入剖析當代中國發展脈絡,解讀時代精神內核,並以理論為基石,探尋國傢走嚮繁榮富強的深層邏輯的著作。它不拘泥於狹隘的學術範疇,而是以宏大的曆史視野和深邃的哲學思辨,將抽象的理論概念與鮮活的實踐經驗相結閤,力求呈現一個立體、飽滿、富有溫度的時代圖景。 本書的核心在於其對“理論”的獨特理解。它並非將理論視為高高在上的哲學思辨,而是視其為驅動社會進步、塑造國傢精神、引領人民實踐的強大力量。本書認為,真正偉大的理論,必然蘊含著解決現實問題的智慧,迴應著時代發展的迫切需求,並能激發全體人民為共同目標而奮鬥的熱情。因此,本書力圖挖掘這些理論背後的思想基因,探究其生成邏輯,理解其時代價值,並展現其在實踐中如何轉化為推動國傢發展的強大動力。 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分為幾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相互支撐,共同構建起對當代中國理論與實踐的係統性解讀。 第一部分:時代浪潮與思想的孕育 本部分將首先勾勒齣當代中國所處的宏大時代背景,分析全球格局的深刻變革、科技革命的迅雷不及掩耳、社會結構的轉型與挑戰,以及中國自身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積纍的寶貴經驗與麵臨的新課題。在此基礎上,本書將深入探討,正是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中,孕育齣瞭一係列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強大實踐指導意義的科學理論。本部分將聚焦於理論産生的土壤,即中國社會變遷的宏觀環境,以及這些理論如何迴應時代發展提齣的重大命題。它將強調,任何一種先進的思想體係,都不能脫離其産生的具體曆史語境,必須紮根於現實土壤,纔能煥發生機與活力。 第二部分:理論的內核與邏輯體係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將係統性地梳理和解讀當代中國重要的理論成果。作者將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入淺齣地闡釋這些理論的核心要義、基本觀點、科學內涵及其內在的邏輯聯係。本書將不僅僅是理論的陳述,更注重對理論體係的建構性分析,揭示其思想的原創性、科學性、實踐性和時代性。 哲學基礎的辨析: 本部分將追溯這些理論的哲學源頭,分析其如何繼承和發展瞭馬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特彆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在理解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會探討其如何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並與當代中國社會實際相結閤,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思想。 核心概念的解析: 本部分將對理論中的關鍵概念進行精準的界定和深入的闡釋。例如,關於“發展”的內涵與外延,關於“人民”的地位與作用,關於“創新”的驅動力,關於“和諧”的社會形態,關於“開放”與“包容”的時代要求等等。每一個概念都將被置於其理論體係中進行考察,展現其在指導實踐中的具體指嚮。 邏輯結構的梳理: 本部分將緻力於揭示理論的整體邏輯結構,探尋其內在的有機聯係。例如,如何將戰略目標與具體路徑相結閤,如何將宏觀指導與微觀實踐相統一,如何將理論創新與製度建設相促進。通過梳理其邏輯鏈條,讀者將能更清晰地把握理論的係統性和整體性。 第三部分:理論的實踐意蘊與時代價值 本部分將重點轉嚮理論在實踐中的強大生命力。本書認為,理論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其能否有效地指導和推動實踐,能否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行動,並最終服務於國傢的發展和人民的福祉。 指導發展戰略: 本部分將具體分析當代中國重要的發展戰略,如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綠色發展等,是如何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製定和實施的。本書將通過案例分析,展示理論如何為解決發展中的瓶頸問題提供方嚮和思路,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 引領社會變革: 本部分將探討理論在推動社會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麵的重要作用。例如,如何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推進全麵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如何深化改革開放,破除體製機製障礙,激發社會活力。 塑造國傢精神: 本部分還將深入分析理論如何引領和塑造當代中國的國傢精神和民族品格。它將探討理論如何凝聚民族共識,激發愛國熱情,增強文化自信,並在全球舞颱上展現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本書認為,強大的國傢精神是國傢發展的重要支撐。 應對全球挑戰: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本書還將分析當代中國理論如何為解決全球性挑戰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例如,如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促進全球治理體係改革,如何在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方麵發揮積極作用。 第四部分:理論的創新與未來展望 作為一本具有前瞻性的著作,本書的第四部分將聚焦於理論的持續創新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理論創新的動力: 本部分將分析理論創新的源泉,包括實踐的需要、時代的發展、文化的傳承以及思想的碰撞。它將強調,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其不斷自我更新和發展的能力。 未來發展方嚮: 本部分將對未來中國在理論發展方麵可能齣現的方嚮進行展望,探討如何在新的曆史時期,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科學理論體係,以應對未來更加復雜多變的挑戰。 構建人類美好未來: 本部分最終將落腳於理論如何服務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為解決全人類麵臨的共同問題貢獻力量,以及如何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書特點 《理論的溫度:國傢發展與時代精神的深度解讀》具備以下顯著特點: 理論深度與實踐廣度的結閤: 本書既有對抽象理論的深入剖析,又不乏對具體實踐的細緻考察,力求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 宏大視野與人文關懷的並重: 既有對國傢發展宏大敘事的把握,又不失對個體命運和人民福祉的人文關懷,體現瞭理論的溫度。 嚴謹的學術性與通俗的易讀性: 本書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注重語言的通俗化和錶達的生動性,力求讓廣大讀者都能理解和接受。 鮮明的時代特徵與曆史的穿透力: 本書緊扣時代脈搏,深刻反映瞭當代中國的實踐和發展,同時又具有曆史的穿透力,能夠幫助讀者理解中國發展的曆史邏輯。 本書適閤於對當代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及思想理論感興趣的廣大讀者,特彆是政策研究者、理論工作者、學生以及關心國傢前途命運的社會各界人士。它將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智慧與啓迪的思想世界,深刻理解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的智慧,感受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並為理解和把握中國這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國傢提供一把重要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