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之道 | ||
| 定价 | 39.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12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美] 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04 | |
| ISBN编码 | 9787111552062 | |
| 刻意的练习 | ||
| 定价 | 39.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12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美] 安德斯·艾利克森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19 | |
| ISBN编码 | 9787111551287 | |
| 练习的心态 | ||
| 定价 | 35.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3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美] 托马斯 M.斯特纳(Thomas M.Sterner)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84 | |
| ISBN编码 | 9787111553106 | |
读完一本书,却不记得讲什么?
美剧看了一箩筐,英语还是没长进?
公众号、指导书、牛人帖,一个都没落,却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
这些都是典型的低质量学习症状。
不了解学习的原理,就是在无效重复;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在消耗天赋。
本书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新研究出发,跨学科解读学习的原理,提供*全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大脑如何处理图形、文字、数字等信息,不同类型的学习匹配哪种信息通路
学艺术、学语言、学音乐、学数理??各种事物的学习原理有何差异
对于你而言,为什么A方法比B方法效果更好
如果你翻开这本书,我相信你对学习是认真的。
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只用一根弦也能弹完一首曲子,
瞬间记住几百个*数字,开平方比计算器还快,一秒内说出某个日子是周几,
入行1年就获得世界跳高 ,同时和26人下 盲棋,14岁即成为世界象棋大师
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
“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走路、说话、系鞋带、骑自行车
从小到大,我们在不断试错、学习新事物、练习新技能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人生中值得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练习。事实上,人生本身只不过是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一种永无止境的优化各种行为的努力。
虽然练习对我们如此重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失去了“练习的心态”,练习过程变成一种痛苦和煎熬:我们只盯着目标和成绩,内心充满压力和焦虑,因此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经常刚开始就放弃,或者面对生活或工作的挑战,无法耐心又专心地应对。
适当的练习不是苦差事,而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可以帮助你发展出耐心、专注与自律这样看似难以获得的优秀品质。
芭芭拉 奥克利
(Barbara Oakley),
现为工程学教授,本科专业(居然是)俄语。
小学到高中数理成绩一路垫底,因此热爱文学。职场生活,不得不学习大量新鲜知识,甚至是头疼的数学知识。放下工作,回到学校,竟然学成了工程学博士,后留任教授。在MOOC、Coursera上开创*受欢迎的学习课“learning how to learn”,数十万人报名。
本书一出版即高居美国亚马*学习类图书前列,是一本学习神书,看过的人秒变“学霸体质”,开启外挂模式。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
(Anders Ericsson, Phd)
“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该领域世界*研究者之一。
艾利克森博士曾出版过这一主题的几部学术专著:《从平凡到卓越:前景与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剑桥专业特长与杰出表现指南》等。《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是他于2016年出版的畅销书,首次向大众读者普及“刻意练习”法则,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书
托马斯 M. 斯特纳(Thomas M. Sterner),斯特纳研究过东西方哲学和现代体育心理学,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技师和爵士乐钢琴家。
在超过25年的时间里,他在一家大型演出艺术中心担任首席音乐会钢琴技师,为数百位世界知名且要求苛刻的音乐家和交响乐指挥家准备和维护过音乐会大钢琴。与此同时,他还经营着一个钢琴再造工厂,将那些老式钢琴修复至新出厂的水平。
他还是卓有成就的音乐家、私人飞行员、射箭练习者、高尔夫球员,并且将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投入到练习之中。
他制作了关于《练习的心态》这本书的广播节目,并且一直为商界和体育界人士做培训。
前言
作者声明
001 dy 章 开启大门
每个人都能提升学习能力
008 第2章 放松点
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
025 第3章 学习即创造
来自托马斯·爱迪生不粘锅的启示
044 第4章 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
“口默念而心得解”的秘诀
073 第5章 预防拖延
................
推荐序
作者声明
引言 天才存在吗 //001
我们的大脑拥有和莫扎特这样的“天才”相同的适应能力,“天才”只是更多地利用了这种适应能力。
莫扎特的完美音高 //002
“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007
本书将告诉我们什么 //010
dy 章 有目的的练习
..............
致谢
引言 人生就是漫长的练习
dy 章 学习开始
第2章 以过程为导向,不以结果为导向
第3章 关键是视角
第4章 培养期望的习惯
第5章 感知变化,创造耐心!
第6章 4“S”方法
第7章 平静与DOC方法
第8章 教孩子,也从孩子身上学习
第9章 你的技能在成长
··············
这套书的组合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是个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又常常因为难以坚持而半途而废的人。特别是学习新的技能,总是刚开始雄心勃勃,但过不了多久就觉得枯燥乏味,然后就放弃了。《学习之道》这本书,它不仅教会我如何更有效地吸收知识,更让我明白了学习本身的乐趣所在。它打破了我对学习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完成任务,更是一种探索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书中关于如何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和动力的一些方法,比如找到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如何将学习融入生活,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元认知”的讲解,让我明白了“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多么重要的一步。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很多“假装在学习”的状态,原来我以为自己很努力,但实际上只是在低效地重复。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学习需要策略,需要反思,需要持续的调整。它让我对未来的学习之路充满了信心,也让我更加期待去探索那些我曾经因为害怕困难而放弃的领域。
评分在我看来,这套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成长”的完整图景。《刻意练习》教会了我“如何做”,《学习之道》则告诉我“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更聪明地做”,而《练习的心态》则关注的是“内在的驱动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我之前一直是在零散地学习一些提升技能的方法,但总感觉像是在拼凑,缺乏系统性。这套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我这方面的不足。它让我明白了,单纯地“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刻意练习》让我看到了具体的操作路径,而《学习之道》则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原理和更广阔的学习视野。《练习的心态》则像一个坚实的后盾,帮助我克服在练习过程中 inevitable 出现的挫折和困难。这三本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学习和成长系统。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真正地掌握了提升自己的主动权,并且有了持续前进的动力和方法。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让我对未来的自己充满了期待。
评分收到这套书的时候,我真的有点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刻意练习》这本书。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自己的进步平台期太长了,无论付出多少努力,似乎都难以突破瓶颈。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直接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练习”,而是详细地阐述了“如何有效练习”。书中提到的“有意识地走出舒适区”、“设定具体目标”、“及时获得反馈”以及“重复打磨”这些概念,都让我茅塞顿开。我曾经以为只要我花时间去反复做一件事情,就会越来越好,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只是在“重复训练”,而不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要求我必须聚焦于自己的弱项,并且要有人指点,或者至少要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来评估我的进步。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技能,比如写作、编程,甚至是一些基础的沟通技巧,我开始思考,我是否真的在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来提升它们?这本书的实践性非常强,很多建议都可以直接套用到日常生活中,让我觉得学习和提升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一步步实现的。
评分当我拿到这套书时,最吸引我的莫过于《练习的心态》这个名字。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我总是害怕犯错,担心失败会打击我的积极性。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心理上的这一块空白。它让我深刻理解到,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是多么重要。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觉得是自己“不行”。但这本书告诉我,所谓的“能力”其实是可以被培养和强化的,关键在于我们看待失败和挑战的态度。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现了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是如何通过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且将每一次挑战都视为一次成长的机会。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并非能力不足,而是我们内心的恐惧和消极的自我设限。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天赋”的定义,它不再是与生俱来的固定属性,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心态可以被不断挖掘和超越的潜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内心有了一种力量,不再那么害怕失败,反而开始期待每一次新的挑战,因为我知道,每一次尝试都是通往更强大自我的必经之路。
评分这本书的组合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感觉不得其法,就像在大海里摸索一样。这次偶然看到这套书,感觉像找到了灯塔。首先,《学习之道》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学”,更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学习的本质,以及大脑如何接收和处理信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刻意练习”的理念,这让我意识到,原来“熟能生巧”背后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且这种“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有针对性、有反馈的反复打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停下来思考自己过去学习的经历,很多低效的努力瞬间变得清晰起来,原来我在很多地方走了弯路。它让我明白,学习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需要策略,需要耐心,更需要对自身潜力的深刻认知。这本书的语言也十分易懂,即使是复杂的概念,作者也能用生动的例子和清晰的逻辑来解释,让人读起来一点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启发。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书中的方法运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相信它会带给我显著的改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