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校后勤社会化之路--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回忆录
定价:78.00元
作者:沙德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2081499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纪念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本书编写组采访20多位经历上海高校后勤服务公司创立、发展和成长的领导和普通员工们,记录了高校后勤公司在这20年中积极探索高校后勤改革所取得的新发展和成绩。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以其深邃的视角和扎实的叙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高等教育后勤体制改革的宏大图景。它不仅仅是一部企业发展史的回顾,更像是一面映照时代变迁的镜子。作者在梳理公司发展脉络的同时,似乎也在不经意间捕捉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特定领域如何从计划经济的窠臼中挣脱出来,迈向市场化、专业化的关键节点。那种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艰辛历程,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在改革浪潮中摸索前行的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与付出的努力。这种基于实践经验的叙事,使得文本拥有了超越一般行业报告的厚度,它触及了体制、人才、服务质量等诸多复杂议题,对于理解当代中国高校管理现代化,无疑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来自一线的鲜活案例。全书的结构安排,想必也精心设计过,力求在宏观的时代背景与微观的个体奋斗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能洞察背后的深层逻辑。
评分这部作品的整体气质是内敛而有力量的,它没有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着重展现了集体智慧在应对系统性变革时的关键作用。对于一个身处变革时代的人来说,阅读这样的作品,能带来一种强烈的共鸣感——那种面对未知,需要勇气、智慧和协作才能破局的感觉,是跨越行业界限的普遍体验。书中对于“社会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挖掘,想必也是极为丰富的,它不仅仅指服务外包,更代表了一种服务理念、管理思维的彻底转变。通过这种扎实的记录,我们得以审视一个特定领域的现代化路径选择,这种对实践智慧的系统梳理与总结,使此书的价值超越了企业范畴,成为了一份值得细品的管理学案例。
评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内部运作的深层结构及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所做的努力。它清晰地勾勒出市场化浪潮对传统事业单位形态的冲击与重塑过程。我期待书中对具体改革步骤的详尽阐述,尤其是那些在当时看来极具争议性或创新性的举措,是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被检验、被修正的。这种对“过程性知识”的记录,对于任何对公共服务改革、国有资产运营或特定行业发展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宝贵财富。它不仅仅是追忆往昔,更是在为未来的改革提供前车之鉴,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
评分读罢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叙事风格的克制与深沉。它没有采用那种过度煽情或溢美之词的笔调,而是用一种近乎历史学家般的冷静和审慎,记录下一个重要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轨迹。这种沉稳的叙述方式,反而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它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变革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喧嚣,而是无数次艰难决策、无数次内部磨合的长期积累。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利益重塑和模式创新的环节,作者的处理显得尤为细腻,既承认了改革的必要性,也未回避其过程中的阵痛与争议。这种对复杂性的坦诚接纳,使得这部回忆录的价值大大提升,它超越了单纯的“赞歌”范畴,更像是一份关于管理哲学和社会工程学的实证研究报告,让人在合卷之后,仍能回味无穷,思考良久。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力令人印象深刻,那种将具体事件与抽象理念巧妙结合的能力,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字驾驭能力。虽然主题聚焦于后勤服务体系的改革,但行文间不时流露出的对于社会治理、服务理念变迁的深刻思考,使阅读体验远超预期。它不像一本枯燥的档案汇编,反而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时代剪影。我特别欣赏它在描绘具体场景时所展现出的画面感,每一个细节的铺陈,都仿佛能将人带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去切身体会那些技术难题、管理挑战是如何被一步步攻克的。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技巧,是此书的一大亮点,它证明了即便是看似“基础”的后勤工作,也能承载起宏大的时代叙事与深刻的管理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