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东方出版社“精益制造”系列图书助力中国产业升级
东方出版社“双百工程”之一——日本精益制造大系,专门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思想武器,从实务学习详解精益制造,深受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喜爱。
所谓双百工程是指,从2012年,东方出版社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陆续引进代表日本高水平的“精益制造”和“服务的细节”各100册图书,以服务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命名为“日本精益制造”和“服务的细节”两大系列。
东 方出版社总编辑许剑秋先生多次在策划会上说,“通过双百工程的陆续出版,哪怕我们学到日本经验的一半,中国产业实力都会大大增强。”在许剑秋看来,与日本 竞争不仅仅是政治上的竞争、资源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能力的竞争。“超过他们之前就要好好学习他们的优点,引进出版其优秀的技能性图书,‘双百工程’出版 的目的正是要促进中国产业升级转型能够顺利完成。
作者简介
【日】武内登:
Process Design公司代表。
1975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1977年大阪府立大学工学研究科硕士毕业。同年就职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从事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开发、生 产、成本策划、生产改善、业务改善等业务。2006年离职,开始从事咨询顾问业务,面向日本国内及海外生产商,致力于改善其以生产为主的业务流。
目录
1、5S推进法
2、生产计划
3、不良品防止对策
4、生产管理
5、生产现场*优分析法
6、标准时间管理
7、现场改善
8、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
9、库存管理
10、采购管理
11、TPM推进法
12、BOM物料管理
13、成本管理
14、物流管理
15、新工程管理
16、工厂管理机制
17、知识设计企业
18、本田的造型设计哲学
19、佳能单元式生产系统
20、丰田可视化管理方式
21、丰田现场管理方式
22、零浪费丰田生产方式
23、畅销品包装设计
对于我这样一名希望在企业内部推行效率提升的企业管理者而言,《精益制造系列1-23(套装23册) 图解精益制造 日本生产管理系列 企业工厂经营管理公司》套装,简直就是一本“救命稻草”。我之前尝试过很多不同的管理书籍,但往往停留在概念层面,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套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讲述“为什么”要做精益,更是深入剖析“如何做”。书中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方法论和工具,例如如何进行价值流分析,如何识别和消除瓶颈,如何实施看板系统,如何开展现场改善活动等等。每一本书都聚焦于一个具体的精益主题,但又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精益制造体系。我特别喜欢它在案例分析上的详实程度,很多都是来自真实的企业实践,包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这对于我们避免走弯路非常有帮助。它不会让你觉得精益制造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告诉你,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改善中来。套装中的“图解”部分,真的是点睛之笔,将复杂的流程和概念可视化,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门槛。很多时候,我会在团队会议上引用书中的图表来解释我们的改善目标和方向,效果非常好。对于任何一个想要系统性地学习和实践精益制造的企业,这套书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它能帮助你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营管理体系,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评分当初选择《精益制造系列1-23(套装23册) 图解精益制造 日本生产管理系列 企业工厂经营管理公司》这套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被“日本生产管理”这几个字所吸引。日本在精益制造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能够系统地学习其精髓,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拿到这套书后,我发现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介绍,而是深入骨髓地揭示了日本企业成功的底层逻辑。套装中的每一册都像是一块精雕细琢的拼图,最终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精益生产蓝图。我从中学到了关于“刚性”与“弹性”生产的辩证关系,理解了“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以及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员工的价值和成长。书中的“Kaizen”(改善)文化,更是让我深受启发,它强调的是持续不断的、全员参与的小步快跑式的改进,而不是那种大刀阔斧、劳民伤财的“革命”。我尤其欣赏它对“浪费”的细致分类和消除方法,从显性的搬运、等待,到隐性的信息不对称、过度加工,书中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案。而且,它并没有止步于传统的制造业,而是将精益的理念延伸到了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甚至企业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对于我而言,这套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补充,更是一次思维的洗礼。它让我对“效率”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在工作中寻找新的突破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评分我一直觉得,想要真正理解精益制造,光看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实际案例和具体的执行方法。《精益制造系列1-23(套装23册) 图解精益制造 日本生产管理系列 企业工厂经营管理公司》这套书,恰恰完美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以日本企业卓越的生产管理经验为蓝本,将那些在世界范围内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精益理念,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和应用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由浅入深,再由深返浅”的编排逻辑。刚开始阅读时,你会接触到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价值”、“浪费”、“流动”等,这些都是精益制造的基石。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这些基础概念是如何层层递进,最终构建出复杂的系统性思维。书中对“流程再造”、“拉动式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等概念的讲解,都配有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让你能够直观地看到整个过程是如何运作的。而且,它不回避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例如在推行精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阻力。我曾经尝试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用一些精益方法,但常常因为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而陷入困境。这套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指明了方向,它提供了清晰的步骤、详细的工具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推动变革,并看到实际的效果。总的来说,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启迪,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评分这部《精益制造系列1-23(套装23册) 图解精益制造 日本生产管理系列 企业工厂经营管理公司》套装,绝对是想在生产管理领域深耕的从业者们的宝藏。我当初选择它,就是看中了“图解”二字,觉得它能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更直观易懂。拿到手后,果然不负所望。这套书涵盖了精益制造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5S、看板管理,到更深入的价值流图、准时化生产(JIT),再到流程优化、消除浪费的各种技巧,几乎无所不包。每一册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但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运用了图表、流程图、案例分析,甚至是一些漫画式的插画,让复杂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比如,解释“浪费”的七种类型时,不是枯燥的文字罗列,而是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让你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真正的“浪费”,哪些是看似必要但实则可以优化的环节。这套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朴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直接切入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作为一名在工厂一线工作多年的技术员,我常常觉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隔阂,很多书上的方法难以落地。但这套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怎么做”,并且给出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实际操作案例。很多时候,我会在看完一章后,立刻对照自己车间的情况,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套装的23册,数量庞大,但内容密度很高,每一页都充满了信息量,可以说是一本“字典”式的参考书,可以随时翻阅,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评分这套《精益制造系列1-23(套装23册) 图解精益制造 日本生产管理系列 企业工厂经营管理公司》,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一套系统的“行动指南”。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接地气地,从工厂运营的实际痛点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构建精益思维。我特别喜欢它那种“解剖式”的分析方法,对于每一个生产环节中的问题,它都能层层剥离,找出其背后的根源。例如,在讲到“防错法”(Poka-yoke)时,书中详细解析了各种失效模式,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工具、流程等多种手段来预防错误的发生。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案例,讲的是一个简单的检测装置如何避免了零件装配方向的错误,看似微小的改动,却极大地降低了不良率。这套书不仅仅是传授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培养一种“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它反复强调“每个人都是改善的参与者”,并提供了许多激发员工参与改善的机制和方法。套装里的每一本书,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特定问题的“利器”。当你遇到生产瓶颈、质量问题、成本超支等困境时,都能在这套书中找到对应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而且,它还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制造业,很多理念和方法,也适用于服务业、IT行业等,展现了精益思想的普适性。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者来说,这套书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投资。它能帮助你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建立起一套系统性的、可持续的改善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