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冶金廢渣廢物資源迴收再利用技術書籍 冶煉廢物再生處理工藝裝備 煉鋼煉鐵金屬冶煉

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冶金廢渣廢物資源迴收再利用技術書籍 冶煉廢物再生處理工藝裝備 煉鋼煉鐵金屬冶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冶金廢渣
  • 再生利用
  • 廢物資源迴收
  • 冶煉廢渣處理
  • 煉鋼
  • 煉鐵
  • 金屬冶煉
  • 環保技術
  • 工業廢棄物
  • 資源綜閤利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書論圖騰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5606
商品編碼:28652814607
叢書名: 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開本:16開

具體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 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作者:   張殿印,高華東,肖春 等編著
市場價:        85.00
ISBN號:    9787122295606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商品類型:   圖書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語種:中文
  齣版時間:2018-01   版次:1   頁數:
  印刷時間:2018-01-01   印次:1   字數:

  目錄
 

第1章冶煉廢渣再生利用原理

1.1冶煉廢渣來源001

1.1.1鋼鐵冶煉廢渣來源001

1.1.2有色金屬冶煉廢渣來源004

1.1.3冶煉固體廢物的特點005

1.1.4固體廢物的危害006

1.2冶煉廢渣再生基本方法008

1.2.1固體廢物的預處理009

1.2.2物理方法處理技術009

1.2.3化學方法處理技術011

1.2.4生物方法處理技術013

1.3冶煉廢渣綜閤利用途徑013

1.3.1提取各種金屬014

1.3.2生産建築材料014

1.3.3生産農肥015

1.3.4迴收能源015

1.3.5取代某種工業原料015

1.4鋼鐵廢渣處理技術路綫015

1.4.1技術路綫原則015

1.4.2各工序技術路綫016

1.4.3鋼鐵固體廢物綜閤利用發展方嚮019

1.5有色金屬廢渣處理技術路綫020

1.5.1技術路綫總則020

1.5.2重有色金屬廢物處理020

1.5.3鋁工業廢物處理020

1.5.4稀有金屬廢物處理020

參考文獻021



第2章煉鐵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2.1高爐煉鐵渣的來源和性能022

2.1.1高爐煉鐵工藝022

2.1.2高爐煉鐵渣來源和分類023

2.1.3高爐渣的性能024

2.2高爐渣的再生方法028

2.2.1高爐渣水淬粒化029

2.2.2高爐渣乾式粒化方法045

2.2.3高爐渣化學粒化法048

2.2.4礦渣膨珠生産049

2.2.5礦渣碎石工藝053

2.3高爐渣的綜閤利用053

2.3.1用作水泥和建築材料053

2.3.2用作農業肥料071

2.3.3含鈦高爐渣的利用073

2.3.4用高爐渣處理廢水077

2.3.5製作礦渣棉078

2.3.6新型材料方麵的應用078

2.3.7高爐渣餘熱迴收利用079

2.3.8高爐渣的其他用途082

2.3.9煉鐵廢渣綜閤利用實例083

參考文獻085



第3章煉鋼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3.1鋼渣的産生及特徵086

3.1.1轉爐煉鋼工藝086

3.1.2轉爐鋼渣的産生087

3.1.3轉爐鋼渣的組成087

3.1.4鋼渣的産生量089

3.1.5轉爐鋼渣特性089

3.2鋼渣再生方法090

3.2.1鋼渣再生處理流程091

3.2.2鋼渣水淬法再生工藝092

3.2.3熱潑碎石再生工藝104

3.2.4餘熱碎解再生工藝107

3.2.5鋼渣風淬法再生工藝116

3.2.6鋼渣破碎加工工藝117

3.3鋼渣綜閤利用122

3.3.1鋼渣用作冶煉熔劑122

3.3.2鋼渣用作築路和建築材料125

3.3.3鋼渣用作農業肥料131

3.3.4用作鐵水預處理脫磷劑133

3.3.5不銹鋼含鎳廢物綜閤利用135

3.3.6鋼渣用於燒結煙氣脫硫140

3.3.7在廢水處理中應用研究142

3.3.8鋼渣提取金屬鐵146

3.3.9鋼渣熱能迴收147

3.3.10鋼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實例148

參考文獻150



第4章鐵閤金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4.1鐵閤金渣的來源和再生151

4.1.1鐵閤金冶煉方法分類151

4.1.2鐵閤金渣的來源152

4.1.3鐵閤金渣的化學組成和産生量152

4.1.4鐵閤金渣再生方法154

4.2鐵閤金渣的綜閤利用156

4.2.1鐵閤金渣的綜閤利用原理156

4.2.2錳渣的綜閤利用159

4.2.3釩渣的綜閤利用160

4.2.4鎢鉬硼渣綜閤利用161

4.3鉻渣綜閤利用技術162

4.3.1鉻渣的組成和危害162

4.3.2鉻渣解毒技術163

4.3.3鉻渣在冶煉中的應用166

4.3.4鉻渣在農肥中的應用171

4.3.5用鉻渣生産建築材料175

參考文獻182



第5章輕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5.1輕金屬冶煉工藝流程183

5.1.1輕金屬冶煉方法183

5.1.2鋁金屬冶煉工藝流程184

5.1.3鎂、鈦金屬生産185

5.2赤泥再生利用186

5.2.1赤泥來源和性能186

5.2.2赤泥生産矽酸鹽水泥189

5.2.3赤泥製造煉鋼用保護渣190

5.2.4利用赤泥製造矽鈣肥料和塑料填充劑190

5.2.5利用拜耳法赤泥製作釉麵磚191

5.2.6從赤泥中提取有價金屬193

5.2.7赤泥其他資源化利用196

5.2.8赤泥再生利用動嚮198

5.3電解鋁冶煉廢渣再生利用199

5.3.1電解鋁固態廢棄物及其性質199

5.3.2炭渣迴收利用200

5.3.3鋁灰的再生利用202

5.3.4廢舊陰極利用204

5.3.5鋁電解槽廢炭塊的迴收利用實例206

5.4鈦廢渣的綜閤利用208

5.4.1鈦廢渣來源208

5.4.2利用鈦廢渣生産四氯化鈦208

5.4.3鈦廢渣其他利用209

參考文獻211



第6章重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6.1重金屬冶煉工藝流程212

6.1.1常用重金屬冶煉方法212

6.1.2火法冶煉工藝流程214

6.1.3濕法冶煉工藝流程214

6.2銅冶煉廢渣再生利用218

6.2.1銅冶煉廢渣來源和特點218

6.2.2從冶煉廢渣再生迴收銅220

6.2.3從銅渣迴收有價金屬222

6.2.4銅渣製備建築材料223

6.2.5從銅陽極泥迴收有價金屬225

6.2.6從銅陽極泥迴收稀貴金屬實例230

6.3鉛冶煉廢渣再生利用232

6.3.1鉛冶煉廢渣來源232

6.3.2冶煉鉛爐渣的再生利用234

6.3.3鉛冶煉陽極泥的火法再生利用238

6.3.4鉛冶煉陽極泥的濕法再生利用242

6.3.5從鉛渣中迴收鉛鋅實例243

6.4鋅冶煉廢渣再生利用246

6.4.1鋅冶煉廢渣的來源和特點246

6.4.2鋅冶煉廢渣提取有價金屬248

6.4.3鋅渣水淬後作建築材料254

6.5鎳冶煉廢渣再生利用254

6.5.1鎳冶煉廢渣來源和特點254

6.5.2鎳冶煉渣提取金屬256

6.5.3鎳冶煉廢渣的綜閤利用258

6.6锡銻渣的綜閤利用260

6.6.1锡銻渣化學全分析260

6.6.2锡銻渣綜閤利用實例260

參考文獻261



第7章稀有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7.1稀有金屬冶煉廢渣來源263

7.1.1生産工藝流程263

7.1.2稀有金屬廢渣來源266

7.1.3稀有金屬廢渣成分266

7.2稀有金屬廢渣再生利用技術267

7.2.1濕法再生技術267

7.2.2火法再生技術268

7.2.3焙燒-濕法再生技術268

7.2.4浮選法再生技術268

7.2.5稀有金屬廢渣利用技術269

7.2.6銀鉍渣再生利用試驗研究269

7.3稀有金屬廢渣再生利用實例272

7.3.1鎢渣的綜閤利用實例272

7.3.2鉬渣的綜閤利用實例275

7.3.3磷砷渣的綜閤利用實例278

7.3.4從礬渣中迴收鈹及銨明礬實例281

7.3.5從含鈧爐渣中提取氧化鈧實例284

參考文獻289



第8章冶煉煙塵迴收利用技術

8.1煉鐵塵泥迴收利用技術290

8.1.1高爐含鐵塵泥來源與特徵290

8.1.2煉鐵塵泥迴收利用技術292

8.1.3高爐瓦斯泥(灰)中迴收鋅工程實例295

8.2煉鋼塵泥迴收利用技術297

8.2.1轉爐含鐵塵泥來源與特徵297

8.2.2煉鋼粉塵迴收利用途徑299

8.2.3轉爐塵泥迴收利用301

8.2.4電爐粉塵迴收利用304

8.2.5轉爐塵泥製作造渣劑工程實例310

8.3鐵閤金粉塵迴收利用技術311

8.3.1鐵閤金煙塵來源與性質311

8.3.2二氧化矽微粉的利用技術312

8.3.3鉬鐵塵的綜閤利用313

8.3.4用錳鐵高爐煙塵製磁性材料313

8.3.5鉻塵的綜閤利用313

8.3.6鐵閤金廠冷凝矽粉迴收利用實例314

8.3.7鉬鐵粉塵的迴收利用實例318

8.4輕金屬冶煉煙塵迴收利用319

8.4.1鋁冶煉粉塵迴收利用319

8.4.2從鈦鐵礦氯化爐粉塵中迴收氧化鐵320

8.5重有色金屬冶煉煙塵迴收利用技術322

8.5.1銅冶煉煙塵迴收利用322

8.5.2鉛冶煉煙塵迴收利用324

8.5.3鋅冶煉煙塵迴收利用328

8.5.4重金屬煙塵中迴收砷330

8.5.5從含鎘煙塵中提取鎘與鉈331

8.5.6從锡反射爐煙塵中提銦334

8.5.7銅轉爐煙塵的綜閤利用實例334

8.6稀有金屬煙塵迴收利用技術339

8.6.1含鍺氧化鋅煙氣提鍺339

8.6.2鼓風爐煙塵迴收硒341

參考文獻342



附錄

附錄1鋼鐵冶煉清潔生産指標343

附錄2鐵閤金冶煉清潔生産指標346

附錄3有色金屬冶煉清潔生産指標349



索引





  精彩內容
 
......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8章,分彆介紹冶煉廢渣再生利用原理、煉鐵廢渣再生利用技術、煉鋼廢渣再生利用技術、鐵閤金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輕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重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稀有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以及冶煉煙塵迴收利用技術。為方便資料查找,附錄中列齣一些常用的數據錶格。本書可供環境領域從事汙染治理、廢渣資源綜閤利用等的科研人員、工程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張殿印,中冶建築研究總院,*級工程師, 1963年畢業於天津大學暖通專業,分配在冶金部建築研究總院工作。主要從事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的工程設計,科學研究和管理工作。有多項重要科研成果獲奬。如含氟煙氣治理獲科學大會奬、除塵技術獲部級科技進步奬等。有多項大型工程投産運行。如鋼渣水泥除塵工程、寶鋼煉鐵除塵工程、煉鋼除塵工程等。現在仍從事一些谘詢工作。

 


《工業廢渣綜閤利用研究與實踐》 引言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各類工業廢渣的産生量日益增多,其堆存和處理已成為全球性環境和資源挑戰。然而,這些被視為“廢物”的物質,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礦物、金屬及能源組分,若能通過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進行再生利用,不僅能變廢為寶,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更能極大地緩解資源短缺的壓力,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本書旨在係統梳理和深入探討工業廢渣的綜閤利用技術,匯集國內外前沿研究成果與成功實踐案例,為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工程師、政策製定者以及企業界提供一份詳實可靠的參考。 第一章 工業廢渣的現狀與挑戰 本章將對當前全球及我國工業廢渣的産生現狀進行全麵剖析。我們將從以下幾個維度展開: 1. 主要工業廢渣種類及其産量分析: 重點關注火力發電廠的燃煤飛灰和爐渣、鋼鐵冶金過程中的高爐礦渣、鋼渣、煉鋼塵泥,有色金屬冶煉産生的礦山尾礦、冶煉渣,化工廢渣(如磷石膏、閤成氨廢渣),以及建築垃圾等。詳細介紹各類廢渣的物理化學特性、主要成分構成、産量規模及年增長趨勢,並對其潛在的環境風險進行初步評估。 2. 工業廢渣的環境影響: 深入探討工業廢渣在堆存過程中可能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包括: 土壤汙染: 重金屬(如鉛、鎘、砷、汞等)浸齣,對農作物和地下水造成汙染,威脅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 水體汙染: 廢渣中的有害物質通過雨水衝刷進入河流、湖泊,破壞水生生態係統,影響飲用水源。 大氣汙染: 廢渣堆場産生的揚塵,攜帶細小顆粒物及有害物質,影響空氣質量,引發呼吸道疾病。 土地占用: 廢渣堆場的規模龐大,占用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與城市發展和農業生産用地産生衝突。 生態景觀破壞: 廢渣堆場往往成為環境“傷疤”,影響區域整體生態和景觀。 3. 現有廢渣處理方式的局限性: 分析當前主流的工業廢渣處理方式(如簡單填埋、部分摻配建材等)存在的問題,例如: 資源浪費: 大量有價組分被掩埋,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治汙成本高昂: 長期監控和治理廢渣堆場的環境風險需要持續投入巨額資金。 二次汙染風險: 不當的處理方式可能導緻新的汙染源。 技術瓶頸: 針對某些復雜廢渣,缺乏經濟高效的綜閤利用技術。 4. 發展工業廢渣綜閤利用的戰略意義: 強調發展廢渣綜閤利用技術是貫徹國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構建循環經濟、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二章 工業廢渣的成分分析與資源化潛力評估 本章將聚焦於工業廢渣的內在價值,通過科學的分析方法,揭示其潛在的資源化利用方嚮。 1. 主要工業廢渣的化學成分與物相分析: 燃煤飛灰與爐渣: 分析其主要成分(SiO2、Al2O3、Fe2O3、CaO、MgO等)、微量元素(如稀土、鍺、鎵等)以及潛在的有害元素。探討其火山灰活性、潛在水硬性等性能。 冶金廢渣(高爐礦渣、鋼渣、煉鋼塵泥): 詳細分析其氧化物組成(CaO、SiO2、Al2O3、FeO、MnO等)、金屬含量(Fe、Mn、Cr、Ni、V等)以及礦物相結構(如矽酸鈣、鋁酸鈣、鎂鋁尖晶石等)。 有色金屬冶煉廢渣(礦山尾礦、冶煉渣): 分析其貧礦伴生組分(如金、銀、銅、鉛、鋅、稀土、鈷、鎳等)的賦存狀態、粒度分布及品位。 化工廢渣: 如磷石膏(CaSO4·2H2O)中含有的鈣、硫及少量磷,閤成氨廢渣中的氮、碳等。 2. 資源化利用潛力評估: 基於詳細的成分分析,評估各類廢渣在不同領域的資源化利用潛力,包括: 建材領域: 作為水泥、混凝土、磚、砌塊、骨料、路基材料等的摻閤料或替代原料。 冶金領域: 迴收其中的金屬元素,或作為煉鋼、煉鐵過程的輔助材料。 化工領域: 提取其中的化學組分,或作為催化劑、吸附劑等。 土壤改良與肥料: 作為土壤改良劑,提高土壤肥力,或從中提取有益元素。 能源領域: 某些廢渣可用於能源迴收或作為燃料。 其他領域: 如吸附劑、填料、陶瓷原料等。 3. 評價方法的選擇與應用: 介紹常用的工業廢渣成分分析方法(如XRF、XRD、ICP-OES/MS、SEM-EDS等)及其在資源化潛力評估中的作用。 第三章 工業廢渣的預處理與物化性質調控技術 在進行廢渣資源化利用之前,往往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預處理,以改善其物理化學性質,提高利用效率和産品質量。 1. 物理預處理技術: 破碎與篩分: 調整廢渣的粒度分布,去除大顆粒雜質,為後續處理提供適宜的物料。 磁選: 分離磁性物質(如金屬顆粒),提高廢渣中有價組分的品位。 浮選: 用於富集某些礦物組分,如硫化礦、氧化礦等。 重選: 利用密度差分離不同組分,適用於處理具有密度差異的廢渣。 風選/氣流分選: 根據物料的空氣動力學特性進行分離。 2. 化學預處理技術: 酸浸/堿浸: 溶解特定成分,如從磷石膏中提取鈣,或從某些廢渣中提取金屬。 氧化/還原處理: 改變廢渣中元素的價態,影響其溶解性或反應活性。 沉澱與過濾: 分離溶解齣的有價物質或去除有害雜質。 3. 熱預處理技術: 焙燒: 改變廢渣的礦物相結構,去除有機物,提高活性,如煆燒飛灰以提高其火山灰活性。 造粒/燒結: 將細粉狀廢渣製成顆粒或塊狀,便於運輸、儲存和後續利用,同時改善其強度和穩定性。 4. 復閤預處理技術: 探討不同預處理技術的組閤應用,以達到最佳的預處理效果。 第四章 工業廢渣在建材領域的資源化利用 建材領域是工業廢渣最廣泛、最成熟的應用領域之一。本章將詳細介紹廢渣在各類建材中的應用技術。 1. 在水泥及混凝土中的應用: 粉煤灰(飛灰)的利用: 作為水泥的混閤材,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工作性、耐久性、抗裂性等),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和碳排放。詳細介紹不同等級粉煤灰的性能指標及其適用範圍,以及摻量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高爐礦渣的利用: 作為水泥的摻閤料(礦渣水泥)或混凝土的摻閤料,賦予混凝土優異的後期強度和耐久性。介紹礦渣的活性檢測方法及粉磨技術。 鋼渣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經處理後的鋼渣可作為細骨料或粗骨料,用於配製混凝土。討論鋼渣中遊離氧化鈣對混凝土穩定性的影響及處理方法。 其他廢渣(如電石渣、磷石膏): 介紹其作為水泥生産原料或混凝土摻閤料的技術要求和應用實例。 2. 在磚、砌塊、瓦等製品中的應用: 粉煤灰磚、爐渣磚: 利用廢渣作為主要原料,通過壓製、燒結或蒸壓等工藝生産多孔磚、實心磚、空心砌塊等。 頁岩、粘土磚的替代: 介紹如何用廢渣替代部分粘土,減少耕地占用,降低生産能耗。 輕質隔牆闆、復閤牆闆: 利用廢渣製備輕質、保溫、隔音的牆體材料。 3. 在路基、填方及道路鋪裝材料中的應用: 路基材料: 爐渣、鋼渣、礦渣等可直接或簡單處理後用作道路、鐵路的路基填料,提高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瀝青混閤料填料: 粉煤灰、鋼渣粉等可作為瀝青混閤料的礦粉填料,改善瀝青路麵的性能。 透水磚、人行道鋪裝: 利用廢渣製備具有透水功能的鋪裝材料,有助於雨水滲透,減輕城市內澇。 4. 在其他建材産品中的應用: 如保溫材料(如礦棉)、陶瓷原料(如釉料)、水泥助磨劑等。 第五章 冶金廢渣的資源化利用與金屬迴收 冶金廢渣是重要的二次資源,其資源化利用不僅在於降低環境負荷,更在於迴收其中寶貴的金屬元素。 1. 高爐礦渣的綜閤利用: 生産礦渣水泥和混凝土摻閤料: (詳見第四章) 生産礦渣微粉: 作為高性能混凝土的補充摻閤料,顯著改善混凝土的抗滲、抗凍融性能。 生産礦渣棉: 作為優良的保溫隔熱材料。 生産冶金渣磚: 作為建築牆體材料。 提取有價金屬: 針對某些特定礦渣,探索提取其中鐵、錳、釩等金屬的工藝。 2. 鋼渣的綜閤利用: 直接利用(經穩定化處理): 作為道路路基材料、水工填料等。 煉鋼輔助材料: 經破碎、篩分、磁選等處理後,可用於轉爐煉鋼脫硫、脫磷。 提取有價金屬: 針對含鐵量較高的鋼渣,開發濕法或乾法冶煉技術,迴收鐵、鉻、鎳等。 生産鋼渣水泥: 經粉磨後作為水泥的摻閤料。 生産鋼渣骨料: 用於混凝土和瀝青混閤料。 鋼渣在土壤改良和肥料中的應用: 經過特定處理後,可為土壤提供鈣、鎂等元素。 3. 煉鋼塵泥的資源化: 迴收鋅、鐵等金屬: 塵泥中富含鋅、鐵等,采用濕法(如浸齣-萃取)或乾法(如迴轉窯煉鋅)技術進行迴收。 作為還原劑或造渣劑: 經過預處理後,可用於煉鋼過程。 固化穩定化處理: 去除有害成分後,用於建材領域。 4. 其他冶金廢渣(如銅冶煉渣、鋁冶煉廢渣): 有價金屬迴收: 針對銅冶煉渣,迴收其中的銅、硫等;鋁冶煉廢渣(如赤泥)的綜閤利用(如生産陶瓷、建材、提取鎵等)。 作為建材原料: 適用於某些冶金廢渣的特性。 第六章 火力發電廠廢渣(粉煤灰、爐渣)的資源化利用 火力發電廠産生的粉煤灰和爐渣是兩種最主要的工業廢渣,其資源化利用技術已相對成熟,但仍有持續優化的空間。 1. 粉煤灰的深度加工與高值化利用: 高性能建材: 如超細粉煤灰在高性能混凝土、砂漿中的應用,提高強度和耐久性。 特種陶瓷與耐火材料: 利用粉煤灰的Al2O3、SiO2等成分,開發特種陶瓷、耐火磚。 吸附材料: 改性粉煤灰可用於水處理、廢氣淨化。 催化劑載體: 在某些催化反應中作為載體。 土壤改良與植物培養基: 改善土壤結構,提高透氣性,作為花卉、蔬菜的栽培基質。 製備沸石、分子篩: 利用粉煤灰中的矽鋁成分。 2. 爐渣的精細化利用: 生産路用集料、骨料: (詳見第四章) 製備保溫材料: 如爐渣棉。 作為冶金輔料: 如煉鋼造渣劑。 製備陶瓷、玻璃: 探索爐渣在這些領域的應用。 3. 廢渣的處理與汙染物控製: 重點關注飛灰和爐渣中重金屬的浸齣風險,介紹固化穩定化技術,以及在應用過程中汙染物控製的關鍵環節。 第七章 特種工業廢渣的資源化利用與前沿技術 除瞭上述主流廢渣,還有一些特種廢渣,其成分復雜,處理難度大,但蘊含的資源化潛力也巨大。 1. 尾礦的資源化利用: 有價金屬提取: 針對不同種類的尾礦,開發針對性的提取技術,如稀土、鈷、鎳、金、銀等。 作為建材原料: 生産尾礦磚、水泥、混凝土骨料等。 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 利用尾礦進行場地平整、土壤改良,種植植被。 製備功能材料: 如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等。 2. 化工廢渣(如磷石膏、電石渣)的利用: 磷石膏: 生産水泥緩凝劑、硫酸鈣闆材、用於土壤改良、提取硫、鈣等。 電石渣: 生産水泥、建材、作為土壤改良劑。 3. 電子廢棄物(E-waste)的迴收與處理: 雖然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冶金廢渣,但其日益增多的量及其中寶貴金屬的含量,使其成為重要的二次資源。重點介紹電子廢棄物的拆解、破碎、分選,以及貴金屬(金、銀、鉑、鈀)和賤金屬(銅、鐵、鋁)的迴收技術。 4. 廢水廢氣處理産生的汙泥的資源化: 介紹一些特定工業廢水廢氣處理産生的汙泥(如含金屬汙泥)的迴收利用技術。 5. 前沿與新興技術: 生物浸齣技術: 利用微生物從廢渣中提取金屬。 等離子體技術: 用於廢渣的熔融、重金屬捕集。 納米材料的製備: 利用廢渣中的特定元素製備納米材料。 智能識彆與自動化分選技術: 提高廢渣分類迴收的效率和準確性。 第八章 工業廢渣資源化利用的經濟性與政策法規 任何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離不開經濟性和政策法規的支撐。 1. 經濟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評估: 分析不同廢渣資源化項目的投資成本、運行成本、産齣效益,以及與傳統處理方式的經濟性對比。 市場需求與營銷策略: 探討廢渣再生産品的市場前景、營銷渠道,以及如何提高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生命周期評價(LCA): 從環境和經濟的綜閤角度評估廢渣資源化利用的價值。 2. 政策法規與標準體係: 國傢與地方的政策引導: 梳理國傢關於循環經濟、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的法律法規、産業政策、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 行業標準與規範: 介紹各類再生建材、再生産品、再生過程的環境和質量標準。 生産者責任延伸製度(EPR): 探討其在促進廢渣資源化利用中的作用。 環境監測與風險評估: 介紹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廢渣處理和利用的環境監測要求。 3. 國際經驗藉鑒: 分析一些發達國傢在工業廢渣資源化利用方麵的成功經驗和政策模式。 第九章 工業廢渣資源化利用的挑戰與展望 在肯定廢渣資源化利用巨大潛力的同時,也應正視其麵臨的挑戰,並對未來發展方嚮進行展望。 1. 麵臨的挑戰: 技術瓶頸: 針對某些復雜廢渣,高效、經濟的利用技術仍需突破。 質量控製與穩定性: 再生産品在性能、長期穩定性方麵可能存在疑慮。 市場接受度: 部分再生産品在市場上的推廣仍需努力。 汙染物控製與環境風險: 確保資源化過程不産生新的環境汙染。 標準化與認證體係不完善: 阻礙再生産品的推廣應用。 迴收成本與經濟效益: 某些迴收技術的成本較高,經濟效益不明顯。 2. 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 邁嚮高值化、精細化利用: 從大宗建材嚮高端功能材料、精細化學品等方嚮發展。 智能化與數字化: 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化廢渣處理和利用過程。 跨領域協同利用: 打破行業壁壘,實現廢渣在不同領域之間的循環利用。 綠色工藝與清潔生産: 持續優化生産工藝,降低能耗和汙染物排放。 建立健全的法規與激勵機製: 進一步引導和規範行業發展。 加強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 解決關鍵技術難題,開發顛覆性技術。 結論 工業廢渣的資源化利用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循環經濟的必由之路。本書通過對工業廢渣的現狀、成分、預處理、各項資源化利用技術(尤其在建材、冶金、化工等領域的應用)、經濟性與政策法規的全麵論述,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係統、深入的認識。盡管麵臨諸多挑戰,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工業廢渣的價值將得到更充分的挖掘,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 附錄 相關國傢標準、行業標準列錶 主要工業廢渣成分與特性參考數據 國內外典型工業廢渣資源化利用項目案例選介 參考文獻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給我的感覺是,它更像是一本“文獻綜述”或者“技術概覽”,而非一本可以直接指導實踐的操作手冊。它涵蓋的範圍很廣,從煉鋼、煉鐵到有色金屬冶煉,各種類型的廢渣都涉及到瞭,從這個角度來說,它為讀者提供瞭一個比較宏觀的視角。書中列齣瞭一些研究成果和專利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瞭技術的前沿性。但是,我作為一名實際操作人員,最關心的還是那些“硬核”的東西,比如具體的工藝流程圖、關鍵設備的技術參數、操作要點、以及在實際生産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這本書在這方麵就顯得非常薄弱瞭。很多時候,它會提到“高效的XX設備”或者“先進的XX工藝”,但具體是什麼樣的設備,效率如何量化,工藝參數如何設定,都沒有詳細的說明。這讓我在閱讀時,總有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知道有這麼迴事,但就是摸不著門道。而且,書中對經濟效益的分析也比較模糊,沒有提供具體的成本核算和投資迴報率的預測,這對於項目決策者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評分

我對這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的評價是,它在某些方麵確實有可取之處,但整體而言,我覺得它的實用性有待提高。書中對不同冶煉過程産生的廢渣的分類,以及這些廢渣的基本物化性質的介紹,還是比較全麵的,對於初步瞭解情況的讀者來說,是個不錯的起點。它列舉瞭一些國內外成功的案例,展示瞭廢渣資源化利用的潛力,這一點也值得肯定。然而,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在技術細節上,這本書顯得比較“水”。比如,在介紹某種廢渣的提取重金屬技術時,書中往往隻會提及使用瞭某種酸或堿,或者某種萃取劑,但對於具體的濃度、溫度、反應時間、設備類型,甚至是不同設備在實際應用中的優缺點對比,都語焉不詳。我特彆希望看到關於設備選擇的指導,因為不同的設備在處理效率、能耗、投資成本上差異很大,直接關係到項目的可行性。書中在這方麵的論述太少瞭,感覺就像隻是告訴你“有這個方法”,但具體怎麼“做”卻沒說清楚。此外,關於廢渣處理後的環境影響評估和風險控製,書中也隻是一筆帶過,沒有深入探討如何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要求。

評分

這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的書,我本來是抱著很大的期待去看的,畢竟現在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是熱門話題,想著能學點乾貨。然而,拿到手翻瞭翻,感覺內容有點過於理論化瞭,或者說,離實際應用還有一定距離。書中對各種冶煉廢渣的成分分析、化學性質的介紹倒是挺詳細的,也列舉瞭一些潛在的資源化途徑,比如提取有價金屬、作為建築材料等。但是,在具體的工藝流程、設備選型、操作參數控製方麵,就顯得比較籠統瞭。很多地方隻是點到為止,沒有深入講解,甚至有些工藝流程圖看起來也很概念化,很難直接照搬到生産綫上。比如,對於如何有效去除廢渣中的有害物質,書中提到的方法很多,但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難點,比如固化穩定化的效率、二次汙染的控製等,都沒有給齣清晰的解決方案。而且,書中引用的案例和數據,感覺比較老舊,跟不上最新的技術發展。我希望看到的是更貼近工業實踐的、有具體技術參數和成本分析的指導,而不是停留在概念和理論的層麵。這本書更像是科研人員寫給同行看的,對於一綫工程師或者想要實際落地技術的讀者來說,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實踐經驗和額外的補充資料纔能真正應用。

評分

我拿到這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後,嘗試著從中尋找能夠指導我工作的具體方法。不得不說,書中關於廢渣種類及其成分的分類介紹,以及它們可能存在的資源價值的初步梳理,還是做得比較細緻的。對於我這樣一個剛接觸這個領域的人來說,這算是一個不錯的入門。它介紹瞭不同類型冶煉廢渣的化學組成、礦物相以及可能含有的元素,這有助於我們理解廢渣的特性。但問題在於,當我想深入瞭解如何將這些“潛在資源”轉化為實際可用的産品時,這本書就顯得力不從心瞭。很多技術介紹都停留在“概念”層麵,比如“采用物理化學方法進行分離提純”,但具體是哪種物理化學方法,所使用的藥劑是什麼,操作條件如何控製,設備如何選型,甚至實驗數據和工業化放大的可行性分析,都非常缺乏。感覺作者更側重於“有什麼技術”,而不是“如何實現技術”。我需要的是能夠幫助我設計工藝、解決生産難題的指導,而不是一本寫滿“可能性”但缺乏“可行性”的書。

評分

總的來說,《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這本書,內容上雖然涉及瞭冶煉廢渣的多個方麵,從理論到一些技術方嚮都有提及,但我個人認為它的實踐指導性並不強。書中對廢渣的初步分類和潛在價值的闡述,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大緻的瞭解框架,這是它的一個優點。然而,在我看來,一本技術書籍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它能否提供具體、可操作的解決方案。這本書在這方麵就略顯不足。例如,它會提到一些先進的破碎、篩分、浮選、磁選等預處理技術,但是對於如何根據不同廢渣的特性來選擇最適閤的設備和工藝參數,書中並沒有給齣詳細的指導。很多技術描述都比較概括,缺乏具體的技術參數和操作經驗分享,這使得讀者很難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生産力。此外,關於廢渣資源化利用過程中的安全生産和環境保護問題,書中也隻是簡單提及,沒有深入探討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和製定有效的防控措施。這對於實際的工程應用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缺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