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废水处理工程(第三版)
作者:戴友芝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3
印刷时间:2017-7
印次:1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413
ISBN:9787122281517
定价:78.00
适读人群 :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供给水排水专业教学使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废水处理工程》(第二版)自出版至今已有12年。12年来,水处理的理论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为保持本书的新颖性,《废水处理工程》(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本书从废水处理工程的单元方法入手,系统介绍了各单元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操作管理及应用等,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阐述,注意吸收近年来水处理理论和技术等领域的新进展。第三版内容适合目前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师生使用,亦适合给水排水专业教学使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各种水处理单元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计计算、管理及应用等。全书共分十九章,内容包括总论、筛滤与调节、混凝、沉淀与上浮、深层过滤、化学处理、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其他相转移分离法、循环冷却水处理、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好氧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生物脱氮除磷、人工生态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废水处理厂设计。
本书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阐述,注重吸收废水处理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用工程观点分析问题,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供给水排水专业教学使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戴友芝,湘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湘潭人,环境科学与工程湖南省重点学科负责人,湘潭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负责人,湖南省教育厅精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水与废水处理新技术。近几年主持guo家科技项目6项,其中主持guo家自科基金2项,主持guo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十一五”增补课题子课题1项,主持guo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1项;主持guo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十一五”2个子课题中的主要任务;主持省级科技和教改重点项目4项,其中主持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主持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重点项目1项 ,主持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湘潭联合基金1项,授权guo家发明专利1项。
dy章总论
dy节废水性质与污染指标1
第二节废水出路与水质标准5
第三节废水处理方法综述9
思考题与习题11
第二章筛滤与调节
dy节筛滤12
第二节调节16
思考题与习题18
第三章混凝
dy节混凝的基本原理19
第二节混凝剂与助凝剂21
第三节影响混凝的因素25
第四节混凝工艺与设备26
思考题与习题31
第四章沉淀与上浮
dy节沉淀的基本理论33
第二节沉砂池41
第三节沉淀池45
第四节隔油池54
第五节气浮池56
思考题与习题62
第五章深层过滤
dy节普通快滤池的构造64
第二节过滤理论73
第三节快滤池的运行77
第四节快滤池的设计81
第五节其他滤池83
思考题与习题87
第六章化学处理
dy节中和法88
第二节化学沉淀法91
第三节化学氧化还原法96
第四节电解114
思考题与习题121
第七章吸附
dy节吸附的基本理论122
第二节吸附剂及其再生130
第三节吸附工艺与设计134
第四节吸附法的应用142
思考题与习题143
第八章离子交换
dy节离子交换剂144
第二节离子交换的基本理论148
第三节离子交换工艺150
第四节离子交换设备及计算155
思考题与习题157
第九章膜分离
dy节膜材料及膜的制备158
第二节膜组件162
第三节膜分离类型及特征165
第四节膜分离工艺及设计171
第五节膜污染与清洗178
思考题与习题180
第十章其他相转移分离法
dy节吹脱、汽提法181
第二节萃取法186
第三节蒸发法190
第四节结晶法194
思考题与习题198
第十一章循环冷却水处理
dy节概述199
第二节水垢及其控制201
第三节腐蚀及其控制206
第四节微生物及其控制210
思考题与习题212
第十二章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
dy节生物处理微生物基础213
第二节微生物增长与底物降解动力学218
第三节废水可生化性222
第四节废水生物处理方法概述228
思考题与习题231
第十三章好氧活性污泥法
dy节基本原理232
第二节活性污泥性能指标及工艺参数234
第三节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242
第四节工艺运行方式及特点246
第五节曝气设备与供气量计算254
第六节曝气池的构造与工艺设计262
第七节运行与管理269
思考题与习题272
第十四章好氧生物膜法
dy节基本原理274
第二节生物滤池277
第三节生物转盘288
第四节生物接触氧化法293
第五节生物流化床295
第六节曝气生物滤池299
第七节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304
思考题与习题305
第十五章厌氧生化法
dy节基本原理307
第二节影响因素309
第三节厌氧处理工艺及设备314
第四节厌氧消化过程动力学327
第五节厌氧反应器的设计331
第六节厌氧设备的运行管理334
思考题与习题335
第十六章生物脱氮除磷
dy节生物脱氮原理及影响因素337
第二节生物除磷原理及影响因素341
第三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特点342
第四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347
思考题与习题350
第十七章人工生态处理
dy节稳定塘352
第二节土地处理359
第三节人工湿地362
思考题与习题366
第十八章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dy节污泥的来源与特性368
第二节污泥调理369
第三节污泥浓缩371
第四节污泥稳定377
第五节污泥脱水379
第六节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384
思考题与习题388
第十九章废水处理厂设计
dy节设计程序389
第二节流程选择390
第三节废水处理厂平面及高程布置392
第四节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396
第五节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实例397
思考题与习题412
主要参考文献
我一直对“工程”这个词抱有敬畏之心,它意味着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并解决。这本《现货废水处理工程 第三版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书 污水处理设备废水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 生活污水重污》,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废水处理设备的选型、设计、安装和调试过程,让我仿佛亲身体验了一次从零开始建设一个废水处理设施的完整过程。我特别关注了关于“运营管理”的部分,这让我认识到,即使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开始思考,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书中提到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让我联想到,是否可以建立一套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不同废水处理方案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性。我甚至开始对一些新兴的环保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生物处理、膜分离等,并期待看到这些技术在未来能有更广泛的应用,为解决日益严峻的废水污染问题贡献力量。
评分这次阅读《现货废水处理工程 第三版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书 污水处理设备废水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 生活污水重污》,让我最大的感触是,原来我们一直在与“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着一场持久的“攻防战”。书中的各种废水处理技术,就像是我们在对抗污染的“武器库”。我尤其对其中关于“重污”污水处理的部分印象深刻,这让我意识到,一些看似棘手的污染问题,并非没有解决之道,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和足够的决心去实施。我开始想象,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中,如何将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与整体环境融为一体,使其不仅是功能性的,更能兼具美观和生态效益。我甚至会思考,是否可以将废水中蕴含的某些物质,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这本书,让我对“治理”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处理”,更是一种智慧的博弈,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遵循。它让我意识到,科技的力量,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方面,发挥着多么关键的作用。
评分我一直对“水”这个元素充满了好奇,它既是生命之源,也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媒介,而一旦被污染,又会成为巨大的环境挑战。这本《现货废水处理工程 第三版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书 污水处理设备废水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 生活污水重污》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处理”的层面,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系统性”的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污水处理厂,亲眼看着各种复杂的设备如何协同工作,将浑浊的废水一步步净化。但更令我着迷的是,书中对“运营管理”和“污染治理设施”的深入剖析。这让我意识到,技术本身只是一个工具,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高效、经济、安全地运营这些设施。我开始思考,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下,我们是否需要培养更多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他们既要懂技术,也要懂管理,甚至要懂法律和经济学。我甚至在想象,未来是否会有更智能化的废水处理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实现自主优化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同时达到最优的净化效果。这本书让我觉得,环境保护并非是一项孤立的任务,而是需要多方联动、多层次参与的复杂工程,而技术的进步,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驱动力之一。
评分这本《现货废水处理工程 第三版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书 污水处理设备废水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 生活污水重污》听书名就觉得内容非常扎实,但这次我想分享一下它在实际应用中给我带来的“灵感”和“思考”,而不是直接讲书里的技术细节。我一直觉得,很多理论知识的价值,最终体现在能否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甚至触及一些更宏观的层面。这本书虽然标题直指技术,但我在阅读过程中,却不止一次地联想到当下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微妙的平衡。尤其是在看到某些工业废水处理的案例时,我脑海中会浮现出整个产业链的碳足迹,以及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将污染成本内部化,让“治污”本身也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我甚至会想,这本书是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颠覆性的思路,比如,与其被动地“处理”废水,不如从源头设计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将“零排放”或“资源化”作为终极目标。当然,我知道这是对技术书籍的一种“跨界”解读,但正是这种拓展性,才让知识变得更加鲜活和有生命力。书中的一些图表和案例,虽然是为理解技术而设,但其背后所代表的“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也让我开始思考,在公共政策层面,如何通过更科学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让“绿色”成为一种普适的价值导向。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一本好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否激发你对某个领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甚至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本《现货废水处理工程 第三版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书 污水处理设备废水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 生活污水重污》正是这样的一本书。虽然我不是专业工程师,但书中的一些原理和案例,却让我对“水”的净化过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我开始关注身边的水体,思考它们是如何从自然状态变成被污染,又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被“拯救”的。书中对不同类型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让我了解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产品,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如此复杂的废水。这种认知,促使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环保的选择。我甚至开始关注一些环保纪录片,将书中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环保挑战联系起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技术指导,更重要的是,它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开始主动去了解、去思考、去行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