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疊石山是清代潮州府潮陽縣的一個小山,乾隆年間陳英猷始建疊石山房,陳泰年、陳蕃等繼其後。本書匯集有關疊石山房人、事、物,以誌書體例進行編排,展現以疊石山為中心的地理風物和以陳氏為中心的人文盛況。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疊石山房誌》手抄殘稿;下編為補纂內容,編者輯錄原稿內容,根據縣誌、族譜等加以補充,並以陳氏年譜殿其後。可資考察清代文士生活與科舉狀況、疊石山地理曆史變遷及其人文景觀的興起等。 (清)陳蕃 等 編纂;周修東 補纂 周修東,字既白,號戇齋,廣東潮陽人。現任汕頭海關駐港口辦事處副調研員兼關史陳列館館長。主要研究方嚮為潮汕曆史文獻及潮海關曆史。主要著作有《宋潮州七賢年譜叢刊》《潮海關史事叢考》諸作。我花瞭幾個周末的時間來仔細閱讀《補纂疊石山房誌》,每一次都有新的收獲。這本書最讓我贊嘆的一點是它的“補纂”精神,它不是簡單地重復前人的工作,而是在前人基礎上進行瞭係統的增補和修正,這需要極大的學術勇氣和紮實的功底。在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與曆史的對話,他不僅僅是一個記錄者,更是一個思考者。書中對一些傳統習俗的描述,非常細緻入微,讓人在瞭解曆史的同時,也對人情世故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反復研讀的佳作,對於任何對地域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評分這本《補纂疊石山房誌》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從封麵設計到裝幀工藝,都透露齣一種沉穩厚重的曆史感。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處理上的考究,那種紙張的質感,拿在手裏分量十足,讓人忍不住想翻閱其中的篇章。雖然我對相關領域的知識儲備有限,但在閱讀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在資料搜集和梳理上的巨大投入。那些看似枯燥的記載,經過巧妙的編排,竟然也變得引人入勝。它不像那種純粹的學術著作那樣高高在上,反而有一種親和力,仿佛是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娓娓道來往事。我期待能花更多時間去深入品讀,相信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悟。
評分拿到這本《補纂疊石山房誌》時,內心是充滿期待的,因為它承載著一種對“傳承”的敬意。我欣賞作者在麵對浩瀚史料時所展現齣的耐心和細緻。書中的很多篇幅,我能感受到那種字斟句酌、反復推敲的痕跡,這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完成的。特彆是那些涉及地名變遷和傢族譜係的梳理,其難度可想而知。全書的行文風格如同涓涓細流,看似平淡,實則蘊含著深厚的底蘊和力量。對於真正熱愛曆史文化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份沉甸甸的饋贈,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精神的延續。
評分老實說,我對這類地方誌類的書籍一嚮抱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內容會過於零散和專業。但《補纂疊石山房誌》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是對一個地方曆史的簡單堆砌,更像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傑作。作者似乎擁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能夠將那些散落在民間的、甚至是被遺忘的細節重新串聯起來,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作者是如何找到這些珍貴資料的?這種探索精神本身就值得稱贊。它讓我對“地方誌”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嚴謹的考據和生動的故事性可以完美結閤。
評分翻開這本《補纂疊石山房誌》,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其結構上的嚴謹。每一章的過渡都非常自然,邏輯綫索清晰明瞭,即便是初涉此領域的人,也能很快抓住主旨。作者的筆法簡潔有力,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但字裏行間透著一股對所研究對象的深刻理解和尊重。這種剋製而內斂的敘述方式,反而更能凸顯內容的價值。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一些曆史事件的側麵描繪,它們像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風貌。這本書的裝幀也十分精良,字體選擇和版式設計都非常考究,閱讀體驗極佳,讓人願意長時間沉浸其中,享受知識帶來的愉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