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幾何原本 |
| 定價 | 58.00 |
| ISBN | 9787214067593 |
| 齣版社 | 江蘇人民齣版社 |
| 作者 | |
| 編號 | 11741459 |
| 齣版日期 | 2011-03-01 |
| 印刷日期 | 2011-03-01 |
| 版次 | 1 |
| 字數 | 528.00韆字 |
| 頁數 | 541 |
| 總序 譯者序 導讀 D1一捲幾何基礎 定義 公設 公理 命題Ⅰ.1 命題Ⅰ.2 命題Ⅰ.3 命題Ⅰ.4 命題Ⅰ.5 命題Ⅰ.6 命題Ⅰ.7 命題Ⅰ.8 命題Ⅰ.9 命題Ⅰ.10 命題Ⅰ.11 命題Ⅰ.12 命題Ⅰ.13 命題Ⅰ.14 命題Ⅰ.15 命題Ⅰ.16 命題Ⅰ.17 命題Ⅰ.18 命題Ⅰ.19 命題Ⅰ.20 命題Ⅰ.21 命題Ⅰ.22 命題Ⅰ.23 命題Ⅰ.24 命題Ⅰ.25 命題Ⅰ.26 命題Ⅰ.27 命題Ⅰ.28 命題Ⅰ.29 命題Ⅰ.30 命題Ⅰ.31 命題Ⅰ.32 命題Ⅰ.33 命題Ⅰ.34 命題Ⅰ.35 命題Ⅰ.36 命題Ⅰ.37 命題Ⅰ.38 命題Ⅰ.39 命題Ⅰ.40 命題Ⅰ.41 命題Ⅰ.42 命題Ⅰ.43 命題Ⅰ.44 命題Ⅰ.45 命題Ⅰ.46 命題Ⅰ.47 命題Ⅰ.48 D1二捲幾何與代數 定義 命題Ⅱ.1 命題Ⅱ.2 命題Ⅱ.3 命題Ⅱ.4 命題Ⅱ.5 命題Ⅱ.6 命題Ⅱ.7 命題Ⅱ.8 命題Ⅱ.9 命題Ⅱ.10 命題Ⅱ.11 命題Ⅱ.12 命題Ⅱ.13 命題Ⅱ.14 D1三捲圓與角 定義 命題Ⅲ.1 命題Ⅲ.2 命題Ⅲ.3 命題Ⅲ.4 命題Ⅲ.5 命題Ⅲ.6 命題Ⅲ.7 命題Ⅲ.8 命題Ⅲ.9 命題Ⅲ.10 命題Ⅲ.11 命題Ⅲ.12 命題Ⅲ.13 命題Ⅲ.14 命題Ⅲ.15 命題Ⅲ.16 命題Ⅲ.17 命題Ⅲ.18 命題Ⅲ.19 命題Ⅲ.20 命題Ⅲ.21 命題Ⅲ.22 命題Ⅲ.23 命題Ⅲ.24 命題Ⅲ.25 命題Ⅲ.26 命題Ⅲ.27 命題Ⅲ.28 命題Ⅲ.29 命題Ⅲ.30 命題Ⅲ.31 命題Ⅲ.32 命題Ⅲ.33 命題Ⅲ.34 命題Ⅲ.35 命題Ⅲ.36 命題Ⅲ.37 …… D1四捲圓與正多邊形 D1五捲比例 D1六捲相似 D1七捲數論-一 D1八捲數論-二 D1九捲數論-三 D1十捲無理量 D1十一捲立體幾何 D1十二捲立體的測量 D1十三捲建正多麵體 附錄:數學的曆史年譜 |
| 作者:-古希臘歐幾裏得譯者:燕曉東 歐幾裏得-約前330—前275年 古希臘數學傢 幾何學的鼻祖 雅典人 柏拉圖的學生。公元前300年左右 在托勒密王的邀請下 歐幾裏得來到亞曆山大 並長期在那裏工作 建立瞭以他為首的數學學派。他是一位溫良憨厚的教育傢。他總結瞭希臘數學成果 寫成瞭十三捲的'幾何原本' 使幾何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他對光學、天文學、英語也有研究 主張光的直綫性觀點。有'數據''圖形分割''論數學的僞結論''光學之書''反射光學之書'等著作 對自然科學的發展作齣瞭極為重大的貢獻。 |
| '幾何原本:建立空間秩序很久遠很很好不錯的邏輯推演語係(全譯插圖本)(全新修訂版)'是古希臘數學傢歐幾裏得的一部不朽之作 集整個古希臘數學的成果與精神於一身。既是數學巨著 也是哲學巨著 並且靠前次完成瞭人類對空間的認識。該書自問世之日起 在長達兩韆多年的時間裏 曆經多次翻譯和修訂 自1482年靠前個印刷本齣版 至今已有一韆多種不同版本。除'聖經'之外 沒有任何其他著作 其研究、使用和傳播之廣泛能夠與'幾何原本:建立空間秩序很久遠很很好不錯的邏輯推演語係(全譯插圖本)(全新修訂版)'相比。漢語的很早譯本是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明代科學傢徐光啓於1607年閤作完成的 但他們隻譯齣瞭前六捲。證實這個殘本斷定瞭中國現代數學的基本術語 諸如三角形、角、直角等。日本、印度等東方國j1a皆使用中國譯法 沿用至今。近百年來 雖然大陸的中學課本必提及這一偉大著作 但對中國讀者來說 卻無緣一睹它的全貌 納入傢庭藏書更是妄想。 徐光啓在譯此作時 對該書有極高的評價 他說:“能精此書者 無一事不可精;好學此書者 無一事不科學。”現代科學的奠基者愛因斯坦更是認為:如果歐幾裏得未能激發起你少年時代的科學熱情 那你肯定不會是一個天纔的科學傢。由此可見 '幾何原本:建立空間秩序很久遠很很好不錯的邏輯推演語係(全譯插圖本)(全新修訂版)'對人們理性推演能力的影響 即對人的科學思想的影響是何等巨大。 |
| 評述 我進一步說 除這五種圖形以外 不存在其他的由等邊及等角且彼此相等的麵構成的圖形。 因為:一個立體角既不可能由兩個三角形建成 也不可能由兩個平麵建成。 由三個三角形構成棱錐的角 由四個三角形構成八麵體的角 由五個三角形構成二十麵體的角;但是六個等邊等角三角形一個頂點放在一起卻不能構成一個立體角 因為:等邊三角形的一個角是直角的三分之二 所以:六個角等於四個直角 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 一個立體角是由其和小於四直角的角構成的-命題XI.21。 同理:六個以上平麵角不可能構成一個立體角。 由三個正方形構成立方體的角 但是四個正方形不能構成立體角 因為它們的和又是四個直角。 由三個正五邊形構成十二麵體的角:但是四個這樣的角卻不能構成任何立體角 因為 一個等邊五邊形的角是直角的一又五分之一 因此 四個角之和大於四直角 這是不可能的。 同理 不可能由另外的多邊形構成立體角。 …… |
作為一名對古代智慧充滿好奇心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那些奠定文明基石的著作心生嚮往。《幾何原本》這個名字,在無數關於數學、邏輯和哲學討論中反復齣現,總讓我聯想到古希臘的嚴謹思考和清晰論證。雖然我並非專業數學人士,但僅僅是想象著歐幾裏得如何一步步構建起如此龐大而完美的幾何體係,就足以讓我感到興奮。我常常在想,在那個沒有計算器、沒有先進科技的年代,人們是如何通過純粹的邏輯推理,將抽象的幾何概念具象化,並形成如此係統、自洽的理論。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關於圖形和綫條的科學,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智力探險,去感受那個時代思想的光輝,去理解邏輯思維的力量是如何塑造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窺探到數學之美背後蘊含的深刻哲學,感受那份跨越韆年的智慧沉澱。
評分我一直對古老文明的智慧之光充滿好奇,而《幾何原本》無疑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雖然我可能無法像數學傢那樣去領略其深奧之處,但我對它所代錶的嚴謹邏輯和理性思維的魅力始終心馳神往。在我眼中,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數學著作,更像是一部關於清晰思考、精確錶達的哲學典範。我常常想象,在古代希臘的集市上,哲學傢們是如何圍繞著這些幾何原理展開辯論,如何在字斟句酌中追求真理。這種對邏輯的尊重和對清晰錶達的追求,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相信,即使不去鑽研具體的定理,僅僅是感受《幾何原本》中所蘊含的思維方式,也能對我們如何理解世界、如何進行溝通産生深刻的影響。它是一座思想的燈塔,指引著我們穿越混沌,抵達清晰的彼岸。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位對知識充滿渴望但又非專業人士的讀者來說,《幾何原本》代錶著一種對人類智識巔峰的仰望。我常常在想,是什麼樣的頭腦,纔能在兩韆多年前就構建齣如此宏大、如此嚴謹的邏輯體係?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關於圖形和定理,更是一種關於“如何思考”的啓示。它讓我看到瞭純粹理性力量的強大,看到瞭從基礎公理齣發,如何可以構建齣無比精密的知識大廈。我期待著,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那種清晰的推演,那種無可辯駁的邏輯之美。即使我無法完全理解每一個證明,但僅僅是目睹這種智慧的運作方式,就已經是一種極大的享受。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像是一本關於“思維的說明書”,它嚮我們展示瞭人類理性思維的無限可能,以及對真理的不懈追求。
評分讀一本被譽為“數學史上的聖經”的書,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鼓舞。雖然我可能無法像數學傢那樣去精通每一個細節,但僅憑這份對《幾何原本》的敬畏之心,就足以讓我想要一探究竟。我總是好奇,這本書究竟是如何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保持如此長久的生命力。它的魅力究竟在哪裏?是那些精妙絕倫的證明過程,還是那些簡潔明瞭的定義?我猜想,在那些看似枯燥的數字和綫條背後,隱藏著的是人類對宇宙秩序最原始的探索和對真理的不懈追求。每次看到關於它的討論,都會激起我想要親自去感受那種“頓悟”的時刻,去理解那些被無數先賢們反復研讀和傳頌的智慧。它就像是一座宏偉的寶庫,裏麵不僅有數學的珍寶,更有關於邏輯、思維和探索精神的啓示,等待著我去發掘。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偉大的書籍,其價值絕不僅僅體現在其核心內容本身,更在於它所能引發的思考和聯想。《幾何原本》,在我看來,就屬於這樣一種著作。當我翻開它,即使不深入每一個定理和證明,僅僅是瀏覽那些清晰的圖示和符號,我都能感受到一種撲麵而來的理性之美。它像是一條蜿蜒的河流,從最基礎的公理和公設齣發,最終匯聚成壯闊的定理海洋。這種由簡入繁,由錶及裏的邏輯推進方式,本身就極具啓發性。我常常在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否藉鑒這種嚴謹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在做任何一項決策時,能否先明確自己的“公理”和“公設”,然後一步步推導,避免被情緒或偏見所乾擾。這本書,在我看來,就是一部關於如何清晰思考、如何進行嚴謹論證的“方法論”,它所傳遞的精神,早已超越瞭單純的數學範疇,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教會我們如何更理智、更有效地認識和改造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