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是需要学习的:情爱文化50讲
定价:25.00元
作者:徐兆寿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8012895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今天,谁要论及情爱而羞于言性,那他会遭人耻笑。可是,我们对待性的态度正确吗我们关于性的知识可靠吗本书将告诉你,性与情感不可分,性与审美不可分性与道德、历史不可分…句话,性与文化不可分。那种纯粹用科学主义看待性的态度是*有害的。
本书是被网上誉为“青年大师”的西北师大教授徐兆寿先生在许多大学进行情爱文化讲座的讲稿,从文化的角度为青年人解决各种困扰他们的难题,有启蒙情爱教育,普及生理、心理知识和树立正确情爱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有关徐兆寿先生开设的情爱文化讲座,曾在大学校园和网上备受争议。
目录
前言
性文化讲座上的遭遇(代序)
上编 爱是需要学习的
讲 爱是需要学习的
第2讲 爱是创造的
第3讲 一个营销者的爱情两难
第4讲 请救救这些“性革命”浪潮之上的青年
第5讲 大学流行姐弟恋:女性成为主动者
第6讲 两个女友都喜欢,怎么办
第7讲 他要分手我该怎么办
第8讲 一个无法自拔的苦恼者
第9讲 如何处理好灵与欲的中突
0讲 女子在男子面前应如何摆布自己
1讲 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2讲 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3讲 为什么我国青少年青春期提前
4讲 我国儿童性教育存在误区
5讲 性会成为爱的阻力吗…
6讲 做未婚妈妈肯定是一场悲剧
7讲 “性革命”、“垮掉的一代”与8O后
8讲 “性革命”真的到了中国吗
9讲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婚姻的认识
第20讲 婚姻危机
第21讲 关于无性婚姻的回答
第22讲 她该不该结婚
第23讲 我们究竟要不要结婚
第24讲 卖被杀之后
第25讲 一位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26讲 面对孩子,离异女人怎样走出困境
第27讲 这样的父亲应该感到悲哀
第28讲 中国人姓氏的没落与自由意识的崛起
第29讲 孩子该随谁姓
中编 什么是爱情
第3O讲 什么是爱情
第3l讲 爱情受三种力量支配
……
下编 性文化课笔记
附录 性教育亟须进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是个比较务实的人,看待事物总喜欢直观地去理解。在感情方面,我过去也常常觉得,爱就是一种感觉,是激情,是心动。当激情褪去,剩下的就是平淡,所以很多人最后都会分开。然而,随着阅历的增加,我逐渐发现,这种想法太过简单化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它让我认识到,情爱文化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它涉及到历史、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层面。书中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爱情观念的梳理,让我看到了爱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当下我们所处的环境对我们情感选择的影响。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对爱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被社会文化所塑造的。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认知的情感世界。它让我明白,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需求,更有着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支撑或影响着我们。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不再局限于自己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是能够更全面、更辩证地看待“爱”这个永恒的主题。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那些微妙之处。以前,我总是倾向于用比较直接、甚至有些强硬的方式来处理感情中的问题,总觉得“说开了就好”。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让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这本书就像一位温和而睿智的长者,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揭示了许多我从未留意过的情感细节。它不是那种高屋建瓴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生活化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依恋模式”的探讨,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很多不安和焦虑的根源,都与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理解了这一点,我才开始真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更容易去理解伴侣的反应。它提醒我,在表达爱意时,需要更多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需要去关注对方的感受,而不仅仅是自己的想法。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沟通”的含义,它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包含了非语言的信号、情感的传递以及潜意识的互动。这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对经营一段健康、长久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我内心干涸的情感荒原。我一直以为,爱是一种本能,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化学反应。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发现,婚姻和亲密关系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那些曾经以为理所当然的和谐,在琐碎的生活中渐渐显露出裂痕。当我翻开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过去在爱情道路上的种种迷茫和笨拙。它没有给我一套现成的“灵丹妙药”,而是引导我去审视自己,去理解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沟通方式,那些伤害性的言语,那些被忽略的情感需求,那些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学习、成长和调整的过程。它教会我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尊重,如何包容。最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爱,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和对伴侣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是两个人共同努力,一点一滴去经营和创造的。这种“学习”的过程,虽然有时会充满挑战,但却让我看到了通往更深层次连接的希望,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在我过去的情感经历中,我常常感到一种无力感,总觉得自己在爱情中扮演的角色不够好,或者总是抓不住经营感情的要领。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启发,它不是那种告诉你“如何做”的简单指南,而是引导你去“理解”。书中对情感中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细节的剖析,让我醍醐灌顶。我曾经因为一些小事和伴侣争吵不休,过后又感到后悔,但却不知道如何避免。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冲突的根源,并非表面的争执,而是潜藏在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和认知差异。它教会我如何去识别这些信号,如何去安抚自己和对方的情绪,如何在矛盾中找到共同点,而不是一味地对抗。我开始尝试用书中提供的一些方法,去理解伴侣的行为,去调整自己的反应。令我惊喜的是,这种改变确实带来了积极的效果。关系中的摩擦减少了,理解和支持却在悄悄增长。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爱不仅仅是心动和激情,更是一种智慧,一种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艺术。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亲密关系”这个概念都有点模糊,总觉得它只是婚姻的另一种说法,或者是一种更高级的情感状态。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亲密关系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连接,它建立在信任、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之上,并且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去维系和发展。书中对不同类型亲密关系的探讨,从恋人到夫妻,再到更广泛的社会连接,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情感账户”的比喻,它生动地解释了如何通过日常的点滴关怀来积累和维系情感资本。它提醒我,爱不是一次性的投入,而是持续的经营和维护。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在情感中的“付出”和“索取”,以及这种平衡是否健康。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亲密关系的建立和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调整和成长。它让我不再害怕情感中的挑战,而是将其视为成长的契机,也让我对未来与人建立更深厚、更长久的情感连接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