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德龄公主回忆录
:39.80元
作者:(美)裕德龄,荷莎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06051514
字数:344000
页码:32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德龄公主是大清驻法大使的女儿,后被慈禧选作贴身女官。这部《德龄公主回忆录》记述了作者随侍慈禧期间的亲身见闻,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宫廷内幕。德龄公主以一个接受过西方自由平等教育的“普通人”的角度,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中国历史上这位传奇女性的饮食起居和习性品格;本书**次向外界展示了太后的固权手段,光绪皇帝被囚等细节,许多资料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一个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末代王朝的公主,面临新与旧、发展与没落,亲历了中国封建没落的剧烈震荡,也给这个清宫大内带来了一次次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本书在让读者窥探深宫生活的细节之余,也因字里行间见显露的中西方文化碰撞带给读者启发与思索。
内容提要
《德龄公主回忆录》是裕德龄在美国后用英文撰写的,记录了从六岁记事起,至自己回国后,到北京在清宫内的两年多陪侍生活。《德龄公主回忆录》详述了1903年至1904年清廷宫禁内苑的生活实情,近距离描写了当时中国的高女统治者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和习性品格。在她的笔下,慈禧是一个美丽、随和、有气度的女人;光绪是温和、略带忧虑的英俊男子,次向外人展示了深宫内帷的细节。在当时以德龄公主署名出版后,在《申报》等媒体上刊载,影响较大。
目录
作者介绍
德龄(1886~1944),1886年出生于武昌,后在荆州、沙市度过了童年时代。1895年,其父裕庚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人随父亲到日本东京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在巴黎出任驻法使臣,德龄又随父亲到法国。1903年春,17岁的德龄随父同到北京,后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1905年3月,裕庚因病到上海就医,电召德龄姐妹赴沪。同年12月,裕庚去世,德龄从此离开皇宫。后来,德龄结识了美国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撒迪厄斯·怀特,两人于1907年5月21日在上海结婚。1915年,德龄随怀特赴美,开始用英文创作,署名“德龄公主”,成为当时美国的作家之一德龄用英文写作的部回忆录《清宫二年记》就引起了西方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这本书以人称的叙述方式,详述了1903一1904年清廷宫禁内苑的生活实情,其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当时中国的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和习性品格,书中的许多资料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之后,德龄先后用英文写了回忆录体作品《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以及纪实文学作品《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抗战期间,宋庆龄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发动海外华人、华侨一同抗日,在保卫中国同盟举办的“中国之夜”和“一碗饭”运动中,德龄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44年11月22日,德龄在加拿大去世。
文摘
序言
我总觉得,那些能够亲历历史大事件的人物,他们的回忆录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户,让我能够窥见那些被历史尘封的细节。德龄公主,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贵族特有的气质,而“回忆录”则预示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即将展开。我一直对清朝晚期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个时代既是旧时代的落幕,也是新时代的序章,充满了变革与动荡。我特别好奇,作为一名在西方接受教育的公主,她如何看待和理解那个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帝国?她与慈禧太后之间的交往,以及她在宫廷中扮演的角色,这些都让我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那些发生在紫禁城深处的喜怒哀乐,那些被历史洪流裹挟的人物命运。我期待着,通过她的文字,我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
评分这本书,我早在很多年前就听说了,名字很吸引人,“德龄公主回忆录”,光是听名字就觉得故事里一定充满了宫廷的奢华,贵族的优雅,以及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我一直对那些描绘旧时代风貌的书籍有着特别的偏爱,总觉得它们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魔力,能让我们窥见那些早已远去的岁月。我一直想象着,德龄公主一定是一个出身高贵、见过世面的女子,她的笔下,定会将紫禁城的重重宫门、晚清皇室的日常生活,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风俗人情,描绘得栩栩如生。我期待着她能够带我走进那个神秘而又充满故事的宫廷,感受在那深邃的宫墙之内,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有哪些被历史尘埃掩盖的真相。我更是好奇,作为一个西方化的公主,她是如何看待和理解中国传统的礼仪和文化?她与慈禧太后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交往?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对这本书充满期待的原因,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我心中那些模糊的画面,让它们变得清晰而生动。
评分我对于这类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历史的书籍,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近感。仿佛是通过作者的眼睛,我能够直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听到那些来自遥远年代的声音。德龄公主的回忆录,听起来就像是穿越时空的一封信,来自一位身处尊贵地位的女子,向我们娓娓道来她的经历。我一直对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清朝晚期,特别是皇室的生活充满了好奇。那些关于宫廷的传说总是让人浮想联翩,而如果是一位公主亲口讲述,那一定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我期待她在书中能够描绘出她所见证的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她与那些历史人物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她作为一名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背景下成长的女性,所经历的独特体验。我希望从这本书中,我不仅能了解到历史事件的发生,更能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选择与无奈。这种深入人心的讲述,往往比枯燥的历史记载更能触动人心。
评分每次看到“回忆录”这三个字,我都会立刻被吸引。总觉得,这是最直接、最真切的历史记录方式,没有经过太多的加工和修饰,带着作者最原始的情感和记忆。德龄公主,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我很难不联想到那个时代的皇家生活,以及可能发生的种种跌宕起伏。我一直对晚清时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那个时代落后的惋惜,也有对那个时代下无数人物命运的同情。我希望通过德龄公主的视角,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宫廷生活,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以及身处其中的贵族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我更期待能够通过她的文字,看到她如何观察和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变迁,以及她个人的成长与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晚清宫廷,让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和温度。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但又有些犹豫,怕真实的阅读体验会与我脑海中构筑的宏大想象产生落差。我总是对那些能够真实反映历史细节的书籍充满敬意,尤其是那些源自亲历者的回忆录,它们往往比任何虚构的文学作品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能揭示历史的真相。我深信,德龄公主作为一个身处历史关键时刻的见证者,她的视角一定是非常独特且珍贵的。我希望通过她的眼睛,看到那个动荡年代下,大清王朝最后的辉煌与无奈,看到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古老帝国所经历的阵痛与变革。我更期待她能捕捉到那些细微的情感,那些隐藏在繁文缛节之下的真实人性,是隐忍,是抗争,是迷茫,还是别的什么?我对那些关于宫廷生活的描写尤其感兴趣,想象着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那些精致绝伦的服饰,以及那些身处其中的人物,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历史认知上的空白,让我对那个时代有更深刻、更立体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