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马步芳传 |
| 定价 | 32.00 |
| ISBN | 9787225046853 |
| 出版社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 作者 | 樊前锋 |
| 编号 | 1200934085 |
| 出版日期 | 2014-01-01 |
| 印刷日期 | 2014-01-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296.00千字 |
| 页数 | 326 |
| D1一章少年从戎 显赫的武人世家 少年时代的求知生活 跻身行武 刺杀“和平代表团” 国民军入青 治军的特点 出兵强占甘肃西部 D1二章声名鹊起 来自青海南部的考验 向来犯藏军开战 青藏大战中蜚声内外 D1三章乱世守成 孙殿英受命西进 抗衡中央政府 中央大员朱绍良的支持 孙马逐鹿宁夏 南京国民政府的笼络 D1四章代理 凋零的马麟 整饬吏治 获得支持 南京国民政府的xuan择 代理青海省 D1五章河西战役 积极部署 对抗红军 红九军兵殇古浪 西路军浴血河西走廊 对西路军被俘人员的处置 D1六章抗日战争 动员全省力量积极抗战 青海骑兵师 骑兵师二打淮阳 骑兵师的军民关系 与新四军的摩擦及界首走私 后期奋战及凯旋归里 D1七章其人近观 言行果敢 罕有的烂漫 独操威权 好大喜功 善于攀缘 宗教纽带 D1八章治青撮要 成绩斐然的植树造林运动 初具规模的公路网 保甲制度与壮丁训练 轰轰烈烈的识字运动 独树一帜的禁烟运动 D1九章军队建设 彪悍的骑兵部队 鲸吞马步青骑五军 对军队的思想教育 庞大的军事力量 控制青海内部的工具 乐家湾兵变 D1十章治理蒙藏 主持青海湖祭海会盟 对玉树藏族的两种态度 在果洛草原上的高压态势 毁誉颇多的蒙藏教育 保护蒙藏的实质 D1十一章养士抡材 拟建青海大学 办理小学教育 昆仑中学与青云中学 马步芳办理青海教育的小结 D1十二章涉及藏事 插手九世班禅返藏、十世班禅坐床 滞留十四世达赖喇嘛进藏 对西藏地方的影响力 D1十三章维持新疆 骑五军进入新疆的缘由 马步芳与新疆的紧密联系 北塔山之战 驻新青海军的*终命运 D1十四章势倾西北 培植马继援 八十二军出兵陇东 出任西北军政长官 D1十五章土崩瓦解 “收复”西安计划落空 兰州备战 战败逃离 青宁新三省和平解放 D1十六章隔海望乡 寥落的“大使”生涯 马继援:此生难忘是乡关 附录一:马步芳生平事记 附录二: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
| 樊前锋 有名青年作家、自由撰稿人 致力于西北近代史尤其近代人物的研究。曾出版有作品'马麒传'等。 |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
| 传主马步芳 回族 字子香。马步芳依靠家族的势力登上了权利的很好 他和他的家族在青海长达40年的统治对整个西北的政局都有重要的影响。 '马步芳传'(作者樊前锋)共分为十六章 从马步芳少年时代写起 一直写到他逃亡海外 病死在沙特。书中不乏对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 也有对马步芳个人形象的刻画。'马步芳传'以翔实的材料还原了马步芳的颇具争议的一生 客观地评述了这个“青海王”的不寻常的往事。 |
读完这本传记,我首先被深深吸引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作者在叙述中展现了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背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历史细节的考究,仿佛能让人触摸到那个时代特有的空气,感受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抉择。尤其是在描绘重大历史事件时,叙事的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紧凑激昂,时而沉静内省,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历史人物关系时的那种克制与深入,没有简单地进行褒贬,而是力求呈现一个多维度的形象,这种成熟的叙事手法,使得全书在学术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可以说,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人的生平,更是在为我们打开一扇观察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窗口。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实在太有画面感了,读起来完全不像是在啃历史书,更像是在看一部精心制作的年代大戏。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讲究,尤其擅长运用一些富有地域色彩和时代特征的词汇,让那些尘封的往事重新鲜活起来。我特别注意到那些关于场景和环境的细致描写,无论是西北那片广袤土地的萧瑟,还是特定场合下人物的服饰仪态,都描摹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这种细腻的描写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使得人物的情感波动和环境的压迫感能够直接穿透纸面,直达读者的心底。这种叙事风格,对于我这种偏爱文学性甚于纯粹史料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场盛宴,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转折或一帧绝美的画面。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种关于地方实力派人物的传记可能会显得过于小众和晦涩,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却出乎意料地清晰流畅。作者在时间线的推进上处理得非常高明,既保证了历史的完整性,又通过巧妙地穿插人物的私人信件、回忆录片段,成功地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这种结构上的设计,使得即便是对相关历史背景了解不多的读者,也能非常顺畅地跟上思路,理解人物行动背后的逻辑和动机。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侧重点把握得当,绝不拖泥带水,该展开的地方深入挖掘,该简略收尾的地方则干净利落,整体节奏控制得张弛有度,阅读体验非常舒适。
评分从装帧设计和出版社的选择来看,这本书显然是经过了用心打磨的。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了专业水准,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一本篇幅不短的传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而且,全书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无论是正文的行距还是注释的规范性,都体现了出版方对历史读物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次信息传递,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文化产品,值得收藏。我尤其喜欢扉页和目录的设计,简洁而不失大气,为整本书定下了一个庄重而引人入胜的基调,让人在翻开的第一刻起,就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和敬意。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对“权力”本质的深刻洞察。它没有落入歌颂或批判的俗套,而是冷静地剖析了一个在动荡时代中,个人如何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如何利用和被利用,最终走向他既定的命运。我从中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看到了个人意志在时代洪流前的渺小与挣扎。作者在分析人物决策时,往往会引用大量的原始资料作为支撑,这使得结论的提出不是凭空臆测,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充满了说服力。这种抽丝剥茧式的分析方法,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需花时间去消化和反思,思考权力结构、家族忠诚以及地域文化是如何共同塑造了一个历史人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