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9
定价:68.00元
作者: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030271747
字数:368000
页码: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报告的主题是金融危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报告围绕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起源及创新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报告解剖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并对我国及地方如何应对这场危机作了分析。然后,报告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实,就如何进行危机后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与产业升级提出了看法和政策建议。
此外,报告还对一年以来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跨国公司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等。
本报告可供各级领导干部、有关决策部门、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评价三: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9》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中国科技进步的足迹。报告中对于关键技术瓶颈的剖析,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真实困境,也更能体会到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艰辛。它不仅仅是一份静态的总结,更像是一份动态的观察报告,捕捉到了科技发展的时代脉搏。我特别关注了报告中关于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益的讨论,这让我对科技投资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何国家会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报告的视角是多元的,既有对国家战略层面的宏观把握,也有对具体产业和技术的微观审视。例如,它对能源、信息、生物等领域的分析,让我看到了这些领域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所取得的进展。读完报告,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2009年的科技发展大潮之中,感受到了那种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这份报告,无疑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史料,也是理解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不可或缺的读物。
评分评价二: 初识《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9》,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但阅读体验却远超预期。报告的语言虽然严谨,却不失深度和广度,仿佛一位睿智的长者,在娓娓道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数字,而是通过对宏观政策、产业布局、人才培养等多维度的分析,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科技发展生态。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产学研结合”的论述印象深刻,报告详细阐述了如何打破壁垒,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对于理解中国科技的实际落地能力至关重要。此外,报告中对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态势的分析,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角色演变。那些关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以及中国在某些新兴技术领域悄然崛起的迹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报告的客观性也值得称道,它既肯定了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任何研究报告都应具备的宝贵品质。总而言之,这份报告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让我得以从更宏观、更系统的层面去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评分评价一: 翻开《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9》,脑海中立马浮现出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2009年,彼时的中国,正处在全球经济的十字路口,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这份报告,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了解了当时中国科技的脉络。它不仅仅是数据的堆砌,更是对中国科技发展路径的深刻反思与前瞻性解读。报告中对当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分析,让我对科技政策的制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重点领域技术突破的梳理,则展现了中国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与辉煌的成就。读到关于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的部分,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的决心与魄力。报告中的案例分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科技创新如何驱动经济增长,如何影响社会进步。虽然篇幅不小,但我几乎是逐字逐句地阅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它让我明白,科技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远的规划、持续的投入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份报告,为我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中国科技发展图景,让我对祖国的科技实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由衷的自豪。
评分评价五: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9》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力作,它以一种全局性的视野,审视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报告中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阐释,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一战略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核心地位。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展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实际成果和面临的挑战。我尤其被报告中关于技术标准和产业生态的分析所吸引,这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参与全球竞争中的策略和布局。报告的分析透彻,论述深刻,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引发我的共鸣和思考。它让我意识到,科技发展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进步,更是一种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市场机制以及人才队伍的协同发力。这份报告,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窗口,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评价四: 阅读《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9》,我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厚重感与前瞻性。报告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每一部分都紧密围绕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核心议题展开。它并没有回避挑战,而是直面问题,例如在人才培养和原始创新能力方面,报告提出的见解和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尤其欣赏报告中对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分析,它清晰地阐释了科技进步如何能够惠及民生,如何能够推动社会转型。书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论述,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在规范科技创新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报告的语言风格偏向学术化,但其内容却充满了启发性,能够引发读者对科技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它让我明白,科技发展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与国家战略、经济格局、社会需求等紧密相连。这份报告,就像一本高质量的教科书,为我提供了理解中国科技发展逻辑的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