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经济法学
定价:37.90元
作者:王春平,应瑞瑶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109119956
字数:491000
页码:425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经济法制化是市场经济运行和管理的重要特征,企业组织模式化、市场竞争秩序化、经济管理规范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本书注重体系完整性与突出重点内容相结合,全书17章,在内容编排上分为相互紧密联系的五个部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经济法的基本原理,系统而有重点地阐释了关于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宏观管理、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在理论与法律规范的介绍上力求反映外经济法学的新研究进展,吸收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新成果;各章内容阐述注重法学理论、法律规范与法制建设实践的密切联系,突出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经济法律规范的能力。全书结构层次清晰,语言表述清新流畅,法律规范阐释准确严谨,理论论述深入浅出。本书适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法律、经济管理工作者参考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关于经济法的书,读起来就像是走进了一个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迷宫。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扎实,对复杂法律条文的梳理和阐释深入浅出,这一点非常难得。我尤其欣赏他们处理案例时的那种冷静和精准,没有过多的情绪渲染,而是紧紧抓住法律精神,一步步推导出结论。初读时,可能会觉得有些枯燥,毕竟是专业领域的书籍,但只要坚持下去,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非常棒。它不像那种只停留在理论表面的教材,而是带着强烈的实践导向,让人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中的商业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部分,讲解得非常细致,从股东权利的保护到董事会的决策机制,每一个环节的法律约束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高级的法律实务指南,而不是单纯的学术著作。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处理合同和市场监管事务的人来说,它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工具和参照。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一些门槛的,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的读物。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每一步都需要集中十二分的注意力去辨析那些法律术语的细微差别。我个人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消化其中关于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那几章。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通过精巧的结构和恰当的类比,转化成相对直观的理解框架。不过,我发现书中的某些章节在论述时略显保守,对于一些新兴的经济模式带来的法律挑战,探讨得还不够深入和前瞻。这也许是受限于成书时的环境,但在如今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读者可能会期待更多对数字经济、平台责任等热点问题的深度剖析。总体来说,它是一部奠基性的作品,但对于前沿动态的追踪,或许还有提升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厚重”且“可靠”。它不像某些流行读物那样追求快速的、表面的理解,而是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去进行深度的对话。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国际经济法原则与国内法接轨时的细致处理,这在很多教材中往往是一笔带过的内容。他们不仅介绍了规范本身,还深入分析了背后的国际政治经济考量,让读者明白法律制定从来不是孤立的。读完后,我对“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之间的动态关系有了更为成熟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理解到其中微妙的平衡艺术。唯一的“美中不足”或许在于,某些章节的论证略显冗长,如果能在保持严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炼和精简,读起来可能会更顺畅一些。但瑕不掩瑜,它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古典和严谨的,这与它的内容气质非常吻合。拿在手里分量十足,那种油墨的香气似乎都带着一股庄重的学术气息。我喜欢它在关键概念旁留出的空白区域,这很方便我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和思考的延展。作者在构建整个经济法体系时,展现出极强的结构化思维能力,从宏观的法律原则到微观的救济手段,脉络清晰,很少有跳跃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效率与公平”如何在经济法中取得平衡的论述,这个核心矛盾被揭示得淋漓尽致。它迫使读者不仅要知道“法律规定是什么”,更要思考“法律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从而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但即便是非专业人士,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能从中汲取到法律思维的精髓。
评分初次接触这部作品时,我有点被它庞大的信息量所震慑,感觉像是在面对一座知识的图书馆。然而,一旦深入进去,就会发现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到位。他们似乎深谙如何引导读者的注意力,总能在关键节点插入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历史背景或司法判例,瞬间将原本枯燥的法条变得生动起来。例如,在讲解合同自由的边界时,作者引用了几个跨越数十年的经典案例,展示了司法实践如何逐步修正和完善对这一原则的理解,这种历史的纵深感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其内容的全面性,它几乎覆盖了经济法领域所有主要的子分支,为构建一个完整的法律认知地图提供了坚实的骨架。对于希望系统性学习经济法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尽管这意味着阅读过程注定不会轻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