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IUV-承载网通信技术实战指导(特装版)
定价:85.00元
作者:罗芳盛,林磊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5411594
字数:
页码:293
版次: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突出4G承载全网概念,系统的覆盖IP承载、大容量光传输理论实践及工程实践;
2、实习操作以单元任务方式呈现步骤指引,突出介绍每个实训单元的目的和任务要求,指导性强,非常实用;
3、结合现网案例,实习单元覆盖网络规划、设备部署、业务调测全流程,全面覆盖4G承载网建设流程的实践内容;
4、与理论紧密结合,可与《IUV-4G承载技术》教材或其他LTE、4G承载网教材配合,验证并实践书本知识点。
内容提要
本书以“IUV-4G全网规划部署线上实训软件”为基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软件使用操作,以及专业仿真实训指导步骤。各实习单元结合现网典型应用场景,用实例帮助读者理解承载网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通过网络规划、容量规划、设备部署与联调、业务对接测试和故障处理等功能模块的实操训练,模拟出4G承载网从规划到开通的整改流程,令读者对4G全网形成整体概念,由浅入深、有点及面地全面掌握4G承载网的工程技能。
目录
实习单元1 OTN拓扑结构 1
1.1 实习说明 1
1.1.1 实习目的 1
1.1.2 实习任务 1
1.1.3 实习时长 1
1.2 拓扑规划 1
1.2.1 数据规划 2
1.3 实习步骤 2
1.4 总结与思考 6
1.4.1 实习总结 6
1.4.2 思考题 6
1.4.3 练习题 6
实习单元2 设备配置 7
2.1 实习说明 7
2.1.1 实习目的 7
2.1.2 实习任务 7
2.1.3 实习时长 7
2.2 拓扑规划 7
2.2.1 数据规划 8
2.3 实习步骤 8
2.4 总结与思考 20
2.4.1 实习总结 20
2.4.2 思考题 21
2.4.3 练习题 21
实习单元3 点到点业务配置 23
3.1 实习说明 23
3.1.1 实习目的 23
3.1.2 实习任务 23
3.1.3 实习时长 23
3.2 拓扑规划 23
3.2.1 数据规划 23
3.3 实习步骤 24
3.4 总结与思考 28
3.4.1 实习总结 28
3.4.2 思考题 29
3.4.3 练习题 29
实习单元4 穿通业务配置 31
4.1 实习说明 31
4.1.1 实习目的 31
4.1.2 实习任务 31
4.1.3 实习时长 31
4.2 拓扑规划 31
4.2.1 数据规划 31
4.3 实习步骤 32
4.4 总结与思考 68
4.4.1 实习总结 68
4.4.2 思考题 68
4.4.3 练习题 68
实习单元5 电交叉业务配置 69
5.1 实习说明 69
5.1.1 实习目的 69
5.1.2 实习任务 69
5.1.3 实习时长 69
5.2 拓扑规划 69
5.2.1 数据规划 70
5.3 实习步骤 70
5.4 总结与思考 89
5.4.1 实习总结 89
5.4.2 思考题 90
5.4.3 练习题 90
实习单元6 网络拓扑规划 91
6.1 实习说明 91
6.1.1 实习目的 91
6.1.2 实习任务 91
6.1.3 实习时长 91
6.1.4 拓扑规划 91
6.1.5 数据规划 92
6.2 实习步骤 92
6.3 总结与思考 99
6.3.1 实习总结 99
6.3.2 思考题 99
6.3.3 练习题 99
实习单元7 容量规划 101
7.1 实习说明 101
7.1.1 实习目的 101
7.1.2 实习任务 101
7.1.3 实习时长 101
7.1.4 拓扑规划 101
7.1.5 数据规划 102
7.2 实习步骤 102
7.3 总结与思考 111
7.3.1 实习总结 111
7.3.2 思考题 111
7.3.3 练习题 111
实习单元8 设备配置 113
8.1 实习说明 113
8.1.1 实习目的 113
8.1.2 实习任务 113
8.1.3 实习时长 113
8.1.4 拓扑规划 113
8.1.5 数据规划 114
8.2 实习步骤 114
8.3 总结与思考 127
8.3.1 实习总结 127
8.3.2 思考题 127
8.3.3 练习题 127
实习单元9 IP地址配置 129
9.1 实习说明 129
9.1.1 实习目的 129
9.1.2 实习任务 129
9.1.3 实习时长 129
9.1.4 拓扑规划 129
9.1.5 数据规划 129
9.2 实习步骤 130
9.3 总结与思考 141
9.3.1 实习总结 141
9.3.2 思考题 142
9.3.3 练习题 142
实习单元10 VLAN配置 143
10.1 实习说明 143
10.1.1 实习目的 143
10.1.2 实习任务 143
10.1.3 实习时长 143
10.1.4 拓扑规划 143
10.1.5 数据规划 144
10.2 实习步骤 145
10.3 总结与思考 153
10.3.1 实习总结 153
10.3.2 思考题 153
实习单元11 VLAN间路由 155
11.1 实习说明 155
11.1.1 实习目的 155
11.1.2 实习任务 155
11.1.3 实习时长 155
11.1.4 拓扑规划 155
11.1.5 数据规划 156
11.2 实习步骤及记录 156
11.3 总结与思考 186
11.3.1 实习总结 186
11.3.2 思考题 186
实习单元12 直连路由 187
12.1 实习说明 187
12.1.1 实习目的 187
12.1.2 实习任务 187
12.1.3 实习时长 187
12.1.4 拓扑规划 187
12.1.5 数据规划 187
12.2 实习步骤 188
12.3 总结与思考 192
12.3.1 实习总结 192
12.3.2 思考题 192
实习单元13 静态路由 193
13.1 实习说明 193
13.1.1 实习目的 193
13.1.2 实习任务 193
13.1.3 实习时长 193
13.1.4 拓扑规划 194
13.1.5 数据规划 194
13.2 实习步骤 195
13.3 总结与思考 214
13.3.1 实习总结 214
13.3.2 思考题 214
13.3.3 练习题 214
实习单元14 OSPF路由协议 215
14.1 实习说明 215
14.1.1 实习目的 215
14.1.2 实习任务 215
14.1.3 实习时长 215
14.1.4 拓扑规划 215
14.1.5 数据规划 216
14.2 实习步骤 217
14.3 总结与思考 273
14.3.1 实习总结 273
14.3.2 思考题 273
实习单元15 综合实验 275
15.1 实习说明 275
15.1.1 实习目的 275
15.1.2 实习任务 275
15.1.3 实习时长 275
15.1.4 拓扑规划 275
15.1.5 数据规划 276
15.2 实习步骤 278
15.3 总结与思考 371
15.3.1 实习总结 371
15.3.2 思考题。 371
15.3.3 练习题 372
实习单元16 IP承载网故障处理 373
16.1 实习说明 373
16.1.1 实习目的 373
16.1.2 实习任务 373
16.1.3 实习时长 373
16.1.4 拓扑规划 373
16.1.5 数据规划 374
16.2 实习步骤 374
16.3 总结与思考 395
16.3.1 实习总结 395
16.3.2 思考题 396
作者介绍
林磊,中兴通讯高级工程师,中兴通讯专家讲师,广东移动战略咨询顾问。
罗芳盛,中国互联网协会承载网专家,中兴通讯承载网架构师,中兴通讯学院专家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或主要从业经历:IPRAN技术与发展趋势,光传输技术
文摘
序言
这本《IUV-承载网通信技术实战指导(特装版)》的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硬核技术的味道,厚重而专业,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最近一直在研究下一代网络架构,特别是关于承载网的演进和实际部署中的挑战,这本书恰好在这个时间点闯入了我的视野。我非常期待它能在理论讲解之外,提供更多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案例分析和排障思路。毕竟,教科书上的模型和实验室环境总归是理想化的,而真实的网络世界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陷阱”。如果它能像名字暗示的那样,真正做到“实战指导”,那么它将是技术人员案头不可或缺的工具书。我尤其关注书中对新引入的SDN/NFV技术在承载网中的融合应用是否有深入的探讨,毕竟这是未来网络运维效率提升的关键。再者,对于如何平衡网络性能、安全性和成本这“铁三角”的问题,书中是否有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这对我目前负责的项目至关重要。一本优秀的实战书籍,应该能帮助读者从“知道是什么”升级到“知道怎么做”的质变过程。
评分说实话,我平时挑选技术书籍时,最怕的就是那种堆砌术语但缺乏实际操作指导的“大部头”。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我看到了许多行业内热议的关键词,这让我感到一丝安慰,但更让我好奇的是,这些概念是如何被作者们用一种平易近人且逻辑严密的方式串联起来的。我的工作涉及大量的网络故障排查,有时候一个微小的配置错误就能导致整个业务链条瘫痪,那种焦急和压力是只有一线工程师才能体会的。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中关于复杂故障定位和快速恢复流程的章节。如果能有详细的步骤指南,甚至配上工具的使用说明,那简直是物超所值。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站在我身边,在我面对突发事件时,能迅速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框架。一本好的“指导”,不应只是知识的罗列,更应该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能教人如何思考,如何预见潜在的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特装版”名头也吊起了我的好奇心。通常来说,特装版可能会在内容上有所增补,或者在排版、附录等方面有所优化,以满足更资深工程师的需求。我最大的期待是它能提供一些在公开文档中难以找到的“内幕信息”——可能是关于特定厂商设备的调试技巧,或者是某些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权衡考量。毕竟,承载网技术往往与大型运营商和设备商的私有实现紧密相关。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当前技术标准背后的商业和技术驱动力,那将极大地拓宽我的视野。我希望通过阅读它,不仅仅是掌握了如何配置某条命令,而是理解了为什么这条命令是当前最优解,以及未来它可能如何被替代。这种深层次的洞察力,才是真正区分优秀工程师和普通操作人员的关键所在。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我更看重作者团队的背景和实际工程经验。罗芳盛和林磊两位作者的名字,在业内有一定的分量,这让人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抱有较高的期望。对于承载网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到关于网络可靠性设计的第一手经验。可靠性不仅仅是设备冗余,更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书中是否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具有自愈能力的承载网络?比如在主备倒换、环路检测、业务隔离等方面,有哪些业界公认的最佳实践,以及在实际部署中遇到的“坑”又是如何被巧妙规避的?如果能深入剖析这些实际操作中的细微差别,这本书的价值将立刻提升一个档次,超越一般的参考手册。
评分从出版方的背景来看,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似乎是有保障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容就一定是完美契合所有读者的需求。我个人对光传输和分组承载的深度融合部分非常感兴趣。在当前5G时代,对带宽的需求是几何级增长的,承载网的扁平化和弹性化是必然趋势。我希望作者们能在这方面给出一些前瞻性的架构设计思路,不仅仅停留在现有技术的描述上。例如,在流量调度和QoS保障机制上,是否存在更先进的算法可以被应用到具体的网络设备配置中?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够指导我进行网络优化的“秘笈”,而不是已经过时的技术规范。如果书中能够清晰地阐述不同技术方案的优劣势,并给出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推荐配置模板,那就太棒了。这种可操作性强的指导,远比抽象的理论陈述更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