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数字陷阱 |
| 作者 | 李凯 |
| 定价 | 36.00元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2461135 |
| 出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28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似乎与我们如影随形,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埋藏了重重陷阱。数据洪流凶猛无情,把我们淹没在茫茫信息海洋,我们在其中四处飘荡,莫名地感到恐慌。数据信息并不都是真诚的,它也有虚假的面具。我们身在其中,有必要看穿它的本来面目。本书全面介绍了数字陷阱的各种类型,并通过详细而生动的案例进行了剖析,在*后列出了几项避免数据陷阱的妙招,帮助大家在工作、读书学习、购物等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识别数字陷阱,避免深受其害。 |
| 作者简介 | |
| 李凯: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级软件工程师,目前就职于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担任过数据分析师、项目经理等职务。主要从事大数据环境下的商业数据分析,设计酒店、金融证券、建筑和移动通信等多个行业。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数字是游戏,也是陷阱!本书帮你理清纷繁数据中的真相,让你认清数字背后的逻辑。本书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是一本难得的科普读物。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当我第一次看到《数字陷阱》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了无数的画面:被数据洪流裹挟的个体,在算法的迷宫中徘徊,在信息茧房中越陷越深。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危险气息,这恰恰是我一直以来所着迷的。我是一个对现代社会运作机制,尤其是信息技术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和思想有着强烈探究欲的读者。李凯这个作者的名字,虽然不是我耳熟能详的,但9787302461135这个ISBN,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了解这本书更深层信息的大门。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剖析数字时代所带来的挑战的书,一本能够让我看到那些隐藏在技术表象下的复杂关系的书。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技术名词或者安全漏洞,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式,探讨数字世界对我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甚至个体身份认同的影响。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在故事中感同身受,从而引发深刻的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让我能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看得更清楚,走得更稳健。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采用的是硬壳封面,触感细腻,拿在手里有分量,这通常意味着出版方对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信心。 《数字陷阱》这个书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悬念和警示意味,立刻引起了我作为一名对信息社会发展高度关注的读者的兴趣。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的时代,从社交媒体到在线支付,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数字无处不在,它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可能隐藏着我们尚未察觉的危险。李凯这个作者的名字,虽然在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时并不熟悉,但9787302461135这个ISBN,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它代表着这本书的官方身份,也让我能够在购书前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确认其专业性和可信度。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数字陷阱”的概念,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安全风险,更希望能够探讨信息时代对人类心理、社会结构甚至价值观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度思考,并对我日常生活产生积极指导作用的书籍,我希望《数字陷阱》能够成为这样一本对我具有启发性的读物,让我能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看得更清楚,走得更稳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给我一种强烈的科技感和一丝不安。暗色的背景,闪烁跳跃的数字代码,仿佛预示着一个隐藏着无数秘密的数字宇宙。而《数字陷阱》这个书名,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让我立刻联想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信息安全问题、隐私泄露危机,甚至是更深层次的心理操控。我一直对信息时代的发展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着警惕。李凯这个作者的名字,虽然我之前没有特别的了解,但是9787302461135这个ISBN,就像是一枚可靠的徽章,让我能够通过这个标识去了解作者的背景和这本书的出版信息。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地探讨“数字陷阱”的各个层面,从技术漏洞到人为的欺骗,从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到网络购物的虚假宣传,都能够得到详尽的分析。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方式,为读者构建一个关于数字世界风险的清晰图景。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我思考,并提供实际帮助的书籍,我希望《数字陷阱》能够让我对数字世界的运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落入那些看不见的陷阱之中。
评分我必须承认,吸引我购买这本书的,很大程度上是它所蕴含的“陷阱”二字所带来的神秘感和警示意味。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与数字打交道,从社交媒体的点赞评论,到网络购物的每一次点击,再到工作中的数据处理,数字无处不在,它们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了一个复杂而又脆弱的虚拟世界。这本书的名字,让我不禁思考,在我们享受数字便利的同时,是否也无形中踏入了某些不易察觉的“陷阱”?这些陷阱可能是信息泄露的风险,可能是算法操控的诱惑,也可能是虚假信息泛滥的迷雾。李凯作为作者,其姓氏本身就带有一种朴实的力量,让我联想到那种脚踏实地、深入挖掘真相的风格。而9787302461135这个ISBN,就像是这本书的身份证明,也让我在购买前进行了一番初步的了解,确保它不是一本空洞无物、华而不实的读物。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揭示一些我从未注意过的数字世界的暗面,用犀利的笔触剖析那些潜藏在科技光鲜外表下的阴影。我希望作者能够凭借其专业的知识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构建一个充满张力的叙事,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触动,甚至产生一种对自身数字行为的深刻反思。这本书不应该只是一个冰冷的技术教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和洞察力的故事,能够触及到我们内心最深处对于安全、隐私和真相的渴望。
评分我是一个对社会现象和科技发展交叉领域非常感兴趣的读者。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的时代,各种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数字世界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陷阱”?《数字陷阱》这个书名,无疑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疑惑。它没有使用过于学术化的语言,而是用一种更贴近生活、更具警示意义的方式来命名,这立刻引起了我的关注。李凯这个作者,虽然可能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9787302461135这个ISBN,却是一个可靠的标记,它代表着这本书的出版信息和市场流通,也让我能够通过这个标识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而是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数字陷阱”的形成机制,探讨它们对个人和社会可能造成的长远影响。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案例,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而又令人警醒的图景。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那些能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数字世界关系的读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解决之道,或者至少能够点醒我,让我能够在这个数字时代保持警惕,更好地保护自己。
评分我是一个热衷于探索现代社会运作机制的读者,尤其是科技发展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当我第一次看到《数字陷阱》这本书时,这个书名本身就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吸引力。“陷阱”这个词,总会让人联想到那些潜藏在表面之下、不易察觉的危险,而“数字”则代表着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时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揭示那些隐藏在数字技术光鲜外表下的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及它们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潜在影响。李凯这个作者的名字,虽然在我的知识库里并不突出,但9787302461135这个ISBN,却为我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起点,让我能够去搜索相关信息,了解作者的专业背景和过往成就。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方式,为我构建一个关于数字世界风险的清晰图景。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而是能够通过深刻的分析,让我理解这些“数字陷阱”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启示”,让我能够以更审慎的态度来面对数字生活,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那种暗色调中跳跃的数字符号,仿佛隐藏着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张,翻阅起来有一种厚重感,这总能让人对书的内容产生更高的期待。我是一个对技术发展,特别是网络安全和信息时代带来的影响非常感兴趣的读者,所以当我在书店的推荐区域看到这本书时,立刻被它的主题所吸引。“数字陷阱”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悬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数字痕迹,以及它们可能隐藏的风险。李凯这个作者的名字,我之前并没有特别的印象,但看到书籍信息中提及的9787302461135这个ISBN,我尝试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位作者在相关领域似乎有一些作品,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有了一定的信心。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将复杂的科技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作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一些技术上的故事,更能深入探讨数字时代对我们生活、社会乃至个人心理产生的深远影响。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引人入胜的情节,能够让我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挑战的数字世界。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是流畅且富有吸引力的,不会过于枯燥的技术术语堆砌,而是能够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跌宕起伏。我是一个喜欢在阅读中寻找共鸣的读者,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自己在这个数字时代中的身影,能够引发我对自身数字行为的反思。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是一种低饱和度的蓝灰色调,上面点缀着一些模糊不清的二进制代码,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略带压抑的氛围。这种设计风格,让我联想到了科幻小说中那些关于未来信息社会可能面临的危机的描绘。而《数字陷阱》这个书名,更是直接点燃了我对这本书内容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虽然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也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某些“陷阱”的猎物。李凯这个作者的名字,虽然我之前没有接触过,但是9787302461135这个ISBN,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它代表着这本书的官方身份,也让我可以在购买前进行一些背景调查,了解作者的专业背景和以往的作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探讨数字世界中的各种“陷阱”,比如数据隐私的泄露、网络诈骗的层出不穷,甚至是更深层次的算法操控和信息茧房效应。我期待作者能够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将这些复杂的概念解释清楚,并用真实的案例来印证。我是一个喜欢从书中汲取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读者,我希望《数字陷阱》能够成为我了解数字世界、保护自身权益的一本重要参考。
评分我是一个对“数字”这个词汇本身就充满好奇心的人。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既是科学的,又是神秘的。当我在书店里看到《数字陷阱》这本书时,这个名字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它不像一些直接点明主题的书籍,而是用一种更具象、更具比喻性的方式来表达其内涵。“陷阱”这个词,往往意味着危险、不易察觉,却又让人难以摆脱。这与我日常在网络世界中的一些体验不谋而合。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消耗了大量的时间,或者在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李凯这个作者的名字,虽然在我初次接触这本书时并不熟悉,但9787302461135这个ISBN,让我能够通过网络找到一些关于这本书和作者的信息,这是一种非常便捷的购书方式,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判断。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字世界运作的机制,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我希望这本书的叙述方式能够是引人入胜的,能够用生动的例子和深刻的分析,将那些复杂的技术概念和行为模式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喜欢那种读完一本书,能够让我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新的认识,甚至改变我原有认知模式的书籍,我相信《数字陷阱》有潜力成为这样一本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书。
评分我是一个对社会发展趋势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有着高度关注的读者。每天,我们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社交媒体、新闻推送、网络购物,这些数字化的活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这便利的背后,我常常会思考,我们是否正在不知不觉中落入某种“数字陷阱”?《数字陷阱》这个书名,恰恰击中了我的这个痛点。它没有使用过于学术化的语言,而是用一种直观且富有冲击力的方式,概括了信息时代可能存在的危机。作者李凯,这个名字或许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但9787302461135这个ISBN,却像是一张通行证,让我能够通过这个标识找到这本书的更多信息,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定。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数字表面之下的真相,深入剖析那些让我们沉迷、让我们上瘾、甚至让我们迷失方向的“陷阱”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运作的。我希望作者能够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知识,为读者呈现一个清晰、深刻且具有启发性的分析。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警醒”的感觉,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并学会如何在这个时代中规避风险,保持清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