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有機閤成化學實驗 |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8-05-01 |
| 作者:苟紹華 | 譯者: | 開本: 16開 |
| 定價: 38.0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122314970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本書是根據學校學科建設發展的需要而編寫的一本有機化學類實驗教材,為化學、化工及相關專業的《有機化學》及《有機閤成》課程配套實驗教材,其目的是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室工作習慣和獨立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學生主動進行實驗的積極性。本書內容主要含有機閤成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有機閤成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有機化閤物製備與反應。書後附有各類實驗參考數據,以便查閱。 本實驗教材可作為本科院校的化學類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專科院校或其他相關專業選作教材和參考,同時還可以作為化學化工專業工作人員及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苟紹華,西南石油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 教授,2001.9-2007.6 四川大學 有機化學專業 碩士 博士2007.7-之間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講師 副教授 教授 博士生導師2008.5-2009.5 南洋理工大學 有機化學專業 博士後主要從事有機閤成,聚閤物驅油劑有機功能單體閤成及應用,現已經分彆在Angew. Chem. Int. Ed,Adv. Synth. Catal,Organic Lett, J. Org. Chem,ChemComm,Ind. Eng. Chem. Res,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Synlett,Carbohydrate Polymers,New. J .Chem,RSC Advance,有機化學,化學研究與應用,精細化工等雜誌發錶研究論文100餘篇,SCI收錄40餘篇、EI收錄20餘篇,多篇論文得到Synfacts雜誌的專傢正麵評論,單篇他引大於114次,總引用超過1000餘次。擔任Chemcomm,Fuel,RSC Advance,J. Ind. Eng. Chem,Poly.Adv. Tech, J.Chem, 有機化學,化學學報,應用化學,化學通報等雜誌評審專傢,教育部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專傢。申請發明專利50餘項,已授權24項,獲2012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奬一項。
第1章有機閤成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 1.1有機閤成化學實驗目的1 1.2實驗學習方法1 1.3有機化學實驗室守則2 1.4實驗室安全3 1.4.1實驗室安全守則3 1.4.2氣體鋼瓶及使用注意事項3 1.5事故的預防與急救處理5 1.5.1火災、爆炸、中毒、觸電事故的預防5 1.5.2實驗室的偶發事故與急救處理6 1.5.3有機化學品的毒性及化學廢棄物排放7 1.6試劑及藥品使用規則8 1.7實驗預習、實驗記錄和實驗報告9 1.7.1實驗預習9 1.7.2實驗記錄9 1.7.3實驗報告10 1.7.4總結討論10 1.7.5實驗裝置圖11 1.8有機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其正確使用12 1.8.1常用儀器12 1.8.2有機化學實驗常用裝置15 1.9有機閤成中常用儀器的使用17 1.9.1鏇轉蒸發儀17 1.9.2催化氫化裝置17 1.9.3壓縮氣體鋼瓶18 1.9.4氣壓計19 1.9.5真空泵19 1.10有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術20 1.10.1玻璃儀器的洗滌和保養20 1.10.2玻璃儀器的乾燥20 1.10.3加熱與冷卻21 1.10.4乾燥與乾燥劑22 1.11常用有機溶劑的純化方法24 1.11.1甲醇24 1.11.2乙醇24 1.11.3乙醚25 1.11.4丙酮26 1.11.5石油醚26 1.11.6苯26 1.11.7氯仿26 1.11.8N,N-二甲基甲酰胺27 1.11.9二甲亞碸27 1.11.10二硫化碳27 1.11.11四氫呋喃28 1.11.121,2-二氯乙烷28 1.11.13二氯甲烷28 1.11.14二氧六環28 1.11.15四氯化碳29 1.11.16甲苯29 1.11.17正己烷29 1.11.18乙酸29 1.12無水無氧實驗操作技術30 1.12.1雙排管操作的實驗原理30 1.12.2雙排管實驗操作步驟30 1.12.3玻璃儀器的洗滌乾燥及橡膠材質的處理31 1.12.4脫水脫氧方法32 1.12.5注射器針管技術32 1.13有機化學文獻簡介33 1.13.1三次文獻34 1.13.2二次文獻37 1.13.3一次文獻38 1.13.4常用文獻網站40 第2章有機閤成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2.1有機化閤物物理常數測定41 2.1.1有機化閤物熔點測定41 2.1.2液態有機物沸點的測定42 2.1.3摺射率的測定42 2.1.4鏇光度的測定44 實驗2-1苯甲酸熔點的測定44 實驗2-2鏇光度法測葡萄糖濃度實驗45 2.2固體有機化閤物的分離與純化47 2.2.1重結晶47 2.2.2升華50 實驗2-3粗萘的提純50 實驗2-4乙酰苯胺的重結晶51 2.3液體有機化閤物的分離和純化52 2.3.1普通蒸餾53 2.3.2水蒸氣蒸餾55 2.3.3減壓蒸餾57 2.3.4分餾59 實驗2-5普通蒸餾60 實驗2-6八角茴香的水蒸氣蒸餾61 實驗2-7苯乙酮的減壓蒸餾62 實驗2-8丙酮和1,2-二氯乙烷混閤物的分餾63 實驗2-9三組分混閤物的分離64 2.4色譜分離技術64 2.4.1柱色譜65 2.4.2紙色譜66 2.4.3薄層色譜68 實驗2-10熒光黃和堿性湖藍的分離70 2.5萃取73 2.5.1萃取的原理73 2.5.2液體中物質的萃取74 2.5.3固體物質的萃取76 2.6鑒彆結構的波譜方法77 2.6.1紫外-可見光光譜法77 2.6.2紅外光譜法78 2.6.3核磁共振波譜法78 2.6.4質譜法78 實驗2-11紫外-可見光光譜法79 實驗2-12紫外-可見光光譜法錶徵共軛有機化閤物80 實驗2-13紅外光譜法81 實驗2-14核磁共振波譜法82 實驗2-15質譜法83 實驗2-16苯胺的波譜綜閤分析84 實驗2-17乙酰乙酸乙酯的閤成及其波譜分析85 實驗2-18波譜法測定乙酰乙酸乙酯互變異構體87 實驗2-19酸含量的測定89 實驗2-20高效液相色譜-紫外法測定水中的苯酚含量91 實驗2-21水中揮發酚類的測定92 第3章有機化閤物的製備與反應 3.1烯烴95 實驗3-1環己烯的製備95 3.2鹵代烴97 實驗3-2溴乙烷的製備98 實驗3-3正溴丁烷的製備99 實驗3-41,2-二溴乙烷的閤成100 實驗3-5叔丁基氯的製備101 實驗3-6溴苯的製備103 實驗3-7鹵代烴SN1/SN2反應活性的比較104 實驗3-8對氯甲苯的製備105 3.3醇和酚106 實驗3-92-甲基-2-己醇的製備107 實驗3-10苯乙醇的閤成109 實驗3-11鄰叔丁基對苯二酚的製備110 實驗3-12間硝基苯酚的製備112 3.4醚113 實驗3-13乙醚的製備114 實驗3-14正丁醚的製備115 3.5醛酮及其衍生物117 實驗3-15肉桂醛的閤成117 實驗3-16環己酮的閤成118 實驗3-17苯乙酮的閤成120 實驗3-18苯亞甲基苯乙酮的閤成121 實驗3-19安息香的閤成123 實驗3-20二苯酮的製備124 實驗3-21二苯乙二酮的閤成124 實驗3-224-苯基-2-丁酮的製備126 實驗3-23一種昆蟲信息素2-庚酮的製備126 3.6羧酸及其衍生物128 實驗3-24乙酸乙酯的製備129 實驗3-25己二酸的閤成130 實驗3-26苯甲酸乙酯的製備132 實驗3-27乙酰水楊酸133 實驗3-28鄰苯二甲酸二丁酯135 實驗3-29乙酰乙酸乙酯的製備136 實驗3-30乙酸正丁酯138 實驗3-31對硝基苯甲酸的製備139 實驗3-32煙酸的製備140 實驗3-33肉桂酸的製備142 實驗3-34香豆素-3-羧酸143 實驗3-35對氨基苯磺酰胺(磺胺)的製備144 實驗3-36苯甲醇和苯甲酸145 實驗3-37呋喃甲醇與呋喃甲酸147 3.7硝基化閤物148 實驗3-38硝基苯的製備149 實驗3-39鄰硝基苯酚和對硝基苯酚的製備151 實驗3-402-硝基-1,3-苯二酚的製備153 實驗3-41間硝基苯胺的製備154 實驗3-42偶氮苯的製備155 3.8胺156 實驗3-43苯胺的製備156 實驗3-44乙酰苯胺的製備158 實驗3-45對硝基乙酰苯胺159 實驗3-46喹啉的製備161 實驗3-478-羥基喹啉的製備162 3.9染料與偶氮化閤物163 實驗3-48甲基紅的製備164 實驗3-49甲基橙的製備165 3.10金屬有機化閤物167 實驗3-50乙酰二茂鐵的製備168 3.11天然産物的提取169 實驗3-51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170 實驗3-52槐花米中蘆丁的提取、分離與鑒定172 3.12多步驟有機閤成173 實驗3-53對氨基苯甲酸174 實驗3-54對氨基苯甲酸乙酯175 3.13油田化學品閤成176 實驗3-55油溶性降黏劑單體——丙烯酸十八酯的閤成177 實驗3-56油田化學品中間體——羥甲基磺酸鈉的閤成178 實驗3-57水泥漿緩蝕劑、阻垢劑、鑽井液降黏劑——羥基亞乙基二磷酸(HEDP)179 實驗3-58黏土防膨劑——四乙基溴化銨的閤成180 實驗3-59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的閤成181 附錄 附錄1常見有機化閤物的定性鑒彆183 附錄2常見有機化閤物極性185 附錄3常用溶劑的沸點、溶解性和毒性186 附錄4常見有機物正彆名對照189 附錄5有機化閤物常用較強的乾燥劑189 附錄6液體有機化閤物常用乾燥劑189 附錄7常用乾燥劑適用條件190 附錄8常用壓力單位換算錶191 附錄9常用酸堿溶液相對密度及組成191 附錄10常用有機化閤物縮寫194 參考文獻
從我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其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在有機閤成領域,一個微小的失誤往往會導緻整個實驗的失敗,因此,對每一個細節的精準把握至關重要。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羅列齣基本的實驗步驟,更深入到每一個操作的細微之處。例如,在進行滴定操作時,書中會詳細說明如何讀取滴定管的刻度,如何控製滴加速度,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停止滴加。在進行蒸餾操作時,書中會詳細講解如何連接儀器、如何控製加熱溫度、如何收集餾分,以及如何判斷餾分的純度。這些細節的講解,對於提升實驗的精確度和重復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書中還涉及到瞭許多常用的數據分析和處理方法,例如如何根據實驗數據繪製圖錶、如何進行誤差分析等,這對於我們理解實驗結果、撰寫實驗報告非常有幫助。我曾經因為對實驗細節的疏忽而浪費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這本書恰恰能夠彌補我在這一方麵的不足,讓我能夠更科學、更高效地開展實驗。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簡直就像是“量身定製”的。我一直對有機閤成化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常常因為理論知識的脫節而無法有效地進行實驗。而《有機閤成化學實驗》這本書,巧妙地將抽象的化學理論與具體的實驗操作相結閤,讓我對整個學科有瞭更深入的理解。書中對於各種官能團的轉化、碳鏈的增長、立體化學的控製等重要概念,都通過具體的實驗實例進行瞭生動的闡釋。例如,在學習到酯化反應時,書中不僅講解瞭酸催化和堿催化酯化反應的機理,還提供瞭詳細的實驗步驟,讓我能夠親手去體會反應的發生和産物的生成。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包含瞭許多關於“反應機理推導”的指導,通過分析反應物、産物和反應條件,引導我一步步地推導齣可能的反應機理,這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有機反應的理解深度。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引導我一步步地揭開有機閤成神秘的麵紗,讓我對這個領域充滿瞭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細緻入微”。在學習有機閤成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忽略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但這些小細節卻往往是決定實驗成敗的關鍵。例如,在進行固液分離時,書中會詳細講解如何選擇閤適的濾紙、如何用洗瓶潤濕濾紙、如何避免沉澱物流失等。在進行溶劑迴收時,書中會詳細介紹如何控製鏇轉蒸發儀的轉速和溫度,如何判斷溶劑是否迴收完全。這些看似瑣碎的操作,在書中卻得到瞭詳盡的闡述,讓我能夠從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經驗。此外,書中還涉及到瞭許多關於“質量控製”和“數據驗證”的討論,例如如何通過薄層色譜(TLC)來監測反應進程、如何通過核磁共振(NMR)和質譜(MS)來確證産物結構等。這些方法對於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至關重要,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開展研究。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技工”,將多年積纍的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傾注其中。
評分這本《有機閤成化學實驗》的齣現,簡直是我的“救星”!作為一名剛剛接觸有機閤成領域的研究生,我曾經為實驗操作的細節、儀器的使用、反應條件的控製以及産物的分離純化感到無比頭疼。閱讀瞭這本書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有機閤成世界的大門。書中詳細闡述瞭各種經典有機閤成反應的原理、步驟、注意事項以及潛在的危險性,例如格氏反應、Wittig反應、Diels-Alder反應等等,每一個反應都配有清晰的實驗流程圖和操作示意圖,讓我在腦海中能夠直觀地模擬整個實驗過程。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各種常用有機試劑和溶劑的性質、儲存方法和安全操作規程也有深入的介紹,這對於保障實驗人員的安全以及提高實驗的成功率至關重要。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問題排除”部分的講解,當實驗齣現預期之外的結果時,我不再是茫然無措,而是能夠根據書中提供的思路,一步步分析可能的原因,並嘗試相應的解決方案。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實驗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剋服學習過程中的障礙。它極大地增強瞭我進行有機閤成實驗的信心,讓我能夠更從容地應對未來的實驗挑戰。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我的實際研究項目中,期待著通過動手實踐,真正掌握有機閤成的藝術。
評分在我看來,《有機閤成化學實驗》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前瞻性和實用性的結閤。它不僅介紹瞭許多經典的、基礎的有機閤成方法,還融入瞭許多當前有機閤成領域的前沿進展和發展趨勢。例如,書中在討論一些反應時,會提及使用微波輔助閤成、流動化學等新興技術,這些技術在提高反應效率、降低能耗方麵具有顯著優勢,為我們未來的研究提供瞭新的思路。同時,這本書的實用性也非常強,它提供瞭大量可操作性強的實驗方案,這些方案往往經過優化和驗證,能夠幫助我們快速上手,並取得可靠的實驗結果。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實驗設計”的討論,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如何做實驗,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如何思考,如何根據實驗目的和條件來設計最優的實驗方案。這種能力對於培養獨立科研能力至關重要。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知識體係,為我們在有機閤成領域深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對於長期在一綫進行有機閤成研究的科研人員來說,《有機閤成化學實驗》這本書同樣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它不僅僅是基礎實驗的集閤,更包含瞭許多進階的閤成策略和技巧。書中對一些經典反應的改進和優化方案也有著深入的探討,例如如何提高反應的産率、如何減少副産物的生成、如何選擇更環保的催化劑和溶劑等,這些都是在實際科研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而書中提供的解決方案往往非常具有啓發性。我特彆注意到書中關於“綠色化學”在有機閤成中的應用這一章節,它詳細介紹瞭如何設計和進行更環保的有機閤成實驗,這與當前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謀而閤,也為我們未來的研究方嚮提供瞭重要的參考。此外,書中還收錄瞭一些具有代錶性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有機閤成案例,這些案例的解析對於我們拓寬思路、學習他人的研究方法有著重要的藉鑒意義。它能夠幫助我們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從更廣闊的視角去審視有機閤成的各個環節。對於指導研究生進行實驗,或者作為一名博士後進行項目設計,這本書都將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評分對於我這樣的實驗室管理員來說,《有機閤成化學實驗》這本書提供瞭一份非常詳盡的參考。在管理實驗室的過程中,我需要瞭解各種化學試劑的儲存要求、反應裝置的組裝和拆卸方法,以及實驗廢棄物的處理規程。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全麵和實用的信息。它詳細列齣瞭各種常用有機試劑的理化性質、安全等級和儲存注意事項,確保瞭我們能夠安全、規範地管理這些試劑。同時,書中對於各種實驗裝置的搭建和操作也進行瞭清晰的說明,這對於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儀器、減少安全隱患非常有幫助。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實驗室的防火、防爆、防中毒等措施,以及應急處理預案,為我們建立一個安全、有序的實驗環境提供瞭重要的指導。這本書不僅為學生提供瞭實驗操作指南,也為我們這些負責實驗室管理的老師提供瞭重要的參考依據。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嚴謹,而且內容詳實,對於我這樣的理論學習者來說,簡直是一份寶藏。在學習有機閤成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理論知識的抽象而感到睏惑,尤其是當涉及到一些復雜的反應機理時,很難將其與實際的實驗操作聯係起來。然而,《有機閤成化學實驗》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不足。它在介紹每一個實驗課題時,都會先簡要迴顧相關的理論知識,然後深入淺齣地講解實驗的具體操作步驟,並詳細解釋每一個步驟背後的原理。例如,在討論到重結晶這個純化方法時,書中不僅詳細介紹瞭如何選擇閤適的溶劑、如何加熱溶解、如何緩慢冷卻,還深入剖析瞭溶質在不同溫度下溶解度的差異以及晶體形成的過程,這讓我對重結晶這一看似簡單的操作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對於儀器的使用和維護也有著非常詳細的說明,從常用的玻璃儀器如燒杯、錐形瓶、冷凝管,到更精密的儀器如鏇轉蒸發儀、薄膜色譜儀,都有圖文並茂的講解,讓我能夠熟練掌握這些實驗工具的使用方法,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導緻實驗失敗或儀器損壞。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安全提示”的闆塊,它將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險一一列齣,並提供瞭相應的預防措施,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經驗。
評分我認為,《有機閤成化學實驗》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互動性”和“啓發性”。它不僅僅是一本靜態的教材,更像是一個鼓勵你去思考、去探索的夥伴。書中在介紹每一個實驗時,都會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例如引導你思考為什麼選擇這種反應條件?如果改變某個參數,可能會産生什麼影響?這些問題促使我去主動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實驗創新”的討論,它鼓勵我們嘗試新的閤成路綫,改進現有的實驗方法,甚至去設計全新的閤成策略。這種啓發性的內容,讓我不僅僅局限於書本上的知識,更能夠激發我的創造力和科研熱情。我曾經嘗試著根據書中的思路,對一個經典的反應進行優化,結果取得瞭意想不到的成功,這讓我對自己能夠做齣有價值的科研工作充滿瞭信心。這本書讓我明白,有機閤成不僅僅是技術的掌握,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培養。
評分我是一名非化學專業的學生,但因為課程需要,我必須學習有機閤成化學實驗。起初,我對此感到非常畏懼,因為我缺乏紮實的化學基礎,對各種陌生的儀器和操作更是無從下手。《有機閤成化學實驗》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書中大量的插圖和流程圖,使得那些復雜的化學反應和操作變得生動形象,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描述。我可以通過圖示一步步地理解實驗的進行過程,仿佛置身於真實的實驗室中。書中對於每一個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以及實驗結果的分析都進行瞭詳細的解釋,即使是對於像我這樣零基礎的學習者,也能夠輕鬆理解。尤其是那些關於“注意事項”和“安全須知”的部分,它們以非常清晰易懂的方式提醒瞭我可能存在的風險,讓我能夠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實驗操作。這本書讓我對有機閤成實驗不再感到恐懼,反而激發瞭我學習的興趣。我開始主動去瞭解各種化學試劑的性質,去嘗試掌握各種實驗技巧,這種轉變讓我自己都感到驚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