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张琪玉索引学文集
定价:50.00元
作者:张琪玉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01340521
字数:250000
页码:2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结合中国索引学会的活动和从事《中国索引》的编辑工作所写的部分文章共83篇,内容述及索引学理论,中国索引事业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索引事业组织,索引工作者职业,索引学会活动,索引功用、结构和设计,索引计算机化和标准化,索引分类,各种类型索引的特点和编制方法要点,索引标引,索引数据库、各种重要索引和数据库的评论以及各种索引有关问题的讨论等,范围广泛,内容新颖。
目录
作者介绍
张琪玉 中国图书馆学家。1930年6月7日生于江苏南汇县(今属上海市)。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77年起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7 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主任。他主要从事信息语言学研究,
文摘
序言
读到《张琪玉索引学文集》这本书,我立刻联想到了信息时代下,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信息爆炸的巨大挑战。如何在这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而索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工具。张琪玉先生的名字,在学术界是响当当的,他的文集,我深信一定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足以引领我们深入理解索引学的精髓。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索引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差异。比如,在人文社科领域,索引的构建侧重点是否会偏向概念的深度挖掘与联系?而在科学技术领域,索引的重点又是否会放在术语的精确性和关联性上?我一直认为,优秀的索引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工作,更蕴含着作者对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和对读者需求的精准把握。我也很好奇,张琪玉先生在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在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案例,以及他如何巧妙地运用索引学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为跨学科的复杂研究项目构建一个高效的检索系统?或者,如何为古籍文献设计一套既能保留其历史原貌又能方便现代读者查阅的索引体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权威性,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学术价值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它将为我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评分翻开这本《张琪玉索引学文集》,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知识的殿堂。书名中的“索引学”三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对信息组织、文献检索的无限遐想。作为一名资深的图书管理员,我对索引的精妙之处有着深刻的体会。一个好的索引,不仅能让读者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更能揭示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起知识的脉络。张琪玉先生作为索引学领域的大家,其文集自然是汇聚了多年的心血与智慧。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于各种索引方法、理论的深入探讨,比如,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反映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动态索引?如何处理海量网络信息的索引难题?是否会有关于主题索引、叙词表、位值索引等经典理论的创新性阐释?而且,我一直对索引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感到好奇,书中是否会触及这方面的内容?例如,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自动生成索引,或者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索引的智能化水平。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出版质量一向有保障,相信这本文集在装帧设计、排版印刷上也一定十分精美,能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汲取张琪玉先生的学术营养,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也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张琪玉索引学文集》这本书,宛如一扇通往信息组织奥秘的窗户。对于我这样一个沉迷于知识梳理和学习的爱好者来说,索引的艺术总是让我着迷。我们日常使用的很多工具,比如电子书的目录、数据库的检索界面,背后都离不开索引技术的支撑。我尤其想知道,张琪玉先生是否会在书中探讨不同类型的索引,例如,关键词索引、主题索引、叙词索引等等,它们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分别是什么?我一直觉得,对于信息的组织,需要有“全局观”和“细节观”的结合。在书中,我希望能够看到作者如何平衡这两者,既能构建出宏观的知识框架,又能精准地定位到每一个细节。另外,我对于索引的“用户体验”也颇为关注。一个好的索引,不仅要技术上先进,更要让使用者觉得方便、直观。是否会有章节专门讨论如何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更符合需求的索引?例如,如何避免术语的歧义,如何处理同义词的统一,如何为不同知识背景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检索选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信誉,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专业性和可靠性给予了高度评价,相信它会为我带来更深的理解和启发。
评分拿到《张琪玉索引学文集》这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它所承载的学术分量。索引学,这个听起来有些枯燥的专业名词,在张琪玉先生的笔下,我期待能看到它所蕴含的智慧和魅力。作为一名常年与各类文献打交道的研究人员,我深知一个精心设计的索引,能够极大地提升研究效率,甚至能为研究开辟新的视角。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索引的理论演进,从最初的简单目录到如今复杂的语义索引,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又有哪些关键性的突破?我特别想了解,张琪玉先生对于“本体论”在索引学中的作用是如何看待的?在我看来,本体论的引入,或许能让索引不仅仅停留在词语的匹配,更能理解概念之间的深层关系,从而实现更智能化的检索。同时,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探讨索引的评价标准,如何量化一个索引的好坏?是检索的准确率、查全率,还是用户满意度?对于一个旨在提升信息利用效率的学科来说,这些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作为国内顶级的学术出版机构,其出版的书籍,一向以严谨的态度和卓越的品质著称,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将为索引学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活力和贡献,我对此充满期待。
评分每每看到《张琪玉索引学文集》这样的学术著作,我都会感到一种由衷的敬意。索引学,这项看似默默无闻的工作,却在知识传播和信息获取的链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张琪玉先生,作为这一领域的权威,他的文集无疑是学习和研究索引学的宝贵财富。我十分期待书中是否会涉及到索引构建的哲学思考。在我看来,索引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作者对于知识结构和读者需求的一种哲学判断。书中是否会探讨,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代,索引的边界在哪里?又该如何超越传统的线性检索模式,构建更具智慧的知识发现系统?我更关注的是,作者如何看待索引的“未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索引学本身又将如何演变?是否会出现全新的索引范式,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语义理解和推理?我希望能够从书中窥见索引学发展的脉络和趋势。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专业性和影响力,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出版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相信这本文集将成为索引学领域的一部重要里程碑,为我提供前所未有的深刻见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