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学与提问技巧:如何问出你想要的答案
定价:38.00元
作者:杨宏碧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80369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问道于盲,不得指引;盲人摸象,一样是不得要领。沟通是否有效,在于提问是否到位。掌握提问的艺术,才能获得堪称艺术的答案。
不管你是想获得职场的升职加薪、赢得客户的信任,还是希望通过一句提问就备受瞩目, 心理学与提问技巧:如何问出你想要的答案都是你全方面的实用宝典,大量的真实案例、到位的提问技巧会使你受益终身。
目录
目 录
上 篇 一切从提问开始
章 提问能力——你质疑过世界吗 002
不断叩问是探索真理的步 002
问题诞生创意,从而改变世界 005
提问就是推陈出新的能力 007
成功始于善提问 010
如何通过提问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12
第2章 提问意识——埋下问题的种子 016
孩提时代,就应敢于提问 016
把握方向,拥有自己的主见 019
敢于批判,不做随声附和的跟屁虫 021
没有问题,那就绞尽脑汁提问 023
相信自己,大胆证明自己 025
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028
第3章 提问心理——对方愿意回答的问题 031
慰藉提问,表达自己的同情 031
激发兴趣,唤起对方的关注点 033
言语暗示,打消对方的疑虑 036
制造疑问,促使对方乐意效劳 037
问寒问暖,拉近彼此的距离 039
适时反馈,让对方感到被重视 041
第4章 提问样式——问到对方的心坎里 044
选择提问,引导对方作出肯定回答 044
连续提问,迫使对方无话可藏 047
层层提问,从而获得自己所需 049
试探提问,找准彼此之间的一致面 052
间接提问,善于寻找话题中的答案 055
第5章 提问分寸——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058
微笑提问,使对方放下戒心 058
适时提问,让对方愉快地聊下去 061
引导提问,让对方谈得意的事情 063
请教提问,将优越感给对方 066
请勿追问,别给对方太大压力 068
第6章 提问雷区——错误提问要不得 071
不问隐私,尊重对方的私人生活 071
不问禁忌,保持适宜的社交距离 073
不谈是非,否则会让对方感觉你不可信 076
不问苦衷,谁都有痛苦的回忆 078
不问短处,对方的软肋是禁区 080
中篇 提问专家的修炼册
第7章 提问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086
提问之前作好准备 086
好问题需要巧妙设计 089
作好深入交谈的提问准备 092
问始于听,好问题来源于倾听的准备 095
细心观察,了解对方的心理 097
第8章 提问铺垫——先听后问更恰当 100
仔细倾听,诱导对方多说 100
你的倾听是对他人高的恭维 102
在倾听中洞悉对方的真实心理 104
在倾听中探知对方的在意点 106
在倾听中读懂对方的肢体语言 108
别说得太多,谨慎暴露信息 110
商务沟通中的倾听技巧 112
第9章 提问反馈——学会答话的技巧 116
沟通中巧妙的应答技巧 116
回答时表达理解之情,制造共鸣 118
回答时态度诚恳,博得对方好感 120
用事实说话,应答有理有据 122
反问,将问题还给对方 124
有问不答,寥寥数语即可 126
对不想回答的问题,巧妙拒绝 129
尖锐问题,应答须慎重 130
0章 提问技巧——问出对方的真心话 134
巧妙提问,千个发问不如妙问 134
恰当提问,问对问题很重要 136
同理提问,请站在对方的角度 139
含糊提问,让对方猜不透问题的实质 141
心理提问,学会理解对方 143
诱导提问,故意吐露秘密赢得信任 145
1章 提问类型——多种角度剖析对方 148
灵巧设问,启发对方有效思考 148
适时反问,强调自己的观点 151
互动提问,令人不想回答都难 153
激将提问,激发对方自己的欲望 154
变换提问,熟练运用多种类型 156
2章 提问艺术——让对方说得更多 159
令人愉悦的提问,促进彼此关系的融洽 159
真诚简洁的提问,了解对方更多的信息 162
充满热忱的提问,让对方乐意与你交谈 165
积极有效的提问,打开内向者的心扉 167
营造气氛的提问,搭建双方沟通的桥梁 170
下篇 永远不要停止提问
3章面试提问——做一个慧眼识才的HR 174
电话面试,只言片语中了解对方 174“九式”提问,寻找合适的员工 176
聊天提问,营造出轻松氛围 180
面试中应聘者如何提问 182
有效提问,更多地了解应聘者 185
4章 社交提问——成为左右逢源的交际家 189
好奇提问,激发对方迫切的欲望 189
赞美提问,让对方心花怒放 191
攻心提问,问对方想说的 194
风趣提问,渲染快乐氛围 197
化解提问,巧妙帮对方打圆场 199
5章 销售提问——一个营销大王的攻心计 202
花式提问,客户正在想什么 202
循序提问,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206
电话提问,如何向客户传递信息 209
技巧提问,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 212
具体而问,如何对症 215
6章 谈判提问——引导谈判顺利的捷径 219
目标提问,问题围绕主体内容展开 219
规则提问,表现出恰当的谈判礼仪 221
破局提问,适时化解对手的敌意 224“六式”提问,牢牢掌握谈判的主导权 227
说服提问,先说理再打动对方 230
7章 情感提问——用问题敲开爱情的大门 233
别过分计较将提问变审问 233
将每天的询问幻化为一种鼓励 235
如何提问会越吵越爱 238
美好的爱情需要适时贴心的问候 240
喋喋不休的追问令人厌烦 243
探询对方的兴趣爱好并全力支持 245
8章 职场提问——把握自己选择的权利 248
清楚提问,让对方更好回答 248
递进提问,由浅入深更容易得到答案 250
迂回提问,让下属感到被信任 253
建议提问,巧妙向领导进谏 255
多听少问,在领导面前言多必失 257
定性提问,摸准领导脾气再问 259
9章 课堂提问——因材施教的教学艺术 262
精准提问,有些问题不要问 262
课堂提问,问出“精彩”来 265
精心提问,促使学生更爱学习 268
提问“八法”,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270
巧设妙问,营造高质量的课堂 274
参考文献 278
作者介绍
杨宏碧,毕业于鞍山师范学院,本科学历。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多次参加*各类课题研究,成果卓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就产生了好奇。“心理学与提问技巧”,这组合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我一直觉得,提问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是一种洞察人心、理解对方思维模式的工具。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可能并非对方不愿意说,而是我们问的方式不够恰当,没有触及到对方真正的想法,或者说,没有提供一个让他们愿意开口的“安全区”。而“心理学”的引入,更是让我期待,这本书是否能揭示提问背后的心理机制,比如如何利用人们的认知偏差,如何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又或者如何建立信任,从而让提问更加“精准”和“高效”。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探讨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理论,然后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提问的场景中,比如,在谈判中如何通过提问引导对方做出让步,在人际交往中如何通过提问化解误会,甚至在自我反思时,如何通过提问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提问范例,以及这些范例背后的心理学逻辑。因为理论固然重要,但能够实际应用才是关键。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学会一套系统性的提问方法,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更自如地“撬开”别人的心扉,那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封面上“如何问出你想要的答案”这句话吸引住了。在我的印象里,很多人都有一种“问不对”的困境,明明心里有疑问,却不知道该怎么问,或者问了之后得到的答案总是牛头不对马嘴,让人很沮丧。我尤其想知道,这本书会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困境。是不是有一些关于“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运用指南?又或者,书中会讲解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调整提问的策略?例如,面对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和面对一个滔滔不绝的社交达人,提问的方式肯定是大相径庭的。我很好奇,作者杨宏碧女士,作为一位在心理学和提问技巧领域有建树的人,她是否会分享一些她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者她观察到的、非常独特的提问案例?我期待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能够立竿见影的建议。比如,当我遇到一个棘手的客户,如何通过提问来找出他真正的不满;当我需要从一个同事那里获取关键信息,如何巧妙地引导他开口。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套“提问兵法”,让我成为一个更高效的沟通者。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在我看来,是一份承诺,也是一种引导。它承诺的是,通过学习,你将能获得“你想要的答案”。而“心理学”的背书,则让这种承诺显得更加扎实可信。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的提问总是能直击要害,而有些人却总是绕来绕去,不得要领?这背后一定涉及到了对人性的洞察,对沟通心理的理解。我猜测,这本书或许会深入探讨“动机”和“需求”在提问中的作用。当我们提问时,我们是否了解对方提问背后的动机?反之,我们自己的提问,是否触及到了对方的内在需求,从而激发他回答的意愿?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讲解如何通过提问来“探测”对方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回答。比如,当对方说“我不太清楚”的时候,我们如何通过追问,找出他“不清楚”的具体原因?或者,当对方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时,我们如何通过精准的提问,让他显露出更明确的态度?我设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教你“怎么问”,更教你“为什么这么问”,以及“问出这个问题后,你能从中获得什么”。这是一种从“术”到“道”的升华,也是我希望从阅读中获得的。
评分这本书名,一语道破了沟通的核心难题——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并理解信息背后的含义。“心理学”这个词,让我预感到这本书的内容绝非浅尝辄止,而是会触及到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深层机制。我一直觉得,提问的艺术,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人性的理解。我们为什么会问出这个问题?我们期待得到什么样的答案?而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回答?这些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这些“隐藏逻辑”。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杨宏碧女士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倾听”的技巧,因为在我看来,有效的提问与高效的倾听是相辅相成的。很多时候,我们急于问出下一个问题,却忽略了认真倾听对方的回答,错失了理解其真实意图的机会。这本书会不会讲解如何通过提问来“激活”对方的思考,让他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引导方式,能够让对方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成为一个不仅会问,而且懂得如何通过提问来创造价值的沟通者。
评分“心理学与提问技巧”,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探索的意味。我常常觉得,每一次与人交流,都是一次小小的心理博弈,而提问,无疑是这场博弈中最重要的“武器”。我特别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一些常见的“无效提问”的陷阱,以及如何规避它们。比如,那些带着预设结论的问题,那些过于笼统的问题,那些让对方感到被评判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反直觉”的提问思路,那些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厚心理学智慧的提问方式。我设想,作者可能会从人际关系的构建、情绪的调动、甚至是非语言信息的解读等角度,来阐述提问的奥秘。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讲解如何通过提问来“培养”对方的思考能力,而不是仅仅让他们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沟通,也是我希望能够掌握的能力。如果这本书能让我明白,如何通过恰当的提问,去激发对方的潜能,去引导对方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那将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