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实用技术 孙振钧

蚯蚓养殖实用技术 孙振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振钧 著
图书标签:
  • 蚯蚓养殖
  • 蚯蚓
  • 养殖技术
  • 农业技术
  • 有机农业
  • 土壤改良
  • 生态养殖
  • 堆肥
  • 环保
  • 孙振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78362
商品编码:2945413262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蚯蚓养殖实用技术

定价:20.00元

作者:孙振钧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046783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蚯蚓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地龙),也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本书作者多年从事蚯蚓研究工作,结合自身研究和实践经验,并在参考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写成此书。本书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技术实用,适合蚯蚓养殖专业户和畜牧、水产、饲料、食品、制药、环保等行业工作者阅读。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蚯蚓养殖概述,蚯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我国主要蚯蚓的种类和分布,蚯蚓的人工繁殖技术,蚯蚓养殖常见模式及日常管理,蚯蚓的天敌、病虫害防治,蚯蚓的采集,蚯蚓的利用。

目录


章 蚯蚓养殖概述 1

一、蚯蚓养殖发展前景 1

二、蚯蚓的作用与价值 5

(一)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6

(二)蚯蚓的其他用途 8

三、蚯蚓养殖简史 9

(一)国外蚯蚓养殖史 9

(二)蚯蚓养殖史 11

第二章 蚯蚓生物学特征特性 15

一、蚯蚓品种 15

二、蚯蚓形态特征 18

三、蚯蚓内部结构 19

(一)消化系统 19

(二)循环系统 21

(三)呼吸系统 21

(四)肌肉与运动 21

四、蚯蚓的生活习性22

(一)居生活 22

(二)六喜六怕 23

五、蚯蚓的生活史 26

(一)蚓茧形成过程及蚓茧的形态特征 26

(二)蚯蚓的胚胎发育和生长 29

(三)蚯蚓的寿命 30

六、蚯蚓的生态类型30

七、生态因子对蚯蚓的影响 32

(一)土壤 32

(二)季节 34

第三章 蚯蚓养殖基础 36

一、蚯蚓生长繁殖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36

(一)蚯蚓生长繁殖与温度、湿度及通气性

的关系 37

(二)蚯蚓生长繁殖佳温度、湿度和

酸碱度 39

(三)“大平 2 号”蚯蚓在人工饵料中

生活深度 40

(四)蚓茧在饵料中的分布规律 40

(五)种蚯蚓适宜放养密度 40

(六)生产群不同放养密度生长发育规律 41

(七)蚯蚓人工养殖高产饲料因子筛选 42

(八)不同饵料对蚯蚓生长及蚓体(粪)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43

二、蚯蚓饵料的调配43

(一)蚯蚓饵料组成与常见配方 43

(二)蚯蚓饵料的堆制技术与操作规程 45

第四章 蚯蚓养殖方法 50

一、大田养殖 51

二、半地下池养殖 53

三、肥堆养殖法 54

四、简易大棚养殖技术 55

(一)大棚建设 55

(二)塑料大棚养殖蚯蚓管理措施 56

(三)塑料棚养殖蚯蚓不足之处 58

五、蚯蚓立体养殖 59

(一)室内箱养 59

(二)室内立体层床养殖 61

六、蚯蚓的生态养殖63

(一)蚯蚓立体养殖类型 64

(二)蚯蚓生态农业常见模式 66

七、蚯蚓深层高密度养殖新技术 70

(一)高产养殖技术与工艺 71

(二)温床塑料大棚蚯蚓养殖与周年

循环生产 76

(三)小结 83

八、药用地龙的养殖85

九、蚯蚓病虫害及敌害防治 86

第五章 蚯蚓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弃物技术 91

一、蚯蚓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91

(一)设计原理 91

(二)反应器的结构 93

二、蚯蚓生物反应器的管理 95

(一)蚯蚓种的选择 95

(二)预处理的控制 97

(三)反应器的环境调控 97

(四)反应器的运行调控 98

三、反应器的类型及应用范围 99

四、高效资源化有机废弃物系统 100

五、蚯蚓生物反应器处理猪粪工程实例设计 100

(一)设计思想 102

(二)工艺流程 103

(三)生产方案 104

(四)经济效益分析 104

六、蚯蚓生物反应器规模产业化分析 106

(一)大型蚯蚓反应器规模产业化分析106

(二)小型蚯蚓反应器规模产业化分析 106

第六章 蚯蚓采收加工与利用 108

一、蚯蚓采收及加工技术 108

(一)成蚓的采收蚓体、蚓茧、蚓粪的分离 108

(二)蚓粪的采收 110

5

(三)活蚓的运输 111

(四)蚯蚓的干燥和粉碎 111

(五)蚓粪的处理 112

二、蚯蚓(粪)的营养价值 112

三、蚯蚓粪的性质与有机肥利用 114

(一)蚯蚓粪的成分 115

(二)蚯蚓粪有机肥的特点 117

(三)蚯蚓粪的应用 120

四、蚯蚓(粪)优化饲料配方及在养殖上的应用 121

(一)蚯蚓(粪)喂生长肥育猪试验 122

(二)蚯蚓(粪)喂肉鸡试验 122

(三)蚯蚓(粪)喂罗非鱼试验 123

(四)蚯蚓(粪)喂蛋鸡试验 123

五、蚯蚓全产业链综合开发 126

作者介绍


孙振钧,男,1956年生,1995年在前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进原北京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生态学研究,1997年出站留校任教。1998-2000年,受美国农业部资助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蚯蚓与土壤生态学合作研究并被聘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客座教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系主任(2004-2010),博士生导师。美国生态学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态分会副理事长,北京蚯蚓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专家组成员;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九三学社海淀区委委员,九三学社中国农业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生态与土壤改良,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家态与综合农牧生态工程、农业废弃物蚯蚓处理与土壤改良剂开发等。自2007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05篇,其中SCI30篇,EI8篇,核心期刊64篇。54篇被SCI收录。教材和专著5部,获得国家发明4项。培养硕士32名,博士31名,博士后2名。多项成果通过国家鉴定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

文摘








序言



《大地深处的宝藏:现代蚯蚓养殖指南》 在广袤的土地之下,隐藏着一群默默奉献的自然工程师——蚯蚓。它们以惊人的速度分解有机物,改良土壤结构,并产生富含营养的蚯蚓粪,这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也为畜牧业和渔业提供了优质的饲料。本书《大地深处的宝藏:现代蚯蚓养殖指南》将带领您深入了解这个充满生机与价值的地下世界,为您揭示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蚯蚓养殖,将这份来自大地的馈赠转化为切实的经济效益。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操作手册,而是一次关于生命循环与生态智慧的深度探索。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层面出发,为您构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蚯蚓养殖知识体系。 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下伙伴——蚯蚓的奥秘 在踏上蚯蚓养殖之路前,了解您的“员工”至关重要。本章将为您细致介绍地球上那些对土壤改良和有机物转化至关重要的蚯蚓种类。我们将重点关注那些商业养殖中最常见、最适宜推广的品种,例如卤虫(Eisenia fetida),俗称“红蚯蚓”。您将了解到它们的形态特征、生理习性、繁殖规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们将深入剖析蚯蚓的消化系统,理解它们如何高效地将各种有机废弃物转化为高价值的生物肥料。此外,本章还会探讨不同蚯蚓品种对环境条件的偏好差异,为后续的养殖环境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图解,让您轻松理解蚯蚓世界的奇妙之处。 第二章:科学构建养殖环境——为蚯蚓创造“五星级”家园 成功的蚯蚓养殖,离不开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本章将指导您如何根据蚯蚓的习性,科学地构建或选择养殖场所。我们将详细阐述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关键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提供具体的控制方法和建议。您将了解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严重影响,而适宜的湿度则是蚯蚓保持生命活力的生命线。书中将提供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何通过简单易行的技术手段(如遮阳、覆盖、加湿或通风系统)来维持理想的养殖环境。 在养殖容器的选择上,我们将为您提供多种方案,从简易的箱式养殖到规模化的池式养殖,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帮助您根据自身的场地条件和养殖规模做出最经济、最有效的选择。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养殖,本书都会提供详细的设计原则和建造指导。同时,我们还将强调养殖区域的清洁与消毒,以及如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确保蚯蚓的健康成长。 第三章:精选饲料配方——提供营养均衡的“盛宴” 蚯蚓的食谱广泛,但并非所有有机物都适合作为它们的饲料。本章将聚焦于蚯蚓饲料的选择与配制,为您提供一份科学、经济且高效的饲料指南。我们将分析不同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厨余垃圾、农业秸秆、纸张等)的营养成分及其对蚯蚓生长的影响。本书将重点介绍如何对这些原料进行预处理,例如发酵、粉碎、调整水分等,以提高其适口性和利用率。 我们将提供详细的饲料配方示例,并指导您如何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灵活调整配方,降低养殖成本。您将了解到,新鲜的畜禽粪便需要经过充分发酵才能安全地喂养蚯蚓,否则可能引起亚硝胺等有害物质的生成。同时,本书还会强调饲料的多样性,鼓励您搭配不同种类的饲料,以确保蚯蚓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从而提高其生长速度、繁殖率和蚯蚓粪的品质。我们将提供关于饲料投喂量、投喂频率以及投喂方式的实用建议,帮助您避免过度喂食或喂食不足的问题。 第四章:科学管理与繁殖——让您的“蚯蚓军团”繁荣壮大 蚯蚓的繁殖能力是其经济价值的重要体现。本章将深入探讨蚯蚓的繁殖习性,并提供一系列科学的管理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蚯蚓的种群数量和生长效率。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监测蚯蚓的生长发育状况,包括体重、长度、活力等指标,并分析可能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在繁殖方面,本书将详细讲解蚯蚓的交配、产卵、孵化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环境条件来优化繁殖率。您将学习到如何区分不同生长阶段的蚯蚓,以及如何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此外,本章还将重点讲解如何进行蚯蚓的收获,包括适时的收获时机、收获方法以及收获后的处理。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进行种群密度管理、防止过度拥挤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群衰退问题的具体指导。 第五章:蚯蚓粪的价值挖掘——变废为宝的绿色财富 蚯蚓粪,又称蚓肥,是蚯蚓养殖最核心的产出物,也是其经济价值的集中体现。本章将全面解析蚯蚓粪的营养成分、理化特性以及其在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您将了解到,与普通堆肥相比,蚯蚓粪具有更高的养分含量、更好的保水保肥能力、更优良的土壤改良效果,并且几乎不含有害的病原体和杂草种子。 本书将指导您如何对收获的蚯蚓粪进行精炼加工,例如过筛、干燥、包装等,以提高其商品价值。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将蚯蚓粪应用于各种作物种植的详细方案,包括作为基肥、追肥、叶面肥等。您还将了解到,蚯蚓粪不仅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还可以作为一种高价值的饲料添加到畜禽和水产养殖中,极大地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品质。此外,本书还会探讨蚯蚓粪在生态修复、城市绿化以及家庭园艺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第六章:病虫害防治与常见问题解决——保障养殖的健康与稳定 任何养殖活动都可能面临病虫害的挑战。本章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帮助您有效预防和控制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我们将详细介绍常见的蚯蚓病虫害,例如螨虫、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等,并分析它们的发生原因、危害症状以及传播途径。 本书将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为您提供关于如何通过优化养殖环境、科学投喂、定期消毒等措施来提高蚯蚓的自身抵抗力。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我们将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必要的化学防治(在严格控制下)。除了病虫害,本书还将梳理蚯蚓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其他常见问题,例如蚯蚓逃跑、生长缓慢、死亡率升高、蚯蚓粪品质下降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供详细的诊断和解决方案。 第七章:蚯蚓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与市场前景展望 将蚯蚓养殖转化为一项可持续的、有竞争力的事业,离不开对经济效益的深入分析。本章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蚯蚓养殖投资回报的详细测算模型。您将了解到,如何根据自身的养殖规模、饲料成本、劳动力投入、产品定价等因素,来估算您的潜在利润。 本书将详细分析蚯蚓产品(包括蚯蚓活体、蚯蚓粪、蚯蚓卵等)的市场需求情况,以及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应用前景。我们将探讨当前蚯蚓产品市场的价格体系,并为您提供如何制定合理价格、拓展销售渠道的建议。同时,本书还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例如有机农业的兴起、循环经济的推广等,这些都为蚯蚓养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还将提供关于如何建立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策略,帮助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八章:蚯蚓养殖的绿色发展与未来趋势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本书也将始终贯穿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章将探讨如何将蚯蚓养殖与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污染。您将了解到,蚯蚓养殖不仅可以处理和转化有机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其产出的蚯蚓粪更是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质量,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 本书还将展望蚯蚓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例如生物技术在蚯蚓选育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发展,以及蚯蚓产品在高端市场(如医药、保健品领域)的应用探索。我们鼓励您不断学习和创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养殖模式。 《大地深处的宝藏:现代蚯蚓养殖指南》致力于成为您在蚯蚓养殖领域的可靠伙伴。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掌握一套科学、高效的蚯蚓养殖技术,将这份来自大地的宝藏,转化为您事业成功的基石。让我们一同开启这段绿色、生机勃勃的财富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讲解,也让我眼前一亮。之前我一直担心,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尤其是南方潮湿的环境,更是让人头疼。但孙振钧老师在这一章节中,并没有强调使用化学药剂,而是大力提倡“绿色防治”的理念。他详细介绍了可能遇到的几种主要病虫害,并一一给出了预防和处理的措施。比如,如何通过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何利用一些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来驱虫,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饲料来增强蚯蚓的抵抗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生物防治”的一些方法,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这让我感觉非常环保和可持续。这种“治未病”的思路,以及“无毒无害”的防治方法,让我觉得这本书的理念非常先进,也更加符合现代生态养殖的要求。

评分

这本书在“规模化养殖的设备与工艺”这一部分,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启发。虽然我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养殖的计划,但了解这些技术和设备,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孙振钧老师并没有照搬国外的先进技术,而是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一些经济实用、易于操作的设备和工艺。无论是对于家庭式的小规模养殖,还是对于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的养殖户,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养殖模式(如箱式养殖、沟式养殖、池式养殖等)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设备配置建议。这种“量体裁衣”式的指导,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参考价值。

评分

刚拿到这本《蚯蚓养殖实用技术》就被它厚实的装帧吸引了,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内容肯定很扎实。我本身一直对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挺感兴趣的,也尝试过一些小规模的堆肥,但总觉得不够系统,特别是关于蚯蚓养殖这块,总觉得是个神秘的领域。家里的厨余垃圾、落叶草屑处理起来总是占地方,而且看着就觉得浪费,如果能通过养殖蚯蚓变废为宝,那可太棒了。我之前也零星地在网上搜过一些资料,但感觉都比较碎片化,缺乏条理,很多细节讲得不清不楚的,尤其是关于蚯蚓的品种选择、饲料配比、环境控制这些关键点,总让我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封面就给我一种很专业、很可靠的感觉,孙振钧这个名字也让我觉得是经过长时间实践积累的经验总结。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看看,希望它能真正解决我在蚯蚓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带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绿色养殖世界,让我能亲手创造出有价值的有机肥,为家庭农场或社区绿化贡献一份力量。我期待它能像一本教科书一样,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再到后期的产品利用,能够面面俱到,让像我这样的新手也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评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饲料配比”的讲解。在我的认知里,蚯蚓就是吃“剩菜剩饭”的,但这本书却告诉了我,这远不止那么简单。孙振钧老师非常细致地分析了各种有机物(例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等)的营养成分、碳氮比,以及它们在分解过程中的变化。他不仅仅是列出了一堆“配方”,而是教会了我如何去“读懂”这些有机物,如何根据它们的特性来调整投喂的比例,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处理一些“不好消化”的物料,比如粗纤维的秸秆,如何通过预处理(如堆积发酵、粉碎等)来提高蚯蚓的适口性。这一点对于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蚯蚓养殖的效果好不好,关键就在于“吃”得好不好,而这本书,恰恰给了我最权威、最科学的指导。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厨师,在为他的“宝贝”们精心调配着营养大餐,而不是简单地把垃圾丢进去。这种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让我对未来的养殖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总的来说,给我一种“大道至简”的感觉,虽然主题是“养殖”,但孙振钧老师的讲解却处处透露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他没有上来就谈论复杂的设备和昂贵的投入,而是从蚯蚓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入手,就像在讲述一个生命的故事。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蚯蚓如何在适宜的环境中默默工作,将那些我们眼中“无用”的有机物转化为宝贵的肥料。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选址”的论述,不仅仅是考虑阳光、通风,更是强调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让我觉得,养殖蚯蚓不单单是为了获取产品,更是一种生态理念的实践。书中对于不同蚯蚓品种的介绍,也十分细致,比如某种蚯蚓更适合处理哪种类型的有机废弃物,它们的繁殖速度有何差异,这些信息对于新手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盲目选择带来的损失。我感觉,作者真的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到了我们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接地气”的风格,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蚯蚓养殖场。

评分

让我感到特别惊喜的是,这本书的“蚯蚓产品(蚓粪肥)的收集与利用”这一章,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肥料”的认知。我一直以为蚓粪肥就是一种“土”,但孙振钧老师的讲解,让我看到了它巨大的价值。他详细介绍了如何高效、便捷地收集和分离蚓粪,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和加工蚓粪,使其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有机肥料。书中列举了蚓粪肥在蔬菜种植、果树栽培、花卉养殖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并给出了具体的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商品化生产”的讲解很感兴趣,比如如何包装、如何进行市场推广等,这为我以后将蚓粪肥作为产品销售提供了思路。这本书不仅仅教我如何“养”蚯蚓,更教我如何“用”好蚯蚓的产物,让它真正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蚯蚓繁殖与管理”章节,堪称是新手入门的“宝典”。我之前一直对蚯蚓的繁殖速度和方式感到好奇,总觉得它们似乎是“一夜之间”就多起来了。孙振钧老师用非常清晰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了蚯蚓的交配、产卵、孵化等全过程,让我对它们的生命周期有了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给出了如何优化繁殖环境、如何提高孵化率、如何进行幼蚓管理等一系列实用的技巧。我以前总觉得“数量”是养殖的唯一指标,但这本书告诉我,有效的“管理”才是关键。比如,如何根据蚯蚓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分级饲养,如何避免过度拥挤造成的压力,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作者的专业性和经验的丰富性。这本书让我明白,养殖蚯蚓不仅仅是“种”下去,更需要“管”起来,而且是精细化的管理。

评分

总体而言,这本《蚯蚓养殖实用技术》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将我带入了蚯蚓养殖的世界。从最基础的原理到最细致的操作,从理论的讲解到实践的指导,无不体现出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的关怀。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实实在在的技术和经验。我尤其喜欢它逻辑清晰的结构,章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让我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和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所传授的技术,更在于它所传递的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知识付诸实践,相信它一定能帮助我在蚯蚓养殖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评分

读完关于“环境控制”的部分,我才真正明白,养殖蚯蚓并非“放养”那么简单。孙振钧老师对温度、湿度、pH值、通气等关键环境因素的论述,详略得当,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际操作的建议。他分析了不同环境下蚯蚓的反应,比如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蚯蚓死亡或活动减弱,湿度过大容易滋生病虫害,而湿度过小则影响蚯蚓的呼吸和繁殖。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提供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来监测和调节这些环境参数,比如如何利用温度计、湿度计,以及一些天然材料来改善通风和吸湿。我以前总觉得养殖就是“人定胜天”,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是“顺势而为”,创造最接近蚯蚓原生环境的条件,让它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长。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原本在我看来复杂的技术,变得清晰明了,触手可及。

评分

读完《蚯蚓养殖实用技术》,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循环经济”的实践指南。孙振钧老师通过蚯蚓养殖这一载体,将厨余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有机肥,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书中贯穿始终的环保理念,让我深受触动。他没有将养殖的目的仅仅停留在经济效益上,而是强调了对土壤改良、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我感觉,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仅能掌握一项养殖技能,更能培养一种“变废为宝”的生态意识。这种从源头解决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我在其他养殖书籍中很少看到的,也是我最想在实践中践行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