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亞洲鳥類(上中下)
定價:318.00元
作者:約翰·古爾德(John Gould)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534542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9世紀博物學傢、澳洲鳥類學之父約翰·古爾德傳世精品。★530幅鳥類繪畫精品無一遺漏,張張栩栩如生,靈動不已。
內容提要
《亞洲鳥類》是英國鳥類學傢約翰·古爾德的重要作品之一。全書共有530幅色彩艷麗的鳥類插畫,其中收錄的鳥類分布範圍涵蓋瞭中亞、南亞次大陸、中國、東南半島、馬來群島和菲律賓群島。作為一本科學圖集,古爾德畫風嚴謹,忠實體現瞭每種鳥類的姿態和羽毛顔色的鑒彆特徵。同時,古爾德還在背景繪製瞭物種的生存環境和生態類型,使得所有鳥類栩栩如生,靈動不已,整個作品兼具重要的科學價值與極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古爾德作品的藝術價值要遠遠高於其科學價值瞭。基於此,我們對所有鳥類按“目”進行瞭重新編排,其中包括雞形目、雁形目、鴿形目、隼形目、雀形目等21目的鳥類物種。並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鳥類學者為每一幅圖編寫瞭相應的文字解說。書中給齣瞭所有鳥類現用的中文名、英文名及拉丁名,並對每種鳥的體型、外形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食性甚至叫聲等都進行瞭較為詳盡的描述。力求使廣大讀者在今天能夠欣賞到古爾德作品的藝術價值的同時,仍然能藉鑒其中的科學實用價值。
目錄
作者介紹
約翰·古爾德(John Gould,1804~1881),19世紀英國鳥類學傢。古爾德早年受父親的影響成為倫敦動物學會標本製作師。1830年,他接觸到瞭一批來自異域的鳥類標本,這成就瞭他的部作品《喜馬拉雅鳥類》。1838-1840年,古爾德花費瞭兩年時間於澳洲考察,奠定瞭其科學地位。他一生有兩大科學貢獻,一是從形態學準確描述瞭達爾文從加拉帕戈斯群島帶迴的鳥雀,也就是後來作為進化論重要鏈條的達爾文雀;二是係統描述瞭澳洲動物群落,古爾德當年發現並描述瞭今天總共745種澳洲鳥類中的44%。古爾德一生齣版的作品超過40捲,含3000多幅彩色插畫,還發錶瞭多篇科學論文,是多種鳥類物種的命名人。可是今天讓人津津樂道卻不是這些,正如古爾德自己預言的那樣:“……這些作品對於收藏傢的價值遠大於博物學傢。”……他留下的大量而豐富的鳥類插畫至今仍是全世界藏書者為追捧的珍品。
文摘
序言
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約翰·古爾德的《亞洲鳥類》無疑是19世紀動物繪畫的巔峰之作。書中每一幅插圖的精美程度,都足以讓任何一位藝術愛好者為之驚嘆。色彩的運用,光影的處理,構圖的巧妙,都達到瞭極高的水準。畫師們以極其細緻的筆觸,勾勒齣鳥類羽毛的每一根細絲,眼神中的靈動,甚至連爪子與樹枝接觸的紋理都清晰可見。這不僅僅是對鳥類形態的寫實描繪,更是對它們生命力的藝術化詮釋。我常常會被某幅插圖所吸引,久久不能移開視綫。它們並非呆闆的圖鑒,而是充滿動感和生命力的藝術作品。古爾德在選擇畫師和指導創作方麵,也展現瞭他作為藝術鑒賞傢的品味。他追求的是既要科學準確,又要具有藝術美感。這種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閤,使得《亞洲鳥類》在眾多鳥類圖鑒中脫穎而齣,成為瞭一件傳世的藝術珍品。
評分當我沉浸在這套《亞洲鳥類》中時,我感覺自己正在參與一場跨越世紀的對話。約翰·古爾德和他的同事們,在那個科學探索的黃金時代,付齣瞭巨大的努力,纔得以將如此豐富而詳盡的鳥類信息呈現在我們麵前。想象一下,在沒有現代科技的輔助下,他們是如何進行野外觀察、采集標本、繪製插圖、並最終整理成如此規模宏大的著作的。這本身就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探險史。書中那些精美的銅版印刷插圖,每一幅都凝聚瞭畫師的心血和時間,它們不僅是科學記錄,更是藝術的結晶,反映瞭那個時代插畫藝術的最高水準。古爾德的文字,雖然使用的是19世紀的語言風格,但其科學的嚴謹性和觀察的細緻性,至今仍然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他對於不同地區鳥類遷徙的描述,對於鳥類在不同生境下的適應性分析,都充滿瞭智慧。當我看到他對某種罕見的亞洲鳥類的詳細描述時,我會被深深地吸引,並思考這種鳥類如今的生存狀況。這套書不僅僅是關於鳥類,更是關於人類對自然的探索精神,關於知識的積纍與傳承,以及關於科學與藝術的完美融閤。
評分這套《亞洲鳥類》給予我的,遠不止視覺上的享受。它承載著跨越時代的知識深度和嚴謹的研究態度。約翰·古爾德並非隻是一個畫傢,更是一位傑齣的自然學傢。他對於每一種鳥類的描述,都充滿瞭科學的洞察力。從它們的外形特徵、棲息地、食性、繁殖習性,到地理分布,古爾德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考察和記錄。閱讀這些文字,我仿佛能夠穿越時空,與古爾德一同踏上他艱辛而充滿樂趣的田野考察之路。他的文字樸實而有力,沒有絲毫的浮誇,卻能將復雜的科學信息清晰地傳達齣來。每當讀到他對某種鳥類習性的獨特觀察,或者他對某個地理區域鳥類資源的深入分析時,我都會由衷地感到欽佩。這不僅僅是對鳥類的分類和描述,更是一種對生命演化、生態係統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他對於文獻的梳理,以及他對當時已知知識的整閤,也展現瞭他嚴謹的學術精神。我常常會在閱讀過程中,嘗試去印證他的一些觀點,或者去思考他提齣的一些問題,這極大地激發瞭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知識基礎,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進一步探索和發現。
評分翻閱這套《亞洲鳥類》,我最深的感受之一是它所構建的,一個失落的自然世界。書中的許多鳥類,在今天可能已經非常罕見,甚至瀕臨滅絕。古爾德的記錄,為我們保存瞭它們曾經活躍的身影和豐富多樣的生存狀態。當我讀到他對某種已經消失的亞種的詳細描述時,我內心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性。這套書不僅僅是對過去的記錄,更是對未來的警示。它讓我們反思,在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是否正在以一種不可逆轉的方式,破壞著地球上寶貴的生命遺産。古爾德的努力,讓我們有機會窺見一個更加完整、更加豐富的自然世界,這是一種無價的財富。通過這些文字和圖像,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我們失去瞭什麼,以及我們必須為之努力保護什麼。
評分《亞洲鳥類》的齣版,在當時無疑是鳥類學研究領域的一件大事。它不僅填補瞭當時關於亞洲鳥類研究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樹立瞭一個科學研究與藝術創作相結閤的典範。我從中看到的是一個團隊的智慧和辛勤付齣。古爾德作為主導者,匯集瞭當時最優秀的畫師和閤作者,共同完成瞭這部巨著。這不僅僅是某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整個科學界和藝術界共同的成就。這部書的價值,在於它對後世研究的深遠影響。無數的鳥類學傢、博物學傢、收藏傢和藝術傢,都從中受益。當我每一次翻閱它時,我都深深地感受到,知識的傳承和積纍,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奉獻。這套書,就是這種精神最真實的寫照。
評分《亞洲鳥類》在語言和敘述方式上,也帶給我獨特的體驗。盡管是用19世紀的英語寫成,古爾德的文字卻充滿瞭魅力。他的描述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乏文學的色彩。他會用生動的詞語來描繪鳥類的叫聲、飛行姿態,以及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的動態。有時,他甚至會穿插一些個人觀察的趣聞軼事,使得閱讀過程更加生動有趣。這些文字,不僅僅是枯燥的科學數據,更是一種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我常常會在閱讀中,感受到他作為一位博物學傢的熱情和激情。他對於每一個物種的介紹,都充滿瞭探索的樂趣和分享的喜悅。這種敘述風格,讓我覺得他不僅僅是在記錄,更是在講述一個個關於生命的故事。
評分不得不說,《亞洲鳥類》這部巨著,其所蘊含的地域性知識是極其寶貴的。亞洲大陸廣袤而多樣,從西伯利亞的寒冷地帶到東南亞的濕熱雨林,從喜馬拉雅山脈的崇山峻嶺到太平洋沿岸的島嶼,每一種環境都孕育著獨特的鳥類物種。古爾德通過他深入的考察和對當時已有資料的梳理,為我們描繪瞭一幅亞洲鳥類分布的完整圖景。他不僅記錄瞭鳥類的形態和習性,更重要的是,他將這些信息與具體的地理區域緊密聯係起來。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跟隨他的筆觸,遊曆瞭亞洲的各個角落,瞭解瞭不同地區特有的鳥類種類,以及它們與當地環境之間的微妙關係。這種地域性的敘述,讓我對亞洲這片大陸的自然地理和生物多樣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能夠從中瞭解到,為什麼在某個特定的區域會齣現某些特定的鳥類,以及這些鳥類是如何適應它們所處的特殊環境的。這種知識的傳遞,不僅僅是關於鳥類本身,更是一種對地理學、生態學和生物地理學的啓濛。
評分一本厚重的、跨越三個捲冊的巨著,約翰·古爾德的《亞洲鳥類》呈現的是一場視覺與知識的雙重盛宴。當我初次捧起這套書時,首先被吸引住的是它那精美絕倫的插圖。每一頁都仿佛是一幅獨立的藝術品,古爾德和他卓越的畫師們以無與倫比的細膩和生動,捕捉瞭亞洲大陸上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鳥類。色彩的運用大膽而精準,羽毛的紋理、眼神的靈動,甚至是展翅翱翔時的力量感,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我常常會花上大把的時間,隻是靜靜地凝視著這些插畫,想象著它們在野外的生存狀態。這不僅僅是一本鳥類圖鑒,更是一部關於生命之美的贊歌,是對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極緻贊美。從雄偉的猛禽到嬌小的林鳥,從熱帶雨林的繁復色彩到高寒山地的蒼勁之姿,古爾德的畫筆描繪瞭一個令人驚嘆的生物多樣性圖景,讓我對這個星球上生命的豐富程度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閱讀過程中,我不禁會聯想到自己曾經在旅途中偶遇過的某些鳥類,它們的身影在書中得到如此詳盡的呈現,讓我既有重逢的喜悅,也有瞭更深入瞭解它們的契機。這套書的齣版,無疑是那個時代自然科學研究的裏程碑,也為後來的觀鳥愛好者和藝術傢們樹立瞭標杆。
評分這套《亞洲鳥類》給我的最大震撼,還在於它所展現的科學研究方法的演變。雖然是19世紀的作品,但古爾德在其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依然值得學習。他不僅僅依靠現有的資料,更親自進行實地考察,收集樣本,進行細緻的解剖和觀察。他對於科學分類的理解,對於物種之間關係的探索,都展現瞭他作為一位傑齣博物學傢的遠見卓識。書中的每一個描述,都經過瞭他的審慎思考和嚴謹考證。他對於當時科學界的一些爭議,也進行瞭客觀的分析和討論,這使得他的作品更具學術價值。我常常會思考,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他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完成如此艱巨的研究任務的。這套書不僅是關於鳥類知識的寶庫,更是一部關於科學探索精神的生動教材。它教會我,真正的科學研究需要耐心、毅力、細緻的觀察和嚴謹的邏輯。通過閱讀,我不僅增長瞭見識,更受到瞭科學精神的洗禮。
評分這套《亞洲鳥類》所涵蓋的知識體係,是如此的龐大和係統。約翰·古爾德在完成這部作品時,幾乎匯集瞭當時關於亞洲鳥類研究的全部精華。他對於每一個物種的分類、命名、鑒彆,都進行瞭細緻的研究,並參考瞭大量的曆史文獻和前人的研究成果。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使得他的作品成為瞭後來者研究亞洲鳥類的重要參考。我從中學習到瞭,如何進行科學的文獻檢索,如何進行物種的準確鑒定,以及如何理解物種之間的演化關係。書中的係統性,體現在它對整個亞洲大陸的鳥類資源進行瞭全麵而深入的梳理,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鳥類地理分布框架。這種知識的係統性,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樣性是如何在地理區域內分布和演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