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工程:原理與應用 尼爾斯·弗格森 機械工業齣版社

密碼工程:原理與應用 尼爾斯·弗格森 機械工業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尼爾斯·弗格森 著
圖書標籤:
  • 密碼學
  • 密碼工程
  • 信息安全
  • 計算機安全
  • 加密算法
  • 網絡安全
  • 安全通信
  • 應用密碼學
  • 尼爾斯·弗格森
  • 機械工業齣版社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圖天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74354
商品編碼:29470492343
齣版時間:2018-01-01

具體描述




書名密碼工程:原理與應用
定價79.00
ISBN9787111574354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尼爾斯·弗格森
編號1201621647
齣版日期2018-01-01
印刷日期2018-01-01
版次1
字數220
頁數239




'齣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實用密碼學'前言
關於作者
一部分概述
1章密碼學研究範圍
1.1密碼學的作用
1.2木桶原理
1.3對手設定
1.4偏執狂
1.4.1更廣泛的好處
1.4.2攻擊
1.5威脅模型
1.6
1.7密碼學是feichang難的
1.8密碼學是簡單的部分
1.9通用攻擊
1.10安全性和其他設計準則
1.10.1安全性和性能
1.10.2安全性和特性
1.10.3安全性和演變的
1.11更多閱讀材料
1.12偏執狂練習
1.12.1時事練習
1.12.2安全審查練習
1.13習題
D12章密碼學簡介
2.1加密
2.2認證
2.3公鑰加密
2.4數字簽名
2.5PKI
2.6攻擊
2.6.1唯密文攻擊模型
2.6.2已知明文攻擊模型
2.6.3xuan擇明文攻擊模型
2.6.4xuan擇密文攻擊模型
2.6.5區分攻擊的目的
2.6.6其他類型的攻擊
2.7深入探討
2.7.1生日攻擊
2.7.2中間相遇攻擊
2.8安全等級
2.9性能
2.10復雜性
2.11習題
D1二部分消息安全
D13章分組密碼
3.1什麼是分組密碼
3.2攻擊類型
3.3理想分組密碼
3.4分組密碼安全的定義
3.5實際分組密碼
3.5.1DES
3.5.2AES
3.5.3Serpent
3.5.4Twofish
3.5.5其他的AES候xuan算法
3.5.6如何xuan擇分組密碼
3.5.7如何xuan擇密鑰長度
3.6習題
D14章分組密碼工作模式
4.1填充
4.2ECB
4.3CBC
4.3.1固定IV
4.3.2計數器IV
4.3.3隨機IV
4.3.4瞬時IV
4.4OFB
4.5CTR
4.6加密與認證
4.7如何xuan擇工作模式
4.8信息泄露
4.8.1碰撞的可能性
4.8.2如何處理信息泄露
4.8.3關於數學證明
4.9習題
D15章散列函數
5.1散列函數的安全性
5.2實際的散列函數
5.2.1一種簡單但不安全的散列函數
5.2.2MD5
5.2.3SHA—1
5.2.4SHA—224、SHA—256、SHA—384和SHA—512
5.3散列函數的缺陷
5.3.1長度擴充
5.3.2部分消息碰撞
5.4修復缺陷
5.4.1一個臨時的修復方法
5.4.2一個更有效的修復方法
5.4.3其他修復方法
5.5散列算法的xuan擇
5.6習題
D16章消息認證碼
6.1MAC的作用
6.2理想MAC與MAC的安全性
6.3CBC—MAC和CMAC
6.4HMAC
6.5GMAC
6.6如何xuan擇MAC
6.7MAC的使用
6.8習題
D17章安全信道
7.1安全信道的性質
7.1.1角色
7.1.2密鑰
7.1.3消息或字節流
7.1.4安全性質
7.2認證與加密的順序
7.3安全信道設計概述
7.3.1消息編號
7.3.2認證
7.3.3加密
7.3.4組織格式
7.4詳細設計
7.4.1初始化
7.4.2發送消息
7.4.3接收消息
7.4.4消息的順序
7.5備xuan方案
7.6習題
D18章實現上的問題Ⅰ
8.1創建正確的程序
8.1.1規範
8.1.2測試和修復
8.1.3不嚴謹的態度
8.1.4如何著手
8.2製作安全的軟件
8.3保守秘密
8.3.1清除狀態
8.3.2交換文件
8.3.3高速緩衝存儲器
8.3.4內存保留數據
8.3.5其他程序的訪問
8.3.6數據完整性
8.3.7需要做的工作
8.4代碼質量
8.4.1簡潔性
8.4.2模塊化
8.4.3斷言
8.4.4緩衝區溢齣
8.4.5測試
8.5側信道攻擊
8.6一些其他的話
8.7習題
D1三部分密鑰協商
D19章生成隨機性
9.1真實隨機
9.1.1使用真實隨機數的問題
9.1.2僞隨機數
9.1.3真實隨機數和僞隨機數生成器
9.2僞隨機數生成器的攻擊模型
9.3Fortuna
9.4生成器
9.4.1初始化
9.4.2更新種子
9.4.3生成塊
9.4.4生成隨機數
9.4.5生成器速度
9.5纍加器
9.5.1熵源
9.5.2熵池
9.5.3實現注意事項
9.5.4初始化
9.5.5獲取隨機數據
9.5.6添加事件
9.6種子文件管理
9.6.1寫種子文件
9.6.2更新種子文件
9.6.3讀寫種子文件的時間
9.6.4備份和虛擬機
9.6.5文件更新的原子性
9.6.6初次啓動
9.7xuan擇隨機元素
9.8習題
10章素數
10.1整除性與素數
10.2産生小素數
10.3素數的模運算
10.3.1加法和減法
10.3.2乘法
10.3.3群和有限域
10.3.4GCD算法
10.3.5擴展歐幾裏得算法
10.3.6模2運算
10.4大素數
10.4.1素性測試
10.4.2計算模指數
10.5習題
11章Diffie—Hellman協議
11.1群
11.2基本的DH
11.3中間人攻擊
11.4—些可能的問題
11.5安全的素數
11.6使用較小的子群
11.7p的長度
11.8實踐準則
11.9可能齣錯的地方
11.10習題
12章RSA
12.1引言
12.2中國剩餘定理
12.2.1Garner公式
12.2.2推廣
12.2.3應用
12.2.4結論
12.3模n乘法
12.4RSA
12.4.1RSA數字簽名
12.4.2公開指數
12.4.3私鑰
12.4.4”的長度
12.4.5生成RSA密鑰
12.5使用RSA的缺陷
12.6加密
12.7簽名
12.8習題
13章密碼協議導論
13.1角色
13.2信任
13.3動機
13.4密碼協議中的信任
13.5消息和步驟
13.5.1傳輸層
13.5.2協議標識符和消息標識符
13.5.3消息編碼和解析
13.5.4協議執行狀態
13.5.5
13.5.6重放和重試
13.6習題
14章密鑰協商
14.1初始設置
14.2初次嘗試
14.3協議會一直存在下去
14.4一個認證的慣例
14.5D1二次嘗試
14.6D1三次嘗試
14.7*終的協議
14.8關於協議的一些不同觀點
14.8.1Alice的觀點
14.8.2Bob的觀點
14.8.3攻擊者的觀點
14.8.4密鑰泄露
14.9協議的計算復雜性
14.10協議復雜性
14.11一個小警告
14.12基於口令的密鑰協商
14.13習題
15章實現上的問題Ⅱ
15.1大整數的運算
15.1.1woop技術
15.1.2檢查DH計算
15.1.3檢查RSA加密
15.1.4檢查RSA簽名
15.1.5結論
15.2更快的乘法
15.3側信道攻擊
15.4協議
15.4.1安全信道上的協議
15.4.2接收一條消息
15.4.3超時設定
15.5習題
D1四部分密鑰管理
16章時鍾
16.1時鍾的使用
16.1.1有效期
16.1.2
16.1.3單調性
16.1.4實時交易
16.2使用實時時鍾芯片
16.3安全性威脅
16.3.1時鍾後置
16.3.2時鍾停止
16.3.3時鍾前置
16.4建立可靠的時鍾
16.5相同狀態問題
16.6時間
16.7結論
16.8習題
……
17章密鑰服務器
18章PKI之夢
19章PKI的現實
20章PKI的實用性
21章存儲秘密
D1五部分其他問題
D122章標準和專利
D123章關於專傢
參考文獻
索引'

NielsFeiguso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是密碼工程師。在Eindhoven大學學習數學後 他在DigiCash分析、設計和實現用來保護用戶隱私的不錯電子支付。後來 他擔任Counterpane公司和MacFergus公司的密碼顧問 分析瞭數百個並參與瞭幾十個的設計。他參與瞭Twofish分組密碼設計 對AES做瞭一些好的初步分析 並參與瞭現在WiFi所使用的加密的研發。自2004年以來 他在微軟工作 幫助設計和實現BitLocker磁盤加密。他目前在Windows密碼小組工作 負責Windows和其他微軟産品中的加密實現。
BruceSchneier 信息安全界巨擘 靠前知名安全技術專傢。現為IBMResilientCTO、哈佛法學院伯剋曼互聯網與社會中心研究員、電子前綫基金會-EFF董事。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安全教父” '個人電腦世界'雜誌評為“優xuan50位很重要互聯網人物之一” '連綫'雜誌評為“世界很有名的安全專傢之一”。他是14本書的作者 其中包括有名的'應用密碼學' 他的博客和網絡月刊在優xuan範圍內擁有超過25萬的讀者。
TadayoshiKohno-Yoshi是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係教授。他的研究興趣是提高當前和未來技術的安全性和隱私性。他在2003年對DieboldAccuVote-TS電子投票機的源代碼進行瞭初步安全分析 並從此將研究領域轉嚮瞭從無綫植入式起搏器和除顫器到雲計算的新興安全技術。他獲得瞭國j1a科學基金會CAREER奬和AlfredP.Sloan研究奬學金。2007年 鑒於他對應用密碼學的貢獻 入xuan'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優xuan青年科技創新人纔榜-TR35 是35歲以下的世界很好創新者之一。他在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普通大眾

本書深入地探討特定的、具體的協議 講述如何設計密碼協議 分析做齣設計決策的原因 並指齣其中可能存在的陷阱 從而幫助讀者像密碼學傢一樣思考。本書分為五部分 靠前部分對密碼學進行概述 D1二到四部分分彆講述消息安全、密鑰協商、密鑰管理方麵的內容 D1五部分介紹標準和專利等其他問題。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安全和密碼學相關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也可作為應用密碼工程的自學指南。

《密碼工程:原理與應用》:探索信息安全基石的深度解析 在數字時代浪潮洶湧而至的今天,信息安全已成為個人、企業乃至國傢安全不可或缺的基石。從敏感數據的保護到網絡交易的信任構建,再到數字通信的保密性,我們無時無刻不依賴著密碼學這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學科。而《密碼工程:原理與應用》一書,正是為我們揭開密碼學神秘麵紗,深入剖析其核心原理,並闡述其廣泛應用的權威指南。本書由享譽盛名的密碼學傢尼爾斯·弗格森傾力撰寫,機械工業齣版社隆重推齣,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實用的密碼學知識體係。 第一章 密碼學的曆史與演進:從古老符號到現代算法 本書伊始,作者便帶領我們穿越曆史的長河,迴溯密碼學起源的漫漫徵程。我們將瞭解到,早在古代文明時期,人類就已經開始探索信息隱藏的奧秘,從埃及的象形文字隱藏信息,到斯巴達的刻木通信,再到凱撒密碼的簡單替換,每一次的嘗試都體現瞭人類在信息安全領域的不懈追求。隨著曆史的推進,密碼學的理論與技術也在不斷演進,恩尼格瑪機的發明與破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密碼技術的飛躍,都為現代密碼學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本書將重點梳理20世紀後半葉以來密碼學發展的關鍵裏程碑,包括對稱加密算法的經典模型,如DES、AES的誕生與演進;非對稱加密算法的革命性突破,如RSA、ECC的齣現如何徹底改變瞭密鑰交換和數字簽名的實現方式;以及哈希函數在數據完整性驗證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作者還會探討公鑰基礎設施(PKI)的構建,以及其在數字證書、身份認證等方麵的核心地位。通過對這些曆史脈絡的梳理,讀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現代密碼學技術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們如何從理論走嚮實踐,並最終成為支撐我們信息社會的關鍵技術。 第二章 對稱加密算法:高效保密的守護者 對稱加密,顧名思義,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密鑰的加密方式。這類算法通常具有較高的加解密速度,因此在處理大量數據時具有顯著優勢。本書將詳細闡述當前主流對稱加密算法的設計原理和安全機製。 分組密碼(Block Ciphers): 我們將深入探討分組密碼的工作原理,包括其核心的置換(Permutation)和替換(Substitution)操作,以及這些操作如何組閤形成復雜的混淆(Confusion)和擴散(Diffusion)效應,從而達到加密的目的。作者將以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為例,詳細剖析其Rijndael算法的結構,包括字節替換(SubBytes)、行移位(ShiftRows)、列混淆(MixColumns)和輪密鑰加(AddRoundKey)等各個輪函數的操作。此外,我們還將瞭解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等早期經典算法的設計思想,以及它們在安全性上的演進。 工作模式(Modes of Operation): 一個強大的分組密碼算法需要配閤閤適的工作模式纔能真正實現有效的加密。本書將詳盡介紹ECB(Electronic Codebook)、CBC(Cipher Block Chaining)、CFB(Cipher Feedback)、OFB(Output Feedback)和CTR(Counter)等多種工作模式。我們將分析每種模式的特點、優缺點,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適用性。例如,CBC模式如何利用前一塊密文的輸齣作為下一塊明文的輸入,從而引入數據依賴性,提高安全性;CTR模式如何將分組密碼轉化為流密碼,允許並行處理,提高效率。 流密碼(Stream Ciphers): 與分組密碼不同,流密碼以比特或字節為單位進行加密。本書將介紹流密碼的基本原理,如僞隨機數生成器(PRNG)在流密碼中的作用,以及RC4等流密碼算法的設計思路。我們還會探討流密碼在某些特定場景下的應用,以及與分組密碼在安全性和效率上的權衡。 第三章 非對稱加密算法:安全通信與數字簽名的基石 非對稱加密,也稱為公鑰加密,使用一對密鑰:公鑰用於加密,私鑰用於解密。這種機製極大地解決瞭密鑰分發的難題,並為數字簽名等安全應用提供瞭可能。本書將深入剖析非對稱加密算法的數學原理和實現細節。 RSA算法: 作為最著名和應用最廣泛的非對稱加密算法之一,RSA的原理基於大整數分解的睏難性。本書將詳細講解RSA算法的數學基礎,包括歐拉定理、模冪運算等,並一步步推導齣公鑰和私鑰的生成過程,以及加密和解密的具體步驟。同時,我們還將探討RSA算法在安全性上的考量,如密鑰長度選擇、攻擊方式(如低指數攻擊、共模攻擊)及其防禦策略。 橢圓麯綫密碼學(ECC): 隨著計算能力的提升,傳統基於大整數分解和離散對數的公鑰算法在密鑰長度上逐漸受到挑戰。ECC以其更短的密鑰長度提供同等級彆的安全性,在資源受限的環境下尤為重要。本書將 introdusce 橢圓麯綫的數學概念,如有限域上的加法和乘法,並詳細講解基於橢圓麯綫的離散對數問題(ECDLP)及其睏難性,從而闡述ECC算法的密鑰生成、加密和簽名過程。我們將重點介紹ECDSA(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等ECC在數字簽名領域的應用。 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 在建立安全通信之前,通信雙方需要安全地協商齣共享密鑰。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算法提供瞭一種在不安全信道上進行密鑰協商的機製。本書將詳細介紹其基於離散對數問題的原理,以及在不同數學群(如有限域、橢圓麯綫群)上的實現。 第四章 哈希函數與消息認證碼:保障數據完整性與真實性 哈希函數能夠將任意長度的數據映射成固定長度的“摘要”或“指紋”,其核心特性包括單嚮性、抗碰撞性和雪崩效應。消息認證碼(MAC)則在此基礎上,增加瞭密鑰,用於驗證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哈希函數的設計原理: 本書將深入剖析MD5、SHA-1、SHA-256、SHA-3等經典及現代哈希函數的內部結構。我們將瞭解其迭代結構、壓縮函數的設計,以及如何通過位運算、模運算等操作來實現其安全特性。同時,本書還會討論針對哈希函數的各種攻擊,如生日攻擊,以及為什麼SHA-1已被認為不再安全,以及SHA-3的齣現及其優勢。 消息認證碼(MAC): 我們將介紹HMAC(Hash-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等基於哈希函數的MAC構建方法,以及CMAC(Cipher-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等基於對稱密碼的MAC構建方法。本書將闡明MAC與數字簽名的區彆,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作用。 第五章 數字簽名與證書:建立信任的數字憑證 數字簽名是密碼學中實現身份驗證和不可否認性的關鍵技術。它利用非對稱加密算法,使得數據發送者能夠用私鑰簽名,而接收者可以用公鑰驗證簽名的閤法性,從而確保數據的來源可靠且內容未被篡改。 數字簽名的工作流程: 本書將詳細闡述數字簽名是如何生成的,包括對消息進行哈希,然後用私鑰加密哈希值。驗證簽名時,接收方則用公鑰解密簽名,並將其與重新計算的消息哈希值進行比對。我們將介紹RSA簽名、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簽名以及ECDSA簽名等不同的數字簽名方案。 公鑰基礎設施(PKI)與數字證書: 在大規模應用中,如何安全地分發和管理公鑰成為瞭一個重要問題。PKI提供瞭一個框架,通過數字證書來綁定公鑰與身份。本書將詳細介紹CA(Certificate Authority)的作用,數字證書的結構(包括X.509標準),以及證書鏈的驗證過程。我們將探討PKI在SSL/TLS、電子郵件安全(S/MIME)、代碼簽名等領域的應用,以及其在構建可信網絡環境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 密碼協議與應用:安全通信的守護神 密碼協議是利用密碼學原語(如加密、簽名、哈希)來構建安全通信和交互的規則集閤。本書將聚焦於一些重要的密碼協議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體現。 SSL/TLS協議: 作為互聯網上最廣泛使用的安全協議,SSL/TLS為Web瀏覽、電子郵件傳輸等提供瞭端到端的安全保障。本書將深入解析TLS握手過程,包括客戶端和服務器如何協商加密算法、生成會話密鑰,以及如何使用數字證書進行身份驗證。我們將探討TLS的各個組件,如記錄層協議、握手協議、警告協議和應用數據協議。 SSH協議: Secure Shell(SSH)協議提供瞭安全的遠程登錄和文件傳輸功能,廣泛應用於服務器管理。本書將介紹SSH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密鑰交換、用戶認證(密碼認證、公鑰認證)和加密傳輸機製。 PGP/GPG: Pretty Good Privacy(PGP)及其開源實現GNU Privacy Guard(GPG)提供瞭對電子郵件和文件的端到端加密和數字簽名功能。本書將介紹PGP/GPG的密鑰管理方式(如Web of Trust),以及其在個人信息安全方麵的實際應用。 其他應用: 除此之外,本書還將簡要介紹密碼學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IPsec、藍牙安全、Wi-Fi安全(WPA/WPA2/WPA3)等領域的應用,展現密碼學在構建現代數字世界安全屏障中的無處不在。 第七章 密碼學安全挑戰與前沿研究:應對未來的威脅 盡管密碼學取得瞭巨大的成就,但隨著計算能力的飛速發展和新的攻擊技術的齣現,密碼學的安全性也麵臨著持續的挑戰。 量子計算對密碼學的影響: 量子計算機的潛在能力對當前主流的非對稱加密算法(如RSA、ECC)構成瞭嚴重威脅。本書將探討Shor算法等量子算法如何破解這些加密體係,並介紹後量子密碼學(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PQC)的研究進展,如基於格(Lattice-based)、編碼(Code-based)、多元多項式(Multivariate polynomial)和基於哈希(Hash-based)的密碼算法,以及這些新算法在安全性和效率上的權衡。 側信道攻擊與差分功耗分析: 除瞭理論上的數學難題,實際的密碼設備也可能因為其物理實現上的漏洞而受到攻擊。本書將介紹側信道攻擊(Side-channel attacks),如差分功耗分析(DPA)和電磁輻射分析(EMA),以及這些攻擊如何從設備運行時的功耗、時間消耗或電磁輻射等信息中推斷齣密鑰。同時,我們將探討相應的防禦措施,如硬件加固和算法上的掩碼技術。 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s): 零知識證明是一種神奇的密碼學工具,允許一方(證明者)嚮另一方(驗證者)證明某個陳述的真實性,而無需泄露除瞭該陳述真實性以外的任何信息。本書將簡要介紹零知識證明的原理,以及其在隱私保護、區塊鏈技術等領域的潛在應用。 同態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 同態加密允許在加密數據上進行計算,並且計算結果與在明文上進行相同計算的結果一緻。這將徹底改變雲安全和隱私計算的格局。本書將介紹同態加密的不同類型(如部分同態、全同態)以及其研究的最新進展。 結論: 《密碼工程:原理與應用》一書,以其嚴謹的邏輯、深入的剖析和豐富的實例,為讀者構建瞭一個全麵而係統的密碼學知識圖譜。尼爾斯·弗格 Ferguson 教授憑藉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將復雜的密碼學理論轉化為清晰易懂的語言,使得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從業者,都能從中受益匪淺。本書不僅是學習密碼學原理的寶貴教材,更是理解現代信息安全技術、應對未來數字世界挑戰的必備參考。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信息安全的運作機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數字資産,並為構建一個更安全、更可信的數字未來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密碼學這個領域都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它離我有點遙遠,充滿瞭神秘感。當得知《密碼工程:原理與應用》這本書齣版的消息時,我立刻被它吸引住瞭。我心中描繪的這本書,應該是一部能夠將枯燥的數學理論轉化為生動有趣知識的傑作。我期待它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復雜的加密算法和安全協議。或許,它會從一些曆史上的著名密碼故事講起,比如凱撒密碼、恩尼格瑪機,再到現代的公鑰加密技術,讓讀者在曆史的長河中感受密碼學的發展脈絡。我尤其希望它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一些核心概念,比如什麼是信息論安全,什麼是計算安全,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區彆。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例子,哪怕是簡單的代碼片段,來演示加密和解密的流程,那就更棒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清那些模糊的認知,讓我能夠真正理解密碼技術是如何保障我們的數字世界的安全,並激發我進一步探索這個領域的興趣。

評分

我拿到這本《密碼工程:原理與應用》之後,立刻被它的裝幀吸引瞭,厚實而有質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心製作的。但翻開第一頁,我就感覺到瞭它和市麵上大多數同類書籍的不同之處。我原本設想的是一本更加偏嚮理論和基礎概念的介紹,可能會從信息論、數論等數學基礎開始,逐步深入到各種密碼體製的設計和分析。畢竟,作為一本“原理與應用”的書籍,我認為它應該能夠為讀者構建一個堅實的理論框架,讓大傢能夠理解“為什麼”這些密碼技術是這樣設計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怎麼用”的層麵。我期待的,是能夠看到一些嚴謹的數學推導,以及對不同密碼學概念之間的內在聯係的深入剖析。如果書中能夠詳細解釋一些經典密碼學問題,比如NP-hard問題在密碼學中的應用,或者哈希函數的安全證明,那將是極具價值的。同時,我也希望能夠看到一些關於密碼學前沿研究的介紹,比如後量子密碼學、零知識證明等,這些都代錶著密碼學未來的發展方嚮,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研究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

評分

這本書我早就關注瞭,尼爾斯·弗格森的名字在密碼學領域如雷貫耳,聽到機械工業齣版社要引進,真是太激動瞭!不過,我拿到手後,卻發現它和我想象中的有點不一樣。我一直以為會是那種深入淺齣的講解,從最基本的概念講起,一步步構建起密碼工程的宏大體係。畢竟,很多初學者對這個領域都充滿瞭好奇,但又常常被那些復雜的數學公式和抽象的理論嚇退。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像一本引人入勝的科普讀物,用生動的例子和清晰的邏輯,帶領讀者走進密碼的世界,理解那些看似神秘的技術是如何保護我們的數字生活的。我特彆希望它能詳細闡述一些大傢耳熟能詳的加密算法,比如AES、RSA,不僅僅是介紹它們的原理,更重要的是解釋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比如我們瀏覽網頁時的HTTPS加密,或者手機裏的數據加密,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書中能有更多的曆史故事,講述密碼學發展中的裏程碑事件和關鍵人物,那會更加有趣,也能讓讀者對這個領域的演進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總的來說,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的是一份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希望通過閱讀來拓寬視野的願望。

評分

坦白說,拿到《密碼工程:原理與應用》這本書後,我並沒有立即投入到其中,而是花瞭一些時間思考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密碼工程書籍,應該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應該展現其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價值。我期待它能夠深入探討各種密碼學算法和協議在實際場景中的具體實現,比如在金融交易、電子商務、國傢安全等領域,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我設想書中會詳細介紹一些重要的密碼學標準和框架,以及相關的安全實踐。如果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密碼係統設計和分析的案例研究,例如分析某個著名安全事件中密碼學漏洞的産生原因,或者介紹如何設計一個安全的密鑰管理係統,那將會非常有啓發性。此外,我還希望這本書能夠包含一些關於密碼學在未來發展趨勢的討論,比如區塊鏈、人工智能與密碼學的結閤,以及如何應對新興的安全威脅。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為讀者提供關於密碼工程全麵而深刻的見解,並能指導我們在復雜的數字環境中做齣更安全的選擇。

評分

當我拿到《密碼工程:原理與應用》這本書時,我的內心充滿瞭對知識的渴求。我一直對信息安全領域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背後的加密技術。我常常在想,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網絡,發送消息,進行交易,這些信息是如何被保護的呢?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覺得它能夠解答我的這些疑問。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密碼學的復雜迷宮。我設想它會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的區彆,密鑰的生成和管理,公鑰基礎設施(PKI)的工作原理等等。然後,我希望它能進一步探討更高級的主題,比如數字簽名、哈希函數、隨機數生成器的安全性,以及如何抵禦各種常見的密碼攻擊。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例如如何在網絡通信中實現端到端加密,或者如何在電子投票係統中保證安全性。如果書中還能提及一些與密碼學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倫理道德問題,那將會更加全麵。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對密碼工程有一個係統而深入的理解,為我將來進一步學習和應用這些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