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 天体与天象

【XH】 天体与天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江 著
图书标签:
  • 天文学
  • 天象
  • 宇宙
  • 星空
  • 观测
  • 星座
  • 行星
  • 星云
  • 天文知识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爱尚美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75545
商品编码:2947674332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天体与天象

定价:19.00元

作者:朱江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62475545

字数:

页码:1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天体与天象》以星座图,星座照片及简短的文字介绍星座,照片与人肉眼可见星相为接近,对想要进行星象观察的读者会有比较大帮助。同时介绍了一些不用太高级设备就可以进行的行星、星云、星团、星系、日月食等天体、天象及其摄影方法。书中包含大量作者在多年亲身观测实践中的经验和体验,篇幅精炼,携带方便,是非常适合野外天体天象观测的工具书。 n
n
n

内容提要


《天体与天象》主要内容包括天体、天象的基本介绍,四季星空及中国境内可见星座的识别方法,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初级天体、天象摄影技巧等。 n
n
n

目录


天文观测工具……………………1 n
望远镜……………………………………1 n
单筒望远镜……………………………………1 n
双筒望远镜……………………………………2 n
望远镜的支架…………………………………2 n
地平式支架………………………………………2 n
赤道式支架………………………………………2 n
选择望远镜……………………………………3 n
望远镜投影板…………………………………3 n
照相机……………………………………4 n
天文观测的主要方法……………5 n
目视观测…………………………………5 n
照相观测…………………………………5 n
照相机直接拍照…………………………6 n
望远镜+照相机拍摄……………………6 n
数码照相机的菜单设置…………………………7 n
太阳滤光片………………………………………8 n
CCD摄像头拍摄……………………………9 n
天文观测地点的选择……………12 n
天文学入门知识…………………13 n
天体celestialbody…………………………13 n
天体的距离………………………………………13 n
恒星star…………………………………………13 n
恒星的大小………………………………………13 n
恒星的亮度………………………………………14 n
恒星的温度和颜色………………………………14 n
恒星的一生………………………………………15 n
星云nebula……………………………………………15 n
星云的分类……………………………………………15 n
超supergiant……………………………………16 n
变星variablestar……………………………………16 n
新星nova………………………………………………16 n
超新星supernova……………………………………16 n
白矮星whitedwarf……………………………………17 n
中子星neutronstar…………………………………17 n
黑洞blackhole………………………………………17 n
特别的恒星——太阳sun…………………………17 n
行星pla………………………………………17 n
卫星satellite……………………………………17 n
天体系统…………………………………18 n
太阳系solarsystem……………………………18 n
小行星minorplas………………………………18 n
彗星et…………………………………………19 n
流星与陨石………………………………………19 n
地月系…………………………………………19 n
双星和聚星……………………………………20 n
双星binary star……………………………………20 n
聚星multiple star……………………………………19 n
星团cluster……………………………………20 n
疏散星团opecluster………………………………20 n
球状星团globular cluster……………………………20 n
星系galaxy………………………………………20 n
旋涡星系spiral galaxy(S)………………………21 n
椭圆星系elliptical galaxy(E)……………………21 n
不规则星系irregular galaxy(Ir)…………………21 n
银河系galaxy………………………………………21 n
天文观测…………………………22 n
在地球上看星空——星座………………22 n
星星为我们指方向……………………………22 n
北斗星与北极星………………………………………22 n
大熊座Uma………………………………………………24 n
小熊座Umi………………………………………………24 n
仙后座Cas………………………………………………25 n
仙王座Cep………………………………………………26 n
天龙座Dra………………………………………………26 n
鹿豹座Cam………………………………………………27 n
黄道十二宫……………………………………27 n
金牛座Tau………………………………………………28 n
双子座Gem………………………………………………29 n
巨蟹座Cnc………………………………………………29 n
狮子座Leo………………………………………………30 n
处女座Vir………………………………………………30 n
天秤座Lib………………………………………………31 n
天蝎座Sco………………………………………………31 n
人马座Sgr………………………………………………32 n
摩羯座Cap………………………………………………32 n
宝瓶座Aqr………………………………………………33 n
双鱼座Psc………………………………………………33 n
白羊座Ari………………………………………………34 n
四季星空………………………………………34 n
春季星空…………………………………………34 n
牧夫座Boo………………………………………………35 n
北冕座Crb………………………………………………36 n
后发座Com………………………………………………36 n
猎犬座Cvn………………………………………………36 n
小狮座Lmi………………………………………………37 n
乌鸦座Crv………………………………………………37 n
巨爵座Crt………………………………………………37 n
六分仪座Sex……………………………………………37 n
长蛇座Hya………………………………………………38 n
夏季星空…………………………………………38 n
银河Milkyway…………………………………………38 n
天鹅座Cyg………………………………………………39 n
天鹰座Aql………………………………………………40 n
天琴座Lyr………………………………………………40 n
武仙座Her………………………………………………42 n
蛇夫座Oph………………………………………………42 n
巨蛇座Ser………………………………………………43 n
海豚座Del………………………………………………43 n
天箭座Sge………………………………………………43 n
小马座Equ………………………………………………44 n
狐狸座Vul………………………………………………44 n
盾牌座Sct………………………………………………44 n
秋季星空…………………………………………45 n
飞马座Peg………………………………………………45 n
仙女座And………………………………………………46 n
英仙座Per………………………………………………46 n
三角座Tri………………………………………………47 n
蝎虎座Lac………………………………………………47 n
鲸鱼座Cet………………………………………………48 n
南鱼座Psa………………………………………………48 n
玉夫座Scl………………………………………………49 n
冬季星空…………………………………………49 n
猎户座Ori………………………………………………49 n
大犬座Cma………………………………………………50 n
小犬座Cmi………………………………………………51 n
御夫座Aur………………………………………………51 n
天兔座Lep………………………………………………53 n
波江座Eri………………………………………………53 n
麒麟座Mon………………………………………………53 n
座Lyn………………………………………………54 n
天鸽座Col………………………………………………54 n
南天星座………………………………………54 n
地平线上的一条大船……………………………54 n
船尾座Pup………………………………………………55 n
船帆座Vel………………………………………………55 n
船底座Car………………………………………………55 n
罗盘座Pyx………………………………………………56 n
我国低纬度可能看到的星座 n
南十字座cru……………………………………………56 n
半人马座Cen……………………………………………56 n
圆规座Cir………………………………………………57 n
豺狼座Lup………………………………………………57 n
矩尺座Nor………………………………………………57 n
天坛座Ara………………………………………………57 n
南冕座Cra………………………………………………57 n
望远镜座Tel……………………………………………57 n
雕具座Cae………………………………………………57 n
唧筒座Ant………………………………………………58 n
天炉座For………………………………………………58 n
显微镜座Mic……………………………………………58 n
天鹤座Gru………………………………………………58 n
凤凰座Phe………………………………………………58 n
我国几乎看不到的星座…………………………59 n
南极座Oct………………………………………………59 n
剑鱼座Dor………………………………………………59 n
杜鹃座Tuc………………………………………………59 n
水蛇座Hyi………………………………………………59 n
山案座Men………………………………………………59 n
飞鱼座Vol………………………………………………59 n
蝘蜓座Cha………………………………………………60 n
苍蝇座Mus………………………………………………60 n
孔雀座Pav………………………………………………60 n
南三角座Tra……………………………………………60 n
天燕座Aps………………………………………………60 n
绘架座Pic………………………………………………60 n
网罟座Ret………………………………………………60 n
时钟座Hor………………………………………………60 n
印地安座Ind……………………………………………61 n
天体与天象观测…………………62 n
观察太阳………………………………………62 n
日出和日落………………………………………62 n
日影的变化………………………………………63 n
日影的方向与时间……………………………………63 n
日影的长短与太阳高度………………………………63 n
太阳黑子…………………………………………63 n
观测太阳系的成员……………………………64 n
行星 ………………………………………64 n
水星Vercury……………………………………………64 n
金星Wenus………………………………………………64 n
火星Mars………………………………………………65 n
木星Jupiter……………………………………………65 n
土星Saturn……………………………………………66 n
天王星Uranus…………………………………………66 n
海王星Neptune…………………………………………67 n
太阳系小天体……………………………………67 n
观测小行星……………………………………………67 n
彗星Comet………………………………………………67 n
拍摄彗星………………………………………………68 n
流星和流星雨…………………………………………68 n
流星的目视观测………………………………………68 n
流星雨的照相观测……………………………………69 n
月球 ……………………………………………70 n
月球表面形态………………………………………70 n
月相 ………………………………………………70 n
月球的位置…………………………………………71 n
月球摄影……………………………………………72 n
日食与月食……………………………………72 n
日食 ………………………………………72 n
日全食 …………………………………………………73 n
日偏食 …………………………………………………73 n
日环食 …………………………………………………73 n
日全环食………………………………………………73 n
日食观测方法……………………………………73 n
观测须知………………………………………………74 n
日食过程………………………………………………75 n
目视观测………………………………………………75 n
望远镜投影……………………………………………75 n
照相观测………………………………………………75 n
月食 ……………………………………………76 n
半影月食………………………………………………76 n
月偏食 …………………………………………………76 n
月全食 …………………………………………………76 n
月食观测方法……………………………………76 n
月食过程………………………………………………76 n
月食的目视观测………………………………………76 n
月食的照相观测………………………………………77 n
深空天体观测…………………………………77 n
星云Nebula…………………………………………77 n
星团Cluster…………………………………………79 n
星系Galaxy…………………………………81 n
梅西叶天体………………………………………82 n
人造天体的观测………………………………83 n
国际空间站………………………………………84 n
航天飞机…………………………………………84 n
铱星 ……………………………………………85 n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Tiangong-1)……………86 n
n
n

作者介绍


1982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学士学位。曾任中学地理教师及天文、地理、摄影、环境保护、集邮等课外活动辅导教师。著有《世纪之交话宇宙》、《田园之歌·农业发展与环境》等科普图书,《少年天文学》等十余篇科普作品在《天文爱好者》杂志发表。 n
  喜爱观天象,有三次日全食、三次日环食、两次日偏食、三次月全食、一次金星凌日、多次彗星及流星雨以及其他天象观测活动经历,积累了数量的天体、天象照片。 n
n
n

文摘


序言



《星辰的呢喃》 内容简介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深处,星辰并非只是冰冷的点缀,它们是宇宙生命脉动的律动,是时间长河中沉默的讲述者。本书《星辰的呢喃》并非一本晦涩难懂的科学专著,而是试图以一种诗意与理性交织的笔触,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宏大叙事——宇宙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以及人类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从地球出发,这个承载着我们全部已知生命的蓝色星球。本书将追溯地球生命的诞生之初,从原始的有机分子如何在远古的海洋中悄然孕育,到单细胞生物如何一点点演化出复杂的多细胞结构,最终孕育出我们所熟知的万物生灵。我们将探讨地球独特的环境条件,为何能成为生命繁衍的温床,以及那些决定生命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从火山喷发到小行星撞击,从冰河时代到基因的革命。这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对生命顽强生命力与适应能力的深刻洞察。 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系。太阳,这颗燃烧了数十亿年的恒星,是整个太阳系的能量之源。本书将详细阐述太阳的内部构造、核聚变过程,以及它如何影响着行星的形成与演化。我们将逐一描绘太阳系内的行星,从炽热的水星到遥远的冥王星(尽管已降级为矮行星),探索它们各自独特的地质特征、大气成分,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生命迹象。我们还会深入了解行星的卫星,如月球的潮汐力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土星环的神秘构成,以及木卫二冰封海洋下可能孕育的生命。每一颗星球,都诉说着一段不同的宇宙故事,共同构成太阳系的壮丽画卷。 但太阳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角落。我们将视角进一步拓展,进入到更广阔的星际空间。本书将带领读者认识恒星的种类、它们的生命周期,以及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我们将了解星云的形成,新恒星的诞生,以及超新星爆发的壮丽与毁灭。我们将探索黑洞的神秘边界,那里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被颠覆,一切物质都将归于虚无。我们还会踏上寻找系外行星的旅程,了解我们是如何探测到那些遥远世界,以及在那里发现的“超级地球”、“热木星”等各种奇特的行星形态。这些发现不仅挑战着我们对行星系统的认知,也点燃了我们对地外生命存在的希望。 生命,是宇宙中最令人着迷的现象之一。本书将深入探讨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以及地球生命与其他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我们将审视DNA的作用,生命的编码语言,以及进化的机制。在探讨宇宙中的生命时,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外星人”的幻想,而是会从科学的角度,审视生命出现的概率,以及宇宙中是否存在“费米悖论”的解答。从极端微生物在地球严酷环境中的生存,到对宇宙化学的探索,本书将呈现一幅关于生命多样性的宏伟图景。 本书的另一条重要线索,是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从古代文明仰望星空,记录星辰轨迹,到伽利略的望远镜革命,再到现代空间探测器飞越太阳系,人类的求知欲从未停歇。我们将回顾那些伟大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的贡献,他们的理论如何一步步揭示宇宙的奥秘。本书还将讲述人类太空探索的辉煌成就,从阿波罗登月到哈勃望远镜的深空观测,再到国际空间站的运行。我们也将探讨当今宇宙学的前沿研究,如暗物质、暗能量的探索,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最新证据。这些探索不仅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也重塑了我们对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理解。 《星辰的呢喃》更进一步,将目光聚焦于人类自身与宇宙的深刻联系。我们为什么会对星空如此着迷?这种好奇心是否根植于我们的基因之中?本书将探讨天文学、哲学与人类情感的交织。从古人对星辰的敬畏与崇拜,到现代人对宇宙的求索与思考,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也伴随着我们对自身存在的追问。我们学习宇宙的规律,也在学习我们自身的规律。我们仰望星空,也审视内心。本书试图阐释,当我们了解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渺小,反而更能体会到存在的珍贵,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意义。 本书也关注宇宙中的一些宏大现象,这些现象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将解析潮汐的秘密,理解月球引力如何影响着地球的海洋,以及这种影响对生命演化的潜在作用。我们将探讨季节的变化,以及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倾斜角度如何塑造了地球的气候与生态。本书还将深入剖析日食与月食的原理,这些天体运动的规律曾引发无数的想象与传说,如今则成为我们理解宇宙运行机制的生动例证。我们还将审视流星雨的壮丽景观,理解这些宇宙尘埃划破夜空的轨迹,它们是彗星与小行星留下的痕迹,也是宇宙历史的见证。 更进一步,本书将探讨宇宙中的力量与尺度。我们将理解引力的重要性,它不仅塑造了星系的结构,也决定了行星的轨道。我们将了解电磁力的作用,它控制着光和热的传播,是恒星发光发热的根本原因。本书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极端环境与微观粒子。我们还将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数据,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宇宙的巨大尺度,从光年的概念到星系的距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无垠。 《星辰的呢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科学知识的书籍,它更是一种对宇宙的敬畏与对生命的赞颂。它鼓励我们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未知,并在宇宙的宏大背景下,重新审视我们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本书将引领读者进行一场精神的远足,一次与宇宙的对话,感受那份来自遥远星辰的低语,以及它所蕴含的无尽智慧与美丽。它希望在读者心中播下探索的种子,激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对生命无限可能的憧憬。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宇宙物理学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探讨宇宙奥秘的书籍。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作者在书中,对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未来等一些前沿性的课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的宇宙学模型时,所展现出的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推理。虽然书中涉及了一些我之前不太了解的概念,比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暴胀理论等,但是作者的讲解非常到位,让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这些理论的核心思想。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入门级的宇宙学教材来使用,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宇宙整体结构的宏观认识。而且,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数据,这使得整本书的内容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和前瞻性。我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宇宙学研究的更进一步的兴趣。

评分

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种对宇宙的敬畏之情。作者的文字,不仅仅是在传播科学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对宇宙的谦卑态度。他没有将人类置于宇宙的中心,而是将我们看作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渺小却又独特。书中对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特别是关于宇宙大爆炸的描述,让我对生命的出现充满了感慨。我们所处的这个蓝色星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如此微不足道,但我们却能够思考宇宙,能够探索未知,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事情。作者用一种非常平和且充满哲思的语言,引导读者去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去感受宇宙的神秘和伟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天体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类如何理解自身,如何与宇宙和谐共处的心灵之书。它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也更加渴望去了解那个更广阔的世界。

评分

我作为一个对天文学颇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既深入浅出又不失科学严谨的书籍。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抱持着一丝期待,但没想到它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在处理一些非常复杂的科学概念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解释引力波的产生和探测原理时,作者没有直接堆砌晦涩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时空弯曲和涟漪效应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用“宇宙奏响的交响乐”来形容引力波,将原本枯燥的物理现象赋予了艺术的色彩,让我瞬间就理解了引力波探测的意义和美妙之处。此外,书中对于一些最新的天文学发现的介绍,也让我耳目一新。例如,关于系外行星的探索,作者不仅仅罗列了已发现的行星数量,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些行星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以及我们如何去寻找它们。这种前瞻性的内容,让我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总而言之,这本书成功地在科学的深度和阅读的趣味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我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我只能说,真的是一种视觉和智力的双重盛宴。我之前对天文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基础的科普读物,知道一些行星的名字,知道银河系的存在,但很多细节都模糊不清。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深处的大门。我开始理解了恒星的生命周期,从一颗小小的星云,到灼热的恒星,再到最终的超新星爆炸或者黑洞,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故事。书中对于黑洞的描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那种吞噬一切的巨大力量,那种时空扭曲的奇幻景象,让我感到既恐惧又着迷。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讲述这些高深的物理概念时,竟然能够运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黑洞的视界比作一个“不归点”,将宇宙的膨胀比作一个正在被吹大的气球,这些比喻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瞬间领悟。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刚刚醒来的探险家,怀揣着一颗赤诚的好奇心,在作者的引导下,一点点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评分

我一直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尤其对那些遥远星系的神秘景象着迷。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震撼感,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作者的文字非常生动,仿佛在为我描绘一幅幅壮丽的宇宙画卷。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恒星在宇宙中燃烧、爆炸,看到了星云在黑暗中闪耀,看到了黑洞的引力扭曲着空间和时间。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旅行,从地球走向更远的星系,去探索那些我们从未想象过的奇妙世界。书中的一些概念,比如暗物质、暗能量,虽然听起来很深奥,但是作者的解释却非常通俗易懂,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慢慢理解。我记得其中有一段描述超新星爆发的,那种能量的释放,那种物质的飞溅,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忍不住屏住了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种文字的力量,能够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让我对宇宙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冰冷的数字和公式,而是充满了诗意和想象。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书,更是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朝圣,去感受宇宙的伟大与神奇。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我可以说非常合理,并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作者并没有采用非常零散的知识点罗列,而是将内容按照一种逻辑清晰的顺序进行展开,从基础的天体概念,到更复杂的宇宙现象,再到一些前沿的理论探讨,一步步地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宇宙尺度”的描绘,作者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比喻和类比,将我们难以想象的巨大距离和数量,变得可以被感知。例如,用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来比喻太阳系的大小,再用太阳系到最近恒星的距离来比喻银河系的大小,这种层层递进的尺度感,让我对宇宙的浩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而且,在每一个章节的结尾,作者都会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鼓励读者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种互动式的写作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接受知识,更是在主动参与到这场探索宇宙的旅程中。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XH】 天体与天象,这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天体”二字,一下子就将我的思绪拉到了那无垠的宇宙,想象着那些璀璨的星辰、遥远的星系。“天象”二字,则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壮丽的日全食、奇幻的极光,以及那些自古以来就让人们仰望星空、产生无限遐想的自然现象。当我拿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翻开之后,我发现我的初步判断是准确的。作者的文字就如同他所描绘的天体和天象一样,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他不仅仅是在讲述科学知识,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感受宇宙的美丽和神秘。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月食和日食的描写,不仅仅是解释了它们发生的原理,更融入了古老的神话传说和人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这种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本关于宇宙的诗篇,一本关于人类探索未知的好奇心的赞歌。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坐在一个技艺精湛的讲解员身边,听他讲述那些遥远星系的壮丽景象。作者的语言非常形象生动,仿佛能让我亲眼看到那些巨大的星系在宇宙中碰撞、融合,能让我感受到那些年轻恒星的炽热和古老恒星的衰亡。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星系结构的描述,从我们熟悉的银河系,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让我对宇宙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作者不仅仅满足于描绘静态的景象,他还善于将天体运动和演化过程也融入到文字中,让我能够理解星系是如何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这种动态的视角,让整本书充满了生命力。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身临其境的观察者,在宇宙的宏大舞台上,见证着那些宇宙奇观的诞生和消亡。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我必须得说,是第一眼就抓住我眼球的。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色,仿佛将整个宇宙都浓缩在了那里,星辰点点,若隐若现,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和厚重感。我特意去书店仔细翻了翻,纸张的触感非常好,不是那种粗糙的印刷纸,而是略带哑光的,翻阅时有一种丝滑的感觉,指尖划过书页,都能感受到一种精致。尤其是那几幅插画,色彩的运用简直是大师级别,每一幅都像是一幅独立的油画,将宇宙的浩瀚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其中描绘星云的那一张,那种梦幻般的色彩渲染,仿佛真的能感受到宇宙深处那些正在孕育新星的奇妙景象。书的排版也很清晰,字号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内容,但仅仅是这份精美的外在,就已经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甚至在想,这么用心的装帧,里面的内容想必也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吧?这种对细节的追求,在如今快节奏的出版业中,显得尤为可贵。我甚至会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收藏,放在书架上,每次看到都会心情愉悦。我确信,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美的追求的体现。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我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它不像一般的科普书籍那样,上来就堆砌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公式,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家,娓娓道来他所经历的奇妙旅程。作者在描述每一个天体或天象时,都会融入一些历史的视角、哲学的思考,甚至是一些人文的传说,这使得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关于星座的描述,作者不仅仅解释了星座的形成原因,更回顾了各个文明如何将星辰的排列赋予不同的神话故事,讲述了人类在仰望星空时所产生的敬畏和想象。这种将科学、历史、文化巧妙融合的写法,让我深深着迷。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天文学,更是在学习人类文明与宇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来不仅仅是科学的求证,更是我们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