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针孔摄影-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插图修订第4版)
定价:88.00元
作者:【美】埃里克伦纳(Eric Renner)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10072963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涵括针孔摄影的历史、理论和操作技巧,探讨针孔在数码技术中的应用。★ 收录全球针孔摄影师300余幅极富想象力的作品,全面展现针孔摄影魅力。★ 大量针孔摄影信息,包括针孔用品供应商、网站、书籍和工作坊等详细资料。 用这本书中有针孔摄影的资料信息,不论是刚尝试这一技术的爱好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都会一再翻阅。——菲利普内史密斯(Philip Nesmith),针孔摄影师
内容提要
针孔影像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人对这些模糊、变形、色彩诡异的影像着迷?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作者一直带着自己的迷惑在寻找,研究范围涉及宗教、天文学、心理学、光学、高能物理、艺术史和当代艺术理论。
全书深入探索了针孔摄影的历史根源、理论和实际应用。前三章阐述了针孔的原理、起源和历史;四至七章详细描写了针孔摄影的理论技法与实际运用,还介绍针孔的“近亲”——波带片摄影;八、九章描写了针孔摄影在数字化应用方面的技巧;附录则提供了广泛、全面的信息资源。
全书彩色影像,展现了原始、富有想象力的针孔摄影的魅力。不管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或是影像视觉方面研究学者,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目录
鸣谢
章科学和意识彤态探索中的针孔历史
1.1针孔的原始意象——黑暗的洞穴与孔洞
针孔的原始意象
1.2早期针孔光学——日月蚀、报时、星盘以及光学现象
1.3暗箱与人类认知
1.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午标
1.5光波理论中的针孔
衍射
干扰
1.6针孔与眼睛
1.7佳针孔的研究
1.820世纪高能物理学中的针孔成像
第二章艺术探索中的针孔历史
2.1布鲁内列斯齐的针孔透视仪
2.2阿尔伯蒂的首台衍射暗箱
2.3阿尔伯蒂的交叉网格
2.4列奥纳多·达·芬奇
2.5变形——眼睛的迷惑
2.6艺术史上早的针孔摄影作品
2.7针孔成像在早期画意摄影中的盛行:乔治·戴维森
2,8奥古斯特—斯特林德贝里
2.9针孔技术在20世纪早期逐渐消失
第三章针孔摄影的复兴
3.1重生(1960—1990年)
第四章身体作为相机,房间成为暗箱
4.1身体作为相机
4.2房间大小的暗箱
凝固时光:暗箱计划
遗产计划:大照片
第五章针孔摄影基本指南
5.1针孔摄影基本指南
5.2相机
所需要的材料
添加针孔
安装针孔
将相机内壁涂成黑色
给针孔相机装上相纸
曝光负片
冲洗
移动
拍摄缩微景观
多台相机
一般的误解
世界针孔摄影日
第六章针孔摄影高级指南
6.1佳针孔公式
确定光圈值
6.2用于测量针孔的方法
6.3针孔的补充资料
6.44×5英寸超广角针孔相机制作示意图
制作针孔转台
6.5针孔相机几何学
景深
在平整的胶片平面上拍摄
在弯曲的胶片平面上拍摄
在成一定角度的平整胶片平面上拍摄
6.6曝光时间
辅助曝光技巧
用宝丽来材料曝光
滤色片
快门
6.7取景器
其他罕见的针孔相机
将现成相机改造成针孔相机
第七章非传统光孔:波带片和裂隙成像
7.1波带片
波带片相机
安装波带片
曝光
增加波带片底片的反差
7.2裂隙成像
非传统裂隙
第八章利用针孔、波带片及非传统方式进行数码成像
8.1制作数码针孔和波带片影像
针孔相机
非银盐工艺的数码打印技术
第九章不断变化的针孔摄影
9.1理论
9.2影像
9.3进入太空:太阳和月亮的影像
附录:可用资源
针孔摄影工作坊
针孔摄影通用信息
非盈利组织
活动
专营针孔摄影作品的在线画廊
制作针孔产品的个人和小公司
经营针孔产品的商业化摄影器材供应商
高科技供应商
有关针孔摄影的通用网站
针孔摄影师个人网站
其他针孔摄影网站列表
其他国家致力于针孔摄影的网站
新出版的书籍
新发表的专著
新自费出版的书籍以及美术馆/画廊图录
针孔午标、针孔透视仪设备
出版后记
针孔摄影的“前世今生”
作者介绍
Eric Renner80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对摄影有着长久热情,但又一直被复杂器材和专业术语所困扰的爱好者,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循序渐进地讲解了针孔摄影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光学原理,到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针孔,再到曝光时间的计算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细致。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技术层面的细节,而是将它们以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在讲解如何制作镜头孔时,书中给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并详细说明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还配有清晰的图示,让我这个动手能力不强的人也能大致理解。 书中的“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这个副标题,也恰好击中了我。我一直觉得,虽然数码摄影方便快捷,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将传统针孔摄影的“慢”和“精”与现代数码技术的“快”和“广”结合的可能性。作者并没有推崇哪种方式,而是鼓励读者去探索和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创作路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后期处理的章节很感兴趣,它讲解了如何利用数码技术来增强和丰富针孔照片的艺术表现力,这对于我这样喜欢尝试不同风格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我之前对摄影一直停留在用手机拍照的层面,对于更专业的摄影技巧几乎一无所知。最近偶然的机会读到了《针孔摄影-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插图修订第4版)》,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摄影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摄影中最基础的光学原理和成像机制讲解得明明白白。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一个小小的“孔”,就能捕捉到如此丰富的光影信息。 书中关于如何手工制作针孔相机的章节,让我跃跃欲试。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制作不同类型针孔相机的步骤,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即使是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看得懂,并且有信心去尝试。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充满历史感的插图,它们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没有先进科技的时代,去感受那些摄影先驱者们对光影的纯粹追求。书中关于如何通过调整光圈大小和曝光时间来获得不同效果的讲解,也让我对摄影的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学习摄影的学生,这次阅读《针孔摄影-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插图修订第4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针孔摄影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摄影的哲学和艺术的入门读物。作者从针孔摄影最根本的成像原理讲起,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光与影的互动关系,这对于我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非常有帮助。书中穿插的许多历史故事和理论探讨,让我对摄影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不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时代针孔摄影作品的分析,作者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每一位摄影师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创作意图和技术特点,并将其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摄影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书中的插图质量非常高,很多都是我从未见过的经典作品,它们不仅为我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我学习和模仿的宝贵范例。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如何利用不同材质和孔径制作针孔相机的部分印象深刻,这些实用的技巧让我对亲手制作相机有了更强的信心。
评分我一直对“怀旧”和“复古”风格有着特别的偏爱,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真的没有让我失望,它让我深深地沉浸在了针孔摄影的独特魅力之中。作者在讲述传统针孔摄影的技法时,非常注重每一个细节,从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相机,到如何精确计算曝光时间,再到如何进行后期处理,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利用不同材质和孔径来获得不同视觉效果的探讨,这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数码应用”部分同样精彩。作者并没有将针孔摄影局限于传统范畴,而是积极探索它在数码时代的应用。书中关于如何将针孔成像原理与数码传感器结合,以及如何利用后期软件来增强针孔照片的表现力,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我一直对数码摄影的“可控性”感到有些束缚,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将这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融入数码创作的乐趣。书中提供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数码技术来放大针孔摄影的独特魅力,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这样对摄影艺术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系统性知识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本宝藏。它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针孔摄影这个看似古老的技术,讲解得通俗易懂。作者并没有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吓唬读者,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例子和精美的插图,引导读者一步步领略针孔摄影的魅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光线如何在暗箱中“绘画”的描述,这种诗意的表达方式,让我对摄影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数码应用”部分也同样精彩。作者并没有将针孔摄影局限于传统范畴,而是积极探索它在数码时代的应用。书中关于如何将针孔成像原理与数码传感器结合,以及如何利用后期软件来增强针孔照片的表现力,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我一直对数码摄影的“可控性”感到有些束缚,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将这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融入数码创作的乐趣。书中提供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数码技术来放大针孔摄影的独特魅力,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
评分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我一直对“图像的构成”有着非常敏感的触觉。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在于它让我看到了最纯粹的光影如何能够构成视觉的语言。《针孔摄影-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插图修订第4版)》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摄影技术,更像是一本关于“观看”和“表达”的艺术手册。作者在讲解针孔成像的原理时,非常注重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比如光线的本质,以及我们如何通过“观看”来感知世界。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艺术史的引用,作者能够将针孔摄影的技术发展与不同时期的艺术运动巧妙地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摄影艺术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的。书中对不同针孔摄影作品的分析,也从艺术设计的角度,让我看到了构图、色彩、光影等元素的运用。尤其是书中关于如何利用针孔摄影的“非现实感”来创造独特的视觉风格,这对于我进行平面设计创作非常有借鉴意义。
评分作为一个对摄影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介绍针孔摄影的技术,更是在讲述一个摄影艺术的起源故事。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艺术分析,将针孔摄影的发展脉络梳理得一清二楚。从早期达盖尔银版法之前那些模糊却充满诗意的影像,到后来一些先驱者对光线和时间的不懈探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摄影艺术是如何在最朴素的技术条件下诞生的。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不同时期针孔摄影师作品的解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图片,而是深入分析了他们的创作理念、技术运用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这让我不仅看到了那些精美的照片,更理解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和思想。书中关于如何利用针孔摄影来捕捉“时间”的探讨,更是让我着迷。作者解释了为什么针孔摄影的长时间曝光能够带来与普通摄影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以及这种效果如何能够表达出艺术家对时间流逝和空间变化的独特感受。
评分这本书是一场关于光与影的奇妙旅程。作者以其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从最古老的针孔相机成像原理出发,一步步深入到现代数码摄影的应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针孔成像过程的细腻描摹,仿佛让我亲手触摸到光线在暗箱中留下的痕迹。书中对于不同时期针孔摄影作品的解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分析,更是对艺术家创作思想和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 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如何通过调整针孔的尺寸、形状以及曝光时间来获得不同视觉效果的详细讲解。这些看似简单的参数,在作者的笔下却焕发出了无穷的艺术生命力。而且,书中关于如何将传统针孔摄影的“慢”与现代数码技术的“快”相结合的探讨,更是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创作视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数字时代保留摄影的温度和质感,这本书给出了让我满意的答案。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刚好在读,虽然我不是摄影师,只是一个对艺术和技术结合比较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但它确实给了我很多惊喜。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以为会是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毕竟书名里写了“技法”和“应用”,但实际上它远不止如此。作者在讲述针孔摄影的原理时,并没有停留在枯燥的物理公式上,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仿佛在给我讲解一个古老的秘密。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光线”这一基本概念的深入剖析,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光线会如何如何,而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故事、艺术作品的例子,来展现光线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家们如何巧妙地捕捉和运用它。 尤其是关于早期针孔摄影的介绍,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述那些先驱者们是如何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凭借着对光学的直觉和精湛的手工,创造出那些如今看来依旧令人惊叹的作品。我至今还记得其中描述的一位摄影师,他如何在一个简陋的暗房里,用自己亲手制作的针孔相机,捕捉到转瞬即逝的城市街景。那种对艺术的热忱和对技艺的执着,通过文字传递过来,让我感到一种震撼。书中插图的质量也非常高,很多都是我从未见过的珍贵历史照片,它们不仅仅是用来“说明”文字,更是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叙事能力,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些历史瞬间。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丰富。我一直以为针孔摄影是一种相对边缘和复古的摄影方式,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的生命力和无限可能。作者在介绍传统针孔摄影的技法时,非常注重细节,从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相机,到如何精确计算曝光时间,再到如何进行后期处理,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利用不同材质的感光材料来获得不同视觉效果的探讨,这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将针孔摄影局限于传统范畴,而是积极探索它在数码时代的应用。书中关于如何将针孔成像原理与数码传感器结合,以及如何利用后期软件来增强针孔照片的表现力,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我一直对数码摄影的“可控性”感到有些束缚,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将这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融入数码创作的乐趣。书中提供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数码技术来放大针孔摄影的独特魅力,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