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拿起手机拍大片 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
定价:59.00元
作者:郑壬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54221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本书不仅为手机摄影者提供拍摄灵感,本身也是一本精彩的画册。2,作者从事摄影媒体工作,作为主编,对手机摄影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3,本书中的作品虽然均由手机拍摄,但出自大师之手,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
内容提要
本书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技术与器材委员会委员、《大众摄影》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中国当代知名人物及风景摄影家郑壬杰倾力打造,展示了手机摄影实用、便捷的多种前期技术及后期技法。本书共分为五部分:部分:如今手机摄影的发展趋势及其多款智能手机的推荐。第二部分:手机摄影的实拍技术——掌控手机的拍摄功能。第三部分:手机摄影的实拍艺术——详解构图、用光、色彩等摄影技巧。第四部分:介绍几款实用、有趣且功能强大的手机后期App软件本书适合所有专业和非专业的手机摄影爱好者阅读和学习。
目录
■章
日渐融入生活的手机摄影9
1.1手机拍摄功能的日益强大10
1.2手机拍摄的优势11
1.3手机拍照功能中一些主要的硬件信息14
■第2章
很受欢迎的几款拍照手机介绍17
■第3章
熟练操作手机中的各种拍摄功能21
3.1自动对焦功能确保主体清晰22
3.2测光功能画面更加准确24
3.3安卓手机中的测光区域选择功能25
3.4iPhone手机中的曝光锁定和对焦锁定27
3.5保留更多画面细节的HDR模式28
3.6利用曝光补偿控制画面亮暗29
3.7多种滤镜效果让画面更加精彩30
3.8高速连拍模式抓拍精彩瞬间32
3.9全景拍摄记录更多的画面信息33
3.10定时器的使用34
3.11利用闪光灯为画面补光35
3.12辅助我们构图拍摄的网格线36
■第4章
这样构图让画面更专业37
4.1黄金分割法构图39
4.2中心点构图40
4.3井字形构图41
4.4水平线构图42
4.5垂直线构图43
4.6多点式构图44
4.7对角线构图45
4.8S形曲线构图46
4.9三角形构图47
4.10汇聚线构图49
4.11对称式构图50
4.12框架式构图51
4.13开放式构图52
4.14封闭式构图53
4.15平视拍摄54
4.16仰视拍摄55
4.17俯视拍摄56
■第5章
手机拍摄用光很重要57
5.1了解光的性质58
5.1.1柔光58
5.1.2硬光60
5.2选择合适的光位61
5.2.1顺光61
5.2.2侧光62
5.2.3逆光64
5.2.4侧逆光66
5.2.5顶光67
5.3拍摄时要学会控制光比68
5.4在光照条件不佳的室内如何拍摄70
5.4.1注意拍摄时的测光70
5.4.2靠近窗户拍摄70
5.4.3利用室内灯光拍摄71
5.5在室外拍摄时如何利用自然光72
5.5.1太阳刚升起时拍摄72
5.5.2正午时拍摄73
5.5.3黄昏时拍摄74
■第6章
了解这些色彩知识让画面更具美感 75
6.1暖色调76
6.2冷色调77
6.3协调色78
6.4互补色80
■第7章
善于利用画面中的对比关系 81
7.1明暗对比82
7.2大小对比83
7.3色彩对比84
7.4虚实对比86
7.5远近对比87
7.6动静对比88
■第8章
巧妙回避手机拍摄的劣势 89
8.1选择大图像存储格式确保画面品质90
8.2避免多种软件后台运行导致耗电增加91
8.3利用弱光环境下产生的噪点表达特殊效果91
8.4避免拍摄不适合手机拍摄的题材92
8.5搭配镜头让手机不受焦距和焦段的限制93
8.6借助周围环境光源充当补光设备94
■第9章
丰富多样的手机App让作品锦上添花 95
9.1使用比较广泛的手机后期处理软件96
9.2要清楚照片需要调整什么97
9.2.1通过裁切或旋转等设置达到构图目的97
9.2.2调整照片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98
9.2.3选择适合的滤镜效果让照片更加精彩99
9.2.4单滤镜效果100
9.2.5多滤镜合成101
9.3介绍两款非常实用的后期软件——Fotor和
Snapseed103
9.3.1Fotor103
9.3.2Snapseed106
■0章
要善于发现美并随时用手机记录下来 109
10.1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110
10.1.1发现瞬间110
10.1.2发现趣味111
10.1.3发现构成112
10.1.4发现倒影113
10.1.5发现细节114
10.1.6发现光影115
10.2学会应运所学的拍摄知识加以实践116
■1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风光117
■2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建筑147
■3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人文记录161
■4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小品181
■5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异国风情200
■6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组照219
作者介绍
郑壬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技术与器材委员会委员,《大众摄影》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长期研究外各类影像器材技术及摄影艺术理论,注重美学,擅长多种题材摄影,在前期拍摄技巧及后期图像处理方面具有较高造诣。所撰写的文章及摄影作品也在多种影像类及生活类期刊、报纸、网站发表和转载。
文摘
序言
我对手机摄影一直抱有极大的热情,但总是感觉自己的作品缺乏专业感,离“大片”还有很大距离。这本书的标题“拿起手机拍大片”,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而“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则让我看到了内容上的深度和权威性。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手机摄影中的人像拍摄”的部分。我希望学习到如何通过手机更好地捕捉人物的神态和情感,如何利用手机的景深效果来突出人物主体,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来展现人物的不同魅力。我渴望了解摄影师是如何与模特沟通,如何在拍摄过程中引导模特,从而拍出自然、生动的照片。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手机夜景拍摄”的技巧。夜景拍摄一直是手机摄影的一大挑战,我希望学习如何利用手机的夜景模式,或者通过手动设置,来捕捉城市夜景的璀璨,或者星空的深邃。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手机摄影的创意玩法”,比如利用延时摄影、慢动作拍摄来创作独特的视觉效果,或者通过手机的AR功能来增加照片的趣味性,这些都让我非常好奇。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系列全新的视角和实用的技巧,让我的手机摄影不再局限于日常记录,而是能创作出真正令人惊艳的作品。
评分我是一个对摄影充满热情但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人。看到“拿起手机拍大片”这样的标题,我心头一动,觉得这或许是我突破瓶颈的契机。“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认为,专业摄影师的经验是弥足珍贵的,如果能通过一本书籍系统地学习,那将是极大的提升。我尤其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复杂的摄影理论,通过手机这个我们最熟悉的工具,变得通俗易懂且可操作的。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手机摄影中的“后期处理”环节,但不是那种简单的滤镜堆砌,而是真正能够提升照片质感的专业技巧。例如,如何通过调整曝光、对比度、饱和度、锐度等参数,让照片看起来更具艺术感。如何运用手机的RAW格式进行无损编辑,保留更多的细节和色彩信息。如何利用手机APP中的专业工具,比如局部调整、蒙版等,进行更精细化的修饰。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后期处理的案例,从原图到最终成片,详细展示每一步的操作和思路,让我能够边学边练,逐步掌握手机后期处理的精髓。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不同风格后期处理的建议,比如清新、复古、电影感等,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拍摄内容,选择最适合的后期风格,让我的手机摄影作品更具个性化。
评分我对“拿起手机拍大片”这个口号充满了憧憬,同时也对目前自己用手机拍摄的照片效果感到有些停滞不前。“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则让我看到了突破的希望,我渴望能够掌握真正实用的、能够提升作品质感的技巧。我非常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手机摄影中的构图法则”。我知道一些基础的构图方法,比如三分法,但总感觉不够深入,不够灵活。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更多高级的构图技巧,比如引导线、对称构图、框架构图等,并且解释这些构图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我希望能够理解为什么某种构图会使画面更具冲击力,或者更具艺术感。另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手机摄影的创意拍摄手法”。我不想仅仅局限于拍些日常的风景或人物,我希望能用手机创作出一些独特、有想象力的作品。比如,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利用手机的双重曝光功能来创作超现实主义的照片?或者如何利用手机的“延时摄影”和“慢动作”功能来捕捉时间流逝的美感?我希望这本书能激发我的创造力,让我能够用手机拍出更多令人惊喜的“大片”。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受就是它的内容似乎非常丰富,远不止于简单的“怎么拍”。“拿起手机拍大片”这个口号,听起来就充满了挑战和激励,而“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则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一系列不同场景下的拍摄指南,比如人像、风光、美食、街拍等等。在人像拍摄方面,我希望能学到如何捕捉人物的情绪,如何利用背景虚化来突出主体,以及不同角度和距离对人像效果的影响。风光摄影方面,我希望了解如何利用手机的广角镜头来展现宏伟的场景,如何在高光和阴影复杂的环境下进行曝光控制,以及如何捕捉日出日落或星空等特殊时刻的美丽。美食摄影更是我的弱项,我希望书中能教我如何摆盘、如何打光,让每一口食物都看起来诱人无比。街拍则需要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观察、预判以及快速抓拍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是告诉“怎么做”,而是解释“为什么这么做”,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背后的原理,并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我自己的拍摄中。比如,为什么某种构图方式会让人感到舒适,为什么某种光线会营造出某种氛围。这种深度的理解,才能让我摆脱对模板化技巧的依赖,真正培养出自己的摄影风格。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摄影充满了兴趣,但受限于设备,一直都是用手机进行创作。看到“拿起手机拍大片”这个标题,我立刻就被吸引了,仿佛找到了通往更高境界的钥匙。而“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这句话,则让我对书籍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因为我深知专业摄影师的经验是多么宝贵。“拿起手机拍大片”不仅仅是追求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更是希望照片中能够蕴含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我希望书中能够教我如何通过构图来营造画面的节奏感和引导性,如何利用前景、中景、远景来构建画面的空间感,以及如何通过“留白”来增强画面的意境。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就是“对的”,而有些则显得不那么和谐,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其中的奥秘。另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手机摄影与光线”的深入讲解。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我希望能学习到如何识别和利用不同方向、不同强度的光线,如何利用手机的曝光补偿功能来捕捉高光和阴影的细节,以及如何通过寻找和创造光源来为照片增添戏剧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真正理解光线的语言,并用手机将其转化为动人的画面。
评分我一直觉得,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观察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拿起手机拍大片”这个书名,恰恰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创作欲望。我曾尝试过用手机拍摄一些所谓的“大片”,但结果往往是空有其表,缺乏灵魂。所以,“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这个副标题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意味着我将有机会接触到那些真正懂得如何“说故事”的摄影师的理念和方法。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讲解手机摄影的“故事性”。是教会我如何通过画面构图来引导观众的情绪?是教我如何利用细节来暗示背景信息?还是教我如何通过一系列照片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教我拍摄技巧,更能启发我的思维,让我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值得记录的美好,并用手机将其转化为具有感染力的影像。我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摄影师的创作心得,比如他们是如何寻找灵感,是如何构思拍摄主题,以及他们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几张优秀手机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那将是再好不过了。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我可以更直观地学习到构图、用光、色彩等方面的运用,并理解摄影师是如何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最终成就一张“大片”。
评分我一直认为,照片的灵魂在于“意境”,而“拿起手机拍大片”这个书名,恰恰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境界。我渴望我的手机摄影作品,不仅仅是记录,更能传递情感,营造氛围。“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这句话,让我觉得这本书有深度,有指导意义,而不是流于表面。我希望书中能深入讲解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照片的情绪表达的重要载体,我希望学习如何利用色彩的搭配来营造不同的氛围,比如暖色调的温馨,冷色调的宁静,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对比来突出主体。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讲解如何利用手机的白平衡功能,来准确还原色彩,或者通过调整白平衡来创造特殊的色彩效果。另外,我也希望能学习到一些关于“减法摄影”的技巧,也就是如何通过精简画面元素,突出主体,让照片更具力量感。有时候,画面过于杂乱反而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我希望书中能教我如何识别和去除不必要的干扰,让照片的主题更加鲜明。还有,我一直对“摄影师的眼睛”这个概念很好奇,我希望书中能帮助我培养这种“摄影师的眼睛”,学会从平凡的场景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学会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捕捉事物。
评分我一直觉得,手机摄影的潜力远未被完全发掘,“拿起手机拍大片”这个口号,正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而“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的承诺,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信心,我希望它能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手机摄影境界。我尤其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手机摄影的色彩管理”。我常常发现,我拍出的照片颜色不够鲜艳,或者颜色失真,影响了整体的美感。我希望书中能教会我如何准确地设置白平衡,如何利用手机的色彩模式来捕捉更丰富的色彩信息,以及如何在后期处理中对色彩进行精细化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关于“手机摄影中的景深控制”的内容。我知道,专业的相机可以通过大光圈来获得迷人的背景虚化效果,但我希望这本书能教我如何在手机上,通过巧妙的构图和手机的特定功能,来模拟出类似的景深效果,让我的照片更具立体感和艺术感。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手机拍摄动态画面”的创意点子,比如如何捕捉水的流动感,或者云的变幻,让我的手机摄影作品更具动感和生命力。
评分我对“拿起手机拍大片”这个口号充满了向往,也对自己目前用手机拍摄的效果有些不满。而“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则让我看到了希望,觉得这本书能够提供系统、专业的指导。“拿起手机拍大片”是目标,“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是路径,我希望这条路径是清晰、易懂、并且充满启发性的。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提供关于“手机摄影的后期编辑”的详细指导,因为我知道,一张好的照片,后期功不可没。但我又不像很多初学者那样,只会用滤镜,我渴望学习更专业、更精细化的后期技术。比如,如何利用手机APP中的曲线工具来调整画面的影调,如何使用蒙版来实现局部曝光的控制,如何进行色彩的分离和还原,以及如何通过降噪和锐化来提升画面的质感。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前后对比”的案例,详细展示同一张照片在不同后期处理手法下的效果差异,并且解释每一步操作背后的原理和目的。我期待书中能推荐一些手机上好用的后期APP,并且针对这些APP提供详细的使用教程,让我能够快速上手,并且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功能。总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我的手机摄影作品,在拍摄和后期两个环节都得到显著的提升,最终达到“拍大片”的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了——“拿起手机拍大片”,再加上“跟摄影师学手机摄影技巧”,简直是为我这种手机摄影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对用手机记录生活充满热情,但总觉得照片效果离“大片”二字差了那么一点意思。朋友圈里那些随手拍出的惊艳照片,总让我好奇她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我尝试过各种APP的滤镜,也看过一些零散的摄影教程,但总感觉缺乏系统性,像是拼凑出来的知识点,难以融会贯通。这款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它承诺的是“跟摄影师学”,这意味着我可以借鉴专业人士的经验和视角,而不是停留在基础的参数调整和后期滤镜上。我期待书中能深入讲解手机摄影的构图法则,比如三分法、黄金分割,以及如何利用线条、形状、色彩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出更具冲击力的画面。另外,光影的运用也是摄影的灵魂,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不同光线环境下(自然光、人造光、逆光、侧光等)的拍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手机的设置来捕捉和控制光影,让照片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当然,手机硬件的限制也一直是个挑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克服硬件限制的创意方法,例如利用手机的特定功能,或者分享一些廉价但有效的辅助器材使用技巧,让我的手机也能拍出专业级的质感。这本书就像一扇门,我渴望推开它,进入更广阔的手机摄影世界,创作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