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 白旭功 陈钊 荆龙 李双江 9787115480972

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 白旭功 陈钊 荆龙 李双江 978711548097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旭功 陈钊 荆龙 李双江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
  • 素描
  • 五官
  • 头像
  • 漫画
  • 艺术
  • 教程
  • 入门
  • 白旭功
  • 陈钊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十翼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80972
商品编码:2951802288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

定价:29.80元

售价:24.4元,便宜5.4元,折扣81

作者:白旭功 陈钊 荆龙 李双江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1154809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素描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也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基础造型训练课程,为此我们专门策划了针对五官刻画的这套系列书——《从零起步学画五官》,这个套系一共分为5本。每一本都是一个专题的讲解,从石膏到写实,对于喜爱绘画却毫无基础的读者而言,从零起步,快速掌握五官的绘制技法。 本书共分为3个部分。部分主要讲解了绘画的基础知识,包括绘画工具和人物骨骼及肌肉结构的介绍;从第2部分开始即进入了石膏人像的写生训练,该部分分别以石膏五官的切面体与石膏五官为绘制对象,从正面角度、四分之三侧面角度和侧面角度细致且有条理地讲解了头像的表现技法,包含结构表现、体积表现和质感表现;第3部分则从不同角度、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形状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写实头像的绘制技法。

内容提要


素描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也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基础造型训练课程,为此我们专门策划了介绍五官画法的系列书——《从零起步学画五官》,该系列一共5本,每一本都是一个专题的讲解,从石膏到写实。对于喜爱绘画却毫无基础的读者而言,可以通过这套书从零起步,快速掌握五官的绘制技法。本书共分为3部分。Part 1主要讲解了绘画的基础知识,包括绘画工具和人体头部骨骼及肌肉结构的介绍;Part 2为人物五官的素描训练,分别以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为绘制对象,从结构表现、体积表现和质感表现三个方面细致且有条理地讲解了它们的绘画技法;Part 3则讲解了各年龄段人物头像的素描训练。本书讲解清晰,案例丰富,不仅适合素描初学者以及广大绘画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相关美术培训机构的教材。

目录


Part 1 绘画基础知识 04

常用的绘画工具 04

铅笔 04

纸笔 05

素描纸 06

辅助工具 06



人体头部骨骼和肌肉结构 07





Part 2 五官的素描训练 11

石膏鼻子切面体—掌握鼻子的体块结构 10

正面角度 10

结构表现 11

体积表现 14

质感表现 16



四分之三侧面角度 17

结构表现 18

体积表现 19

质感表现 21

侧面角度 24

结构表现 25

体积表现 27

质感表现 29

不同角度的素描训练 31



石膏鼻子

眼睛11

结构表现 12

体积表现 15

质感表现 18

鼻子21

结构表现 22

体积表现 25

质感表现 28

嘴巴 31

结构表现 31

体积表现 35

质感表现 37

耳朵 39

结构表现 40

体积表现 43

质感表现 46





Part 3 真人头像的素描训练 49

男孩 49

结构表现 50

体积表现 52

质感表现 55

女孩 59

结构表现 60

体积表现 62

质感表现 64

男青年 67

结构表现 68

体积表现 70

质感表现 72

女青年 75

结构表现 76

体积表现 78

质感表现 80

中年男性 83

结构表现 84

体积表现 86

质感表现 89

中年女性 92

结构表现 93

体积表现 95

质感表现 96

老年男性 99

结构表现 100

体积表现 102

质感表现 104

老年女性 106

结构表现 107

体积表现 109

质感表现 111

作者介绍


白旭功,毕业于黑龙江三江美术学院,2014年留校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至今。 2008年全国设计“大师奖”美术作品获奖 奖。2009年第十六届“天池杯”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金奖。2010年“凤凰杯”第三届全国美术与艺术大赛荣获银奖。2013年教育部高职高专艺术类“金教鞭”课程获银奖。2014年陶溪川杯第十七届全国设计“大师奖”铜奖。2015年全国高校艺术美育个人教育成果一等奖。陈钊,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考前专业通过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具有十年教学经验。荆龙,毕业于四川美院,毕业以后一直从事美术教学,有多年教学经验。李双江,央美油画专业毕业,从事美术教育10年。一直潜心研究美术教学的方法,特别是在素描绘画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的杰出学员。

文摘


序言



《精微塑颜:从骨骼到神韵的肖像绘制指南》 内容概述: 《精微塑颜:从骨骼到神韵的肖像绘制指南》是一本旨在带领读者系统性掌握人像绘画技巧的深度教程。本书不局限于五官的单一描摹,而是将人像的绘制过程分解为更具逻辑性和递进性的学习单元,从最基础的骨骼结构入手,逐步过渡到肌肉走向、面部比例、皮肤纹理,最终抵达捕捉人物神态与情感表达的更高层次。全书强调科学的观察方法和严谨的解剖学知识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读者建立扎实的人体结构意识,从而能够自信地绘制出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肖像作品。 详细章节内容: 第一部分:人体之本——骨骼的深度解析与绘制 章节一:颅骨的构建与理解 深入剖析头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筛骨、犁骨、腭骨、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和下颌骨。 讲解不同角度下颅骨的透视变化,重点演示如何通过简单的几何形体(球体、立方体)来构建出准确的头部基本模型。 分析颅骨上的关键解剖点(如眉弓、颧弓、下颌角、耳孔等)及其在面部外形形成中的作用。 通过大量线稿和透视示范,帮助读者理解骨骼的立体感和空间关系,为后续的肌肉和皮肤绘制打下坚实基础。 章节二:面部比例与黄金分割 系统讲解人脸的经典比例法则,包括“三庭五眼”、“四高三低”等。 详细阐述如何利用测量线和辅助线在画面中精确地确定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位置和大小。 探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的面部比例差异,以及如何根据观察进行调整。 引入黄金分割理论在面部构图中的应用,引导读者找到更具和谐与美感的画面布局。 章节三:骨骼在面部表情中的潜能 分析不同骨骼结构对人物性格和气质的影响,例如高颧骨、深眼窝、宽下颌等。 示范如何在基础骨骼模型上,通过骨骼的起伏和转折来暗示人物的特定情绪,如愁苦、喜悦、惊讶等。 强调理解骨骼是表达面部表情深层结构的关键,避免流于表面化的肌肉描绘。 第二部分:生命的肌肤——肌肉的形态与动态 章节四:面部主要肌肉群的解剖与绘制 聚焦于脸部最核心的肌肉群,包括额肌、眼轮匝肌、皱眉肌、鼻肌、口轮匝肌、颊肌、颧大肌、咬肌、颞肌等。 详细展示这些肌肉的起止点、走向和功能,以及它们在面部形成表情时的运动规律。 通过肌肉图谱和写实绘制案例,说明肌肉的厚度和体积感如何影响皮肤的表层形态。 重点解析肌肉收缩与舒张时在皮肤上产生的褶皱、凹陷和隆起,是塑造真实感的重要环节。 章节五:动态表情的肌肉联动 深入研究不同面部表情(如微笑、大笑、愤怒、悲伤、惊讶、恐惧等)背后肌肉的协同工作。 通过对比分析,演示如何通过肌肉的组合运动来表现复杂且微妙的情绪变化。 提供一系列表情练习,引导读者观察真实人物的面部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绘画中的肌肉动态。 强调写实中对肌肉起伏的准确把握,是避免人物面部“假面感”的关键。 章节六:肌肉与骨骼的和谐统一 讲解肌肉如何附着在骨骼上,以及骨骼的形状如何限制和塑造肌肉的形态。 示范如何将肌肉的绘制融入到骨骼结构之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非孤立的绘制。 强调在绘制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肌肉的体积感和走向是否符合其下方的骨骼支撑。 第三部分:神韵的传递——从皮肤到光影的精妙刻画 章节七:皮肤的质感与纹理表现 探讨皮肤的细腻纹理,包括毛孔、皱纹、斑点、疤痕等,及其在不同区域(如额头、眼周、嘴角)的差异。 讲解不同肤色、肤质(如油性、干性、光滑、粗糙)在光线下的反射和吸收特点。 演示如何利用笔触、笔法、色彩和媒介来模拟皮肤的通透感、光泽感和微观细节。 提供多种皮肤纹理的绘制技巧,从笔触的轻重缓急到色彩的叠加晕染。 章节八:光影的科学解析与表现 深入理解光线的性质(光源方向、强度、色彩)如何影响面部明暗。 系统讲解面部受光面、背光面、明暗交界线、投影的形成原理。 重点剖析关键的结构转折处(如鼻梁、眼眶、颧骨、下颌)如何产生微妙的光影变化,是塑造体积感的核心。 提供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肖像绘制案例,指导读者如何运用光影来突出人物的轮廓、立体感和情绪。 章节九:眼睛的灵动之魂 细致描绘眼球的结构(虹膜、瞳孔、巩膜、泪阜、眼睑)及其在不同状态下的细微变化。 讲解睫毛、眉毛的走向、疏密和质感表现。 重点在于捕捉眼睛中的“眼神光”,这是赋予人物生命力和情感的关键。 示范如何通过微妙的色彩变化和高光处理,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 章节十:鼻子、嘴巴与耳朵的细节塑造 分别解析鼻子、嘴巴、耳朵的解剖结构,包括其形状、体积和转折。 强调这些器官在面部表情中的作用,如嘴角的微表情、鼻翼的翕动等。 讲解如何通过明暗、体积和细节来使这些器官更加生动逼真,避免扁平化。 特别关注嘴唇的湿润感、牙齿的刻画以及鼻孔的虚实处理。 第四部分:神采的升华——人物的神态与情感表达 章节十一:姿态与神态的动态观察 引导读者从整体观察人物的姿态、体态和表情组合。 分析人物的站姿、坐姿、头部倾斜角度如何影响面部信息的传递。 探讨身体语言与面部表情的内在联系,如何做到形神兼备。 提供不同情绪下的完整人物姿态和表情示范,强调整体的协调性。 章节十二:捕捉人物的独特气质与个性 强调绘画不仅仅是复制,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表现人物的内在特质。 引导读者通过观察人物的眼神、表情、嘴角线条、眉毛走势等细节,捕捉其独特的性格和精神状态。 讨论如何通过对骨骼、肌肉、皮肤和光影的综合处理,来强化人物的个性特征。 提供多个不同类型人物的深入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过绘画来“读懂”一个人。 章节十三:绘画中的情感共鸣 探讨如何运用色彩、笔触、构图等绘画语言,来传达人物的情感。 引导读者在创作中注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与画面中的人物建立情感连接。 鼓励读者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找到属于自己的表现方式。 本书特色: 科学严谨的解剖学基础: 拒绝浮于表面的技巧传授,深入解析人脸的骨骼和肌肉结构,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系统递进的学习路径: 从基础结构到高级神韵,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各项技能。 丰富的图例与案例: 大量精美的线稿、写实绘制范例、结构分解图,帮助读者直观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强调观察力与理解力: 引导读者建立科学的观察方法,理解人物的内在逻辑,从而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有深入的理论讲解,又有丰富的实践练习,帮助读者将知识转化为绘画能力。 《精微塑颜:从骨骼到神韵的肖像绘制指南》致力于成为每一位渴望提升肖像绘画技艺的艺术家、爱好者最忠实的伙伴,引领您穿越零基础的迷雾,步入肖像绘画的精妙殿堂。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平面设计爱好者,平时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人物插画,但是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插画作品在人物表现上不够出色,尤其是面部表情和神态的刻画,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偶然间看到这本书,被它的标题和内容简介所吸引,以为它能帮助我提升这方面的技能。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关于五官的局部绘画技巧,更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五官的组合来塑造人物的性格和情绪。书中对眼神的描绘尤其精彩,作者们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瞳孔的形状、虹膜的层次、眼睑的褶皱以及眼角的细节来传达不同的情感,比如喜悦、悲伤、愤怒、惊讶等等。这对于我创作表情丰富的角色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还介绍了如何通过嘴型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语气和状态,比如微笑、大笑、嘟嘴、咬唇等等。这些细节的捕捉,让人物的形象瞬间饱满起来,也让我的设计作品更具表现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和标题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对人物肖像画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捕捉到人物神韵的五官细节。翻开书,我被作者们精湛的技法和细致的讲解所打动。他们不仅仅是教授你如何画出眼睛、鼻子、嘴巴,更是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这些局部如何协同作用,最终构成一张生动鲜活的脸。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光影处理的讲解,不同角度的光线如何在五官上投下阴影,又是如何勾勒出立体的轮廓,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范例,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人物肖像,让我看到了五官的千变万化,也学到了如何根据人物的特点来调整绘制的细节。我以前总是觉得人物肖像画很难,画出来的总是不够像,或者显得呆板,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找到了突破口,对绘制人物肖像充满了信心。我迫不及待地想拿起画笔,尝试书中的技巧,相信很快就能画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走进人物肖像画的世界。我一直以来都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是在人物肖像这块感到束手无策,总觉得画出来的人物缺乏灵魂,面部表情更是难以把握。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其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所吸引。作者们从最基础的头部结构和比例开始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五官的各个部分,比如眼睛的形状、鼻子的立体感、嘴巴的动态等等,并且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五官组合和面部表情变化的部分,它让我明白,人物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单个五官画得有多么精致,更在于它们如何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以及如何通过细微的调整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绘画的“内功”,而不仅仅是“招式”,这对于我今后的绘画学习和创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人物画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就是面部,尤其是如何让画面中的人物“活”起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宝藏。它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是一种对人物内在世界的探索。作者们通过对五官的细腻解剖和深入分析,让我明白了每一个微小的笔触都可能对人物的神韵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通过眉毛和嘴唇来塑造人物性格的讲解,比如上挑的眉毛可能暗示着自信和一丝狡黠,而微微下垂的嘴角则可能流露出忧郁或疲惫。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讲解,让我在看人时,也会不自觉地去分析他们的五官特征,思考它们可能代表的性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是一本关于“读人”的书,它让我对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极大地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素描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人物头像的绘制。我一直以为素描就是简单地画线条,但是这本书让我明白,素描是一门关于观察和理解的艺术。作者们用非常直观的方式,一步步地教我如何从整体到局部,如何抓住人物的骨骼结构和肌肉走向,以及这些如何影响到表面的皮肤纹理和五官的形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头部的比例和透视的讲解,以前我总是画不好人物的头,感觉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或者看起来很别扭,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书中的步骤讲解非常清晰,配以大量的示意图和实例,让我即使是零基础也能轻松跟上。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画了几次,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已经能明显看到进步,画出来的人物头像比以前有了立体感和生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画”,更是教你“为什么这么画”,这对于真正掌握一门技艺至关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