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琼编著的《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附光盘)》试图从音乐各类体裁入手来帮助大家认识音乐作品。 书中尽量简化地为大家介绍了一些相关并且**的音乐常识,希望这些常识会对音乐爱好者们欣赏音乐有所帮助。 音乐欣赏离不开想象与联想的能力,因此,平时积累各个学科的知识也是必不可缺的事情。在人类音乐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的音乐大师,由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这些音乐作品题裁多样、形式多样、风格多样。
吴琼,青年钢琴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钢琴艺术指导教研室讲师。 吴琼出生在音乐之家,4岁起在母亲的指导下接受钢琴启蒙教育。1994年起先后师承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姚世真教授和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谢华珍教授。 200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继续攻读钢琴演奏专业的硕士学位.2009年以优异成绩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8年任“***鄂尔多斯杯钢琴小提琴比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 2011年任“***钢琴小提琴比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 2012年任“梅纽因**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 2012年任“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 2013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卡丹萨杯”全国钢琴比赛评委。 2013年任“第二届杨通六**小提琴邀请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 2010年吴琼作为第二作者,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专著《钢琴艺术大百科》。
写在前面
第一章 音乐
第二章 音乐欣赏
第三章 歌曲
  一、叙事歌曲
    1.瞿希贤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歌曲**”舒伯特与《魔王》
  二、颂歌
    王世光与《长江之歌》
  三、抒情歌曲
    1.赵元任与《教我如何不想她》
    2.施光南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第四章 进行曲
  一、苏萨的《星条旗进行曲》
  二、匈牙利的《拉科齐进行曲》
  三、瓦格纳与《婚礼进行曲》
第五章 圆舞曲
  一、韦伯的《邀舞》
  二、钢琴诗人——肖邦
  三、肖邦的《华丽大圆舞曲》
  四、约翰·施特劳斯与《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
第六章 特性乐曲
  一、小夜曲
    1.交响乐之父——海顿
    2.海顿的《小夜曲》
  二、夜曲
    肖邦的《夜曲》0p.9~2
  三、无词歌
    1.幸福的音乐家——门德尔松
    2.门德尔松的《纺织歌》Op.67~4
    3.门德尔松的《春之歌》0p.62~6
  四、摇篮曲与船歌
    1.德国古典乐派*后的作曲家——勃拉姆斯
    2.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3.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30-6
第七章 序曲
  一、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二、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三、法国作曲家——比才
  四、比才的《卡门》序曲
第八章 协奏曲
  一、中国作曲家何占豪、陈钢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悲怆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
  四、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协奏曲》Op.23
第九章 组曲
  一、挪威民族乐派奠基者——格里格
  二、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和第二组曲
  三、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
  四、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
  五、多才多艺的作曲家——圣一桑
  六、圣一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七、柴科夫斯基舞剧《天鹅湖》组曲
第十章 交响诗
  一、钢琴**——李斯特
  二、李斯特的交响诗——《前奏曲》
  三、“星期日作曲家”——鲍罗汀
  四、鲍罗汀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五、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那
  六、斯美塔那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
  七、罗马幻想家——雷斯庇基
  八、雷斯庇基的交响诗《罗马的节日》
第十一章 奏鸣曲
  一、古典乐派的先驱——斯卡拉蒂·多梅尼科
  二、斯卡拉蒂奏鸣曲
  三、斯卡拉蒂《g小调奏鸣曲》K30
  四、乐圣——贝多芬
  五、贝多芬《f小调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
  六、大胆的革新者——舒曼
  七、舒曼《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Op.11
第十二章 交响曲
  一、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Op.68
  二、音乐神童——莫扎特
  三、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K551
  四、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五、交响诗人——柏辽兹
  六、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第十三章 音乐知识
  一、现代音乐简介
    1.表现主义音乐
    2.新原始主义音乐
    3.新古典主义音乐
    4.偶然音乐
    5.十二音体系
    6.序列音乐
    7.电子音乐
  二、交响乐队常用乐器简介
    1.弦乐器
    2.木管乐器
    3.铜管乐器
    4.打击乐器
附录一  乐器中英对照表
附录二  常用音乐术语
这本书的优点真的太多了,我作为一个曾经对音乐完全没概念的人,现在竟然能对一些音乐作品侃侃而谈,这简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听”,更是教你“理解”和“感受”。作者没有把音乐欣赏变成一场冷冰冰的理论考试,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极其详尽的赏析,让我能够真正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作曲家风格的对比分析,比如莫扎特和贝多芬在处理同一个主题时,展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个性和情感表达,通过书本的讲解和光盘里实际的听觉体验,让我仿佛看到了两位大师在音乐上的“对话”。而且,这本书对不同时期音乐发展的脉络梳理得也非常到位,从古至今,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再到近现代音乐,每段时期的代表性特点和重要作曲家都介绍得很清晰。我之前对某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总是混淆不清,现在能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框架。这本书真的让我体验到了“听懂”音乐的乐趣,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感知世界。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真的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我之前一直以为音乐欣赏是件只有“内行”才能做的事情,对普通人来说,听音乐充其量就是一种放松或者娱乐。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音乐背后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情感、思想和历史文化。作者在讲解音乐作品的时候,不仅仅是分析它的结构和技法,更重要的是挖掘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引导读者去思考作曲家想要表达什么,以及这部作品在历史上的意义。我记得书中对一首某个时期代表作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它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和人们的情绪,这让我听这首曲子的时候,不再只是听到声音,更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性的复杂。光盘里的选曲也非常有代表性,能够非常直观地印证书本上讲解的内容。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音乐一知半解的旁观者,而是能够更深入地去理解、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它真的让我对音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和探索欲。
评分我以前总觉得学习音乐欣赏是一件非常严肃、需要天赋的事情,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活泼,一点也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腔调,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手把手地带着你走进音乐的殿堂。书中对乐器知识的介绍也做得非常到位,不仅仅是列举乐器的名称,还详细介绍了它们的音色特点、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作用,甚至还配了图片,让我这个对乐器一窍不通的人,也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区别,了解钢琴和管风琴在音响上的巨大差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抽象的音乐术语,都给出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用“色彩”来形容音色,用“建筑”来形容曲式结构,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而且,附带的光盘资源真是太宝贵了,里面精选的音乐片段,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既有代表性,又非常适合初学者去体会书本上的理论。我现在听音乐,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主动去分析、去品味,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评分这本《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简直是音乐小白的福音!我一直以来都对音乐有种模糊的热爱,但要我说出个所以然来,那真是抓耳挠腮。以前听古典乐,总觉得高深莫测,能听懂的也就是旋律朗朗上口那几首,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大师的名字也只是如雷贯耳,却不知他们的作品有何精妙之处。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音乐欣赏并非是件高不可攀的事情。作者用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讲起,比如音高、节奏、节拍这些,都配有清晰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些抽象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穿插了很多有趣的音乐史小故事,介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还特别提到了附带的光盘,里面精选了大量经典音乐片段,让我可以边听边对照书本学习,这种“理论+实践”的学习方式,效果真的太好了!我不再是那个只能“听个响”的听众了,现在我能隐约感受到不同乐器组合的色彩,能分辨出不同时代音乐的韵味,甚至能初步理解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这让我对音乐的热爱,从模糊变得清晰,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写思路非常清晰,而且内容安排得相当合理,特别适合我这种完全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以为会涉及太多复杂的理论,但读下来才发现,作者非常有技巧地将乐理知识融入到了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比如在讲到“曲式”的时候,它并没有上来就给你一堆定义,而是通过分析一段耳熟能详的乐曲,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什么是“乐句”、“乐段”,什么是“呈示部”、“发展部”。还有对不同音乐体裁的介绍,像奏鸣曲、交响曲、歌剧等等,也都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代表作品的赏析,让我能快速建立起对它们的认知。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引导我如何去“听”一首曲子,不仅仅是听旋律,还要去关注它的节奏变化、和声色彩、配器手法,甚至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我过去总觉得听音乐就是“听个响”,现在才知道,原来里面有这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光盘里的音乐片段 selection 也是非常用心,都是一些非常经典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我能很快上手,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本书真的让我打开了通往音乐世界的一扇新大门,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门外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