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格拉纳多斯《戈雅之画》 | 
| 丛书名: | 21世纪钢琴教学丛书 | 
| 作者/主编: | 李承远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2182801 | 
| 出版年份: | 2017年4月 | 
| 版次: | 第1 版 | 
| 总页数: | 91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35元 | 
| 实际重量: | 0.281k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李承远,现任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主科教师。
  本科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金石教授。
  1999年留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主修钢琴演奏专业
  2004年4月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加“威斯巴登”国际钢琴比赛荣获青年组第二名。现任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沈阳音乐学院钢琴考级评委。
情话
窗口诉怀
烛火凡丹戈舞
少女与夜莺
爱与死:民谣
尾奏:幽灵小夜曲
  《格拉纳多斯<戈雅之画>(教学版)/21世纪钢琴教学丛书》介绍了《戈雅之画》钢琴组曲,共由六首作品组成:1.情话,2.窗口诉怀,3.烛火凡丹戈舞,4.少女与夜莺,5.爱与死:民谣;6.尾奏:幽灵小夜曲。每首都是描写戈雅的一幅画作。
  1.第一首《情话》,采用了霍达舞曲的节奏特点。主题旋律声部运用了多种变奏手法,以双手的三拍子舞曲节奏与三连音旋律线条结合,表现出欢快的爱情画面,乐曲充满舞蹈的气息。
  2.第二首《窗口诉怀》,采用了切分的节奏特点并运用了复合节拍。在演奏琶音时,保持手臂和手腕的放松与平稳,尽量用手指力量控制音色变化,连接自如并强调低音。
  3.第三首《烛火凡丹戈舞》,采用了西班牙凡丹戈民族舞曲热情、奔放的节奏特点。此曲双手多处出现三连音的节奏型,展现了西班牙的民族舞蹈画面。在演奏三连音时,应注重横向与纵向的音响效果与节奏动感。在演奏时以强调高声部旋律采增加舞曲的韵律。
  4.第四首《少女与夜莺》,旋律具有抒情、忧伤的色彩。在演奏时运用贴键连奏,应加入柔音踏板与音后踏板的结合。正确处理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的力度变化,弹奏出不同的和声色彩变化,使音乐富有幻想性。
  5.第五首《爱与死:民谣》,3/4拍与6/8拍的结合。*大的节奏特点是双手多处出现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的节奏型及重音不规则出现。此曲音乐织体更加丰富。增强了音响效果。从乐谱中可以看到作品标有8种不同的表情术语。在演奏时,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的对比及旋律声部的音量控制,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与层次,乐句气息平稳,富有歌唱性。
  6.第六首《幽灵小夜曲》,以轻巧的跳音奏出神秘的音乐,仿佛在模仿吉他的弹奏效果。在弹奏时,跳音轻巧短促富有弹性。手掌与手臂动作幅度小一些,以便使跳音弹奏有颗粒性。
对于我这个刚开始接触艺术鉴赏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的易读性和启发性。作者在介绍戈雅画作时,并没有采用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戈雅的艺术世界呈现在我面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戈雅如何运用光影来营造气氛的讲解,这种技巧的分析,让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力量。书中对戈雅不同作品的解读,也充满了智慧。例如,在分析《1808年5月3日》时,作者不仅仅描述了画面的惨烈,更引导我去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以及艺术家在面对暴行时的立场。这本书让我明白,艺术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思想的碰撞。它打开了我认识艺术的一扇新窗户,让我对如何欣赏一幅画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其他艺术家的热情。
评分我一直对印象派之后的现代艺术充满好奇,而这本介绍戈雅画作的书,正好满足了我对这一时期的探索欲。书中对戈雅作品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对画面色彩和构图的描述,更着重于挖掘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作者通过大量史料的梳理,清晰地勾勒出戈雅从宫廷画师到独立艺术家的身份转变,以及这一转变如何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戈雅如何捕捉人物心理的神态的论述,无论是王室成员的虚伪表情,还是普通民众的悲苦面容,都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18、19世纪的西班牙,感受着那个时代动荡不安的氛围,以及戈雅作为艺术家所承受的压力与他的艺术勇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吸引人,它没有过多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深奥的艺术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领略戈雅艺术的魅力。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备考艺术史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扎实学术支持的教材。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在梳理戈雅艺术生涯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许多重要的艺术史理论和研究视角。作者在对戈雅作品进行分析时,不仅引用了大量的经典艺术史著作,还结合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这对于我理解戈雅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中对戈雅不同时期的创作主题,如战争、宗教、社会批判等,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将其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我特别赞赏作者对于戈雅作品中象征意义的解读,这种解读既有深度又不失严谨,让我对一些作品的理解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这本书无疑为我的考研复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问题。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关于戈雅画作的书,就被其精美的装帧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书中的每一幅画作都配有高质量的图片,色彩还原度极高,仿佛能感受到油画布的质感,让人不禁沉浸在戈雅独特的艺术世界中。作者对戈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都显得十分深入且富有洞察力。尤其是在分析戈雅晚期的作品时,那种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通过文字的细腻描绘,跃然纸上。书中对戈雅色彩运用、笔触变化以及构图技巧的讲解,也非常有条理,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戈雅绘画技法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黑色绘画》系列时,那种既尊重其神秘感,又试图从历史和人文角度进行合理阐释的严谨态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次与戈雅艺术精神的深度对话,它引导我去思考艺术家如何通过画笔表达内心的挣扎与时代的呐喊,让我对这位西班牙绘画大师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关注戈雅的艺术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我曾在多个画展中欣赏过戈雅的作品,但总觉得隔着一层隔膜。这本书的出现,帮助我跨越了这层隔膜。作者在书中展现出的对戈雅艺术的深厚感情和独到见解,深深打动了我。他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作品,更是用一种近乎对话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感受戈雅内心的波澜,去理解他艺术创作的动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戈雅如何从现实主义走向表现主义的分析,这种过渡性的描绘,让我看到了艺术家在面对时代巨变时,艺术语言的演变和深化。书中对戈雅晚期那些充满阴郁和象征意味的“黑色绘画”的解读,更是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位艺术家的创作勇气和对人性深渊的探索。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它让我更加热爱戈雅,也更加热爱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