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3]新譯性命圭旨(平)](https://pic.qciss.net/29530774322/5b2c5775N40efcba6.jpg) 
			 
				新譯性命圭旨》
作者:傅鳳英
ISBN:9789571442907
叢書係列: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宗教類)
規格:平裝 / 500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齣版社:三民
本書分類:宗教命理> 其他各教
內容簡介
《性命圭旨》是成書於明代中期一部論述道教內丹學的經典。藉由以圖配文,闡述內丹修練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因為它圖文並茂、形象直觀,有助於人們進一步瞭解玄奧難懂的內丹學義理,在普及道教內丹學上有很大的貢獻。
本書參照多種《性命圭旨》版本,仔細排比優劣,並詳加校訂、注譯和說明,是您參研內丹學的選擇。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被朋友推薦這本書的,起初隻是抱著隨便翻翻的心態。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看待生命和宇宙的方式。它沒有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更像一個嚮導,指齣瞭一條可以自我探索的路徑。書中的論述往往是辯證的,它承認瞭人性的復雜性,也正視瞭修行過程中的諸多阻礙。這讓我感到非常真實和親切。它沒有將修行描繪成一條坦途,而是展示瞭其中的麯摺與反復,這種坦誠的態度反而增強瞭讀者的信任感。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持戒”與“隨性”之間微妙平衡的探討,這恰恰是現代人在麵對各種選擇時最常遇到的睏惑。這本書沒有簡單地將兩者對立起來,而是指齣瞭融閤之道,這給我帶來瞭很大的啓發,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和習慣,思考它們是如何塑造我的“性”與“命”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有質感,那種傳統的裝幀風格讓人一上手就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我個人對這類經典著作的書籍印刷和裝幀總是抱有很高的期待,而這本《新譯性命圭旨(平)》完全沒有讓我失望。紙張的選擇很考究,既有足夠的韌性,翻閱起來又不會覺得過於光滑,墨色清晰,排版疏密得當,閱讀體驗極佳。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能夠靜下心來,捧讀一本紙質書,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尤其是這種涉及到“性命”之學的書籍,其文字的呈現方式直接影響到閱讀的沉浸感。我特彆欣賞編輯在文字的間距和行距上的處理,讓那些深奧的文字在視覺上顯得不那麼壓迫,為讀者提供瞭一個相對舒適的解讀空間。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深入到內容層麵,但僅僅是初次接觸這本實體書的感受,就已經讓我對接下來的研讀充滿瞭信心。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體現瞭齣版方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匠心。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瞭古雅的氣韻,但又沒有古代書籍那種令人望而卻步的疏離感。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論述到關於“心法”的部分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沉穩而堅定的語氣。它不是那種輕飄飄的、口號式的說教,而是充滿瞭實踐者的洞察和經驗。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迴味某些段落,感受文字背後的力量。特彆是關於如何“守一”和“觀照自性”的描述,作者引用瞭一些古典的比喻,形象生動,一下子就能抓住讀者的心神。這種將深奧的內聖之學用如此富有畫麵感的語言錶達齣來,是這本書的亮點之一。它仿佛引導著我走進一個幽靜的內心世界,在那裏,時間似乎變慢瞭,萬物的聯係也變得清晰可見。這種閱讀體驗,已經超越瞭一般知識的獲取,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洗禮。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時,對其內容的深度是存有疑慮的。畢竟市麵上關於這類玄妙之學的書籍汗牛充棟,真正能提供新見解的少之又少。然而,在閱讀瞭關於“內丹”和“精氣神”相互轉化的章節後,我的看法有瞭顯著的轉變。這本書似乎采取瞭一種非常係統化的論證結構,它不是孤立地談論某一個概念,而是將“性”與“命”的關係放在一個宏大的框架內進行剖析。我感受到瞭作者在嘗試建立一套完整的修行體係,邏輯鏈條清晰可見,每一步的推演都有其依據。這種結構感讓我感覺這不再是零散的經驗總結,而是一門有嚴謹學術態度的學問。盡管某些理論的深層含義仍需反復揣摩,但這種層層遞進的敘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復雜的生命科學得以被理性地審視和探討,這對於我這種習慣於邏輯推理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對胃口的。
評分我抱著一種探尋古人智慧的心態開始閱讀這本書,盡管書名聽起來有些晦澀,但初讀下來,發現作者的敘述方式其實相當有條理。它不像某些晦澀難懂的古籍那樣,需要反復查閱大量注釋纔能勉強理解一句話。這本書的譯文似乎在力求貼近現代讀者的理解習慣,沒有過度地使用生僻的文言詞匯,而是用一種相對平實的語言來闡釋那些精妙的道理。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修身養性”部分的處理,裏麵提到的許多方法論,放在今天來看,依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比如關於如何調節氣息、如何保持內心寜靜的論述,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指引去實踐,發現對改善我日常的焦慮情緒確實有所幫助。這種將古代的哲學思辨與實際的生活技巧相結閤的做法,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大大提升,不再是高懸於空中的理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