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高崇、灌木体育编辑组编著的《图解24式杨氏太极拳(视频学习版)》由太极运动健将、武术套路锦标赛太极拳剑优选高崇示范并作为武术指导。本书在简要介绍杨氏太极拳起源、实用功能和发展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以超过500幅高清连拍图结合细致的文字说明的方式,对杨氏太极拳的热身活动、基本动作练习和24式连贯套路进行了讲解,是专门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设计的入门级图书。此外,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的在线学习视频,帮助练习者跟着专业教练轻松学习太极拳。 编者:高崇//灌木体育编辑组 著作 高崇:太极拳世界优选,重量运动健将,中国武术六段,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 个人主要运动成绩: 2008年第九届靠前武术博览会太极拳靠前名 2008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太极拳剑优选 2008年担任上海靠前科技与艺术展“太极与八卦”展演者 2012年太极拳锦标赛太极对练靠前名 2012年主演舞台剧《风中菩提》 2008~2012年多次代表国家随国家领导人及艺术家出访亚洲、欧洲、非洲,传播太极文化 2013~2014年北京高校比赛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器械优选 2013年被选为太极禅形象大使,拍摄太极禅教学片 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平实,没有丝毫夸张或故弄玄虚的成分,这一点在传统武术的教学材料中是难能可贵的。它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位耐心、严谨的师傅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指导,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动作细节时所采取的折中且科学的态度。比如对于“上步七星”和“白鹤亮翅”连接处的重心转移,作者提供了不止一种可能的理解方式,并分析了各自的利弊,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明白太极拳的精妙在于灵活变通,而非死板教条。阅读过程中,我时常感到思维被打开了,一些困扰了我很久的动作连贯性问题,在读完相关章节后茅塞顿开。这种注重逻辑梳理和实际操作指导的叙事方式,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一般图册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系统的训练手册,而非简单的动作图谱。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接触太极拳的时候,完全是个门外汉,看网上的零散视频资料,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同一个动作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抓不住那个“气韵”。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它最让我称道的一点,是它对于“意念”与“形体”结合的阐述,这点很多其他资料都语焉不详。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老拳师,他不仅仅告诉你手应该放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此刻心里应该想着什么,劲力应该如何从脚底升起,如何通过躯干传递到指尖。这种对内在运行机制的深度挖掘,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太极拳的理解层次。我已经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引,将某些特定步伐和缠丝劲融入日常练习中,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协调性和沉稳度有了显著提高。对于那些追求不仅仅是模仿动作,而是想真正领会太极拳“内家”精髓的习练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维框架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它引导你从“做动作”转向“练内功”。
评分从整体结构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性非常强,它遵循了从基础理论到单式分解,再到套路连贯的递进顺序,确保了学习者不会因为知识点过于跳跃而感到迷茫。我尤其赞赏作者在每一式动作的讲解后面,都附带了“常见错误与纠正”的小板块。这个设计太贴心了,它预判了习练者在模仿过程中可能会犯的错误,并提前给出解决方案,极大地节省了摸索的时间。例如,在演示“揽雀尾”时,书中明确指出了手掌推出去时肩关节是否过度前顶,并配有专门的纠错图,这比自己对着录像反复比对要高效得多。此外,书中的图例选取非常具有代表性,模特的身形和动作幅度都很适中,对于不同体型的学习者都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避免了过度美化或追求夸张动作而失真的情况。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实用性、系统性与指导性的完美结合,对于希望系统化学习杨氏太极拳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非常可靠的参考资料。
评分作为一名有一定基础的武术爱好者,我阅读了市面上不下十几种太极拳相关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招式解说的层面,缺乏对呼吸与发力的系统性指导。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它对基础桩功和预备势的篇幅投入,可谓是下了“猛料”。它并没有急于带你进入复杂的套路,而是花了大篇幅去纠正你站桩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姿态,比如膝盖是否过度锁死,尾闾是否能够虚领。书中提供的自查清单非常实用,我甚至可以对着镜子,对照书上的描述,逐一排除自己的不良习惯。更棒的是,作者在讲解呼吸配合时,区分了“腹式呼吸”和“太极呼吸”的细微差别,这一点在其他教材中很少被如此细致地剖析。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从“静”到“动”的完美过渡桥梁,让读者能够打下坚实的地基,而不是急于求成地去搭建空中楼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尤其是封面那张太极拳的图片,给人的感觉非常专业且有吸引力。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没有出现油墨扩散或者模糊的情况。排版上看得出下了不少功夫,文字和图片的布局非常协调,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特别是那些分解动作的图示,线条流畅,每一个关节的细节都刻画得非常到位,对于初学者来说,光是看图就能初步理解动作的要领了。我个人特别喜欢它对一些核心概念的解释部分,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进行阐述,让人能够迅速抓住练习的精髓。比如讲解“掤、捋、挤、按”时,它结合了生活中的例子,这一点非常加分,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人有立刻想拿起器械比划两下的冲动。总体而言,从物理层面上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准绝对是上乘的,能看出出版社在编辑和制作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心血,是一本值得收藏和反复研读的武术入门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