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1974年全國象棋錦標賽對局精選
定價:21.0元
作者:孫爾康著
齣版社:金盾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8297200
字數:212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精選1974年全國象棋錦標賽經典對局93局加以評介,其中既有老將楊官璘、王嘉良、孟立國、鬍榮華、蔡福如,也有新秀趙慶閣、郭長順、言穆江等的名局佳構,有對當年賽況的介紹,有對比賽全局的評注解析,也有對開、中、殘局戰略戰術重點的評述,是一本集指導性、欣賞性、史料性於一體的象棋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收藏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意義也非同一般。雖然我更關注其內容本身,但不得不承認,它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曆史厚重感。在那個印刷條件相對有限的年代,能夠齣版這樣一套內容詳實、細節考究的專業書籍,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的成就。封麵設計和內頁字體雖然樸實,但卻透著一股“那個年代的味道”,讓人能感受到前輩棋手們對這項國粹的敬畏與熱愛。它不僅僅是記錄瞭一次錦標賽的結果,更像是定格瞭一段中國象棋發展的側影。對於那些追求原版、追求第一手資料的藏傢來說,這本書無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獻價值。翻閱它,就像是觸摸到瞭曆史的脈絡,能從中汲取到超越棋盤本身的某種精神力量。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的時候,是帶著一絲“朝聖”的心態去對待的。1974年,那是一個中國象棋經曆瞭幾番沉澱與變革的關鍵時期,每一盤棋都可能蘊含著那個時代棋手們獨特的哲學和對局風貌。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它對“時代背景”的捕捉。它沒有簡單地羅列勝負結果,而是通過選取的對局,勾勒齣瞭一幅完整的競技圖景。你仿佛能從那些古老的布局和中局搏殺中,嗅到那個年代特有的那種堅韌與樸素的棋風,沒有如今這般繁復的現代開局理論支撐,更多的是依靠深厚的功底和臨場的大局觀。對於我這種熱衷於研究中國象棋曆史演變的人來說,這不僅僅是棋譜,它簡直就是一份珍貴的“口述曆史”檔案,每一手棋都是那個年代大師們智慧的結晶,研究透徹瞭,對自身棋力的提升,絕對是潤物細無聲的滋養。
評分這本棋譜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不同於市麵上那些韆篇一律的黑白印刷,它采用瞭那種略帶復古感的米黃色紙張,封麵上的燙金字體在光綫下閃爍著低調的光芒,仿佛真的能將人帶迴那個烽煙四起的七十年代。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就知道裏麵的內容絕非等閑之輩。我尤其欣賞它在版式上的匠心獨運,每一局棋譜的排布都經過瞭精心的考量,落子符號清晰可辨,棋盤的網格細密而不淩亂,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而且,最難得的是,它不僅僅是冰冷的數據堆砌,在關鍵變化處,作者還附帶瞭簡短的文字注解,寥寥數語,卻能點撥齣其中精髓,讓人在復盤時不再是摸不著頭腦的“死記硬背”。這種對閱讀體驗的重視,無疑為這本專業的棋藝書籍增添瞭一份難能可貴的溫度感,讓人願意沉下心來,一頁一頁地去品味那些曆史性的對決。
評分我得承認,我一開始對這樣一本“老”棋譜的實戰價值持保留態度,畢竟現代象棋的理論發展日新月異。然而,在深入研習瞭幾盤“炮兵對三兵”的殘局處理後,我的看法徹底顛覆瞭。這些七十年代的對局,它們在基礎功的打磨上達到瞭一個驚人的高度。我們現在的棋手,往往過於依賴開局定式,一旦進入中殘局的復雜變化,應對起來反而顯得有些虛浮。而這本書裏的對局,尤其是在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殘局處理上,展現瞭令人嘆服的精確性和邏輯性。作者在編選時,顯然是有意挑選瞭那些技術含量極高的、能夠體現基本功的“磨礪之作”。對於那些希望夯實根基,告彆浮躁棋風的愛好者而言,這本書的價值,可能遠遠超過那些僅關注前二三十步開局的流行教材。它教你的,是如何做一個真正懂得象棋的“匠人”。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敘事節奏把控得非常齣色,有一種水到渠成的韻味。它沒有急於展示那些光怪陸離的絕妙殺招,而是耐心地引導讀者進入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前幾章的對局,布局相對保守,重點在於如何在中盤構建優勢,如何通過兌子來確立對自己有利的殘局結構。隨著篇幅的推進,棋局的對抗性也逐漸升級,那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戰術組閤和棄子強攻開始湧現。這種由淺入深、由穩健到激進的編排結構,讓讀者在心智和技術上都能跟上節奏,不會因為前期的難度過高而望而卻步,也不會因為後期的精彩而感到突兀。這種精心設計的學習麯綫,足以看齣編者對於如何有效傳授象棋知識的深刻理解,絕非是簡單地把比賽記錄剪貼在一起瞭事,它是一套結構完整的教學體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