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哈农钢琴练指法
作 者: 江晨 总审订
定 价: 30
重 量: 650克
ISBN 号: 9787544419321
出 版 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开 本: 16
页 数: 136
装 帧: 平装
出版时间/版次: 2008-8-1
印刷时间/印次: 2015-1-16
内容介绍
本书提供了使手指灵活、独立、有力和完全平均以及使手腕柔韧自如的练习。上述对于手指和手腕的要求,都是正确的演奏技术所不可或缺的。另外,还要使左手获得和右手同样的能力。除了极个别的练习引自其他教材之外,绝大部分练习是自编的。这些练习富有趣味,不会使学生厌倦。而那些枯燥的五指练习单调得简直只有大艺术家才有耐性和勇气去弹奏。这些是让大家不用多看就能弹奏出来的卓越的手指练习,弹奏者不必为琢磨它们而耽误时间。这些练习可由数位演奏者在多台钢琴上同时弹奏,藉以引起竞争性,并使他们习惯于合奏。本书中包含了各种技巧难点,编者又加以编排,使前一段练累了的手指在这一段能得到休息。这样组合的效果,使练习者不必特别费力就能克服技巧难点。练习之后,会进步很快,弹奏更为流畅。本书是供一切钢琴学生用的。经过大约一年的学习,就能有很大成效。进步较快的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本书,那时他们会感觉到手指和手腕不再僵硬,对难度大的技巧也能应付自如。
目录
部分:使手指灵活、独立、有力、动作平稳和用力均匀的预备练习
练习1-20
第二部分:为专门练习打好基础的高级练习
练习21-31
练习32-37 大拇指从其他指下穿过
练习38 弹奏音阶的预备练习
练习39 大调及关系小调音阶
练习40 半音阶
练习41 二十四个大小调中主三和弦的琶音
练习42 减七和弦琶音及手指伸张练习
练习43 属七和弦琶音及手指伸张练习
第三部分:为掌握高难度技巧所必需的专门练习
练习44 三个音一组的重复音
练习45 两个音一组的重复音,分别练习五个手指
练习46 颤音,分别练习五个手指
练习47 四个音一组的重复音
练习48 手腕练习,断奏三度音
手腕练习,断奏六度音
练习49 双手第1、4指及第2、5指的伸张练习
练习50 连贯的三度音
练习51 平行八度音阶的预备练习
练习52 常用各调的平行三度音阶
练习53 二十四个调的八度音阶
练习54 三度音的四重颤音练习
练习55 三重颤音
练习56 二十四个调的分解八度音阶
练习57 二十四个调的八度分解琶音
练习58 保持八度音,由断奏音符伴奏
练习59 六度四重颤音
练习60 震音
作者简介
江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5岁学琴,198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1992年,她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并以专业名的成绩考入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先后获得钢琴、室内乐、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硕士。1998年在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获得钢琴博士。学习期间她先后师从郑曙星、杨晏如、王建中、巴斯卡尔•德瓦用、多米尼克•梅尔莱等中外钢琴教授。
江晨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多次获奖:
7岁获上海首届少年儿童钢琴比赛名;
1990年获日本园田高弘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
1994年获法国圣•农•拉波戴舍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
1997年获第十六届埃皮纳尔国际钢琴比赛名;
2002年获“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高奖——表演奖;
江晨11岁时与指挥家黄贻钧及上海交响乐团成功演出了阿隆•阿甫夏洛摩夫的《“中国主题与节奏”钢琴协奏曲》,并灌制了唱片与音带。与她合作演出过的乐团还有:瑞士国家交响乐团、法国METZ交响乐团、法国Montbeliard交响乐团、波兰国家室内乐团、上海青年交响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等等。
2000年10月,江晨出版发行了唱片专辑《王建中钢琴作品集》。2000年9月至2001年9月,她在国内16个省市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巡回演出。2001年9月回国,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并任钢琴专业教研室主任。2003年被评为副教授。2004年2月推出个人钢琴演奏专辑双碟《中国意境、法国印象》。
这本书对于节奏感的培养,简直是神来之笔。我们都知道,光有速度和力度是不够的,没有精准的节奏,再快的演奏听起来也像是零碎的噪音。这本书在很多练习中,不仅仅是标注了拍号和节拍,它还非常细致地加入了各种复杂的附点、切分以及不同声部之间的错位练习。尤其是有几页专门针对“双手的协调与独立性”的练习,简直是手指的“左右互搏”训练营。我以前常因为双手节奏对不上而感到沮丧,但通过书中那种看似简单,实则要求极高精确度的交叉练习,我的左右手仿佛拥有了自己的“小脑”。现在,当我尝试弹奏一些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时,那种以往难以驾驭的清晰度和层次感,正慢慢地从指尖流淌出来,这都是拜这本书中对节奏精确性近乎偏执的要求所赐。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有品味了,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非常舒服。封面那种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加上烫金的字体,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一点也不像那些花里胡哨的教材,让人一看就心生喜爱。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是杠杠的,厚实且纹理细腻,即使用力按压也不会有墨水洇开的担忧,这对我们这些需要长时间面对谱子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排版布局非常科学,音符和指法标记的间距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初学者,在快速浏览或需要确认某个细节时,也不会感到眼花缭乱。看得出来出版方在细节上是下了大功夫的,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是很多当代出版物所缺失的。翻阅时那种纸张摩擦发出的轻微沙沙声,都让人感觉自己是在与一本经典对话,而不是在应付一本练习工具。我特别喜欢它在曲目选择和章节过渡时所用的那些小插画,虽然简单,但寥寥几笔就能点出不同练习阶段的情绪变化,非常治愈。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难度爬升曲线设计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很多教材的前面几页过于简单,让人觉得浪费时间,而中间部分又突然拔高到令人绝望的程度,让人想立刻合上它。但《哈农》的这个版本(我指的是我正在使用的这个版本,它可能和其他版本有所区别)做到了真正的渐进式挑战。它似乎深谙人类学习的心理节奏,每当你掌握了一组看似简单的音阶组合后,下一组练习就会巧妙地引入一个需要你运用上一个技巧的新变种,但同时又会增加一个全新的、但难度增幅极小的元素。这种“旧知点亮新知”的学习路径,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我发现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主动地去探索下一个练习能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挑战,这完全改变了我过去对待指法练习的抗拒心理。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的平衡做得极其到位,它绝不仅仅是枯燥的指法练习集合,更像是一位循序渐进的、极其耐心的私人教师。作者在引入每一个新的技术点之前,都会用一段非常精炼却又充满洞察力的文字进行铺垫,解释为什么这个练习是必要的,它解决了现有演奏中的哪些常见障碍。我以前学钢琴时,总觉得有些指法练习练了半天也不明白原理,但这本书里对“力度分散”和“触键的细腻变化”的解析,让我茅塞顿开。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音乐术语来压人,而是采用了大量生活中能类比的例子,比如形容手指的重量像羽毛一样轻,或者像钉子一样有力地扎下去。这种贴近实际生活的描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让复杂的技巧变得触手可及,我感觉自己的手指仿佛被重新开窍了一般,不再僵硬地服从大脑的指令,而是开始理解音乐对指尖的需求。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有几年琴龄的业余爱好者,我本以为自己已经“定型”了,对于指法上的弊病难以纠正。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通用性”和“纠错性”。它没有局限于初学者的简单应用,而是对基础指法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解剖和重塑。它逼迫你重新审视那些你以为自己已经掌握的音阶和琶音的触键方式。例如,书中关于“手腕的放松与支撑”的论述,让我意识到过去我过度依赖手臂力量,导致手腕僵硬。通过它提供的特定练习,我开始学会让手腕像一个减震器一样工作,吸收掉多余的冲击力,让手指的动作更有效率,也更持久。这套练习体系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深入到演奏的“骨骼结构”去优化,无论你是刚接触钢琴的新人,还是试图突破瓶颈的老手,这本书都能为你提供一次彻底的“系统升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