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半导体材料标准汇编(2014版) 基础、产品和管理标准分册
定价:230.00元
作者: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066775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半导体材料是指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导率为10-3Ω·cm~108Ω·cm的一种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等领域,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网络技术、国防军工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光伏、LED等行业的发展。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已成为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核心和基础。
目录
一、基础标准
GB/T 8756-1988 锗晶体缺陷图谱
GB/T 13389-1992 掺硼掺磷硅单晶电阻率与掺杂剂浓度换算规程
GB/T 14264-2009 半导体材料术语
GB/T 14844-1993 半导体材料牌号表示方法
GB/T 16595-1996 晶片通用网格规范
GB/T 16596-1996 确定晶片坐标系规范
GB/T 30453-2013 硅材料原生缺陷图谱
YS/T 28-1992 硅片包装
二、产品标准
GB/T 5238-2009 锗单晶和锗单晶片
GB/T 10117-2009 高纯锑
GB/T 10118-2009 高纯镓
GB/T 11069-2006 高纯二氧化锗
GB/T 11070-2006 还原锗锭
GB/T 11071-2006 区熔锗锭
GB/T 11072-2009 锑化铟多晶、单晶及切割片
GB/T 11093-2007 液封直拉法砷化镓单晶及切割片
GB/T 11094-2007 水平法砷化镓单晶及切割片
GB/T 12962-2005 硅单晶
GB/T 12963-2009 硅多晶
GB/T 12964-2003 硅单晶抛光片
GB/T 12965-2005 硅单晶切割片和研磨片
GB/T 14139-2009 硅外延片
GB/T 20228-2006 砷化镓单晶
GB/T 20229-2006 磷化镓单晶
GB/T 20230-2006 磷化铟单晶
GB/T 25074-2010 太阳能级多晶硅
GB/T 25075-2010 太阳能电池用砷化镓单晶
GB/T 25076-2010 太阳电池用硅单晶
GB/T 26065-2010 硅单晶抛光试验片规范
GB/T 26069-2010 硅退火片规范
GB/T 26071-2010 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切割片
GB/T 26072-2010 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
GB/T 29054-2012 太阳能级铸造多晶硅块
GB/T 29055-2012 太阳电池用多晶硅片
GB/T 29504-2013 300mm硅单晶
GB/T 29506-2013 300mm硅单晶抛光片
GB/T 29508-2013 300mm硅单晶切割片和磨削片
GB/T 30854-2014 LED发光用氮化镓基外延片
GB/T 30855-2014 LED外延芯片用磷化镓衬底
GB/T 30856-2014 LED外延芯片用砷化镓衬底
GB/T 30858-2014 蓝宝石单晶衬底抛光片
GB/T 30861-2014 太阳能电池用锗衬底片
YS/T 13-2007 高纯四氯化锗
YS/T 43-2011 高纯砷
YS 68-2004 砷
YS/T 99-1997 三氧化二砷
YS/T 222-2010 碲锭
YS/T 223-2007 硒
YS/T 257-2009 铟锭
YS/T 264-2012 高纯铟
YS/T 265-2012 高纯铅
YS/T 300-2008 锗精矿
YS/T 651-2007 二氧化硒
YS/T 724-2009 硅粉
YS/T 792-2012 单晶炉用碳/碳复合材料坩埚
YS/T 816-2012 高纯硒
YS/T 817-2012 高纯碲
YS/T 838-2012 碲化镉
YS/T 916-2013 高纯镉
三、管理标准
GB/T 23522-2009 再生锗原料
GB/T 23523-2009 再生锗原料中锗的测定方法
GB 29413-2012 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9447-2012 多晶硅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YS 783-2012 红外锗单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YS/T 840-2012 再生硅料分类和技术条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圣经”!初次翻开它,就被厚重的知识量和严谨的结构所震撼。作为一名刚入行的材料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系统性地梳理行业标准,并解释其背后原理的参考书。而《半导体材料标准汇编(2014版) 基础、产品和管理标准分册》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标准,更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个标准制定的背景、目的以及在实际生产和研发中的应用。我尤其喜欢关于晶圆制造工艺的章节,那些关于掺杂、外延、光刻等过程的标准,都有详细的参数说明和质量控制指标,这对于我们理解和优化生产流程至关重要。书中对各种半导体材料,如硅、砷化镓、氮化镓等,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也做了详尽的阐述,这为我在选择和评估材料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2014年的版本,也意味着它涵盖了当时行业内比较成熟和广泛应用的标准,为我构建了一个扎实的知识框架。虽然书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数据,但其条理清晰的排版和图文并茂的解释,让我在啃读过程中少走了不少弯路。总体来说,这本书是我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半导体行业的技术顾问,我经常需要为客户提供关于技术标准和合规性的咨询服务。《半导体材料标准汇编(2014版) 基础、产品和管理标准分册》是我向客户推荐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这本书内容详实,涵盖了半导体材料领域从基础到应用的广泛内容,并且以标准的语言体系进行了规范。对于那些希望了解行业现状、把握技术趋势的客户来说,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且权威的视角。例如,在为客户分析市场准入要求时,我可以引用书中关于不同区域和产品线的特定标准,来帮助他们评估合规性风险。在讨论产品性能优化时,书中关于材料特性、工艺参数和测试方法的要求,也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参照系。此外,本书的“管理标准”部分,也为那些希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尽管2014年的版本,可能需要结合最新的行业动态进行补充,但其所构建的标准化框架和所包含的核心内容,仍然是理解半导体材料行业运作机制的关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专业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有效地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
评分作为一名半导体行业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人员,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和评估供应商材料质量的参考书。《半导体材料标准汇编(2014版) 基础、产品和管理标准分册》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的“产品标准”部分,为我提供了一个衡量不同供应商所提供材料质量的客观依据。例如,在采购高纯度硅片时,本书详细列出了各种关键参数的标准范围,如电阻率、载流子浓度、晶体缺陷密度等,这使得我在与供应商沟通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并对其提供的物料合格证进行更有效的核查。书中的“管理标准”部分,也让我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ISO认证、过程控制要求等等,这有助于我在选择合格供应商时,不仅仅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还能考察其持续提供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此外,该书还对一些基础性的材料特性进行了介绍,这对于我理解材料的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平衡这两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虽然是2014年的版本,但对于理解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材料和其基本技术要求,这本书依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我是一名专注于半导体材料研发的科研人员,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涵盖半导体材料领域基础理论和前沿进展的书籍。《半导体材料标准汇编(2014版) 基础、产品和管理标准分册》虽然是一本“标准汇编”,但其“基础标准”部分,为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理论梳理和知识整合平台。书中对半导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晶体结构、能带理论等基础概念的阐述,虽然不是全新的内容,但其系统性和严谨性,为我回顾和深化理解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基础理论与具体的材料应用场景和标准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如何通过调整材料的掺杂浓度来控制其电学性能,又如何通过控制晶体生长过程来降低缺陷密度,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我日常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本书在“产品标准”部分,也列举了大量不同类型半导体器件所需的材料规格,这为我的研究方向选择和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导向和技术参考。尽管2014年的版本,可能在一些最新的材料和工艺方面有所欠缺,但其所提供的扎实基础和分析框架,对于任何从事半导体材料研发的人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评分读完《半导体材料标准汇编(2014版) 基础、产品和管理标准分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专业、权威,并且极具指导意义。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半导体材料相关的各种标准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涵盖了基础研究、产品制造以及相关的管理体系。对于我这样长期在一线从事半导体封装和测试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价值是巨大的。它详细解读了不同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例如封装材料的可靠性测试、引线框架的尺寸精度要求、以及芯片的电学性能测试规范等等。通过对照这些标准,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当前产品在行业内的定位,也能更准确地发现潜在的质量风险和改进空间。书中对于各种检测方法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例如应力测试、热循环测试、湿度老化测试等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长期可靠性。此外,管理标准部分,也为我们构建更加规范化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流程提供了参考,这对于提升整体效率和产品一致性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是2014年,虽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其中所包含的基础性标准和方法论,其核心价值依然存在,并且为理解后续更新的标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