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汇编
定价:190.00元
作者: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66566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1.12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数字电视(系统)是指数字电视音频、视频和数据信号从信源编码、调制、接收和处理均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
我国从20世纪90年始跟踪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经过几年的科技攻关,制定了相关标准,逐步建立了我国数字电视标准体系。尤其在地面信道传输、音频编解码方面,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制定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GB 20600、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GB/T 22726。
我国已经颁布的数字电视技术相关标准包。括数字电视基础标准、演播室参数标准、视频编码及复用标准、信道编码及调制标准四部分。本汇编即按上述四部分分类收集汇总了相关标准,以方便广大数字电视及相关技术人员使用。
本汇编共收入截至2009年12月发布的数字电视相关国家标准14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1项。
由于本汇编收集的标准的发布年代不同,标准的年号在目录中统一用四位数字表示,而正文部分与单行本保持一致,不做改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科技的发展和未来生活方式的演变充满好奇,所以当看到《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汇编》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像一本“科幻小说”,它会描绘出数字电视如何改变我们的娱乐、社交、甚至工作方式的蓝图。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探讨诸如全息投影电视、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智能家居的无缝连接等前沿概念,让我一窥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我还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在电视内容推荐、用户行为分析以及内容创作等方面应用的案例分析,让我了解AI如何让我们的观看体验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却发现它更像是一本“技术词典”或者“法律条文集”,它详尽地列举了各种数字电视的技术标准、协议规范和行业准则。这些内容对于理解数字电视系统的底层架构和运行机制至关重要,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言,它们显得有些枯燥乏味,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性。我无法从中找到关于未来生活方式的任何启示,也未能感受到数字电视技术正在如何一点点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切实的改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颇具现代感,简洁而大气,让我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能够引导我走进数字电视新世界的“领航员”,它可能会详细解读最新的电视技术,比如8K超高清、HDR(高动态范围)和杜比全景声等,阐述它们是如何提升我们的视听体验的。我甚至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开发以及物联网(IoT)生态如何与电视进行深度融合的讨论,想象着电视机能够成为家庭智能中心,控制家里的灯光、空调,甚至与无人驾驶汽车进行互动。我也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未来电视的内容分发模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比如直播、点播、互动视频等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当我深入阅读之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更侧重于对现有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汇编和解释。它仿佛是一本“技术文档库”,详细罗列了各项技术规范、接口标准和兼容性要求,这些内容对于行业内部人士或许意义重大,但对于渴望了解“数字电视能为我带来什么”的普通读者而言,它缺少了一种“连接感”,未能将枯燥的技术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应用场景,也未能激发起我对于未来电视生活的美好想象。
评分我对于新兴科技的普及和应用一直充满热情,所以当看到“数字电视”这个主题时,我毫不犹豫地将其加入了购物车。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带我深入了解数字电视背后强大技术支撑的书,比如那些驱动高清信号传输的编码算法,亦或是支撑智能电视交互体验的软件架构。我幻想书中会有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与电视融合的深刻探讨,想象着未来电视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屏幕,而是能够成为一个集娱乐、社交、学习于一体的智能中心。我还对5G技术如何赋能数字电视,实现更低延迟、更高带宽的流媒体传输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书中能有这方面的展望。然而,这本书所呈现的内容,却将我引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它似乎将重点放在了构建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底层逻辑上,关于频谱分配、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纠错机制等等,这些内容虽然极其重要,但对于我这个期望看到“未来生活图景”的读者来说,显得有些过于专业和晦涩。我找不到关于内容生态的创新,关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关于如何让数字电视变得更加“好玩”的任何线索,这让我感到有些失落,仿佛进入了一间陈列着精巧零件的工厂,却未能见到最终组装出的、令人惊叹的成品。
评分这本书,我抱持着极大的好奇心购入,毕竟“数字电视”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科技感与未来感。然而,当我翻开它,试图寻找那些让我惊叹的数字电视技术革新,抑或是对于未来电视形态的畅想时,却发现内容与我的期待有些许出入。我本以为会看到关于下一代超高清画质的编码技术,例如8K HDR的详细解析,甚至是如何通过AI算法优化观看体验的讨论。我也期待书中能深入探讨云游戏与数字电视的融合,让电视不再仅仅是内容的接收终端,而是能够实现更丰富的互动体验。更别提,我一直对VR/AR技术在家庭娱乐中的应用充满兴趣,幻想过戴着VR眼镜沉浸式观看体育赛事,或者在电视上直接体验虚拟现实游戏。但这本书似乎将重点放在了更为基础和规范性的层面,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电视系统”的指导手册,而非“数字电视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颠覆性体验”的探索。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那些繁复的技术指标和兼容性标准,虽然我知道这些对于构建稳定的数字电视网络至关重要,但对于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言,它们似乎缺少了些许“故事性”,也未能点燃我对未来数字生活的更多火花。
评分在我的书架上,这本书的位置有些特殊。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朋友在谈论某个新的电视标准,所以就顺手买下了这本书,想从中找找答案。本来以为它会像一本技术百科全书,详细介绍各种数字电视制式、信号传输原理,甚至可能包含一些行业内的发展趋势预测。我甚至设想过,书中会有一章专门讲解DVB、ATSC、ISDB等不同标准之间的优劣,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情况。我也希望能够了解一些关于编码格式的演进,比如从MPEG-2到H.265 HEVC,再到未来的AV1,它们是如何提升画质、降低带宽的。而我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家里的电视机能够接收到更优质的信号,如何避免观看卡顿,如何在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也能有相对流畅的体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在描绘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规则体系”,它详尽地列出了各项标准,但对于如何让这些标准落地,如何让普通用户切实感受到其带来的好处,则没有太多着墨。它更像是幕后工作者需要研读的指南,而非普通观众的“科普读物”,我从中找不到我期待已久的那些关于“未来已来”的惊喜,更多的是一种对现状的梳理和规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