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二版)
定价:38.00元
作者:郑春燕,邱国锋,张正栋,胡华科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307085824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2版)》共分十五章。**章到第九章,重点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GIS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应用、GIS空间数据结构、GIS数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空间分析与建模、数字高程模型、GIS产品输出、GIS标准、GIS技术的发展;第十章到第十五章,重点论述了GIS工程与实例,主要包括GIS系统分析,GIS系统总体设计,GIS系统功能设计,GIS系统数据库设计,GIS系统输入输出设计,GIS系统实施、管理和维护及其应用实例。本书由郑春燕副教授、张正栋教授、胡华科副教授进行统稿和修订。
内容提要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2版)》全面分析了GIS的特点、发展现状和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当前信息化建设和不同层次的GIS教育的实际需要,力求将GIS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融为一体,通过参阅大量文献,并在结合笔者多年的GlS教学和主持参与的有关省市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GIS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以及应用和开发实例。全书共分十五章。章到第九章,重点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GIS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应用、GIS空间数据结构、GIS数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空间分析与建模、数字高程模型、GIS产品输出、GIS标准、GIS技术的发展;第十章到第十五章,重点论述了GIS工程与实例,主要包括GIS系统分析,GIS系统总体设计,GIS系统功能设计,GIS系统数据库设计,GIS系统输入输出设计,GIS系统实施、管理和维护及其应用实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2版)》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作为GIS、软件工程、土地管理、资源环境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本书由郑春燕副教授、张正栋教授、胡华科副教授进行统稿和修订。
目录
章GIS概论
节CIS基本概念
1信息、地理信息
2信息系统
3GIS
4CIS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CIS的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2计算机软件系统
3地理空间数据
4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
第三节GIS的功能与应用
1GIS的功能
2GIS的应用
第四节CIS的发展概况
1国际发展状况
2发展状况
思考题
第二章GIS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节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1空间数据的分类
2空间数据模型
3空间数据结构
4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的关系
5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第二节栅格数据结构及其编码
1栅格数据结构
2栅格数据的取值方法
3压缩编码方法
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及其编码
1矢量数据结构
2矢量数据结构编码的基本内容
3矢量数据结构的编码方式
4多边形编码及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
第四节矢栅结构的比较及转换算法
1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的比较
2相互转换算法
第五节CIS空间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1数据库
2数据库管理系统
3CIS空间数据库
4CIS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思考题
第三章GIS数学基础
节地球椭球及其坐标系
1地球椭球
2各种坐标系的建立及其相互关系
3我国的高程系
第二节地图投影
1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2常用的一些地图投影
3我国编制地图常用的地图投影
4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投影的配置
第三节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1地图分幅
2地图编号
3我国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思考题
第四章GIS数据获取与处理
节CIS的数据源
1地图
2遥感影像数据
3社会经济数据
4实测数据
5数字数据
6各种文字报告和立法文件
第二节CIS数据获取
1属性数据的采集
……
第五章GIS空间分析与地学建模
第六章数字地面模型
第七章GIS产品输出
第八章GIS标准
第九章GIS技术的发展
第十章GIS工程概述
第十一章GIS系统分析
第十二章GIS系统设计
第十三章GIS系统实施
第十四章GIS系统的雒护和评价
第十五章GIS工程实例——深圳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刚拿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二版)》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出版单位和作者,这让我对内容的专业性有了一定的信心。读过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确实名副其实。作者在梳理GIS的原理时,逻辑非常清晰,而且知识点的衔接也做得很到位。比如,在讲解了各种空间数据模型之后,紧接着就深入到了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模型如何支撑实际的数据操作。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GIS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的描述,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技术实现路径和方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遥感影像处理与GIS集成应用的章节感兴趣,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地物分类、变化检测等,并将这些结果导入GIS进行进一步的空间分析,这对于我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涉及了GIS的工程化问题,比如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标准规范等,这些内容在许多GIS入门书籍中并不常见,但对于真正从事GIS工程的人来说,却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图文并茂,让我更容易理解那些抽象的技术概念。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GIS知识框架,也为我在GIS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评分这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二版)》绝对是我最近读过的最令人振奋的学术著作之一。一开始我只是被书名吸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没想到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讲解之透彻,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原理层面,循序渐进地剖析了其核心概念,从空间数据的表示方式,到各种空间分析方法,再到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阐述得鞭辟入里,既有严谨的理论支撑,又不乏生动的实例佐证。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各种GIS软件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技术细节的介绍,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书中所有的软件操作,但通过阅读,我仿佛已经能够亲手操控GIS软件,进行复杂的空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作者却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GIS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比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这些案例的真实性和前瞻性,让我看到了GIS技术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应用前景。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对GIS有了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也为我未来在该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觉得GIS这种技术离我有点遥远,直到我翻开这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二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清晰易懂的方式,一步步地引导我走进GIS的世界。书中对于GIS的“原理”部分,我感觉作者花了很多心思去梳理和讲解。那些关于坐标系统、投影变换、空间数据模型(如矢量和栅格)的解释,都不是简单地罗列定义,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它们背后的逻辑和重要性。让我特别惊喜的是,书中在介绍“应用”时,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从最基础的地图绘制到复杂的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再到更高级的网络分析和三维GIS,都给出了详实的说明。我之前对这些概念只是一知半解,看了这本书,才真正明白了它们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而且,书中对于“工程”这部分的阐述,也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从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到最终的成果输出,每一步都考虑得非常周全,还提到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很合理,每一章之间都有逻辑关联,读起来不至于跳跃。虽然我还没有完全领会所有内容,但这本书已经让我对GIS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萌生了想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念头。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分量,一开始让我有些望而却步,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二版)》这本书,就像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每一页都蕴含着精炼而深刻的智慧。作者在阐述GIS的原理时,采用了非常系统化的方法,从最基础的概念出发,层层递进,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分解成易于理解的部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空间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模型的部分,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图例,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差异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劣解释得淋漓尽致。这对于我理解GIS是如何存储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至关重要。在应用层面,书中列举了非常多贴近现实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像是实际项目中的浓缩。无论是城市交通网络的优化,还是环境污染的监测与预警,亦或是自然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都让我看到了GIS技术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GIS工程化流程的介绍,包括项目的设计、实施、质量控制等环节,这为我理解如何将GIS技术落地到实际项目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这本书不仅更新了我对GIS的认知,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评分当我拿起这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二版)》时,我期望的是一本能够帮助我快速入门GIS的书籍。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在讲解GIS原理的时候,并没有止步于表面,而是深入到各个技术环节的底层逻辑。例如,在讨论空间参考系统时,书中不仅解释了什么是大地坐标系、投影坐标系,还详细阐述了不同投影方式之间的转换原理以及它们对空间分析结果的影响。这对于我这种希望深入理解GIS技术原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在应用部分,书中给出的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城市规划和智慧交通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数据和分析方法,展示了GIS在这些领域如何发挥关键作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严谨,但并不枯燥,作者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科研和工程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时刻感受到知识的实用价值。我个人认为,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想要系统学习GIS,并且希望能够掌握GIS核心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