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盐的景观,中国篇
定价:68.00元
作者:朱千华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038767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盐,这看似普通的晶体,却以我们完全想像不到的色彩和形状,在大地上构筑成无与伦比的奇异、瑰丽、壮阔的盐景观。同时,一粒盐,就是一页沾满咸味的历史,它与人类文明进程息息相关,并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催生了道路和城市,丰富了文化和历史。
目录
序盐:永远的阳春白雪
卷一 盐的五颜六色
1.盐——大而多彩的家族
2.冰清玉洁——雪花盐
3.粉红色的滋味——桃花盐
4.黄土地上的黄血盐
5.小家碧玉——绿盐
6.青盐压竹梢——青盐
7.万里晴空——蓝盐
8.乌金黑盐
9.贺兰山:彩盐博物馆
10.柴达木盐湖——百变盐花
卷二湖盐:皑皑漫漫,璀璨晶明
1.沃野千里——察尔汗盐湖
2.万丈盐桥
3.河东盐池
4.盐池神庙
5.玉树琼枝:盐硝凇
6.盐花遍地——茶卡盐湖
7.盐丘,千涸后的盐湖河床
8.吉兰泰盐湖,蒙古草原上的蓝琥珀
9.大英死海
10.扎布耶盐湖
11.东、西台吉乃尔盐湖
12.玛纳斯盐湖
13.罗布泊盐湖
14.艾丁盐湖
卷三海盐:冰颜如
1.百里银滩——复州湾盐场
2.莺歌盐场
3.芦台玉砂一一长芦盐场
4.海盐之饶——苏北盐场
5.东南盐仓一一布袋盐场
6.岸边的睡莲一一一洋浦千年古盐田
7.草堰古盐场
……
卷四 井盐:盐花如雪
卷五 岩盐:回眸一瞬,积雪百里
卷六 泉盐:一泉飞白玉,千里走黄金
卷七 苍茫古盐道
卷八 盐商之城: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RTDK 盐的景观,中国篇》这个书名,像一个神秘的邀请函,将我带入对中国地理的全新探索。我一直对那些在大地上留下的独特印记充满好奇,而“盐的景观”无疑是其中最引人遐想的之一。在我的认知里,盐通常与海洋、或者简陋的盐田联系在一起,但中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多样,我深信在这片土地上,盐定然雕刻出了远超我想象的壮阔图景。这本书会呈现出怎样的“盐的景观”呢?是茫茫戈壁中,被阳光炙烤后析出的,如同水晶般闪耀的盐花?还是在湿润的南方,依山傍水而建的,层层叠叠的盐田,勾勒出的独特人文景观?我特别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这些景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是如何与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相互作用的。会不会有关于盐湖的形成,例如地质沉降、蒸发浓缩的科学原理的阐述?或者,对于那些因盐而形成的地貌,如盐喀斯特、盐沼等,是否有详细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到盐在中国不同地理区域的独特表现形式,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自然奥秘。
评分刚拿到《RTDK 盐的景观,中国篇》这本书,就感受到一种来自土地深处的召唤。我一直以来对那些宏伟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地貌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盐的景观”这个概念,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播下了探索的渴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盐以何种姿态展现它的力量,雕刻出独具特色的地貌,这是我最想知道的。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场景:或许是西北高原上,被风蚀日晒而形成的白色盐层,在广袤的蓝天下熠熠生辉;又或许是南方沿海,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在潮汐间孕育出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盐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释这些景观的形成机制,例如,盐湖是怎样在漫长的时间里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盐的析出和聚集又有哪些差异?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盐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比如它对土壤、水文以及动植物的影响?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介绍,更能通过科学的视角,展现盐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化学物质,在中国大地上的独特“行走轨迹”,以及它所孕育的生态系统和人文风情。
评分《RTDK 盐的景观,中国篇》这个书名,瞬间勾起了我对中国地理多样性的无限遐想。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由自然力量塑造出的奇特地貌充满好奇,而“盐的景观”这个角度,无疑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切入点。在我看来,盐不仅仅是餐桌上的调味品,它在地质、气候、甚至生命演化的过程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特别想知道,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盐究竟是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雕刻出令人惊叹的景观的?这本书会展现出怎样的“盐的景观”?是西部荒漠中,因剧烈蒸发而形成的,如梦似幻的盐湖,还是在沿海地区,经过人工晾晒而形成的,如同棋盘格般规整的盐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实的科学解释,比如,盐湖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水文循环之间的关系,或者盐地产生过程中,气候条件的影响。更吸引我的是,如果书中能探讨这些盐的景观如何与当地的生态系统、乃至人类文明相互作用,例如,是否有些独特的动植物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或者说,盐的开采和利用对当地经济、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深刻印记。
评分这本《RTDK 盐的景观,中国篇》简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盐之旅!刚拿到书,就被那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仿佛握住了一块古老的盐砖。我一直对中国广袤的土地和其中蕴藏的地理奇观充满好奇,而“盐的景观”这个主题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西北戈壁滩上晶莹剔透的盐湖,或是南方湿地里泛着白光的盐田。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对这些地貌知识的空白。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看似单调的盐,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雕刻出如此壮丽、乃至神秘的景观的。它会讲述盐湖的形成、演变,以及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吗?会不会揭示那些鲜为人知的盐碱地治理的智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出现大量精美的图片,让我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景观的独特魅力,了解它们是如何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乃至人类文明相互依存的。或许,书中还会探讨盐的形成过程中,地质变迁、气候条件等因素是如何共同作用的,这对于我这样喜欢探索地球奥秘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诱惑。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介绍,更能触及盐的文化、历史,甚至与中国古代的经济、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
评分初次翻阅《RTDK 盐的景观,中国篇》,就被其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内涵深深吸引。作者对“盐的景观”这一主题的切入点,在我看来极具前瞻性和独特性。我一直认为,自然景观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地质、水文乃至生物演化过程,而盐,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矿物质,其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无疑是中国大地上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盐”这个相对“平凡”的元素,上升到“景观”的层面,去构建一个宏大叙事的。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不同地区盐的形成机制?比如,是海洋残余形成的内陆盐湖,还是地壳运动构造出的盐层,抑或是其他更奇特的地质现象?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详实的科学解释,用严谨的态度去描绘这些景观的成因。同时,我也会关注作者在描述过程中,是否会融入一些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研究这些地貌的艰辛与乐趣。例如,在探讨盐的化学性质、矿物组成方面,是否会有一些通俗易懂的介绍,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有所收获。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走进那些鲜为人知的、被盐塑造出的奇幻之地,去感受那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