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大学摄影 摄影 书籍 |
| 作者: | 杨晓利 |
| 定价: | 58.0 |
| 出版社: | 中国摄影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
| ISBN: | 9787517905011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该书为专业教师杨晓利30年潜心授课经验的集成。全书分摄影的视觉意义、器材选择、技法技术、造型要素、画面主体、光影艺术特征、摄影真实性、情感与风格等几个章节,并附有作业、期末考试等题目,为文字版的公开课。 |
| 目录 | |
目录 章 摄影的视觉意义/ 8 第二节 摄影的目的/ 12 第三节 摄影的空间/ 21 第二章 摄影器材的选择/ 30 第二节 相机的种类(影像呈现方式)/ 34 第三节 相机的种类(画幅)/ 39 第四节 相机的种类(旁侧取景)/ 46 第三章 拍摄技法和常用技术/ 54 第二节 关于光圈/ 67 第三节 关于常用设置/ 71 第四节 关于附件/ 77 第四章 摄影造型的要素/ 80 第二节 摄影造型的四大要素——形状/ 86 第三节 摄影造型的四大要素——线条/ 89 第四节 摄影造型的四大要素——影调/ 94 第五节 摄影造型的四大要素——色彩/ 102 第六节 摄影造型的艺术表现手法/ 109 第五章 摄影画面的主体/ 114 第二节 主体的背景/ 120 第三节 主体的前景/ 125 第四节 主体与陪体/ 129 第五节 主体与画幅/ 134 第六章 光与影的艺术特征/ 138 第二节 光的照射方向/ 144 第三节 光与影的配合/ 155 第七章 摄影的真实性/ 158 第二节 纪实摄影的特点/ 165 第三节 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167 第四节 艺术摄影的纪实性/ 169 第五节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171 第六节 纪实摄影的证明/ 173 第八章 摄影的情感与风格/ 174 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 )/ 176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 178 扬恩·亚瑟- 贝特朗(YannArthus-Bertrand)/ 180 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 182 杰利·尤斯曼(Jerry Uelsmann)/ 184 亨利·卡蒂埃-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86 森山大道( もりやま だいどう)/ 188 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 190 德戈金夫(蒙古族)/ 192 邢丹璐/ 194 杨晓利/ 196 摄影名词/ 198 |
| 编辑 | |
| 该书为专业教师杨晓利30年潜心授课经验汇集而成。书中有摄影的视觉意义、摄影器材的选择、拍摄技法和常用技术、摄影造型的要素、摄影画面的主体、光与影的艺术特征、摄影的真实性、摄影的情感与风格等看似常识性话题,却因为作者的讲授方式而颇具可读性。此外书中每节都附有作业,结尾还有期末考试等题目,堪为国内的经典摄影教科书。另外该书已被教育部评定为“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同时在教育部“爱课程”网站、网易公开课、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开讲,受到了充分的肯定。《大学摄影》算是文字版的公开课。 |
我一直觉得摄影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表达方式,而《大学摄影》这本书恰恰传递了这种精神。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授技巧的书,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探索和发现属于自己的摄影风格。作者鼓励读者去尝试,去犯错,然后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创意摄影”的章节,它打破了我对摄影的固有认知,让我看到了摄影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书中提到可以通过后期合成来创造超现实的画面,这让我大开眼界。我开始尝试着将生活中不相关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这本书也让我对“摄影伦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提醒我在追求艺术表达的同时,也要尊重被拍摄对象和客观事实。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把摄影当作一种爱好,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一种记录和思考生活的方式。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起相机,用我自己的视角去捕捉和表达这个精彩的世界。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摄影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摄影书籍,有些过于理论化,读起来像是在啃教科书,有些又过于简单,缺乏深入的讲解。但《大学摄影》则恰到好处。它从摄影史的简要回顾开始,让我对摄影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逐渐深入到技术层面。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镜头语言”的讲解,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图例,让我理解了不同焦距的镜头是如何影响画面透视感和主体突出度的。这让我以后在选择镜头时,不再只是看参数,而是能结合自己的拍摄意图去选择最适合的工具。书中的“色彩理论”部分也让我茅塞顿开,我以前只是凭感觉搭配颜色,现在我理解了冷暖色调、互补色等原理是如何影响画面的情绪和氛围的。我尝试着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我的拍摄中,比如在拍摄秋天的落叶时,我更有意识地去捕捉那些温暖的橙黄色,营造出丰收和喜悦的氛围。这本书让我觉得,摄影不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活,更是一门需要对色彩、光影、情绪都有深刻理解的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精美,大量的高质量摄影作品贯穿全书,不仅起到了例证作用,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我是一个视觉型学习者,这样的书籍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并非生硬地抛出专业术语,而是通过对摄影大师作品的解读,来阐释复杂的概念。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景深”的讲解,作者通过分析几张不同景深的照片,让我直观地理解了背景虚化是如何突出主体,营造出空间感的。这让我以后在拍摄人像时,能够更有意识地去运用大光圈,让人物在画面中脱颖而出。书中的“光影运用”部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注意到光线对物体形态和质感的塑造作用,学会了如何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来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我开始尝试逆光拍摄,捕捉人物的发光轮廓,或者利用侧光来强调物体的立体感。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摄影师的视角和观察力是多么重要,它教会我如何去“看见”生活中被忽略的美。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简洁的黑白摄影作品搭配醒目的书名,立刻就勾起了我对摄影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摄影是一门需要天赋和技巧的艺术,但内心深处又渴望能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翻开书页,我被其中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讲解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枯燥地介绍各种复杂的摄影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光线、构图入手,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解释了它们是如何影响一张照片的灵魂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三分法”的讲解,作者用了大量图示,让我这个摄影小白也能一目了然地理解,并且立刻尝试着在生活中运用。我还记得书中有提到,好的光线能够赋予物体生命,这让我对平时司空见惯的场景有了新的认识。比如,我开始留意清晨透过窗户洒进来的柔和光线,以及傍晚时分暖黄色的夕阳余晖,这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细节,如今在我眼中都成了绝佳的拍摄素材。这本书让我明白,摄影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愿意学习的心。作者的文字也十分有趣,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聊天,他耐心地解答我心中的疑惑,引导我一步步走向摄影的殿堂。
评分我本身是一名对摄影充满热情但基础薄弱的学生,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引导我入门的教材。《大学摄影》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及时雨”。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技巧的书,更像是一本摄影思维的启蒙读物。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所注入的对摄影艺术的思考。作者并非只是罗列一堆枯燥的参数和操作指南,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摄影的“为什么”。比如,在谈到“叙事性摄影”时,作者通过分析几张经典作品,让我理解了照片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情感和故事的载体。我开始反思,我拍的照片是否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还是能够传达出我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想法。书中的实践建议也非常实用,针对不同的拍摄场景,比如人像、风景、静物,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注意事项。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去拍摄,比如在拍人像时,我注意到了眼神的交流和身体语言的表达,这让我的照片不再是呆板的“到此一游”,而是有了更强的生命力。这本书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后期处理”这个概念,不再是简单地套用滤镜,而是理解了它如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前期拍摄的创意,让照片呈现出更具艺术性的视觉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