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定价:60.00元
售价:43.8元,便宜16.2元,折扣73
作者:〔英〕罗伯特·杰克逊(Robert Jackson)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92135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从人类飞翔的梦想到飞机大量用于战争,从*早的人工飞翼到飞行上百小时、航程上万千米的无人战机,一部世界航空史就是人类飞向蓝天、飞向梦想的历史……百幅珍贵插图,生动精彩叙述,再现人类飞天之路。★★★★★推荐购买:《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做出的所有重大技术进步中,航空可以说是*为重要的。通过400多张照片和插图展示了有关人类征服天空欲望的设计别致、用尽一切可用资料的研究集成。
1 飞翔之梦
没有人能够准确知道人类何时次飞上蓝天。古时候的传说中夹杂着有关飞行生物和飞行机器的故事,而在很多年里伪科学将这些作为失去的文明了解飞行奥秘的“证据”。一组名为哈卡沙(Halkatha)的巴比伦法律文件据报道包含一段这样的文字:“操作一架飞行机器是一大特权。飞行的知识为古老,是远古众神为挽救生命的馈赠。”另一部零碎的巴比伦文本——《伊塔那史诗》(Epic of Etana)——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到前2400年,描述的似乎是一位牧人飞跃中东的故事,而带他飞翔的是一只他救的鹰。一个类似的传说,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500年,包含一位名叫卡乌斯(Kawus)的波斯皇帝。
2 动力飞行先锋:1900—1914
虽然想要成为飞行员的人们在19世纪后期争相试验各种类型的内燃机,但真正促使载人飞行出现技术革命的是1876年由尼古劳斯·冯·奥托(Nikolaus von Otto)展示的四冲程汽油发动机。
3 战争及和平用途的飞艇
19世纪后半叶,乘热气球飞行已成为富人广泛接受的消遣娱乐方式。不仅如此,气球也被证明可服务于军事用途,特别是在美国内战中,它们成为观察敌情的重要手段。不过,虽然尝到飞行带来兴奋和喜悦的人群稳定增长,还是有人不感到满足。他们知道在气球里的人不可能真正掌控他的新环境;人们能够爬上云端并安全地返回,但他们落在哪里取决于变幻莫测的风向。直到一位飞行员掌握了操纵气球的一些手段,能够指引气球按照他的选择飞行,对天空的征服才开始成为现实。
4 雄鹰的坠落:世界各地的航空活动
1914年8月,德国的帝国空军有246架飞机、254名飞行员和271名观察员。其中,有33个战场飞行小队(field flight sections),每个小队有6架飞机;8个要塞飞行小队(fortress flight sections),每个小队有4架飞机。前者归入军队的直接作战控制,一个小队指派给每个单独的部队指挥部,还有的编入作战军团;后者执行的任务是保卫沿着德国边境筑有防御工事的市镇。这些飞机中有大约一半是“鸽”式的,在战前的几年由几家公司——其中包括信天翁(Albatros)、哥达(Gotha)、鲁姆普勒(Rumpler)和德意志飞机工厂(DFW)——大量生产。没有武装的“鸽”式单翼机高飞行速度为96千米/小时(60英里/小时)。其他服役的飞机类型都为双翼机,其中包括德国通用电力公司B.II型(AEG B.II),“信天翁”B.II型,阿维亚迪克B.I、B.II型(Aviatik B.I、B.II)和DFW B.I型。
5 环游世界
格林尼治时间1919年7月6日下午1点54分,英国硬式飞艇R.34号俯冲向位于纽约米尼奥拉机场的停泊处,完成从东到西横跨大西洋的飞行。它108个小时12分钟前离开苏格兰的伊斯特褔琛(East Fortune),斯科特(G.H. Scott)少校担当这次飞行的指挥。飞艇上还有指挥英军飞艇部队的麦特兰德(E.M. Maitland)准将、一只小猫、一名偷乘者和一位名叫巴兰缇尼(Ballantyne)的飞行员。7月10日,这艘飞艇出乎意料地到达它的目的地,在接受了三天的招待和新闻采访后,它悄悄地返航。7月17日上午6点56分,在经历了75小时2分钟的飞行后,它到达英国诺福克的普勒姆,完成了往返大西洋飞行之旅。
6 飞行的力量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两个十年里,动力更为强劲的发动机的发展使得世界主要国家的空军参与到不断打破纪录的演习训练之中,推动飞行距离、持续时间、高度和速度到达已有技术的极限。这些训练将对未来军用和民用飞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后来的一些飞机直接起源于专门为打破纪录而生产的机型。就长距离飞行而言,英国皇家空军在这一时期一马当先。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皇家空军的海外行动就以一系列打破纪录的远程飞行为特点,这使得参与其中的全体机组人员获得了大量飞越困难地形的航行经验。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空
1939年3月,德国肢解了捷克,对英国和法国来说很清楚的一点是:他们对德国的妥协政策不再是上策。虽然稍晚了一些,但英国和法国的总参谋部终还是坐到一起制定针对轴心国(后来由德国和意大利组成)的共同防卫策略。德国攻陷捷克后,很快在1939年4月入侵阿尔巴尼亚。此时,如果德国攻击波兰,英国和法国卷入战争的可能性赫然耸现。
罗伯特杰克逊曾经是一名飞行员和飞行教练。现在是一位军事、海军、飞行事务的全职作家,他已出版80多部专著。
评价四 我对历史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那些塑造了我们今日世界的宏大事件,而这本书正是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为我打开了理解20世纪早期历史的一扇窗。飞机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或武器,它更是科技进步、工业革命、国家竞争乃至社会变革的缩影。作者巧妙地将航空技术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飞机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一个新奇的玩具,演变成改变战争形态、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阅读过程中,我反复思考,如果当时没有这些航空技术的突破,世界历史将会是怎样一副面貌?书中对于航空业的兴起如何催生了新的产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它如何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和理解(也包括误解和冲突),都有深入的探讨。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飞机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如何通过科技来重塑自身命运的生动叙事,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给所有对天空充满好奇的人们送来了一份厚礼!从古人仰望飞鸟的梦想,到莱特兄弟首次腾空而起的伟大时刻,再到后来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每一个阶段的描绘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鲜活性。作者在叙述时,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件和人物,更深入地探讨了技术进步背后的驱动力,以及这些发明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认知和世界格局。读到早期飞行器的笨拙尝试,感受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军事应用,体会到的是科技与战争的冷酷交织。书中对于那些早期航空先驱们的传记式描写尤为精彩,他们的勇气、智慧和执着,仿佛就展现在眼前,让人肃然起敬。即使是对航空史略知一二的读者,也会在这种细致入微的叙述中发现新的亮点和深刻的理解。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飞行,一次关于人类不断挑战极限的壮丽史诗。
评分评价三 作为一个对机械工程和设计美学都有一定兴趣的读者,这本书在技术层面的讲解让我颇为着迷。作者不仅仅关注了飞机的外观,更深入地剖析了各个时期飞机设计理念的变迁,从早期的木质和帆布结构,到金属机身的出现,再到流线型设计的应用,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的结晶。书中对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例如活塞式发动机到喷气式发动机的过渡,以及空气动力学原理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都做了清晰易懂的解释,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益匪浅。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不同飞机型号的细节描述,例如机翼的形状、螺旋桨的设计、起落架的结构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构成了飞机性能的关键。读到书中关于某些经典机型是如何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来提升作战效能的案例,我仿佛能看到工程师们在图纸前反复推敲的身影。这本书将冰冷的技术数据与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人类在征服天空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无穷创造力和智慧。
评分评价五 对于想要系统了解世界航空发展脉络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和全面的起点。从最早的滑翔机尝试,到内燃机的引入,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技术飞跃,直至二战前的快速发展,每一个阶段的过渡和演变都梳理得非常清晰。书中对于关键人物的介绍,如奥托·利林塔尔、莱特兄弟、路易·布莱里奥等,让他们不再是历史书本上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充满传奇色彩的探索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早期飞行事故的记录,这提醒了我每一次进步的背后都充满了风险和牺牲,也更能衬托出那些坚持下来的人们的伟大。虽然我可能不是航空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作者的叙述方式深入浅出,让我能够理解那些复杂的工程原理和战术概念。这本书就像一本详实的百科全书,让我能够快速地构建起对世界航空史的基本认知,并且在阅读中不断产生新的疑问和兴趣,渴望去探索更多更细致的内容。
评分评价二 我一直对二战时期的空战情有独钟,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描写简直是让我大呼过瘾!从早期的轰炸机和战斗机设计理念的演变,到各个参战国在航空技术上的竞逐,再到具体的空战战术和著名的空战事件,都得到了极其详尽和精彩的阐述。书中对不同型号飞机的性能分析,例如 Spitfire 的敏捷性,B-17 的坚固性,以及 Messerschmitt Bf 109 的优越性,都让我对这些“空中猛兽”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作者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性,那些关于飞行员们在战场上经历的生死考验、英勇牺牲的描写,读来令人心痛,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战争的代价。书中穿插的许多罕为人知的细节,例如早期雷达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了空战,以及情报战在争夺制空权中的作用,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对于军事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它以宏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决定世界命运的空中战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